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石
不知道,你現在是不是還是這種情況,要做的事情一大堆,單位的事情要忙,家裡的事情要忙,孩子的事情要忙,父母的事情要忙。各種各樣的事情,好像都急,幹著這個,想著那個,另一個還放在心上不踏實,整體忙得腳不沾地。
可是到月底一看,什麼都沒幹好,單位領導訓,家裡愛人吵,孩子鬧,父母怨,如果要讓我描述一下你的狀態,就一個字'忙'。
唉!啥時候是個頭呀!學習,學習提高工作效率、時間管理,使用各類管理輔助工具幫助,最後,還是回到原點,沒用!
那有沒有這樣一種狀態,自己雖然整日事務纏身,卻仍然能夠頭腦清醒、輕鬆自如地控制和處理一切。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這是有可能實現的。
《搞定1:無壓工作的藝術》 講述了現代社會信息量大增,職場人的工作量也隨之倍增,傳統的工作方法已經逐漸失去了效用。
每一個職場中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體驗:壓力山大,事情理不出頭緒,每天都被各種任務和目標追趕著。
在這本書裡,時間管理大師戴維·艾倫將指導你擺脫整體忙忙碌碌的狀態,輕鬆到達高效有序的彼岸。
本書豆瓣評分8.3分,作者戴維·艾倫長期從事管理和培訓工作,他擁有20多年豐富的管理經驗,是這一領域的專家。
在擔任甲骨文公司、世界銀行等全球知名企業的高級管理顧問期間,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被譽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樹和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同時他還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總裁。
我們想要達到目標,輕鬆高效的處理工作和生活裡方方面面的事務,就不得不學會書中提到的一個境界、兩個維度、三大原則。
練過空手道的人常常用'心如止水'來形容一切就緒的狀態,這是一種'心如止水'的境界。
我們都玩過這樣的遊戲:當把一顆石子投入到死寂的水塘中時,水塘中的水會激起浪花和漣漪,然後又慢慢的歸於平靜 。
從以上場景我們了解到:'任何造成你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過來控制你。'
不能處理好自己工作中的郵件、項目、老闆與愛人或孩子的關係,都可能導致比預期很糟糕的結果。
我們很多人處理一些事情,要麼過分關注,要麼不屑一顧。這僅僅是因為他們無法做到'心如止水'般地行事。《搞定》裡告訴我們,在處理事情一切準備就緒,就要有心靜如水的狀態。
一、橫向管理維度
我們最好使任何事物都變得更加簡單,而不是比較簡單。我們要做5個步驟:
1、收集:先盤點所有要做的事情。
如果讓這些事情都放在腦子裡,那是理不清的。所以要百分百地收集所有還沒解決的事情,把它們放在紙質、電子等收集工具裡。依照成功收集的三個條件,工具不要太多,夠用即可。
2、理清:不同的事情要區別對待。
首先,你要判斷一件事,是否需要採取行動。
不需要採取行動的分兩種:一種是無用的垃圾,扔掉;一種是有可能還有用的,先存放起來。
準備行動的按三種狀況處理:一是可以在兩分鐘內完成的,立即執行;二是不能在兩分鐘內完成的,則需要安排其他人,三是延遲行動。如果是不能明確知道下一步行動的,就是項目,需要進行項目的策劃和制定具體計劃,計劃制定到明確下一步行動。然後再確定能否在兩分鐘內完成。
3、整理:整清的過程需要做如下事務。
第一是把不需要做的事務直接扔掉。
第二是當前不需要做,但將來有可能做到事務先存放起來。
第三是對當前需要做的,你還需要準備:項目清單、存放系統、日程清單、下一步行動清單、待辦清單。
所有的事情都各歸其位,就可以輕裝上陣地各個擊破了。隨著事情不斷完成,又有新的事情不斷加入,這些表會不會亂。
4、回顧: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每周回顧。
我們所在的一切事情都要定期回顧,以便讓我們的大腦騰空,所有未辦或待辦的事務都應按照:搜集、回顧、更新的步驟進行每周回顧,做到及時、清晰、完整。
5、行動:'四標準法'。
以上所有的事情,基本都可以歸為三類:第一,你要執行事前計劃好的事,不斷推進落實;第二,著手處理突然發生的事;第三,把你的工作安排好,並及時更新行動清單。
以上是第一維度橫向管理所有的事情,具體到項目管理上,還有第二維度。
二、縱向管理維度
當我們開始處理看似平凡,其實又很煩瑣事情的時,要有大局觀念,這樣把你處理事情的時候才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向推進。
1、確定目標,堅持原則。從目標的角度考慮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並思考問題的本質,來確定採取相應的行動。堅持原則,可以指導我們行動方向和行為規範。
2、展望結果。定義目標和原則後,需要展望項目成功後的情景越清晰,內心就會越渴望。而把精力聚焦在具體事情上就會激活神經網絡,朝思暮想,就會讓在意一切與這個項目有關的信息,正所謂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3、頭腦風暴。胡適有句名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當覺得一件事很難做到的時候,在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可以用頭腦風暴。把握頭腦風暴的關鍵是不要去判評、懷疑甚至是諷刺挖苦。只講究數量,不講究質量,理清你的思路。
4、組織整理。接下來進入組織整理工作。首先分析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頭腦風暴出來的想法按輕重緩急的先後順序、構成要素、進行分類,然細化到具體細節上。
5、行動。細化到你的大腦再也沒煩事糾纏,不再需要拆分新的計劃,越詳細越好,然後馬上進行下一步行動。當你始終能保持頭腦清晰,關注當下,高效行動時,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效率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好,事情都被搞定,時間越來越多。
第一大原則:要養成收集的習慣。消除內心不良的情緒並找到其根源,通過協議的方式減少或降低這種情緒。
第二大原則:確定下一步行動,心動不如行動,先完成,後完善,再完美。想法如果不變成行動,永遠會停留在想法,而一旦開始行動,當遇到問題時,需要澄清並搞清責任,樹立信心,積極推進事情發展。
第三大原則:學會關注結果,集中精力。首先要對結果做出預設,從多角度關注,然後用正確的方法達成目標。
以上一個境界、兩個維度、三大原則就是全球知名的GTD (get things down.)時間管理方法,運用好它就能讓事情落實到底,落地執行。
我們很多很多人不會處理事情,歸根到底是沒有靜下心來找到正確的方法把事情分出輕重緩急,然後一件一件的去落實執行,才導致'忙'、'亂'、'煩'、'雜'的狀態。
學會一個境界、兩個維度、三大原則,就沒什麼事情搞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