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氣胸也叫特發性氣胸,為外科常見疾病之一,指在外傷、侵入性操作等情況下胸膜腔內出現氣體,情緒煩躁、劇烈咳嗽、劇烈運動、用力解大便、手提重物、吸菸也可誘發。該病多見於10歲~30歲的年輕男性,尤其是體型瘦高、胸廓扁平的青年男性,常反覆發作。既往多無疾病史,可能與家庭性或遺傳性因素有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患者感到胸悶、氣急,可能為氣胸復發,應及時就診。
□實習生李康文記者王曉偉圖
胸膜腔內出現氣體導致自發性氣胸
近日,福州30歲男子小陳連續玩了4個小時遊戲,沒過多久就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後來又出現胸部刺痛,前往醫院後被確診為自發性氣胸。由於就診及時,目前小陳已經轉危為安。
河南省中醫院迎賓路院區創傷外科主任宋鵬表示,自發性氣胸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胸膜下各種原因引起微小泡或肺大泡形成並破裂,會引起自發性氣胸。二是青年體瘦且胸肌多不發達,更依賴腹式呼吸,膈肌活動幅度較大,在屏氣、用力時,膈肌活動幅度突然增加,肺尖處的胸內負壓陡增,對胸頂的粘連索帶產生突然的、直接或間接的拉力。由於肺組織較胸膜疏鬆,故易在肺側造成撕裂從而形成破裂口。
由於扁平型胸廓的胸壁在同樣大氣壓的作用下,肺組織受到的壓力或衝擊力要大於正常胸廓者,體型瘦高、胸廓扁平的青年男性,常反覆發作自發性氣胸。
兩種方式治療自發性氣胸
宋鵬說,此病屬肺科急症之一,嚴重的可危及生命,及時處理可治癒。對於自發性氣胸的治療,主要包括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內科治療是在當氣胸量<20%時,症狀較輕時以臥床休息為主;當自發性氣胸肺壓縮在20%~40%之間時,可以用排氣療法(胸腔穿刺、閉式引流);對於反覆發作的氣胸,可以向胸膜腔內注入粘連劑實行胸膜腔粘連治療。除此之外,纖維支氣管鏡也是一種新的療法。
外科治療是在當有同側第二次或者雙側氣胸時,合併或不合併有血胸時,可以進行外科手術幹預,主要方式包括胸腔鏡治療、腋下小切口微創治療。術後需給予補液、抗炎、霧化祛痰等對症支持治療。
多種措施預防復發
宋鵬提醒,自發性氣胸需要謹防復發。
首先需要讓患者加強營養,鼓勵多進食高蛋白質、高熱量、豐富維生素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力。其次,也應避免誘發因素,讓病人少做劇烈活動,儘量避免長時間進行打籃球等高強度運動,少大聲呼喊、高聲唱歌,坐飛機或進行潛水都要小心。另外,還需保持心情愉快,減少情緒波動,避免抬舉重物、屏氣、劇烈咳嗽,保持大便通暢,以降低氣胸復發的概率。最後,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積極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