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捕關進拘留所7天後死亡,屍檢鑑定「心源性猝死」,家屬質問「四大死亡疑點」:進去前體檢正常

2020-12-18 今報傳媒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圖

今年7月31日,山西人李強(化名)在大同平城區被捕,8月1日被移交至五寨縣看守所進行疫情隔離,8月7日卻突發疾病死亡。

屍檢報告上顯示,李強死於心源性猝死,也就是俗稱「心臟病」,家屬得知這一消息,難以接受。「從來沒聽過他有心臟病史,進拘留所體檢時一切正常,怎麼就突然得病死了。」妹妹李女士很不解,事發後,她和親人9次前往五寨縣看守所,委託律師調取監控、查看醫院接診記錄等,發現三大「死亡疑點」。

進拘留所7天 陰陽兩隔

8月7日晚9點,正在醫院上夜班的李女士突然接到了嫂子的電話:「你快來家,剛接到電話說,你大哥突發心臟病死了。」「啥?」李女士不敢相信,又詢問了一遍,聽清楚後,她立在原地,身上的護士服都來不及換,便跑出了醫院。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2020年對她來說是生死搏鬥的一年,對她背後的整個大家庭來說,也是命運多舛的一年。

今年7月31日,40歲的哥哥李強被公安機關抓捕,原因是所經營的KTV涉黃,公安還未來得及調查取證,只是暫時先移交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看守所隔離,這才一周,好好的人,咋就死了?為了不讓父母疑心,8月8日早上8點多,李女士和嫂子及朋友,才一同從大同出發,中午12點左右,他們在五寨縣第一人民醫院太平間冰櫃裡看到了李強,身著藍衣長褲,面部、口唇、雙手指甲都是青紫色。看到往日光彩照人的「老闆哥哥」變成這個「猙獰」模樣,李女士痛不欲生,幾欲昏厥。「我們不知道他被逮捕,好幾天聯繫不上,以為出差了,真的接受不了。」

一直瞞了10天,李女士還是決定告訴父母真相,8月18日,她提前喊來救護車在樓下等待,召集來親戚朋友,緩緩把哥哥去世的消息說給父母,卻一直不敢讓父母去看望哥哥遺容。「父母六七十了,就這一個兒子,根本受不了,天天靠著安眠藥能睡倆仨小時,我們一直攔著不讓他們去五寨。」

屍檢報告:「心源性猝死」

痛定思痛,李女士一邊安撫父母嫂子,一邊為哥哥的事情奔走。

讓李女士不解的是,移交五寨縣看守所時,明明做過體檢,心電圖、肝膽脾臟等均未有明顯異常,咋就突發心臟病死了呢。她需要看守所給個說法。

經看守所工作人員描述死亡過程,李女士大致明白了事發時的狀況:8月7日下午4點多,李志敏反應「不舒服,胸痛」,工作人員帶他到醫務室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後給予「速效救心丸」4粒口服,讓其躺下觀察一個多小時後症狀緩解,工作人員將其帶回監室。沒想到,剛回監室一會兒便出現呼吸困難、抽搐症狀,看守所醫生趕來,給予持續心肺復甦,送去醫院搶救半小時,於當日18:45分死亡。

「從來沒有聽過有心臟病,咋會得突發性心臟病呢。」李女士和家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們要求屍檢,希望能查到真正的死因。10月21日,北京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鑑定研究所出具李強的司法鑑定意見書,對幾種可能產生的死因進行了分析,鑑定顯示,李強生前有吸毒史,但毒藥物均未達到致死血濃度,沒有因毒藥中毒致死的依據;身上未見明顯機械性損傷,因此也排除外部因素造成的死亡;根據屍檢及組織病理學檢驗所見,死者冠狀動脈各分支管壁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顯示心肌間質水腫,片狀心肌纖維波浪樣變等,符合急性心肌缺血的病理學特徵,因此鑑定認為,李強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因冠狀動脈擴張可進一步導致心肌缺血(急性心梗)而死亡。最後診斷為「心源性猝死」。

質問三大「死亡疑點」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李女士深知心臟病人及時救治及送醫的重要性,她聘請當地律所律師對李強死亡事件過程進行調查和相關取證,卻發現三大「死亡疑點」。

1、死亡前存治療不力嫌疑

「專業醫生或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對胸痛患者應該怎樣救治。對有意識的患者,首先要讓其原地坐下安靜休息,不能自行移動,以免導致猝死。」李女士說,如條件允許,可給予患者吸氧,測量血壓,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無論疼痛是否緩解,都要讓患者到醫院檢查,以明確病因。對失去意識的患者,應立即對其行心肺復甦術。

「但現有記錄來看,患者在醫務室治療含服速效救心丸後,值班醫生讓其躺在床上,加重了患者心臟負擔,使患者病情逐步加重。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醫務室有氧氣瓶但未使用。而且患者自己行走離開醫務室是導致猝死的重大誘因。」李女士說,剛出現問題時為啥不第一時間聯繫送醫?死亡前救治很不力,有延誤治療嫌疑。

2、不拉肚為何服用拉肚子的藥

李女士講述,監控錄像顯示,8月5日10:08, 8月7日16:37,李強曾服用藥物,因8月6日視頻缺失12小時,不清楚期間是否服藥,李女士方向公安機關詢問口服何種藥物時,公安機關口頭回復服用的是治療拉肚子的普通藥。「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哥哥每天大便次數基本是一次,不存在拉肚子的現象。」李女士說,哥哥死亡與服用藥物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她心有存疑。而且前一天12小時視頻監控缺失,不清楚監室裡發生了什麼,是否和死亡有誘因。

3、聘用所醫不符合法律規定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規定,醫師變更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範圍等註冊事項的,應當到註冊主管部門辦理註冊變更手續。且醫生在變更註冊手續過程中,在《醫師執業證書》原註冊事項已被變更,未完成新的變更事項許可前,不得從事執業活動。

但在五寨縣看守所裡,值班醫生石瑞山的《醫師執業證書》中,註冊執業地點是五寨縣小河頭中心衛生院,2017年變更註冊地點為五寨縣實驗學校醫療所。據他本人陳述,今年2月份才到看守所任住所醫生。

「未做變更登記的時間段內,不能從事執業活動,其所做的醫療工作屬於非法行醫。」李女士說,公安機關聘用一個70歲的老人在沒有辦理手續的情況下,從事人員相對密集的看守所醫務工作,令人費解。

同時,在調查取證中李女士還發現,哥哥在含服速效救心丸後一個小時裡,醫生並不在場,管教民警未經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是否需要到醫院治療,直接將李強帶回了監室,「回去沒多久就出事了,管教民警做法上存在嚴重問題,也凸顯了管理上的漏洞。」

事發後三個月裡,李女士和家人9次前往五寨縣看守所,商談善後事宜,結局卻不歡而散。看守所認為屍檢報告已經做出鑑定,如果有他們的責任,他們會承擔。

是否屬於正常死亡?公安回應「還在調查中」

「漠視生命、非法行醫、救治不及時,看守所不該承擔責任麼?」李女士反問,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責任誰來承擔?

她說,一直以來,哥哥都是全家人的頂梁柱,能闖能幹,正值壯年卻去世了,留下年邁多病的父母、正在上學的一雙兒女、沒有收入來源的家庭主婦嫂子,還有因疫情影響,交了480萬房租卻賠個精光的KTV生意「爛攤子」,「哥哥是抵押了房子貸的款,現在每月要還1.8萬利息,人在的話,啥都好說,現在人沒了,我們想賣房還債都行不通。以後讓他們咋辦?」

至今她和家人都想不通也難以接受,生龍活虎的人,咋就在看守所待了7天就離世了?

事發後,當地派出所和公安機關也曾向李強家屬表達哀思。李強是否屬於正常死亡?看守所該負擔什麼責任?11月26日,五寨縣公安局發來意見書,意見書上顯示,他們已將屍檢報告呈報市局,由市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是否屬於正常死亡,做出結論後協調善後處理。

12月16日至17日,記者就四大「死亡疑點」先後致電五寨縣看守所張所長和五寨縣公安局王局長,張所長表示事件還在調查中,對疑問表示暫不回應。王局長表示忻州市公安局已牽頭開展工作,省廳也已接到公安部轉辦的反映材料,所涉單位部門將按照法律程序開展工作。

據李女士向記者最新反饋,目前公安的態度是希望走司法訴訟,「法院判多少責任,他們賠付多少」,這一點記者尚未得到當地公安部門的回應。

延誤治療致死存在法律盲區?

要不要走訴訟程序,李女士及家人還沒有想好,她曾向看守所提出包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在內的206萬賠償金,交涉了三個月沒有實質性進展,「很有可能要走這一步,說實話,變故來的太突然,我們還沒有做好打官司的準備。」李女士坦言。

讓李女士糾結的是,延誤治療致死到底該負什麼責任?她向多個法律人士諮詢,並未得到清晰答覆。

「在看守所或監獄裡死亡,分為正常和非正常死亡兩種情況,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是因為疾病,如果由於疾病而死,是定在正常死亡的範疇裡了。」業內人士劉先生說,當犯人突發疾病的時候,治療的及時性就顯得非常重要,看守所作為監管部門,就有義務及時送醫和治療,從現有證據看,看守所的醫生能力有點差,對生命有漠視態度,還存在違法行醫問題,看守所應當對其死亡負有責任。

而延誤治療致死情況該承擔的責任,法律並沒有明確條文規定。劉先生認為,看守所或者監獄的醫務所對羈押的犯人提供基礎服務,服務屬於民事行為,既然有民事行為就會有過錯,就會存在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法律上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的。」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律師分析認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內死亡,家屬對死因存在疑問的,可以要求鑑定。如果工作人員存在故意延誤治療等過錯或重大過失的,家屬有權向檢察機關或其他上級主管部門投訴舉報,經調查屬實後可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家屬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索賠各項經濟損失。

新聞/民生/維權熱線:0371-65830000 / 16603712315。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猛獁新聞】創作,在猛獁新聞和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男子被捕關進拘留所7天後死亡 家屬質問「三大死亡疑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付雨涵/文圖今年7月31日,山西人李強(化名)在大同平城區被捕,8月1日被移交至五寨縣看守所進行疫情隔離,8月7日卻突發疾病死亡。屍檢報告上顯示,李強死於心源性猝死,也就是俗稱「心臟病」,家屬得知這一消息,難以接受。「從來沒聽過他有心臟病史,進拘留所體檢時一切正常,怎麼就突然得病死了。」
  • 濱州醫學院院長猝死 專家:心源性猝死是突發死亡中最為急速
    9月4日上午7時45分,醫學博士、濱州醫學院院長王濱突發心源性猝死,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醫學事業。」昨天上午還陪同王院長走訪煙臺80歲以上的老教授,今日竟成永別。「濱州醫學院一名老師說。學校學生也紛紛表示,「太可惜了」「手中還有複試時您寫的推薦信,感謝您的賞識,願您一路走好。」
  • (急診頻道)之(高以翔專題)--(心源性猝死的篩查)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又叫做心臟性猝死,根據《ESC2015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臟猝死的預防管理指南》的定義;「猝死: 明顯健康的個體,症狀發作1 h 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意外致命事件; 如果死亡未被見證,而事件前24 h 受害者健康狀況良好,則適合該定義。
  • 男子因「開設賭場罪」被刑拘在看守所死亡 家屬:肋骨鎖骨斷裂怎麼...
    安徽阜陽男子申友證,在關閉自家棋牌室近3年後,於一次掃黑除惡行動中,因涉嫌「開設賭場罪」再被刑拘。一個月後,家屬收到其在阜南縣看守所「心梗死亡」的消息,他們質疑:從未聽說他有心臟病,死因從何而來? 看守所內「心梗死亡」家屬提出三大疑點2019年4月28日,距離申友證被羈押,剛好一個月時間。這期間,家屬請的代理律師,於阜陽市看守所會見過一次他。
  • 為什麼年輕人會出現心源性猝死
    前兩天演員高以翔參加節目錄製在奔跑中突然暈厥倒地,未能搶救成功導致不幸身亡,死因為心源性猝死。一些正值青壯年的青中年人發生猝死的病例屢見報端,引起公眾關注。 那麼什麼是心源性猝死,青年人猝死有哪些常見原因,該怎麼預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 青島一女子心源性猝死 疑生前從微商購買含禁藥咖啡
    目前馮先生已向青島市李滄區浮山路派出所報案,警方已將家中剩下的咖啡送檢,其妻也將於明日屍檢。5月14日,浮山路派出所負責該案的沈警官告訴記者,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該案,案件偵查期間尚不能向媒體提供更多訊息,但沈警官說明,李女士的死亡與喝減肥咖啡是否有關尚未確定。
  • 35歲藝人高以翔離世,心源性猝死離我們並不遠
    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01 定義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係指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
  • 浙江男子體檢正常 一月後卻因肝癌死亡
    浙江男子體檢正常 一月後卻因肝癌死亡 日前,浙江衢州江山法院審理了這起案件,被告醫院最終因侵犯原告身體健康期待權賠償死者家屬5000元。  2013年8月11日,江山男子吳某所在的鄉鎮組織免費健康體檢,由某衛生院負責實施。體檢結果反饋單顯示吳某的身體一切正常。  在體檢後過了20多天,吳某突發身體不適,又到該衛生院檢查,發現肝部病變,經到醫院診治,發現其已罹患肝癌(晚期)。
  • 高以翔猝死 中國的心源性猝死發病率如何?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專家曾在2005-2006年對東中西部四個城市超過67萬人隨訪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共發生了2983例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共284例。該研究由此推斷,中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為41.8/10萬。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男性的SCD發生率為44.6/10萬,女性則為39/10萬。
  • 新生兒死亡 死者家屬僱人鬧醫院六天六夜(圖)
    記者昨日採訪獲悉,4名男子已被留置,但派出所拒絕就此事作進一步解釋。院方一負責人稱,新生兒家屬及其他人士連續6天6夜在醫院鬧事,嚴重影響正常醫療秩序,危急其他病人搶救。派出所也是在多次接到「120急救通道被堵塞」的報警後方採取治安強制措施。
  • 死亡狙擊系列:警告!您已被心肌炎鎖定
    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包括腦源性、肺源性、消化系統等),其中心源性猝死佔比最高,為57.8%。中國心源性猝死的人數每年約55萬,也就是說每日至少1500人由於心臟原因導致死亡。 令人害怕的心源性猝死是什麼?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 做個胃鏡突然四肢抽搐,最後沒有搶救回來……家屬院方分歧很大
    老張家屬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不幸,悲憤地陳述:老張自身沒有死亡疾病隱患,此前的體檢報告單可以作證。做個常規胃鏡檢查卻突然死亡,醫生的操作技術、醫院的搶救措施都有問題,要求醫院承擔主要責任,給予賠償。首先,老張在胃鏡檢查過程中,第一次檢查比較緊張,未進鏡;在醫生與其溝通後,第二次進鏡順利。在胃鏡檢查過程中,老張突然出現劇烈咳嗽、四肢抽搐的情況,醫生立即退鏡,並根據老張身體情況予以急救,但還是沒搶救過來。
  • 安徽大學生村官猝死單位宿舍 家屬疑為陪酒致死
    新華社合肥7月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徐海濤) 安徽六安市壽縣隱賢鎮26歲的大學生「村官」馬亞輝,6月27日早晨被發現死於單位宿舍。7月4日,隱賢鎮政府發布屍檢報告稱,馬亞輝為心源性猝死。但這個結論並未平息死者家屬疑問,他們懷疑,馬亞輝系「被鎮領導叫去陪酒致死」。
  • 安徽大學生村官疑陪酒猝死 家屬認可死因系脂肪心
    7月8日,屍檢鑑定機構發布情況說明,稱工作人員因「列印及校對失誤」,誤將屍檢報告中的酒精濃度值提高了100倍;馬亞輝真正的死因,源於「脂肪心」這種罕見疾病。  10日,對26歲大學生村官馬亞輝死亡一事,記者從安徽壽縣縣政府宣傳部獲悉,家屬已經能接受馬亞輝死於「脂肪心」這種罕見疾病,而出據錯誤死亡報告的安徽正源司法鑑定所也是其家屬要求的屍檢機構。
  • 17歲少年看守所死亡:後腦袋全軟的,家屬認為因延誤治療致死
    對此,家屬拒絕籤字及繳納保證金。9月25日,楊文鵬腦死亡。10月17日,楊文鵬臨床死亡。頭皮下血腫是致死原因?楊恆紅認為兒子的死亡&34;,兒子除了慢性肝炎沒有其它問題,進看守所前體檢也沒有大問題,怎麼去了看守所後就死了?
  • 心源性猝死值得警醒 專家:年輕人更不能大意!
    事實上年輕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並不少見,今年7月,浙江嘉興一名27歲年輕男子打籃球時突然倒地不起,最後也是心源性猝死。 年輕人為什麼會發生心源性猝死?遇到心源性疾病如何自救?如何預防心源性疾病?帶著這些問題,今天(12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了市急救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肖駿和急診部醫生趙勇。
  • 17歲少年被拘看守所死亡:後腦袋全軟的,家屬質疑因延誤治療致死
    9月14日,楊恆紅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被告知楊文鵬已經進了ICU需要家屬授權搶救。楊恆紅認為兒子的死亡&34;,兒子除了慢性肝炎沒有其它問題,進看守所前體檢也沒有大問題,怎麼去了看守所後就死了?楊家人多次前往湖口縣公安局、檢察院、信訪局等部門,申請公布楊文鵬審問筆錄、拘留期間視頻等材料,並提出屍檢。
  • 預防心源性猝死,要從這些小事做起→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到80%。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約54萬人,每天有近150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在全球排第一。「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有些人從未確診與猝死相關的疾病,卻猝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的小事卻是猝死的可怕誘因。
  • 預防心源性猝死,要從這些小事做起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最常見的類型,約佔到80%。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約54萬人,每天有近1500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在全球排第一。「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有些人從未確診與猝死相關的疾病,卻猝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的小事卻是猝死的可怕誘因。
  •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什麼?禍根找到了,多和3個因素離不開關係
    生活中,有不少人出現了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指的是急性症狀發作後一小時內出現的意識突然喪失,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現象。在發病的時候會有一些特點,例如死亡出乎意料、死亡速度非常快,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這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特徵。如果有這種情況存在,意味著本身心臟可能已經受到損傷。那麼,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