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外網視頻引發無數家長深度探討,揭露新加坡分流教育制度背後

2020-12-12 森途知而行教育

前幾天,亞洲新聞臺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是關於新加坡教育的分流制度的一些訪談。在這裡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新加坡教育的分流制度:

首先,在小學四年級進行分流考試,按成績把學生分成三個源流,採取不同的教育內容。——由於社會普遍不滿,這項歧視性的考試政策已經被政府取消了。

但事實上,學校還是會在三年級進行智商測試並按成績分班,只是不對外公布,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分班情況(除非是天才班)。

然後,在小學六年級進行分流考試,按成績把學生分成五大源流

成績最好的進入「六年制直通車課程」,將來直接考大學;以下依次是特別源流、快捷源流、普通(學術)源流普通(技術)源流,將來分別進入相應層次的院校或者選擇就業。

視頻裡提到了幾個問題,在這裡和大家聊一聊:

我們是從何時意識到階級差異的?

過視頻裡採訪的幾位小學生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從小學的時候開始,孩子們就已經有了階級差異意識,這種差異是主要是由貧富差異導致的。如果有名牌貴价的東西,會在班裡受到歡迎。家長讓孩子努力學習為了以後能賺更多的錢。

成績和金錢,金錢和社會地位,好像完完全全被捆綁在了一起。

接著將幾個來自不同源流15-17歲的孩子們聚在一起,做了一個採訪。

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視頻裡,主持人問了他們3個問題。

首先主持人問他們,如何描述父母對他們的期望?

接著又問孩子們對自己有著怎樣的期望?

在這個採訪裡,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孩子們分別屬於哪個源流的,也能非常明顯地感覺到不同源流的孩子們之間的區別。

成績較好的學生家長對其要求和期望較高,而成績一般的父母往往對其期望不太高。

成績較好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較為清晰的規劃和認知,而成績一般的則比較迷茫,對未來的期望更為籠統。

最後主持人問,不同源流的孩子們是如何交流的?而得出的結論是:

不同層次的孩子很難交流、做朋友。因為互相溝通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尷尬。甚至成績差的學生會被成績好的學生瞧不起。

新加坡屬大英國協國家,因此新加坡的高等教育無論從教育制度還是課程設置上大都效仿英國的模式,這種教育制度是精英制教育。新加坡的教育水準全球聞名,在亞洲也名列前茅。

當然這只是他展現給世人的一面印象。在這樣一個優勝劣汰的教育制度面前,其背後的殘酷程度也可見一斑。

知名科學科普博主「咱說」就對這種教育機制的「殘酷性」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再來看一位在新加坡長大的華僑觀點:

當然,在視頻中也有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分流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國家的教育體系也都有「分流」制度,因為人和人確實先天就存在差異,每個人都有其擅長和不擅長的事物。

中國也存在著分流制度,高考是公認的被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全國性選拔考試。我們不妨再將範圍縮小一點,就拿深圳來說,2018年深圳中考錄取率46.5%,大家也可以參考下深圳中考近年的數據:

這也就是說,一次中考,有將近半數以上的學生沒有高中讀,而這種升學壓力也必定影響到小學段的升學,其殘酷性和新加坡的分流制度有得一拼。

在這個信息爆炸、人才濟濟,大學生滿地跑的時代,人們普遍達成一種共識:越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獲得知識越多的人,越容易得到更多的機遇。

如何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中讓孩子能夠優秀成長?也許,你的態度將決定了他的一生。

歡迎關注本百家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視頻來源:CNA官網、油管 感謝博主「咱說」提供的翻譯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解讀教育新政策丨新加坡教育的「分流+循環」教育制度
    新加坡的教育有多牛? 哈佛大學在中國錄取率不足0.5%,但在新加坡的錄取率卻高達14%;就連三年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測試的前三名,也是常年被新加坡霸佔著,而這一切得益於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及其領先的教育水平。
  • 新加坡精英教育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新加坡的教育到底是怎樣的呢?教育分流制度下的「Kiasu」是因為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簡稱NA)和普通技術源流(Normal Technical,簡稱NT),•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圖當然這只是他展現給世人的一面,在這樣一個精英教育制度面前,其背後的殘酷程度可見一般。
  • 新加坡教育憑什麼名列全球前茅?這樣的精英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逆襲可能
    前段時間新加坡教育領域的一條新聞,引發了大的震動與討論,那就是從2020年開始試點,一直到2024年開始全面取消學生的中學分流制度,告別
  • 紀錄片對比芬蘭與新加坡教育引沉思: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孩子?
    文丨karen 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 因為經常去新加坡,而新加坡教育領域的一條新聞,引發了大的震動與討論
  • 新加坡NIE教授談教育部新制度:我們在遠離快捷分流制時失去和獲得...
    「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NIE)的Jason Tan教授說,分流制將被逐步淘汰,新的科目分班制即將取代。但在教育系統中這些改變是需要權衡利弊的。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成為職業教育的分流點引起家長恐慌
    其實在新加坡,教育的分流選拔制度更加殘酷,從小學開始就把一些人刷到社會上去,在新加坡,一名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教育階段的每一個階段之中,除了會被按照學習能力和學習科目進行校內分流之外,還有可能被進行校際分流,而且這兩類分流都是制度性的。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分流引起家長恐慌
    其實在新加坡,教育的分流選拔制度更加殘酷,從小學開始就把一些人刷到社會上去,在新加坡,一名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教育階段的每一個階段之中,除了會被按照學習能力和學習科目進行校內分流之外,還有可能被進行校際分流,而且這兩類分流都是制度性的。
  • 新加坡小學「一考定終身」,你還覺得中國高考殘酷嗎?
    談「考」色變,在新加坡更低齡化   在這樣的一種歷史背景和客觀現實下,似乎註定了新加坡教育要走一條非同尋常的路。   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我們都覺得孩子應該接受相等的教育,但是新加坡不這麼認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主張從小根據學生能力,實施分流教育,強調精英主義和競爭。
  • 新加坡小學教育全球首屈一指,到底有什麼特色?
    中國家長在家庭經濟允許的範圍內,紛紛為孩子選擇了一條海外留學的道路。但是同時也會引發思考,低齡留學是真的好嗎?根據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的數據顯示,接受調研的家長認為:1.新加坡小學教育是全球最好教育之一的家長高達90.8%;2.表示絕大多數小學提供高素質教育的家長為90.06%;3.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可以幫助孩子在未來找到好的工作
  • 領跑全球的教育強國新加坡迎來「大地震」!「因材施教」還是「公平競爭」?
    這也正是延續了幾十年的教育分流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新加坡的「小升初」幾乎有著和東亞國家「高考」同等重要的地位,整個新加坡十二三歲的孩子將用小學畢業後的一場考試,決定未來二十年的人生走向。成績最牛的精英學子,將升入直通車課程項目(Integrated Proramme),享受大量政策上的幫助,比如不用選拔考試、課程與名校接軌等。
  • 新加坡留學|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為什麼是全球最好的?
    新加坡地理位置上距離中國近,人文環境上華人多生活便利。除了生活上的便利外,選擇留學國家自然第一考慮的是教育質量。而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全球最好的,因此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留學新加坡。那麼,為什麼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全球最好的呢?
  • 「因材施教」的科目編班制度,明年起在這28所新加坡中學全面推行~
    直到去年,這項計劃已經在新加坡所有提供普通源流課程的學校推行,只是目前普通源流學生只能修讀英文、母語、數學和科學四門科目的更高水平程度。 家長如何看待科目編班制度? 這意味著新加坡之前採用的分流制度將被淘汰,對於新政策,很多家長表示有一些疑問。
  • MikroTik RouterOS外網三線進行內網IP分流上網
    環境及需求:(1)因環境限制,三條外網ISP使用模擬;使用192.168.1.0/24模擬電信PPPOE出外網;使用192.168.2.0/24模擬移動PPPOE出外網;使用192.168.3.0/24模擬聯通PPPOE出外網;(2)通過指定內網某些IP某些網段走電信,某些走移動,某些走聯通實現分流負載;拓撲:RosuterOS配置注意:
  • 新加坡教育排名五連冠,其中緣由全在這兒!
    因此,政府每年在教育上有大量的投入,精心設計最適合的教育體系,以培養精英為目標,時至今日,新加坡的教育已獲得世界的廣泛認可,也深受眾多家長青睞。新加坡的教育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分 流 制 度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的教育特色之一,即通過分流考試,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孩子分為不同的班級,學習難度不同的知識,
  • 新加坡的教育改革之路,將給學生帶來什麼影響
    新加坡singapore狹小的島國,國土面積僅有廣州市的十分之一,自然資源匱乏,卻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經濟、教育強國。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的孩子歷年來在國際教育水平評測中的優異表現。以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為例,連續三屆,新加坡學生都坐穩了五強的寶座。
  • 新加坡兒童自殺率上升50%,芬蘭孩子快樂中學習: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值得我們反思什麼?
    而新加坡的教育特色,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盛行半個世紀的嚴格分流制度。小學畢業後的考初中,基本上決定了未來二十年的人生走向,最牛的孩子一路進入精英中學,相當於半隻腳踏進了最強高等學府的大門;最差的孩子則被安排至技校,以順利畢業、找到體力勞動工作為目標。
  • 博士生誣告導師引發關注!應加快優化分流退學制度
    前不久發布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指出,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要嚴格把關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寫作發表、學術水平和學術規範性。要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做好學生分流退出服務工作,嚴格規範各類研究生學籍年限管理。
  • 移民新加坡的閨蜜突然回中國:國外內卷更瘋狂~
    很多家長都在追問國外教育好不好?各個國家的教育都有什麼優勢?孩子多大留學合適.看來,海澱家長真的是逼急了不少老母親,都想著「另闢蹊徑」、「逃離戰場」了。在大家詢問的頻率中,小學生家長們,問得最多的還是新加坡。
  • 新加坡教育近50年最大改革,超顛覆!
    延續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快慢班)將被取消!2. 舉辦了近50年的劍橋O水準(中考)將要停考!不分流、不考試,新加坡這是要徹底放棄奉行多年的「精英教育」了?且聽我們細細說來~ 取消中學分流制度 不像中國統一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升學模式,新加坡教育體系超複雜,看這枝枝叉叉的,簡直讓人頭大:
  • 移民新加坡的閨蜜突然回國:國外內卷更瘋狂
    可是到了新加坡,等到孩子開始上學了,她才發現「天真」了,這裡根本一點都不輕鬆。它的教育制度太殘酷了,海澱跟它比起來,都算「人性」了。在中國,咱們是高考一考定終生,可在新加坡從小學開始,就要面臨不斷的分流,而每一次分流都會對孩子的人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新加坡,幼升小想要上名校,也要拼關係、拼學區房、拼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