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張玥潔
「醫生,有位患兒剛剛入院,精神差,呼吸急促,體溫37.9℃,心率235次/分,血壓下降。」周一上午11點,市紅會醫院兒科病房醫生辦公室的電話響起,是病房護士站打來的。
電話裡提到的小患兒名叫樂樂,剛從醫院兒科門診轉過來,陪同的父母告訴醫護,女兒前一天突然發燒了,一整天都無精打採、食欲不振。這天早上起來又接連吐了三次,他們以為是「胃腸型感冒」,就抱著孩子到醫院看看。沒想到,這場看似普通的感冒,竟已威脅到了孩子的生命。
3歲女孩突發病毒性心肌炎
放下電話,市紅會醫院兒科主任詹璐趕到病房找到樂樂,只見小姑娘軟軟趴在爸爸背上,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精神狀態很差。她給樂樂做完詳細的體格檢查後,皺起了眉頭,孩子在安靜狀態下,心率竟高達240次/分,而1到3歲幼兒的正常心率不過每分鐘100至120次。
情況不好!詹璐立即組建兒科搶救應急小組,為女孩進行生命體徵監護。此時,床邊心電圖有了結果:室上性心動過速!
中午12點,醫生開始為樂樂靜脈推注抗心律失常藥物,可40分鐘內連續多次推注,樂樂的心率還是波動在每分鐘180至220次。此時,孩子明顯表現出了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手足冰涼的症狀。
「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很大,孩子的心肌搏動無力,隨時出現心跳驟停,必須快速復律!」此時,部分實驗室檢查結果也出來了,病房內參與搶救的醫護們都面色一緊。若樂樂持續心動過速無法緩解,必定進一步加重心肌損害,出現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詹璐立即聯繫心內科和特檢科主任,並為樂樂用上了營養心肌、抗心律失常等藥物,準備進行食道調搏復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樂樂復律成功,心率恢復正常,轉為竇性心律。看到這樣的結果,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女孩患病或與感染柯薩奇病毒相關
明明只是普通的腸胃不適,怎麼會引發病毒性心肌炎?
「根據初步的化驗結果來看,孩子可能感染了柯薩奇病毒。」詹璐說,這種病毒通過呼吸道感染,起病症狀隱匿,以消化道症狀為主。病毒可以直接破壞心肌細胞,影響心臟功能,死亡率極高,病癒後也可能留下心臟房室傳導阻滯等後遺症。
像樂樂這麼重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近幾年,詹璐遇到過三四例。病毒性心肌炎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但以學齡前嬰幼兒及學齡期兒童多見,好發於夏、秋季。
「前幾天,我們醫院也收治了一位嘔吐、發燒入院的患兒,心肌酶譜數值高達1萬多,已經『爆表』,身體各項指標極差,最後做了人工膜肺ECMO,才救回一命。」詹璐說,柯薩奇病毒有許多亞型,感染後可以直接破壞心肌,導致心肌細胞變性、壞死和間質性炎症,也可以引發患者自身強烈的免疫反應,侵蝕心肌。
需要注意的是,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很容易漏診,越早診斷和救治,生存率越高,但許多患兒被當成普通感冒和腸胃炎,直到去世也沒能明確病因。
發病前可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症狀
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蛛絲馬跡?
詹璐介紹,多數患者在發病前1到2周,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僅似「感冒」樣表現,或表現為乏力、多汗、心悸胸悶、噁心嘔吐等不適;重者則很快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一般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若得到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絕大多數愈後良好。而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稱為『爆發性心肌炎』,死亡率極高。」
「
針對一般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詹璐想提幾點建議:
患病急性期內絕對臥床,以減輕孩子的心臟負擔,休息時間不應少於3個月,出現心臟擴大的患兒延長至半年到一年;
積極治療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原發病,如病毒性感冒、流感、腸道感染等;
注意膳食營養,多吃富含鉀及維生素C的食物。
「如果孩子出現腹痛、嘔吐、胸悶氣短、心率很快、體溫不退、面色蒼白、精神差等症狀,絕不能輕易忽視,除了胃腸道疾病,一定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詹璐提醒。
編輯 鄒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