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裡的妮妮媽媽正在為孩子的身高發愁,妮妮今年五歲了,卻比別的小朋友矮半頭。妮妮媽很納悶,自己也不低啊,為啥孩子身高就不見長呢?她問大家:都說春天是長個的季節,想讓孩子抓住機會躥一躥,有什麼好辦法呢?
很多媽媽都說要給孩子補足營養,也有媽媽建議去看看孩子的鈣和鐵攝入是不是充足。群裡一位媽媽是運動訓練專家,她告訴妮妮媽,要想孩子長得快,每天固定的運動少不了。為了讓更多的媽媽了解運動對身高的影響,並且掌握正確的帶娃運動「姿勢」,我特別對她進行了一次私人採訪,下面我們就用問答的模式,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Q:運動真的能讓孩子長高麼?
爸爸媽媽可以把長高的過程想像成蓋房子的過程,生長板不斷地增殖、分化然後鈣化,就像一層層的加上磚石。促進生長板軟骨細胞發展得有內外兩個因素。其中內部因素指的是激素的刺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成年之後因為激素停止分泌,所以不在長高的原因。那麼外部因素說的就是外界對生長板的力學刺激。
而運動恰恰能在兩個方面同時促進生長板的發展,從而讓孩子長得更高。一方面,在運動時,我們的身體會變得興奮起來,產生大量的激素,促進軟骨細胞加速繁殖,生長板也會長得更快。另一方面,運動產生的力,則會以外部因素的形式,刺激身高發展。
Q:什麼樣的運動對長高更有幫助?
雖然說幾乎每一種運動都會對孩子的身高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其實在這些運動中,也有一些運動對身高的幫助效果非常明顯。在運動科學領域的研究中,主要有這三種。
1、全身類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簡單解釋,就是那種強度不高,能維持很長時間的運動。比如快速地走、慢跑、在水裡慢慢遊泳等等。有氧運動是基礎運動,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安全的,也比較好控制,看到孩子累了就可以停下來。
為什麼建議孩子多做全身類的有氧運動,是因為除了長高個子意外,有氧運動對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體平衡感等都有很多的好處。因為可以在早期開展,所以是排名第一對身高發展有好處的運動。
2、彈跳類運動
第二個值得推薦的是彈跳類運動,像很多人都會提到的「跳繩」就是典型的彈跳類運動。彈跳運動除了能夠從產生更多生長激素方面幫助孩子長高,更能夠產生作用於生長板的「外力」。
因為彈跳運動中,跳起來落下時,我們的下肢骨骼會承受來自身體的壓力,這種壓力會促進骨骼生長。打籃球也是一種偏向彈跳的綜合運動,因此很多家長都反應,打籃球的孩子可能會長得更高。
3、拉伸運動
在觀看足球隊員訓練時,我們經常會發現他們會在場邊高抬腿,這就是拉伸運動。他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運動損傷。但拉伸運動中的踢腿,也可以很好地從內外兩方面,促進骨骼發展。所以在高強度的學習間隙,起來踢踢腿也能很好的刺激身高增長。
Q:運動時間和強度有什麼要注意?
在帶孩子運動這件事兒上,並不是隨時隨地都要運動起來,也不是運動的越多越好。不講究科學的方法,甚至會對孩子身體造成負面影響。那麼什麼是合適的時機和強度呢?
首先,爸爸媽媽們要搞清楚運動強度的概念,當孩子神情自若談笑風生時,這個就是低強度,比如散步;當孩子心跳加快,說話帶喘,微微出汗這個就是中強度,比如做操。如果孩子根本沒法說話,呼吸急促這是就是高等強度。
其次,在運動多久強度多高這個問題上,美國專家建議兒童每天都要保持1小時中高強度體育運動。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孩子,可以逐步增加時間和強度,先從每周三次,一次半小時開始。
最後,關於運動強度有些家長會問,那為什麼有些運動員從小那樣訓練,長大卻沒有長高呢?那是因為,外力對於生長板一定程度刺激,會讓生長板生長。但是刺激過度,生長板會提前閉合,也就是我們說的:不長個了。
Q:我家寶寶不愛動怎麼辦?
加拿大統計局健康部曾經研究過當地的一千多個親子家庭,發現父母平均每天20分鐘的運動量,孩子就會不知不覺地平均增加5~10分鐘的運動量。
有位媽媽私信問我,知道運動對身高、學習能力發展都有好處,但是無奈自己家孩子就不愛動,只喜歡玩個積木拼圖、看看書。不知道該怎麼讓她動起來。我們聊天中,我問她:「你平時運動嗎?」,她說大概一周去一次健身房。答案就很明顯了,孩子沒有融入運動的習慣中。
因此想讓孩子運動起來,首先要讓每個家庭成員都養成運動的習慣,甚至還可以讓孩子監督爸媽進行運動。我去年要減肥,就讓兒子當監督,每天運動一小時,大部分時候反而要他拉著我一起做操。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訓練孩子拉伸運動,就多讓他做作課間廣播操。課間操設計得非常科學,融合了全身有氧運動、彈跳拉伸三大板塊,真正是我國兒童的「長高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