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不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們現在最熟悉的一種真菌。大家知道益生菌對人體有很大的幫助。有些人會問什麼時候吃益生菌?如果錯過了最好的吃的時間,對健康還有幫助嗎?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益生菌不僅對腸道有益,而且還具有抗過敏、抗炎,能改善人體健康,具體效果如下。
1.剖腹產、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人工餵養兒:這些兒童免疫力低,有兩三天感冒或腸炎。
2.腹瀉或便秘人群:無論是細菌性、病毒性、原生動物性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性腹瀉,都存在腸道菌群失調。
3.接受化療或放療的腫瘤患者:化療藥物和放療會殺死益生菌並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表現為腹脹、便秘、營養流失和毒素吸收,這不僅影響患者的康復,而且可能迫使化療和放療停止。
4.肝硬化和腹膜炎患者:他們不僅有細菌異常,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脂源性內毒素血症。補充益生菌可以抑制腸道內產生胺的腐敗細菌,降低腸道酸性和血液內毒素含量。
5.腸炎患者:雖然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但補充益生菌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
6.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現為反覆或持續性上腹部充盈、厭食、心痛等症狀,無胃、肝膽、胰腺疾病。益生菌促進消化。
7.乳糖不耐症(「牛奶過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缺乏,由於腸道感染、營養不良,乳糖不能分解,導致腹脹、腹瀉。益生菌有助於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進牛奶中營養物質的吸收。
8.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腸道中的雙歧桿菌等益生菌會減少。補充益生菌可作為老年人的保健方法。
雖然大多數益生菌都具有耐酸性,但益生菌只有在活體到達腸道時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吃益生菌產品的最佳時間是飯後。因為食物能中和胃酸,更有利於活菌的順利到達,在腸道中起到作用,所以飯後飲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