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辦?看這裡!

2020-12-22 哈爾濱愛德高考學校

高中生注意力總是不集中該怎麼辦?

許多成功的人士,無論是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很多成功的人,他們在一生中能夠成就一個事業,其中都有一個重要的素質:善於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善於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或進行每一時刻的研究、學習和努力。進入高中後,由於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以及過於焦慮等,往往會造成越是想學習,越是無法集中精力。長期如此,必定會影響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在有限的高考衝刺時間內,如何克服注意力不集中,就成了高中生和家長們迫切關心的問題。

自我暗示法來集中注意力

「馬上要高考了」的心理暗示比什麼都重要。

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莫過於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情形下,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能我行我素了,時刻提醒自己這一點,讓大腦始終接收這一「信號」,習慣之後那就意味著學習狀態的到來、成功的開始。上課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地情況時,可以運用自我暗示法,這樣能夠激發內在心理潛力,調動心理活動積極性,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克服注意力渙散的現象。如學習時用自言自語的方式提醒自己,「集中注意」、「不要分心」、「努力聽講」;也可以找幾張小卡片,在上面分別寫上:「專心聽講」、「不要走神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句子,然後把它們放到你平時容易看見的地方,如鉛筆盒裡,或貼在你家書桌前的牆上,或夾在課本裡。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寫作業,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提醒自己:「別走神兒呀!」

給孩子營造好的學習氛圍

尋找最佳的環境讀書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必須要有合適的環境。

學校環境自不必說了,主要是在家裡讀書的環境。無論是晚上還是周末,建議儘可能少呆在家裡,因為家裡是港灣,主要是休息的地方,哪怕有相當好的學習氛圍,但仍然給人放鬆的感覺。所以建議大家可以跟兩三個同學一起去圖書館,安靜又有氣氛,有問題還能問,累了也可以休息一會。如果在家裡學習,那麼家長就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不在要在一旁不停地嘮嘮叨叨,說教不止。也不要不停地給孩子送吃送喝,這樣容易把剛想到的解題思路給「吃」沒了。

制定並公開學習計劃

模擬課程表

安排好每天課餘時間學習計劃

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定計劃,就是設置一個能夠對自己起到約束作用的規則,能夠讓自己明確現在做什麼、之後做什麼。按照計劃學習,你會感覺到成就感和充實感,對於學習散漫的同學最管用。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每一科目的預習和複習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時間、限定速度、限定準確率。這種目標明確,有壓力的學習,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學習效率。對於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高中生,最好向老師、家長、同學宣布。這樣做一方面會起到監督作用,也會起到一個強迫約束效果。

列出每天的學習科目和學習時段,並儘量詳細地列出第二天早晨幾點到幾點讀什麼書,中午幾點到幾點午睡,傍晚幾點到幾點體育鍛鍊、課外閱讀或各安排哪幾科學習。每科兼顧到學習的吸收、複習、練習、歸納、預習五大環節,連各科學習期間的休息時間以及睡覺和起床都可列出來。訂下學習計劃表後,儘量排除幹擾,堅決執行。

有規律的作息

保證合理的睡眠安排

熬夜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也並不是所有人熬夜就能提高成績,更何況有的同學熬夜的學習效果還不如不熬夜。因此,大多數同學還是應該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畢竟高考也是白天考,不是晚上考。

建議早上6:00後起床,中午休息30分鐘,晚上不要超過23:30。每天保證6-8個小時睡眠,多了或少了均不宜。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如果上課常打瞌睡,便說明時間安排上有問題,學習效率很低。實踐證明許多原本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因為不注意這點而在高考中失利。合理調整學習和休息時間,上課才能集中精力。同學們應該意識到,70%以上的知識是靠課堂的,30%知識才靠課餘時間彌補。作息時間表的制定,還要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相應的學習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作息時間,只要能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就是合理的。

自我限時

限時訓練受益多

首先把自己充分動員起來,明確接下來要進行限時訓練,目的是提高解題的注意力集中度,務必要嚴肅對待,練出效果。高考是個大系統,各科目是零件,加強限時訓練是協調多學科學習、單科學習卓有成效的做法。在做章節練習時,對每一題分配相應時間,儘量在規定時間完成,最後才對答案,看自己完成練習的正確程度, 查找自己知識掌握程度,快速發現自己問題所在,在最短時間內予以彌補或矯正。正確率低於70%往往意味著自己在相關章節存在著較大問題。

高考也好,其他考試也好,都是限時考試,因此在平時就做限時練習絕對是對考試有益的事情。

化整為零

抓住零碎時間

零零碎碎的只是表面,一個會學習的人,完全能夠把每天零零碎碎的時間看作一個整體,有效地利用這些時間來學習。高中同學課餘時間並不多,能夠拿來自主學習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因此利用好課餘的零碎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零碎時間來無影去無蹤,沒用誰都不知道它來過,用了都說好。採用間斷性、頻繁性背誦,爭取零碎的時間,學語文和英語特別需要採用這種方法。背誦語文、 英語名篇名著時,同桌可以相互提示對背,可提示一句話中的最前面一兩個字詞。當然,政治、歷史科許多評價性內容會隨時間而變,可考慮運用簡化記憶法或口訣記憶法。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最重要的幾個「養成」

優秀的學生大多都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中最重要的學習觀就是養成預習、記筆記並事後整理、課後複習、獨立解決問題、及時改錯、認真書寫、認真觀察思索、有條理的習慣。同時,解題過程中千萬不要滿足於得出答案,要清楚答案從何而來,力求把每一題錯 的選項改成正確的選項,或指明錯誤原因,或標出證明性實例、反駁性實例。理科學習通過歸納可以提高複習效率,真正把握各種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誤;文科學習通過總結歸納可以關聯各個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絡,融會貫通,真正掌握知識結構。

以上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生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益。我們在學習、工作和事業中也一樣,將自己的精力漫無目標地散漫一片,永遠是一個失敗的人物。學會在需要的任何時候將自己的力量、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才是一個成功者的天才品質。

相關焦點

  •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看這裡
    「孩子每天學到很晚,看孩子自己挺努力的,成績還是不行,怎麼辦啊?」「對玩具喜新厭舊,上課坐不住做,作業學習效率低,幼兒園老師抱怨說孩子難帶」,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注意力缺失症,下面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何旭濤主任來告訴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是怎麼回事。
  • 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不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我們常說學生「人在教室心在外」,人在教室聽課,心卻飛向了遠方,胡思亂想。孩子在寫家庭作業時,一會兒看看這,一會兒摸摸那,而不是聚精會神地寫作業,這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怎麼辦呢?
  • 別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原標題:別親手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大原因在於其大腦皮層尚未發育完全,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他們不能將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 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專注力?
    高中後,就要面臨高考,每到成績出來的時候,一些同學都會覺得成績不理想,上課走神,很多知識點都沒注意聽,要記的、該記的都沒記住。要知道,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專注力很重要,就像一扇門,門開得越大,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渙散了或無法集中,門戶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如何培養高中生的專注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怎麼辦?我告訴媽媽,這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在日常和媽媽的互動中產生了過多的焦慮和壓力。很多負面的情緒沒有合適的渠道化解,就會在孩子的身體裡造成腎上腺素積累過多。而當一個人體內腎上腺素積累過多的時候,表現在外在的症狀就是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咬手指、抖腿、不停眨眼等。在中醫裡有一個說法叫做腎主安定,說腎經不好的人不容易靜下心來,會有抖腿和小動作多的情況下。
  • 孩子寫作業都走思,注意力不集中!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後臺有不少家長反映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是走神貪玩,做作業也不認真,左顧右看、三心二意,應該怎麼辦?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足的表現。  對於注意力,家長們要知道:孩子注意力不足,和孩子的生活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首先應該考慮是什麼導致孩子注意力不足的。  生活中「幹擾源」太多的話,孩子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
  • 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這三點很重要!
    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學齡前兒童都存在的問題,家長們是否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只有在看電視、看動畫片的時候,注意力才能集中?做事三分鐘熱度,稍有困難就想逃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像中學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最多也就集中在30-40分鐘,所以課堂時間也就設在了40分鐘。而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注意力能維持在10-20分鐘已經十分優秀了。所以家長們要知道,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是故意的,而是他們仍在成長當中,注意力容易被轉移。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延長和加深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
  • 親愛的小課桌:看綜藝學育兒,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親愛的小課桌》:看綜藝學育兒,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節目給出了答案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天生的嗎?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孩子喜歡玩樂,很難在學習上專心致志,那麼,到底該如何去做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專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呢?在愛奇藝播出的《親愛的小課桌》中,教育專家張敏給出了相應的回答。
  • 【教學風採】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然而總是有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人在課堂,心不在課堂。這讓很多學生和老師都苦惱不已。教師有責任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如果教師沒有掌握一些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方法,那就很難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 。 本期就如何解決學生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與大家進行探討。         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的時間被稱為「無效時間」,它不僅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幹擾,還具有傳染性。
  • 賀嶺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辦? | 第二期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辦?教育小孩每個人都有不同意見,到底該聽誰的?特殊疫情下,如何調節自己、家人孩子的情緒?「此念」在此次特殊的時期下,特地邀請到了親子教育專家、心理學家賀嶺峰教授,來為我們一一解答家長們近期遇到的高頻焦慮問題,幫助大家一起撫平焦慮、愉快相處,享受與孩子們一起共度的長長假期。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心理老師是這樣說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到底如何才算注意力不集中呢?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容易受環境幹擾而分心。做事有始無終,經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對老師和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似聽非聽。在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注意力不集中不會隨著孩子長大而消失,如果忽視它,會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 小孩老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問:陳老師,您好,想諮詢下您,6歲男孩上學前班,總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應該要怎麼辦? 答: 首先,先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注意力缺陷。由於大腦發育失衡,導致感官失衡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詳細可以點擊下方測評了解。
  • 睿智燈塔-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那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睿智燈塔教育提醒各位家長:其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遍,據調查顯示,中國75%的兒童存在著注意力問題;其中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20%的孩子經常走神。
  •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奉中心兒童注意力特色門診幫您排憂!
    【小南便民窗】孩子學習困難、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奉中心兒童注意力特色門診幫您排憂!注意力是保證孩子學習的關鍵,是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十個方法(一)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很多的孩子存在注意力的問題,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慢、書寫和閱讀中丟三落四、成績差、活動過多、破壞課堂氣氛等等。
  • 睿智燈塔-小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怎樣培養注意力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這個問題越來越成為困擾家長朋友為自家孩子擔憂的話題。孩子天生好動的性格決定了他處在這個階段好動的性格會影響到他的專注力,專注力的影響會相應的造成孩子在對人對事對學業方面落後於別人。所以,現在家長格外關注孩子專注力的提升。
  • 怎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怎樣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患有多動症該怎麼辦?那麼如何讓更好的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呢?01什麼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真正的分心和多動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有這種障礙的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很浮躁,總是動來動去,而且也很容易分心,總是憑一時衝動行事,在聆聽或者觀看周圍的事時,也很難集中注意力,他們的睡眠也可能有問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很多小朋友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個問題倘若不重視,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那麼應該如何整治呢?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1.成長元素的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是孩子體內缺少了某種生長元素,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會有挑食的習慣,再加上家長太寵溺孩子,這樣就導致了孩子所吸取的營養元素不充分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家庭教育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愛走神怎麼辦?由於個體差異,導致有的初中孩子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注意力不集中。適合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朗讀篇幅較長的文章,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文章上,堅持每天朗讀,對提升專注力有很大幫助。也可以讓孩子朗讀+聽寫交叉進行,看他喜歡哪個,適當的增加趣味性,跟孩子多互動,免得過於枯燥。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大原因在於家長沒有給孩子創造積極有效的學習環境,其實孩子厭學就是因為沒有得到積極的指導和幫助,這是很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小孩子可能會覺得爸媽的關注沒有了就不會理我了,所以你要找到根本問題,再想辦法幫孩子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