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假期就快結束了,孩子們的作業完成情況怎樣?
小區裡有好多小朋友在玩耍,到了晚上會有家長把孩子叫回家寫作業,總有一名小女孩很輕鬆地說:我今天的作業已經完成了。
其他人問起女孩的媽媽,是用什麼方式看孩子寫作業的?她總是笑著回答:從上小學開始就不用我管,現在是自己寫。
鄰居會糾結:不盯著孩子寫作業,擔心孩子「磨洋工」,學習不認真。現在這個天下家長比較關心的話題,可以從孩子的4個方面看出來,
★ 看看橡皮、文具和書本
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從他所用的學習工具上可以看出一二。
① 如果書本上亂塗亂畫,說明孩子不愛護書本而且上課時經常分心,若都是工整的筆記才證明專心學習。
② 小學生的橡皮也能看出孩子學習態度,在橡皮上雕刻、畫畫、切塊等,雖證明了孩子有創作能力,也說明他學習不認真、比較貪玩。
★ 學習時的心情和態度
孩子在認真學習時不會有不耐煩的態度,遇到問題會積極解決、尋求父母幫忙,而「磨洋工」的孩子做一道題磨蹭很久,遇到困難直接放棄。
★ 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
有時候孩子寫作業到很晚,不一定因為作業量大,還要看孩子的學習效率如何。
同樣的作業一部分學生2個小時能完成,可有的孩子要寫到半夜,一會喝水、一會擺弄物品,時間都浪費在沒用的事情上。
這就是典型的「磨洋工」,看上去學到很晚一直沒有離開書桌,實際上做的都是無用功。
★ 成績會「說話」
孩子認真學習還是每天「磨洋工」,成績會說話,如果孩子認真學習成績不會一直下降,可能不是班級前三名,但會以一個穩定趨勢慢慢上升。
一直「磨洋工」的孩子學習越來越吃力,成績會很明顯的止步不前甚至下滑,學習態度越來越差。
在了解孩子是否認真後,家長還會關心孩子的成績,無論聰不聰明,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孩子成績不會太差。
孩子成績會提高不單靠天生聰明,後天的努力和學習方式有很大關係,不一定要每天補課請家教,注意這4個能力會對學習有幫助。
1)做好安排、計劃
孩子有時感覺學習很吃力,是因為面對一堆科目和作業無從下筆,這時我們要引導孩子做好學習計劃。
可以列出一個任務表,先完成哪項作業、先學習哪個科目等,思路清晰了學習就會變得容易。
2)把知識積累起來,別心急
家長和孩子自己都想快速學會一個知識點,於是當無法解出答案時,會心急地去補課、或者尋找捷徑。
知識是慢慢積累的,只有研究會當下不會的問題,才能知道自己弱點在哪裡。
3)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若想讓孩子高效的聽課和寫作業,擁有專注力很重要,當小孩子認真做一件事時家長別任意打擾他,這會打斷孩子的思路破壞專注力。
孩子長大後正在寫作業時,家長可以陪伴,別一直在旁邊嘮叨他、不停指出錯誤,這會讓孩子產生不耐煩的心理,影響專注力。
4)會自主學習的孩子是「贏家」
從幼兒園到小學、大學,孩子都在不斷學習中,不同之處是家長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小。
一是隨著題目難度增加,家長無法解答,再有家長慢慢退出不在孩子身邊盯著看,這時學習就要靠他自己的能力。
沒有老師和家長的時刻監督,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才是贏家。他會主動的學習新知識,按時完成作業、認真複習、找出不會的地方,成績不斷上升。
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時家長擔心管得太多,又怕孩子不聽話,不知道該從哪開始,這時一本好的工具書會起到重要作用。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力有很多細節,這本書整合了88個細節,包含家長常見問題,改變教育方式,讓孩子愛上學習。
如果你也在為孩子學習不主動而犯愁,就點擊下方連結把這本書帶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