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交易,你要有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020-12-15 憶續財經

基本面信息往往知道的又不是你一個人,如果只能從表面提取信息,得不到多少對交易有價值的內容。所以我們不但要有起碼的觀察力和好的觀察習慣,更需要有一種洞察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面對基本面交易,我認為個人交易者需要的洞察力最重要的是動態洞察力和邏輯洞察力。

動態洞察力其實就是一種「蛙眼」,是對事物的變化的敏感性。

青蛙對靜止物體完全視而不見,而我們對基本面的靜態部分,比如供求關係,不能一無所知,但一定要明白:供求關係的總量(或絕對量),往往是年度或季度確定的,而且是公之於眾的,在一個短的時間跨度內,可近似認為不變,若市場對這樣的供求數據有反映,則一定老早已經反映過了。

市場其後的動作,一定只會對變化部分有反應,而對存量就是視而不見!

對於精力和資源有限的個人交易者,若具備如青蛙般的敏感的捕捉變化的動態洞察力,他就很容易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直接以變量提前找出有價值的交易指引,跳過基本面研究所需要的全面求證步驟,獲得和機構或技術分析者相似的交易效果。

這不是偷懶,而是把注意力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此時交易者對存量數據的「視而不見」,其實是以對該品種的歷史的持續(不錯過關鍵時間窗口)追蹤為前提的,哪怕這種追蹤是斷續(平靜期可以擱置)的。

試想,如果該年度或季度一直都沒有過追蹤,那麼一個數據的出現,你又怎麼確定它依舊在原來的市場預期之內,還是已經和原來有了明顯且出人意料的變化?變量和存量都是相對概念,是需要相互參照的!

失敗的基本面交易者,往往分不清輕重,即使他是追蹤的,很勤奮,但當一個數據或事件出現,他對變化部分和對原來的情況給予同等程度的關照,糾結於存量的性質,或糾結於原來的經驗。這次豆類的收割行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減產是確定的,供需缺口基本沒有變化,但收割帶來的新增供給就是9月不同以往的變化。

若迂腐地認定極低的庫存消費比就能拉動行情繼續向上,或認為豆類會像2010年棉花那樣是個超級行情,新棉上市也無法阻止上漲,這都是看不到事物的變化和區別。

人和人就是有這麼多不同。這種能力也反映在學習中。

比如,看到別人做演示。有些人,聽不了幾句,就會急著下結論,說,「哦,這不就是我以前知道的那個方法嘛」。

若是這種想法,他必然不會繼續專心看別人的演示,最終在這次經歷中學不到東西。

另一些人,即使看著很像之前看到過的某種方法,他依然會繼續耐心看下去,因為他關注的是這次這個人做的和自己之前知道的方法有什麼區別。這就是關注變化。

多少總是有所區別的,他耐心看下去並關注到了,那麼他就沒有浪費這次經歷,學習到了新東西。

看書也是這個道理。我覺得,人際交往,宜求同存異;而學習研究,宜求異存同。這是一種能把生活經歷變成學習和積累過程的一種能力,也是會在最終決定他與別人的人生厚度的不同。

邏輯洞察力,是一種透視眼,是看到事物相互關聯的能力,是看到事物內部結構及其邏輯關係的能力。

比如,2010年9月,橡膠市場在高位出現了大跌,當時傳言證監會對某期貨公司的客戶進行了處罰,大概意思是其實際控制的關聯帳戶的持倉超過了限額,罰款並限制其交易。相關媒體對此事進行了確認。

當時橡膠的位置正處於26000的強的歷史壓力位下,市場也有分歧,但奇怪的是,這次大跌之後,橡膠並沒有繼續按頭部形態演化,反而穩住後上漲了,而且這還是國慶長假之前。

形態、事件、時間點,中短期因素綜合來看,似乎下跌是行情阻力最小的方向,那麼一定是一個更本質更強大的因素阻止了它的發生,於是,各因素的強弱排序就暴露出來了。

在所有品種中,橡膠因為有這次處罰事件,我覺得讓我看清了它的面目,所以我願意用剩餘不多的可用資金繼續買它,即使帳戶的隔夜風險敞口超過60%,我也依然淡定(這也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但不選別的而選橡膠則和這個事件有關)。

最怕沒有事情,有突發事件是分析行情的最好契機。

在2009年初原油、2009年尾杜拜債務危機、2010年中的棉花、去年夏末的油脂、今年豆粕在8月美國農業部報告出爐時的表現,都是關鍵位置上事件考驗行情的例子。

總結起來就是該跌不跌必漲,該漲不漲必跌。

以上的例子並未涵蓋邏輯洞察力的全部涵意。全面找到事物的影響因素,並能理解它們影響事物的方式。

前者可謂是胸中有大棋局,但後面一句更是關鍵。

在主觀判斷中,人腦可以把各種影響因素綜合考慮,這個過程可能非常迅速,在潛意識層面完成,最後以一種直覺的方式呈現出來。

就好比見到某人就感覺這人心懷叵測,可以最初的時候先有了感覺,但還說不出所以然。

但如果某人就能做到很快把個中利害關係說出來,猜測其意圖,這種從直覺升華到理性判斷的能力,就是一種強大的邏輯洞察力。有個成語叫「審時度勢」。 我在以主觀判斷做期貨的時候,常有這樣的感覺——做期貨就像玩殺人遊戲,結果沒出來之前,一切都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做平民就是在蛛絲馬跡中尋找到殺手之所在,不被殺手的有意誤導和其他平民的無意誤導所影響,要能在表面的語言下判斷這是一個糊塗的平民還是一個潛藏的殺手,並能找到理由去說服其他平民(在期貨中就是說服自己)。

你若來來去去只有一句話,我不是殺手,我就是覺著他是殺手;或者眼裡只有殺手,把反對自己的平民也看成是殺手,即使你猜對了,你也不可能是個好玩家。

在工業和科研領域,有一個概念叫「反向工程」(也叫「逆向工程」、「逆向研發」等)。我們拿著敵軍先進武器的殘骸,去研究它的工作原理;或我們拿到競爭對手的產品,去模仿它的專利技術,就是反向工程。

最常見的反向工程是把機器語言反編譯成彙編語言,來研究軟體的執行邏輯。還有在醫藥領域,從成品出發,推斷其合成前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反向工程」其實也是一種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

我們聽到一種理論、看到一種方法,能否把它解剖還原成基本結構?

在期貨圈裡,有很多高手,也有很多機構,他們的手法和理念,未必你有機會詳細接觸,那麼憑著支離破碎的線索,能否拼湊出有價值的內容?這同樣需要前面說到的邏輯洞察力。

很多時候,同樣的現象或事物,不同的人就可以看到不同內容。

相關焦點

  • 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習主席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飽含著對中青年幹部的殷切期望,也為我們成事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
  • 有一種愛情叫物質,有一種物質叫透過現象看本質
    萬事萬物總有一個高潮低谷的過程,命運有時候也是循環往復的,有好的時候,也有不順利的時候,任誰也逃不過。所以要看得開,隨遇而安。物質能帶來精神上的歡愉,而精神上的滿足能帶來心靈的寧靜。感情裡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正如能不能決定你們在一起的是有沒有相互吸引,而能決定你們能在一起多久的又是有沒有想匹配的價值觀。
  • 2016高考作文熱點素材:透過現象看本質
    對於上述的驚人發現,你有哪些啟發和感悟?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霍金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萊昂納德•蒙羅蒂諾合寫的一篇文章。
  • 如何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領?
    三、分清邊界將現象各種要素分拆歸類,剔除掉無關的因素,那麼剩下的那些因素就是這一現象的本質。就像功利讀書法一樣,為了輸出做的輸入,要問自己四個問題:你希望得到什麼?因此,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要從目標出發第二剔除無關聯無邏輯,和關聯邏輯不緊密的內容,剩下的邏輯緊密的就屬於現象本質的內容。
  • 評論丨透過現象看本質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當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後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超過共產黨。在極其嚴峻的形勢面前,毛澤東從客觀存在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2020-11-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閒論:透過現象看本質
    我們透過現象可以說明自然界最大的秘密就是平常,很多人看到一些平常現象不知道感悟聯想,而覺悟高的人會周密的追究現象的內在本質,所以這些懂得思考觀察的人,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可以獲得突破性成果。想當年,牛頓先生思考蘋果為何會往下落而不是往其它方向落地呢?
  • 透過現象看本質,你做得到嗎?
    A:1、開課之前,請讀友思考這兩個問題:怎樣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什麼叫做甘於膚淺,什麼叫做追求深刻?2、再來看個案例,一起做個簡要分析。豐田汽車公司某一生產線上的機器總是停轉,雖然修過多次但仍不見好轉。於是,豐田公司前副社長大野耐一,與工人進行了以下的問答:一問:「為什麼機器停了?」答:「因為超過了負荷,保險絲就斷了。」
  • 談談「透過現象看本質」
    今天光明日報刊登了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守望相助 命運與共》,其中有這麼一段: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前所未有
  • 鬼谷子智慧: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
    鬼谷子智慧: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世上的事紛紛擾擾,紛繁複雜。面對眾多繁雜的事,有兩種人存在:一種人只能看到表面現象,以為看見的東西就是全部了。還有一種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除了事物表面的的東西,他們更能看到背後更深層的東西。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通過現在事態能預料未來的發展,這種人就很高瞻遠矚,往往能未雨綢繆,在局勢中更容易掌握主動權。這兩種人的區別在哪裡?就是在是否有洞察力。曾國藩是清代著名政治家,晚清名臣,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被後人廣為傳頌。
  • 做一個聰明的人,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他說啊,君子注重內涵就行了,有本事就行了,內心裡有東西就行了。何以文為?為什麼要做表面功夫呢?為什麼要在意表面形式呢?為什麼要用表面來美化呢?為什麼要儀式禮儀呢?子貢說,可惜啊,實在是遺憾,夫子您說的君子,當然是說錯了。說錯話了,四匹馬也拉不回來,所以不懂不要亂說啊。話這個東西說錯了,就收不回來了啊。
  • 透過現象看本質究竟有多麼可怕?老闆:給我招聘一個司機
    這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一個非常狹窄方向的例子。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把這種看本質的能力,用到產品商業模式的設計上,這個所需要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積累出來的。比如網際網路產品需要增強的是用戶的注意力時長;直播帶貨需要了解的是投產比,而不是銷售額;自媒體要獲得流量需要做好的是內容的傳播性,而非狹義上的內容質量等等。能理解這些本質的人其實並不是非常稀有,當然他們是非常優秀的,而如果你可以把看本質這件事情再深入一些,會發現最終有很多歸結到對人性的理解,對人類這種動物的理解。
  • 普通人真的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麼?
    一個普通人,如何能夠做到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呢?很難。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經歷,性格,,成長環境會養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和分析事物的固定視角與思路。在價值體系,視角與思路固定的情況下去判斷事物,你的判斷就會依照你自身的喜好來發生偏移。
  • 我們每個人,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大家好,我是專注教育小分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觀察法透過現象看本質觀察法1.解剖觀察法對某些事物,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肝臟很大,生有膽囊;胰腺在胃跟小腸的回曲部分。2.重複觀察法對同一事物或現象,再次或多次進行觀察的一種方法。自然界有很多的現象出現非常迅速,觀察者的觀察速度往往跟不上它,只好重複觀察才能掌握其實質。例1:觀察人造彩虹的實驗。
  • 眼見不一定為實,透過現象看本質!
    >丨本文由意韻東方生活美學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意韻東方生活美學丨作者:小美「眼見不一定為實,透過現象看本質而實際上,越是在這樣一個似乎什麼都能看見的時代,我們越是什麼都看不見。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飛速傳遞,膨脹式擴散過程中,信息會被碎片,被掐頭去尾。圖片可以PS,視頻音頻可以拼接,眼見不一定為實,有圖不一定有真相。
  • 《孫子兵法》:「壞事」發生前有徵兆,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在兵聖孫子看來,任何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會有一定的徵兆,在交戰之前,哪一方能事先發現並利用這些徵兆,就更有可能獲勝。 《孫子兵法》中的這個觀點,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來說,也是十分具有借鑑意義的。 但問題是,怎樣才能事先發現那些「壞事」發生之前的徵兆呢?
  • 透過現象看本質:魚骨圖分析法!
    魚骨圖(又名因果圖、石川圖),指的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現代工商管理教育將其劃分為問題型、原因型及對策型魚骨圖等幾類。魚骨圖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稱之為「因果圖」。魚骨圖原本用於質量管理。問題的特性總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們通過頭腦風暴找出這些因素,並將它們與特性值一起,按相互關聯性整理而成的層次分明、條理清楚,並標出重要因素的圖形就叫特性要因圖。
  • 透過現象看本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認識
    我們身處在社會中,對於事物的認識,認識的深度,可能各自有差異,面對一個事物的認知了解,應該是通過現象和看本質,而不是只關注於其表面的認識,總結起來也可以說是追起溯源。這就是好比我們在學習中,對於知識的學習,難題的理解,有人只是理解大意,而有的人則會探其本質,尋找題目中的真材實料,掌握要點,可惜解題的技巧,從而遇到這一類題目,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衝破口,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
  • 透過現象看本質
    記得有一個案子:一人從高樓當場墜亡,刑警隊裡趕到,判定為自殺,另一位諮深偵探員卻未匆忙作評,他仔細勘察了墜亡者的家,看到亡者家門口的牆上貼滿了侮辱性的言語紙片,又聽一居民反映,墜亡者回家時正好看到很多居民圍觀這些紙片,感覺很多人在嘲笑,就一時想不開衝動跳樓了,聞此,偵探專員要求立碼把案件定性為謀殺
  • 在曰常生活和工作中,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
    數字思維是一種化繁為簡的學問,擁有良好的數字思維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懂得「什麼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什麼可以忽略不計」。在曰常生活和工作中,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第1題:一起來斷案-不誠實的老頭兒從前,有一個年輕人要出遠門。出門前,他把100塊錢寄存在一個老頭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