員工簡歷造假,可以開掉ta嗎?

2020-12-09 金柚網


金柚網

上得了法庭,出得了現場,一個深諳僱主法律知識且身經百戰的法務天團,用詼諧的語言、有趣的「僱事」助您甄別潛在法律風險,尋找有效的應對策略。
這裡有酒有僱事,還有為你護航的詩和遠方。關注公眾號「講僱事」,乘風破浪~


員工簡歷造假,可以開掉ta嗎?


簡歷寫的是北京大學,籤合同後才發現是北京的大學,公司可以把這名新入職的門衛開掉嗎?


簡歷填寫了聯繫電話,但「您所撥打的號碼是空號」,公司可以把這名處於試用期的程序猿開掉嗎?


簡歷寫了具有批發零售經驗,但隱瞞了這段經歷中曾經因為在某寶售賣盜版箱包而被判處過罰金的記錄,公司可以把這名已入職一年的健身教練開掉嗎?


簡歷虛假,員工到底有沒有錯?


有沒有錯,取決於員工有沒有義務向公司提供個人的真實信息。


我們來梳理一下重點:


重點一:


《勞動合同法》第八條:「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這裡有問題要問嗎?


有:「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都包括什麼?


答:法律沒有規定。沒有規定意味著,不同的任職崗位,存在不同的任職要求,對於不同的任職要求,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的範圍也不同。


一位夜間大型貨車運載司機,是否持有B2類駕駛執照、是否患有夜盲症,對於這個崗位來說,是需要直接考察的條件,但有沒有直播經驗,就顯得不太重要。當然,如果我們需要的碰巧是既可以在白天做直播又可以在夜間駕駛大型貨車的複合型人才,則另當別論。


如上,員工有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但超出「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範圍的個人信息,員工可以選擇是否提供。


重點二: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 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這裡有問題要問嗎?

有:虛假簡歷怎麼定性?

是脅迫嗎?不是。

是乘人之危嗎?不是。

是欺詐嗎?


欺詐是個程度較重的表達,意味著對主觀惡意做出了判斷。忽略感情色彩,我們用欺騙這個詞,顯得更中立。意思就是,沒說真話。


那麼沒說真話,是不是就構成了欺詐?


前面說過了,從「沒說真話」到「欺詐」之間還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需要用「惡意」來充實。即不說真話的目的,是為了「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作為健身教練,不願意主動提起青蔥時期盲目追名逐利的往事,是隱瞞這段經歷的合理解釋。但運輸司機偽造了駕駛本,就不太容易被大家接受。


因此,判斷員工有沒有過錯,需要看,未提供真實信息是否存在惡意。


But,有沒有惡意,是個心態,公司站在外面怎麼能證明?


主觀狀態確實很難證明,但我們可以證明一些別的,比如去證明:公司所關注的信息屬於「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不符合這些條件,則無法勝任崗位,也就是證明這些條件對於所任崗位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再比如去證明:公司已經充分向員工闡釋了提供這些信息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在我們已經充分提示與闡釋的情況下,員工依然不提供真實的信息,就不太合適。


如果員工有錯,隨時可以解除勞動關係嗎?


要看員工的欺騙是否直接導致了公司在錄用上的錯誤決定。也就是,欺騙與錄用之間是否具有必然因果關係。不解釋,眼見為實,我們參考一些判決原文:


判決一:


「公司未提交證據證明招聘時對應聘者的學歷已有明確的要求。員工的就學經歷並非公司高薪聘用其擔任公司重要職位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員工應聘時未對就學經歷作如實陳述,並不必然構成在訂立及履行勞動合同上的欺詐。」


判決二:


「公司提交一份2009年由員工籤字的《入職告知書》,要求在兩日內提供個人相關信息資料包括學歷、職稱(含專業技能證書)。公司與員工籤訂書面勞動合同是在2012年,在此期間公司對員工不能提供上述學歷及職稱資料應該是明知的,但在試用期滿後仍繼續用工並與之籤訂勞動合同,說明其對員工的自身條件是認可的。」


判決三:


「公司對員工提供的存在明顯虛假痕跡的文憑並未盡到足夠的審查和辨別義務。而公司在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前後,也未對員工的文憑是否真實進行審查與辨別。因此,在員工提供明顯虛假的學歷文憑應聘,公司均非不能辨別的情況下,公司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就不能認為不屬於公司的真實意思。」


綜上,如果用人單位對簡歷虛假持零容忍的態度,應當儘早表態,誠實信用是對雙方的要求。

相關焦點

  • 遇到員工簡歷造假怎麼辦?
    在2013年天津某公司遇便遇到了簡歷造假的員工,而且還為此頗花費了一番精力。2013年1月,天津某公司通知該員工入職,雙方籤訂了兩年的勞動合同,任總經理一職。該公司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繼續履行合同,讓該員工在自己的公司繼續消耗資源,不僅物質上造成損失,對公司的氛圍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員工簡歷造假,企業深受其害,但是即使是企業小心再小心,依舊無法避免被求職者欺騙的情況。這是某搜尋引擎下關於簡歷造假的結果推薦。
  • 虎牙遭辭退員工回應簡歷造假:公司領導要求修改簡歷
    原標題:快訊|虎牙遭辭退員工回應簡歷造假:公司領導要求修改簡歷   據中新經緯消息,近日,一位
  • 被虎牙HR抬出公司員工發聲 事後公司未聯繫簡歷造假另有隱情
    被虎牙HR抬出公司員工發聲 事後公司未聯繫簡歷造假另有隱情時間:2020-11-08 1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被虎牙HR抬出公司員工發聲 事後公司未聯繫簡歷造假另有隱情 被虎牙HR抬出公司員工發聲:事發後公司未聯繫,簡歷造假另有隱情。
  • 虎牙被抬員工回應簡歷造假:領導要求修改且未從事兼職
    11月2日,虎牙員工自曝被HR抬出公司,之後,官方稱被抬員工學歷造假,最新消息,該員工回應稱,按領導要求修改的,並否認在職期間進行兼職。  11月2日,虎牙員工自曝被HR抬出公司,引發網絡熱議。11月7日,虎牙直播官微發表聲明稱,該員工簡歷造假、在職期間兼職嚴重違紀。
  • 易法通丨員工「簡歷造假」如何處理?能否直接開除?
    於是乎,「簡歷造假」就這樣出來了。01 「簡歷造假」店員搖身一變成高級培訓專員2012年6月,高中畢業且只當過一年半店員的小王,通過「簡歷造假」成功進入了一家餐飲公司成為一名高級培訓專員,專門負責對公司下屬各門店店長的培訓管理工作。
  • 公司起訴離職員工簡歷造假要求賠償 法院不支持
    本報訊 公司發現兩名離職員工「簡歷造假」,要求該兩名員工承擔調查費12965元,返還公司多支付的高薪職務薪酬4.5萬元並賠償企業損失36.1萬餘元。日前,靜安法院對公司訴訟請求判決不予支持。  2006年2月、6月,上海金田企業發展總公司分別錄用了唐某和王某。
  • 騰訊員工炫耀:每次工作簡歷造假,每次都沒背調,都順利入職大廠!
    曾經有網友告訴筆者,自己一個同事靠簡歷造假進了自己公司,而且憑藉假簡歷還拿到將近70萬的年薪。就在今天,筆者又看到一則這樣的報料。該職場人高調的炫耀自己通過造假簡歷入職各大廠,並且現在高薪跳槽到了騰訊。一起來看看。
  • HR如何識別簡歷造假,哪種簡歷造假最常見?
    在茫茫簡歷庫中,一份出彩的簡歷會讓HR眼前一亮,覺得這就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然而,有很多並不是想的那樣,不少漂亮的簡歷所呈現出的都是假象。現在網絡很發達,但凡是有過一些面試經歷的人,他們有心偽裝過的簡歷,簡直不要太好看。作為一個HR,應該如何識別簡歷造假呢?
  • 簡歷造假屢見不鮮 催生職場「偵探」對求職者摸底細
    求職者簡歷造假催生出背景調查這一新的行業,也由此明顯加大了造假者需要承擔的風險。但此種調查會否「明著來」又讓人們存疑——【焦點】職場「偵探」來了,行業底線準備好了嗎?求職者使盡渾身解數對簡歷進行包裝甚至造假的現象屢見不鮮,許多企業不得不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用類似「偵探」的方式摸清求職者的底細,也滋生了背景調查行業的興起。職場調查,邊界何在?有人「花式」造假,有人嚴密調查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不同情況都會涉及簡歷造假,造假的方式也是花樣百出。
  • 代寫簡歷形成產業鏈 遏制簡歷造假失信成本亟待提高
    《法制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常見的個人簡歷造假情況包括:學歷造假、職位頭銜造假、薪資造假、離職原因造假、工作時間造假以及工作經歷造假等。葛偉認為,網絡簡歷代做不僅給求職者提供了便利,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簡歷造假的心理壓力轉移。「由於簡歷代做者本身只需對用戶負責,保證用戶滿意度即可,無需考慮簡歷內容是否完全符合實際,因此在簡歷代做中更容易出現簡歷造假現象。」葛偉說。
  • 95後畢業生吐槽:簡歷造假拿到8K月薪,不造假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對很多人來說,簡歷造假能夠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有的公司對造假卻是零容忍,一旦被查出來簡歷造假的話,不僅開除,在你找到下家公司,下家的HR到現在這家公司做背調的話,開除這件事情可是會對人影響很嚴重的。
  • 簡歷造假欠的債,而立之年都換不完
    「簡歷造假可恥」!有這樣想法的年輕人可以排隊環繞北京五環幾百萬圈。你的簡歷有造假的成分嗎?但現實是,很多人都在幹,小到將自己的實習時間多加1個月,大到偽造證書。雖然簡歷是假的,可以我工作比誰都賣命,比誰都渴望往上爬,年底評級時自然是優秀員工。年輕時撒謊爭取到了機遇,今年32歲了,不想再騙人騙己,一個謊要用無數個謊去圓。
  • 員工找同事內推工作,他讓我簡歷造假,一年經驗寫三年,結果蒙了
    前言:一般情況下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除了看性別和年齡,最重要的就是看工作經歷了,在工作經歷中除了看一個人曾經從事過哪些工作,具有哪方面的經驗,是否符合公司職位。最近在職場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員工找同事內推工作,他讓我簡歷造假,一年經驗寫三年,結果蒙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位員工說自己才畢業一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現在有了換工作的想法。因為通過同事內推的話成功率會高一些。結果那個同事看了我的簡歷之後說工作經驗太少了,這樣很難找工作。
  • 善世分享:員工簡歷造假常見7大套路,HR是時候擦亮眼睛了
    對HR來說,要明白一點,不管信息技術怎麼發達,簡歷再怎麼變花樣,終歸只從這7個點造假:1、學歷2、任職時間3、薪資4、工作職位而這7點也組合出了一系列讓HR備受折磨的「套路」,善世溫馨提醒求職者,不要做簡歷造假,HR也要擦亮眼睛,識人辨認。1、無中生有求職者為了提高簡歷通過率,會對簡歷進行「美化」,莫須有的給自己加上一些東西。
  • 如何辨別簡歷造假?資深HR為您支招!
    2、證件造假:身份造假、學歷造假,專科變本科,學渣變學霸。3、職位造假:主管改成經理,項目參與者改為項目負責人,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能力。4、經歷造假:捏造離職證明,私自增加一段工作經歷。簡歷造假的行為存在於各個行業的求職者當中,調查顯示,房地產行業求職誠信度最低,平均100人中有將近半數以上的人在求職過程中存在造假行為,其次為消費品行業,簡歷造假比例高達45%。
  • 簡歷上學歷造假了,怎麼辦?能混過去不?
    簡歷當然不能造假,尤其是學歷造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簡歷造假年薪60萬、冒充清華MBA月薪7萬」:HR面試切忌瞎聊天
    最近看到一位網友爆料,說自己的同事通過簡歷和銀行流水造假,居然一路開掛進了大廠,拿到了60w的年薪。其中,房地產行業平均67%的人有造假行為,消費品行業有45%,網際網路行業更是重災區,超過80%!既然簡歷都這樣了,在面試環節,這些人肯定是口若懸河。
  • 背景調查,發現簡歷造假會怎麼處理?
    現在社會有太多假的東西充斥在我們的眼前,調查發現HR在招聘過程中虛假簡歷達到六以上。在簡歷上做文章,使簡歷看上去更好看,使自己看上去更有競爭力,但是對於有經驗的HR或者業務部門的面試官來說是很有可能會發現的。即使,初試過了,到了面試還是會露餡,況且實在不行還可以做背景調查。
  • 都說背景調查是「零」容忍,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簡歷造假?
    給大家舉例,光這個問題,《多寫了半年經驗,已收到的騰訊offer會被斃掉嗎?》,每年我會收到十幾次,連標點符號都一樣,歷史驚人地在加速重演。這就回到了本文的標題,貌似是個矛盾,都說背景調查非常嚴格,甚至是「零」容忍,且背調這個流程會越來越普及,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簡歷造假呢?
  • 員工簡歷造假咋辦,企業到底可不可以取消offer?3招教你規避風險
    現如今,職場競爭越來越激動,企業對員工的錄用要求也趨向「高、精、尖」,員工的工作簡歷成為企業選擇人才的重要依據。可往往企業在發出offer後,對應聘者進行背景調查時,卻發現應聘人在簡歷中對個人履歷誇大描述的情況也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