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摸著媽媽的胸入睡,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媽媽別不當回事

2020-09-17 逗兒媽媽

安全感不僅可以讓孩子身心放鬆愉悅,還可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小劉總是抱怨孩子太粘人,不僅白天像只小猴子一樣,喜歡時不時的掛在媽媽的身上,到了晚上睡覺時,孩子更是對小劉寸步不離,幾乎要粘到媽媽身上。

而且,每天晚上入睡都要緊貼著媽媽,還要用小手摸著媽媽的胸入睡,不然就很難入睡,甚至還會哭鬧。其實很多的媽媽都反應自己的娃也存在和小劉家孩子一樣的情況,讓媽媽們很是著急,又不知所措。然而,孩子的這一舉動正是缺乏安全感的有力證明,需要媽媽們引起注意。

擁有安全感,不僅可以讓孩子輕鬆安穩的入睡,還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勇敢,變得堅強樂觀。而很多孩子不管是受到外界因素,還是父母撫養過程中形成的原因,以及自身性格導致,都會存在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並且,當孩子缺乏安全感後,不僅睡覺不安穩,還會膽小,不敢與人主動交流,怕生,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差。

一、摸媽媽胸睡覺,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1、斷奶晚,導致孩子形成了習慣

現在都提倡母乳餵養,而且,很多的媽媽都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母乳餵養的時間延長。當孩子超過一周歲,倘若媽媽還沒有給孩子斷奶,這時孩子就會形成對母乳的依賴感。並且,會有意識的去主動尋找,掀起媽媽的衣服。這就是孩子已經有了主動吃奶的意識,當孩子的這種意識一旦形成,不僅不利於斷奶,還會讓孩子養成對母乳的依賴感,即使吃不到奶,也會喜歡用手去觸摸來尋找安全感。

2、心理害怕恐懼

有很多的孩子在斷奶後,都會需要一段時間去慢慢的適應環境,慢慢接受沒有母乳的日子。在這個階段孩子就會容易產生恐懼,害怕。還有一些上學比較早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恐懼感和沒有安全感的情況。當孩子內心一旦產生恐懼和害怕後,就會下意識的去找媽媽,並在潛意識當中去撫摸媽媽來找到安放自己恐懼和害怕的地方,讓內心平靜下來。

3、對媽媽的過度依戀

可以說大多數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都對媽媽有著很強烈的依戀感。這也正是很多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原因,就是害怕與媽媽分開。當孩子放學後,見到媽媽後,就會更加對媽媽依戀。即使晚上睡覺挨著媽媽,也害怕睡著後媽媽會離開。孩子在害怕和恐懼中,就慢慢的養成了用手摸著媽媽睡覺的習慣。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幾乎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和害怕當中,不僅精神上處於緊張和壓抑狀態。倘若孩子一直處於缺乏安全感的狀態,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二、如何改變這一現象,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1、講睡前故事

為了緩解孩子的緊張和恐懼情緒,媽媽爸爸可以一起陪著孩子,並在入睡前一起給孩子講一些溫暖有趣的睡前小故事,來讓孩子放鬆情緒,平復孩子的心情。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還可以讓孩子邊聽故事,邊入睡。慢慢的當孩子養成了聽故事入睡的習慣後,孩子就會改掉摸著媽媽睡覺的習慣。

2、輕拍或者給孩子按摩

在晚上入睡前,媽媽可以先給孩子洗個熱水澡,然後給孩子的背部塗上適量的撫觸油或身體乳,給孩子按摩背部。這種給孩子按摩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身心放鬆下,消除緊張和恐懼,還會讓孩子輕鬆入睡。沒有時間給孩子按摩的媽媽,也可以讓孩子枕著自己的胳膊,然後用手輕輕的拍著孩子的背部,這樣可以給予孩子很好的安全感,孩子就可以很好的入睡。

3、改變方式

孩子喜歡摸著媽媽睡覺,可以讓孩子試著拉著媽媽的手睡覺。或者可以讓孩子抱著媽媽的胳膊入睡,還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抱著入睡。悄悄的改變孩子入睡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慢慢改掉摸著媽媽入睡的習慣。

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內心都很強大,不僅可以更好的融入到集體環境當中,還可以讓自己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而孩子的安全感,不僅僅來源於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細心,貼心的去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的孩子能夠獨立入睡嗎?你家的孩子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摸著媽媽的胸才能入睡,別不當回事,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有的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媽媽在母乳餵養時,孩子喜歡一邊摸著媽媽的乳房一邊吃奶,慢慢就形成了習慣,所以斷奶後這種習慣還是會持續下去,不過,3歲以前的孩子有這種行為正常,因為這是對媽媽乳房的依戀和情感需求,如果超過3歲還是這樣的話,媽媽就該注意了。2.孩子缺乏安全感。
  • 孩子總摸媽媽乳房怎麼辦?超過這個年齡必須幹預,家長別不當回事
    怎麼回事兒?突然一陣委屈的聲音傳出:「媽媽,我摸一會兒吧,就一會兒。」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晚上睡覺,已經斷奶的孩子又在頻繁的摸乳房,媽媽怎麼說都不管用,最後直接抓狂,大聲訓斥,最後孩子在哭泣中入睡。為什麼斷奶以後,孩子還是喜歡摸乳房呢?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摸著媽媽睡?這是表達「另類飢餓」,寶媽別拒絕
    執筆:檸兒朋友最近很苦惱,她家兒子都3歲了,晚上睡覺還老是習慣摸著她睡。比如,睡覺前要摸著媽媽的臉、拽著媽媽的手、摟著媽媽的胳膊等,如果媽媽不讓摸,他就睡不著,還會哭鬧。朋友擔心這是一種過分依賴媽媽的病,就想帶他到醫院檢查一下。結果,醫生說這孩子一點問題都沒有,晚上要摸著媽媽才能睡,估計是內心缺乏安全感。
  • 寶寶膽小怕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建議媽媽這樣給孩子安全感
    關於孩子的安全感,我想起了:這幾天總是在下雨,晚上帶孩子在鄰居家玩,突然電閃雷鳴,一個大閃電把兩個孩子嚇得趕緊跑進了媽媽懷裡。鄰居媽媽說她從小就怕閃電,也很怕黑,小時候農村的茅廁都是建在院子裡的,所以她晚上很少去上廁所,不是憋著,就是讓媽媽拿個便器放家裡。
  • 「媽媽,娃娃跟我說話了」,面對孩子的「胡話」,家長別不當回事
    導讀:「媽媽,娃娃跟我說話了」,面對孩子的「胡話」,家長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娃娃跟我說話了」,面對孩子的「胡話」,家長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喜歡摸著媽媽入睡?是在表達「另類飢餓」,別擔心,兩招糾正
    「特殊癖好」,比如 摸著媽媽肚皮、乳房、耳朵、胳膊才能睡著,不然就翻來覆去的像有心事一樣睡不著……而孩子的這類「怪毛病」也讓不少媽媽很苦惱、很困惑,總疑慮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呢?,每個孩子可能都需要一個「很熟悉的東西」,比如睡前摸媽媽的身體、摸媽媽的耳朵、搓媽媽的手……這樣的表現並不說明孩子就沒有安全感,有心理問題,因為「觸覺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他們的童年成長經歷,即從懷孕開始到6歲的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給予的是愉悅、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那孩子就會獲得強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壓抑、痛苦和缺乏愛的環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 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覺時都有以下表現,媽媽別裝看不見
    對此,我真的很擔心,孩子是不是有沒什麼毛病,但去醫院也沒檢查出所以然來。看完這位寶媽的留言:我就問這位寶媽,以前是不是因為工作忙,沒怎麼陪過孩子。這位寶媽回復我,確實如此,兒子剛出生正趕上項目比較忙的時候,每天早出晚歸,孩子幾乎都是婆婆帶著。看完寶媽的回覆,我明白了,孩子沒有什麼毛病,只是缺乏安全感而已。
  • 孩子缺乏安全感?看看有沒有這四種表現?
    這時候,公婆都說我,去就悄悄去,別讓她知道。想到上周天,我要去海口上班,孩子哭著要媽媽,可公公硬是騙她去買糖,我也沒來得及告訴寶寶,可能接下來一周只能視頻看媽媽了。或者平時做什麼事,公婆怕寶寶哭鬧,一不會告訴寶寶,二也不會讓寶寶當面看我到離開,怕寶寶哭鬧。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會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寶寶睡覺出現這3個動作,家長要注意了,是極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34;,童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往往有這種表現,都是因為家長很少陪伴孩子,所以孩子才會把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毛絨玩偶上,這樣可以讓孩子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很多人睡覺必選抱著小玩偶的原因,並且自己天天抱著睡覺的玩偶是不允許別人去觸碰的。
  • 媽媽一走開孩子就哭,是缺乏安全感?醫生卻說:搞錯意思了
    其實,這孩子才3歲多,但閨蜜說每次她要上班、出差或者把兒子送到幼兒園,要走的時候,兒子都會哭。她聽別人說,媽媽一走開,孩子就哭,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她擔心兒子因此有心理問題,就想諮詢一下醫生。可醫生聽了閨蜜的表述,卻說:搞錯意思了。孩子缺不缺乏安全感,不是看與媽媽分開時,他哭不哭,而是看媽媽回來之後他的表現是怎麼樣的。
  • 孩子睡覺前喜歡抱媽媽脖子?這些習慣說明他缺乏安全感,該幹預了
    但是也有的寶寶,不是睡在媽媽身邊,或者是即使媽媽睡在身邊,也依然缺乏安全感。這說明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感比較重,他的安全感有一點缺失,或者是這個階段需要更強的安全感。只要媽媽給孩子多一點陪伴,讓孩子感受到你無條件的愛,他就可以很快調節過來。
  • 孩子從小愛「粘著」媽媽,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要關注
    孩子從小愛「粘著」媽媽,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要關注最近朋友跟我抱怨,四歲的女兒整天黏著媽媽,走到哪,屁股後邊跟到哪。當然媽媽很樂意陪著孩子一起互動玩耍,但孩子總是有無限精力,自己還要忙這忙那,有時候媽媽的內心潛臺詞真的是"又黏上我了,好煩"。媽媽想出門和朋友逛個街,女兒看到媽媽一出門,就號啕大哭,不讓媽媽出門。溝通孩子也不聽,朋友失去了自己的空間,天天圍著孩子和家庭轉,瀕臨崩潰,幾乎快要失去自我。她該如何是好?
  • 孩子睡前有這3種的動作,是缺乏安全感的信號,寶媽別不在意
    ,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信號:1.這種方法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其實是情感轉移的依賴感和安全感缺乏的直接表現,玩偶和被子等軟弱的身體仿佛媽媽的懷抱,讓他們感覺到那種熟悉感。喜歡摸著人的身體聽過這樣一個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小女孩子在幼兒園第一天睡覺時,非吵著要摸肚子。幼兒園老師覺得這個行為很奇怪,問小女孩:「為什麼一定要摸著老師的肚子才肯睡覺呢?」孩子說:「我在家裡就摸著媽媽或奶奶的肚子睡覺的啊。」
  • 這兩個時間段別讓孩子喝水,對身體傷害很大,媽媽別不當回事
    導讀:這兩個時間段別讓孩子喝水,對身體傷害很大,媽媽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兩個時間段別讓孩子喝水,對身體傷害很大,媽媽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咋樣了?別不當回事,兩種危害在等著
    從小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咋樣了?別不當回事,兩種危害在等著像小麗的女兒一樣,許多孩子都有咬指甲的壞習慣,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實則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專家提示: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要面臨這兩種不利的局面!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後來發現,在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的條件下,日常生活受到了負面影響。如何給孩子安全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爸媽們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這幾種表現,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有的孩子不喜歡跟人相處,別的孩子都喜歡跟同齡人玩,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卻總喜歡一個人。
  • 孩子喜歡摸著媽媽入睡,要阻止嗎?這是「皮膚飢餓」,建議改掉
    孩子在接觸不到家長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害怕而哭鬧,尤其是在觸碰不到媽媽的時候這種表現更為強烈。一、孩子皮膚飢餓的表現——必須摸著媽媽才能睡著親戚家五歲的孩子俊俊每天睡覺時都要摸著媽媽的乳房才能安穩入睡,他的媽媽對此很是苦惱,畢竟孩子已經五歲了,總這麼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 小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家長可要警惕了
    所以為了讓孩子在人前以及家裡邊兒的性格表現一樣,家長最首要的就是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為了做到這一點,家長首先就要了解到看看寶寶是否有安全感,可以從以下這些事情來判斷。1、總是喜歡低頭咬手指玩:大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老喜歡咬自己的手指,小孩子也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