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回家吃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每到初春時節,江南地區家家戶戶都會上山挖筍,因為當時儲存新鮮食材的方式非常有限,所以人們採用最原始的保存方法:晾曬。
把新鮮的筍晾曬成筍乾,脫水後保存好,於是餐桌上就多了一道一年四季都能享用到的美味-----乾菜。
無獨有偶,在北方也有這樣晾曬出來的土豆乾、豆角幹,蘑菇幹...
可以說,南北方的乾菜裡藏著食材最鮮美的味道,也見證著廚房的歲月變遷:
從小吃到大的毛筍乾燒肉,是杭州人周巍幾十年都忘不了的滋味;百年變遷的東北乾菜,八零後廚師烹出新花樣。南北乾菜,烹出不一樣的味道。
周巍,地道杭州人,記憶裡最深的就是餐桌上的筍,而她也是無筍不歡。這道毛筍乾燒肉是從父親那傳承下來的,也是充滿回憶的一道菜。
熬糖色、炒五花肉,燜煮半小時倒入提前泡發的毛筍乾,收汁即可,撒上一把小蔥,齊活。
別看筍換了樣子,原有的鮮味卻極大的保留,更有嚼勁,而且筍乾浸著五花肉的肥香味,吃得小二隻想再來一碗飯!
毛筍乾口感鮮美,肉質肥嫩,而且低糖、低脂,多膳食纖維,是一種很健康的食材。
不過,要想讓這筍變成毛筍乾,這製作過程也是挺有講究的:
將挖回來的筍去殼、洗淨、改刀煮熟,煮好的筍晾曬成筍乾,保存好即可。純手工製作的食材,如今在市面上可是非常少見了。
如今日子更好了,再也不像小時候那樣眼巴巴地盼著吃這道菜,餐桌上的變化,也是廚房和時代的美好變化。
不過,在過去有哪些菜能做成乾菜,現在買菜這麼方便,為什麼大家還是在堅持晾曬呢?
沒錯,就像阿姨們所說的,乾菜不只是一種食材,更是一種回憶和樂趣。
對於八零後劉忠輝來說,記憶裡姥姥和母親也是常常晾曬乾菜,土豆、豆角、蘑菇。
不過,今天他是要拿百年傳統工藝的乾菜,歷經三代人的改良創新,做出意想不到的美味,但這味道究竟又會怎樣呢?
三幹,是由黃磨幹、土豆乾、豆角幹三種乾菜搭配在一起,就是東北特有的三幹。
三幹提前泡發,用川菜調料炒制和牛肋條一起炒制,淋入鮮麻椒,倒入鐵板中,繼續加熱即可。
三幹是湯汁濃鬱,又不失自己的味道,而加入川菜調料,這麻辣風味又獨特,小二和周巍吃得是不亦樂乎。
如何泡發乾菜?
第一步:將乾菜洗淨;
第二步:用溫水泡發2小時;
第三步:用高湯煮20分鐘。
為了防止乾菜越炒越幹,在烹飪時加入雞湯,可以使乾菜充滿水分,而吸收了雞湯的鮮味,口感也會更好。
大廚的秘制香辣醬是用老乾媽醬、辣妹子醬,依照1:1的比例調製而成的。
用四川的調料炒制東北三幹,做法創新,味道創新!
從小吃到的毛筍乾燒紅燒肉
依然是周巍小時候的味道
記憶中的東北乾菜,配上劉忠輝的新式做法
有衍變出新的味道
時代在變化,廚房的味道也在不斷地改變
本期菜譜
(達人:周巍大廚:劉忠輝)
毛筍乾燒五花肉
食材:五花肉 毛筍乾 蔥 姜 八角 白糖 花雕酒 生抽 油
做法:
1、毛筍乾提前24小時浸泡,撕成條狀,焯水、瀝乾備用;
2、五花肉切成塊狀,焯水,盛出備用;
3、鍋內放油,下白糖熬出糖色後,倒入五花肉、蔥姜、花雕酒、生抽、八角、開水蓋上蓋子,燜煮30分鐘;
4、湯汁收到一半時,下毛筍乾,蓋上蓋子大火燉煮20分鐘,待收汁即可出鍋。
香辣牛肉炒三幹
食材:牛肋條 黃蘑幹 豆角幹 土豆乾 蔥 姜 蒜 泰椒 杭椒 鮮麻椒 蒜 花雕酒 蠔油 秘制香辣醬 洋蔥 雞湯鹽 白糖 油
做法:
1、牛肋條改刀切條,備用;
2、鍋內放雞湯,煮開後下豆角幹、黃蘑幹、土豆乾、鹽、白糖,燒開後瀝出三幹,備用;
3、熱鍋涼油,下牛肋條翻炒至變色,盛出;
4、鍋內留底油,下蔥姜蒜、杭椒、泰椒、花雕酒、蠔油、秘制香辣醬、牛肋條翻炒均勻,再下三幹、白糖、雞精翻炒均勻;
5、另起鍋,下油炸鮮麻椒,炸成鮮麻椒油,備用;
6、鐵板燒熱,放洋蔥、油墊底,倒入三幹炒牛肉,最後淋上鮮麻椒油,即可。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本文編輯:魏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