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勵志師生走進「孟媽媽青護園」傾聽媽媽的心聲

2020-09-03 在望中國






2020年8月26日長沙訊(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王益群 通訊員 劉威)26日上午,正苗啟德特訓學校師生走進「孟媽媽青護園」。「中國好人榜好人」、「全國首屆十大民間禁毒人士」孟繁英媽媽用愛的心聲為師生們講述她的故事,激勵師生們奮發學習、勵志成才。該校活動領隊負責人說,這是新學期開學最有意義的第一課。




8月26日上午,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攜手長沙市社會禁毒協會、雨花區社會禁毒協會與正苗啟德特訓學校80多名師生一道,開展「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長沙市禁毒教育基地工作人員指引講解下,師生通過觀看實物、圖片、模型、真實的案例、錄像《合成毒品警示錄》等方式,生動直觀地認識到毒品對人、對社會的危害,清晰深刻了解到毒品的本質及毒品給人類和社會帶來的危害,深刻認識到禁毒戰爭的嚴峻性。加強了師生對毒品危害的認知度,提高青少年防範和抵禦毒品的能力,並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支持、參與禁毒工作。

 




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禁毒協會特別安排了禁毒講師團副團長、講師(原省梨託戒毒所所長)周躍武,全國首屆十大民間禁毒人士、講師孟繁英做了禁毒、防艾知識專題演講。學生們表示要加強禁毒知識學習,向身邊的家人及朋友宣傳相關知識,讓大家樹立起「遠離毒品,陽光生活」的禁毒防毒意識,形成全面禁毒的良好社會氛圍。




26日中午,師生們走進「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中國好人榜好人」、「全國首屆十大民間禁毒人士」孟繁英媽媽和她的團隊媽媽們熱情地為師生們安排好中餐,並將準備好的鴨蛋、水果和飲料送到每一位師生的手中。孟媽媽用自己的切身體會為師生們講述感人的故事,她在講課中運用了青護園獨特的親情教育方式與學生們互動交流,啟發學生們講述自己經歷的事和心中的想法。激起學生們對父母、師長和祖國的感恩之情。她用媽媽的真情,分別對男同學和女同學進行特質交流,從細微之處關心和詢問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提醒同學們面對大千世界應用的注意事項。她還用欣賞的方法讚揚學生們的自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讚揚正苗啟德特訓學校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她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真實故事啟迪學生們的心靈,激勵師生們奮發學習、勵志成才。沉浸在孟媽媽講課故事裡的學生們聽完後都依依不捨,孟媽媽和她的團隊媽媽們還為師生們贈送了《大愛媽媽》書籍和優質毛巾。



廖家灣社區劉映先書記也向師生們介紹了社區文明建設的情況,並詳細介紹了社區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普法宣教活動的情況。劉映先書記說,我也是「孟媽媽」團隊愛心媽媽的一員。她真誠地說,祖國的未來靠你們,家鄉的建設等待著你們,歡迎你們勵志成才後到我們社區來工作和創業。



臨別的時候,全體師生們與孟媽媽和她團隊愛心媽媽一起合影留念。正苗啟德特訓學校活動領隊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今天的經歷是難忘的一天,是新學期開學最有意義的第一課。

相關焦點

  • 長沙孟媽媽為社區老人宣傳文明手冊
    1月9日下午,雨花區廖家灣社區內,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園長孟繁英,攜手雨花區民盟之家、社區「五老」愛心園丁、民政學院學生志願者等100餘人在青護園參加《長沙市民文明手冊》宣傳、學習活動。
  • 我和祖國共成長⑤|孟繁英:風雨同行 做迷失孩子的「孟媽媽」
    創辦全省首個社區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成立「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先後獲得「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十大民間禁毒人士」「中華慈善人物」「中國好人榜好人」「全國優秀盟員」「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百佳優秀志願者」「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 《大愛媽媽》長沙首發 「孟媽媽」贈書兩千冊給志願者
    《大愛媽媽》長沙首發 「孟媽媽」贈書兩千冊給志願者 2017-03-03 09:31:00
  • 一聲「媽媽」讓她走上近20年禁毒路,幫助多名青少年戒毒的孟繁英...
    6月28日,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園長」孟繁英。圖/記者楊旭喊一聲「媽媽」為了這句稱謂,孟繁英努力了近二十年。17年前,一名與自己女兒同名同姓、年齡相仿的戒毒孤女給她寄來一封信,讓孟繁英堅定地走上了戒毒志願者的道路,這一走,就是近二十年。那一聲「媽媽」所激起的母愛,讓孟繁英將眼光放到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少年身上。2006年,她創辦了湖南首個社區禁毒青少年教育基地,2008年,她註冊成立了民間社團「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成為長沙市雨花區「禁毒媽媽聯盟」的帶頭人。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走進孩子心靈,傾聽孩子心聲
    看著孩子委屈的小眼神,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少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走進孩子的世界,聽一聽孩子的心聲,真正的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對於孩子的很多言論,我們似乎總是習慣了忽視,認為童言童語,只不過是一些天真爛漫的言論罷了,孩子做的很多事情也無非是小孩子的胡鬧瘋玩。孩子的話語權很少,也並不被重視,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放下手中的事情,走進孩子的世界,認真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 講述道德模範真情故事 長沙首發《大愛媽媽》讀本引領青少年成長
    圖片來源:長沙文明網 陳宇 攝圖片來源:長沙文明網 陳宇 攝  3月2日下午,由長沙市文明辦、雨花區文明委主辦,雨花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侯家塘街道主辦的長沙市「春暖雨花 愛滿星城」志願服務項目認領暨《大愛媽媽》贈書儀式在紅旗法治廣場舉行。
  • 走進學生心靈,傾聽學生心聲,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我們要走進學生的心靈,傾聽學生的心聲,呵護學生的心事,引導學生的心理。「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我們要善於識人。就像影片中的藍勃教授。他發現了成長在貧民窟、工作在清潔工行列、屢進少管所的威爾身上的數學天賦。
  • 「雲青護——一部手機護成長」在昆正式上線啦!
    活動現場 共青團雲南省委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賀凱)9月15日,由共青團雲南省委主管,雲南昆明12355服務臺負責運營的,面向青少年提供成長諮詢和權益服務的「雲青護——一部手機護成長」小程序在昆正式啟動上線。
  • 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
    (一)接受「話嘮」的孩子平常孩子給我們分享他們見過的新奇事物的時候,往往會比較熱情,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聽,甚至於打斷他們傾訴的行為,實際上已經傷害了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因為看到了新奇的,美好的東西,想要說給爸爸媽媽聽
  • 常德津市女警護學崗:是「鏗鏘玫瑰」也是「交警媽媽」
    媽媽,是世界上最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警察,是英勇無畏的代名詞。那麼,當二者相結合,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力量呢?在湖南常德津市交警大隊,有一支由8名女警和8名女性輔助人員組成的女警護學崗隊伍。她們即是嚴格執法的「鏗鏘玫瑰」,也是親切溫柔的「交警媽媽」。
  • 長幼(京福分園):傾聽家長心聲,共擔育人使命
    為了進一步深化「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作師德表率」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新時代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有效家園共育的溝通機制,根據市教育局《關於組織開展「傾聽家長心聲、共擔育人使命」大走訪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廬陽區教育體育局的要求。
  • 滿分作文 | 中考滿分作文賞析《傾聽心聲》
    《傾聽心聲》心聲是一種來自心底的呼喊,心聲是心靈深處最真誠的聲音。
  • 善於傾聽學生心聲的「引路人」
    她常說:「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只有傾聽他們的心聲,研究出適合他們的教法,才算抓住了關鍵。」   與學生溝通後,劉敏知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語文教學很重要。她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把重難點以音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刺激多種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她還以師生互動和表演等方法增強學生興趣,幫助他們輕鬆理解。例如:上《兩小兒辯日》時,劉敏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指引他們在談笑風生間弄懂了文章的大意。
  • 勵志人生不屈精神,殘疾人勵志報告團藝術團走進成都學校
    8月24日,由四川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團省委、省殘聯主辦,成都七中八一學校、四川殘疾人勵志報告團、四川殘疾人藝術團承辦的「我與祖國共奮進 我與四川同發展」殘疾人勵志報告團藝術團走進成都七中八一學校(以下簡稱「七中八一」),來自北川的羌族姑娘劉敏給師生們帶來了鼓舞人心的勵志報告。
  • 聽心聲、助成長、共築師生「同心園」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傾聽學生聲音,將思政工作融入日常點滴  「老師,學業壓力太大了」,「老師,我不知道畢業後我能做什麼,我感覺迷茫」,「老師,我最好的朋友參軍了,我再也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了……」開學伊始  面對學生的求助,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風景園林系教職工黨支部發起了師生黨支部的共建活動。經過教職工黨支部的20位教師牽頭,與本科生團支部和研究生黨支部共同組織,風景園林系的全體教師與每個班級的同學展開了面對面的師生座談,通過師生聯動,了解學生的心聲和現實需求,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緩解心理壓力。
  • 最美中職班主任提名獎丨任嶽:勤快護園的好「菜農」
    學校電子專業教師辦公室裡,只有班主任任嶽一人,學生何宇(化名)跟在媽媽身後朝他走來,「再不戒掉玩手機,高中三年又荒廢了。」何宇是個好苗子,但自制力差,初中就因貪玩荒廢了學業,媽媽恨鐵不成鋼。兩個小時的午間交談後,孩子在任嶽和母親面前保證,在校期間上交手機,一心扎進學習裡。「一個班就是一個菜園子,如果不勤跑勤看,等菜苗倒伏再去挽救,就來不及了。」
  • 袁詠儀被兒子討厭叫「壞媽媽」,學會傾聽,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懂得傾聽,可以是一張很好用的王牌。這樣的話語其實是非常打擊一位母親的心,而著名女演員袁詠儀就曾經自爆她的孩子都稱她為「壞媽媽」,這也讓她的育兒之路變得坎坷無比。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希望父母能夠傾聽自己的心聲。袁詠儀在之前不喜歡傾聽孩子心聲,導致孩子對她有了距離感。袁詠儀的行為也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對待孩子,父母應該做一個認真的聽眾,明白孩子心裡所想,才能發現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