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向量為基礎求幾何最值題中阿氏圓顯現

2020-12-14 雲上靜水

我們先用幾何法證明:

若平面內動點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比是一個不為1的定值,則動點的軌跡是一個圓。

下面兩道題目以向量為載體,問題涉及三個向量,求與這三個向量相關的模之和的最小值問題。 這類問題用幾何法求解比較理想,解法形象直觀。 這類問題用向量的幾何特徵,將向量幾何化後最終將問題歸結為如下幾何最值問題:求定圓上動點到兩個定點的距離線性和最小值。

這類問題的命題特點是:

向量搭臺,

幾何最值唱戲,

阿氏隱圓從幕後走到臺前。

隱圓一現,難度減半,找到定點,成功不遠。

最後我們來看一道沒有向量外衣包裝的阿氏圓幾何最值裸題,即圓上動點到兩定點的距離線性和最小值問題。

相關焦點

  • 一道與阿氏圓有關的最大值試題的七種解法(鄒生書等老師)
    故PM2+PN的最大值為5. 解法5  阿氏圓定義+三角形中線公式求解  袁旭華  提供依題意得AQ=MN/MQ=2,而AM是圓的直徑,由阿氏圓的定義得PN=2PQ.故PM2+PN的最大值為5.解法6  阿氏圓+外角平分線長求解  唐佳  提供如圖,連接PO,PA,取OA中點Q,連接PQ.
  • 初中數學:動點問題-阿氏圓最值模型
    中考數學,優秀的孩子必須會阿氏圓!「阿波羅尼斯圓」簡稱「阿氏圓」,已知A、B兩點,點P滿足PA:PB=k(k≠1),則滿足條件的所有點P的軌跡構成的圖形是一個圓。阿氏圓最值模型解題方法:①計算PA+k·PB的最小值時,利用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構造母子型相似三角形;②兩個三角形的相似比等於k;③根據相似比,找出一條線段替換k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可以做到從零基礎起步,迅速掌握圓的通性通法和秒殺技巧,學透學會所有題型。只為中考數學高分服務,不錄製競賽題和只適合一個題的方法。圓是平面幾何的重點,這部分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圓」是幾何題的重要考點,但是也是所有幾何中最複雜的。
  • 2020中考數學熱門考點,阿氏圓問題詳細講解,掌握中考得高分
    【背景介紹】「阿氏圓」又稱「阿波羅尼斯圓」,已知平面上兩點A、B,則所有滿足的P點的軌跡是一個圓,這個軌跡最早是由古希臘數學家阿波羅尼斯發現的,所以稱「阿氏圓」.【問題描述】如下圖所示 ,⊙O 的半徑為 r,點 A、B 都在⊙O 外,P 為⊙O 上的動點, 已知 r=k·OB.連接 PA、PB,則當「PA+k·PB」的值最小時,P 點的位置如何確定?
  • 中考數學,阿氏圓動點最值問題,可以構造燕尾圖形
    通過大量的同類題型,總結出阿氏圓問題的模型解法,也就是燕尾模型。這種方法在我上傳之前,網上是沒有的。我也是猶豫再三才上傳的,畢竟解法過於模式化,學會了方法這一類題目就不難了,對鍛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幫助不大,只對應試教育得分有幫助。
  • 加權線段和之阿氏圓模型
    本題的關鍵將1/2FC進行轉化為FG,利用三點共線求出最值,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樣做輔助線?又是如何想到在線段BE取中點呢?問題得從阿波羅尼斯圓(阿氏圓)說起,拖動M點時,發現點F的運動軌跡是圓,這個圓就叫做阿氏圓。
  • 一道與阿氏圓有關的最大值試題的七種解法
    唐 佳       提供解法湖北省陽新縣高級中學      鄒生書  編輯整理解法1:換元後轉化為二次函數求最值   楊 俊  提供故PM2+PN的最大值為5. 解法5  阿氏圓定義+三角形中線公式求解  袁旭華  提供
  • 線段和差最值問題中的「阿氏圓」,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複雜
    初中的典型題型,在題目結構上一般都具有它比較顯著的特點:如出現「求AB+AC的最小值」,我們就知道它是「將軍飲馬問題」,若出現「AB+kAC的最小值」,如果動點在直線上運動,它就是「胡不歸問題」;如果動點在圓上運動,它就是「阿氏圓」。
  • 高三每日一題(133)
    高三每日一題(132): 向量幾何運算是關鍵,一道三角形邊長組合最大值問題高三每日一題(131): 分離變量,一道任意與存在求參的小題高三每日一題(130):構造三角形高,解雙曲線離心率取值範圍>高三每日一題(123):先必要後充分+放縮,研究一道不等式恆成立問題高三每日一題(122):阿氏圓+等和線求向量模的最值,一道向量綜合題高三每日一題(121):坐標法是研究向量的有效手段,向量模最值一例
  • 洪一平——五種方法解答一道向量最大值試題
    69.洪一平——解答一道綜合性較強的最值選擇題68.洪一平——解答一道圓與拋物線交點縱坐標最小值試題67.洪一平——橢圓中兩個三角面積和的求值與幾何背景7題22.楊俊、張長新、洪一平、李啟印——解答一道與阿氏圓有關的雙根式最小值徵解題洪一平——解答兩道微信群徵解題21.洪一平——解答一道方程有解求參數取值條件的群聊問題20.洪一平
  • 柴淑蘭——直線與圓中的那些最值問題
    提示:這三個題動點P的軌跡都與圓有關,揭示了這個本質特徵後,剩餘問題都好解決了.第一問軌跡判斷不準確到位,直接影響第二問,所以應該在直線與圓的教學中把兩種方法的來龍去脈徹底搞清楚,為後面的學習掃平障礙。
  • 中考重難點:最短路徑問題之「阿氏圓模型」
    這次內容,我們就要分享關於PC+K·PD中的「阿氏圓模型」,也就是動點P的運動軌跡是一個圓或者圓弧的模型了。衝之數學編程課堂阿氏圓動圖阿氏圓其實呢,就是平面上有兩個定點C,D,則所有滿足PD/PC=K(K≠1)的點P的軌跡是一個圓,且是以定比為K的內分和外分定線段CD的兩個分點的連線為直徑的圓
  • 初中數學:一道幾何好題,學會「胡不歸問題」動點最值解題方法
    胡不歸問題,是初中數學幾何題的難點,與阿氏圓類似,在動點運動過程中求某線段的最值。胡不歸問題的典型特質是求AP+k·BP的形式,這裡一般考慮將k·BP進行轉化,構造出一個角α,令sinα=k,再做垂線,構造出直角三角形,角α的對邊即為k·BP,進而求解最值。來看例題,我們邊做邊理解。
  • 幾何最值函數破解(2020年蘇州第28題)
    幾何最值函數破解(2020年蘇州第28題)解決幾何最值有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將幾何最值用函數表示,通常情況下,設置變量參數,構造二次函數模型,利用函數變化中的最值來解決問題,這其中的難點在於尋找變量之間的關係,有兩層含義:一是幾何數量關係,二是建立坐標系尋找數量關係。
  • 中考必考模型:「PA+kPB」最值探究(胡不歸+阿氏圓)
    中考必考模型:「PA+kPB」最值探究(胡不歸+阿氏圓)在研究胡不歸模型之前,先研究三角函數在胡不歸模型中的三角函數模型:構造一條直線,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數,找出替代線段。
  • 最值易求理由難講(2020年湖南郴州第25題)
    最值易求理由難講(2020年湖南郴州第25題)動態幾何圖形中的最值問題,是中考數學的常見考點,涉及到的初中階段定理很多,例如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圓中最長的弦是直徑,最大的圓周角是直角等等,無論是線段最值、角度最值或面積最值,核心是找準動點源頭,把它的運動狀態摸透了,再探索從動點的運動,這樣順藤摸瓜
  • 又一道幾何最值「好題」
    又一道幾何最值「好題」王  橋近日上課,又一道「好題」映入眼帘,不敢獨享,是以為文。
  • 平面向量數量積 的幾何意義
    摘要:本文著重利用幾何意義理解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內積),在教材上原有的第一幾何意義「投影」的基礎上,創新引入數量積的第二幾何意義「極化」。將泛函分析中的「極化恆等式」降至二維,從而研究天津高考數學中平面向量數量積的相關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適性。巧妙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深刻理解向量的本質——「代數與幾何的橋梁」。
  • 一個平面向量題的命制過程
    在思路枯竭之後,小呆想,能不能出一個不落俗套的向量題。       肯定不是常見的圓的類型,也不能是普通的距離、共線這類。       那就線吧,比如好像中垂線的題不怎麼多,來個中垂線吧!     中垂線的向量形式有以上兩類,中垂線還可以表示成對稱....
  • 2020年高考數學江蘇14題,解析幾何?平面幾何!函數最值!別入坑
    按解析幾何題做,不是說做不出來,而是把一道填空小題做成了一道大題,計算量大,很浪費時間,高考場上的寶貴時間浪費得起嗎?而按平面幾何題來做,很容易轉化為函數最值問題,然後題目的重心根本就不是幾何,而是函數,很好地體現了壓軸題「綜合運用」的要求。它不是很難,想明白了甚至有點簡單,但是非常經典,綜合了幾何性質、函數最值問題。不妨先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