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勇剛的「鄉廚新生活」

2020-12-20 樂山頻道

退伍回鄉

創辦餐飲公司

今年37歲的金勇剛曾在西藏某部隊服役,軍旅生涯鑄造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敢闖敢幹的拼勁。退伍後,金勇剛回到家鄉,開始嘗試做養殖之類的生意。

2009年,金勇剛在市中區蘇稽鎮場鎮市場裡租攤位賣魚。為保證品質,他每天都會到位於中心城區的市場去批發鮮魚。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金勇剛接觸到鄉廚行業。

「我的魚很新鮮,經常有鄉廚來攤位上購買,一來二去,慢慢就形成了穩定的供貨關係。廚師不需要親自到攤點上來,只需提前告訴我需要什麼魚,我就會準備好在約定時間送過去。」金勇剛回憶。

靠著新鮮的魚類、貼心周到的服務,由金勇剛固定供貨的鄉廚越來越多,很多人不僅和他成為生意合作夥伴,還成為了好朋友。

正在與鄉廚的接觸過程中,金勇剛發現了一些問題。「那時候,鄉廚人數眾多,可大多屬於零散『作戰』,不成氣候。」金勇剛告訴記者,這時候,他萌生了做一家從供貨到製作宴席、提供餐飲配套服務的餐飲公司的想法。

對於這一點,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金勇剛在部隊沒有接觸過餐飲,在樂山也沒有開過餐飲店,突然要進入這個行業,難度太大。

面對大家的質疑,金勇剛不氣餒,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他挨個聯繫熟悉的廚師,敲定合作方式,並積極尋找供貨渠道。經過不懈努力,2015年,樂山金利鄉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當時有普通員工10多名、鄉廚30餘名。

不服輸

最終挺過艱難期

公司開起來了,金勇剛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從來沒有學過怎麼去管理一家公司,一下子手底下多了幾十個人,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

剛開始,金勇剛請人來協助管理公司,但鄉廚行業長期以來各自為政,很多制度難以執行,水土不服。「大家沒有經過正規培訓,遇到繁忙時難免手忙腳亂,有時候接單一個宴席,在原材料數量上出現偏差,等到廚師開始製作了才發現。」金勇剛回憶,好幾次他充當「滅火隊員」,發現問題後馬上聯繫員工去臨時採購。

怎樣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讓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進行?金勇剛到成都參加企業管理培訓,學習如何構建公司管理結構,制定規章制度。

那一段時間,除了要安排公司的工作,金勇剛還要抽時間學習,一天只能睡幾個小時,而且睡眠質量不佳,壓力很大。「說實話,當時我想過是不是乾脆放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金勇剛頗為感慨,「但自己很快就調整了心態,這麼多人跟著我幹,就是信任我;如果放棄了,之前大家的努力就白費了。」 正是靠著這股不服輸的精神,金勇剛最終挺過了艱難時期。

為了提高員工積極性,讓大家有歸屬感,金勇剛不僅組織員工參加各種培訓,還成立數家分公司,讓公司廚師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鄉廚們升級為「主人公」,每個人對待工作更加盡心盡力。

如今,金勇剛的公司發展十分順利,從最初每年接單2萬桌到2018年接單10萬桌以上,不僅在蘇稽鎮打出一片天地,還到沙灣區、峨眉山市、犍為縣等周邊區縣承辦宴席。同時,在金勇剛等人的策劃下,蘇稽鄉廚協會成立,從此蘇稽鄉廚們有了自己的「家」。

創業成功

幫助退伍軍人就業

如果留心的話,在樂山金利鄉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你會看到退伍軍人的身影,這一切都源於金勇剛的軍人情結。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最看重的就是部隊培養的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精神。」金勇剛告訴記者,「從部隊退役後,最迫切的就是就業問題,這對於與社會脫節數年的退伍軍人們來說並不容易,如果有人帶著他們走,路子就會平坦很多。」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金勇剛積極招聘退伍軍人,目前,公司內已有退伍軍人10餘名。

張藝林到樂山金利鄉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已有一年多,他是一名退伍軍人,當初從朋友那裡聽說金勇剛的公司正在招聘退伍軍人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到公司應聘。之後,金勇剛不僅為其安排了工作崗位,還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他。現在,在金勇剛的悉心教導下,張藝林已成長為分公司負責人。(記者 羅曦)

相關焦點

  • 昆明漢子金勇剛鐵馬單騎走滇藏
    2003年9月,一位年輕的戶外運動者金勇剛將要從昆明啟程,展開為期近80天、全程3500公裡的鐵馬滇藏行。   金勇剛先生現年22歲,雲南昆明人,從事戶外活動多年,是目前雲南的戶外活動圈年輕一輩中的積極參與者,也是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臺灣山河探險協會、中華單車休閒旅遊協會在雲南的顧問。
  • 【三秦文學】豳草:【鄉廚】(散文)
    各村鎮都有比較出名的既專業又不專業的鄉廚,說專業是因為這些鄉廚主要以僱事抓廚為主業;說不專業是因為這些鄉廚都是農民出身,一邊從事農業生產,一邊閒暇之餘出門僱事撈點福利補貼家用。這些鄉廚技術良莠不齊,既有從西安、北上廣等地方大酒店月入近萬幹過的大廚,由於父母年事已高不能遠離他鄉,在家鄉跟上這些鄉廚重操舊業的專業廚師;也有從小拜當地神廚、鄉廚為師學藝而成的;還有半道跟上過事請來的鄉廚幫廚多年之後自學成才的遊擊隊。懷有不同技術的這些鄉廚們滿足著廣大農村不同的市場需求。
  • 美食紀錄片《川味》即將啟動新系列拍攝 全川遴選地道鄉廚
    近些年,鄉廚正越來越多地引起各方重視,鄉廚們從土灶臺到持證亮照,從「散兵遊勇」到「團隊作戰」,越來越多的「土味」宴席讓消費者採購起來也越來越放心。據悉,大型美食系列紀錄片《川味》即將啟動新系列拍攝,將繼續深入鄉野市井,循著炊煙與酒香,再一次用鏡頭詮釋人與食物的因緣牽絆。
  • 路橋區鄉廚協會成立,農村家宴更有保障了!
    區政府副區長羅華迪、台州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林勝甫,區市場監管局、區民政局、各鎮(街道)相關領導,全區26家家宴中心負責人,海寧、上虞、泉州、寧波、寧德等地鄉廚協會嘉賓,鄉廚協會籌備組成員、全區鄉廚共400餘人參加會議。
  • 浙江台州路橋區成立鄉廚協會 農村家宴更加規範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3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鄉廚協會成立大會在台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西夏新村文化大禮堂農村家宴中心舉行。路橋區人民政府、台州市市場監管局、路橋區市場監管局、路橋區民政局、各鎮(街道)相關領導出席大會,全區26家家宴中心負責人,海寧、上虞等地鄉廚協會成員,全區鄉廚共400餘人參加大會。會議聽取協會籌備成立工作報告、鄉廚協會籌備成立批准文件,審議通過《台州市路橋區鄉廚協會章程(草案)》,表決會員費收支規定,選舉產生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理事人選。
  • 渠縣鄉廚協會正式成立 敲響農村家宴自律警鐘
    渠縣縣委常委、縣總工會主席陳國斌,縣政協副主席譚挺林,縣食安辦主任、食藥監局局長王小銘以及縣工商質監局、縣民政局、縣商務局、縣水務局、縣工商聯等部門的領導,鄉鎮食安辦代表、新聞媒體代表、商界代表、渠縣鄉廚代表共計300餘人,共同參加見證盛會。渠縣政協副主席譚挺林、縣食藥監局局長王小銘為鄉廚協會授牌。
  • 鄉廚也能烹出美味家宴
    農村家宴是中國的一種文化傳統,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家宴已經逐步形成產業化,南湖區現有登記備案的農村鄉廚129人,2018年全區家宴就餐總人數30多萬人次。  南湖區鄉廚行業協會的成立,正是順應南湖區農村家宴行業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它的成立,標誌著南湖區農村鄉廚行業將步入制度化、規範化;它將本著協會章程的宗旨,為廣大農村家宴廚師開展標準和法律法規的培訓,提升廣大農村家宴廚師的綜合素質,推進農村家宴市場的整合提升,做好信息引導及探索解決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相關服務。
  • 海寧舉辦「浙裡鄉」鄉廚大賽暨農村家宴廚師規範操作現場交流活動
    摘要:海寧舉辦「浙裡鄉」鄉廚大賽暨農村家宴廚師規範操作現場交流活動,本次活動,弘揚農村家宴飲食文化,推動各地鄉廚的廚藝交流,提升各地鄉廚食品安全規範操作能力,促進農村家宴規範化、產業化發展。近日,「浙裡鄉」2020全省農村家宴廚師廚藝展示暨農村家宴廚師規範操作現場交流活動在海寧市經濟開發區獅嶺社區金星家宴中心舉行,來自浙江省內四十多個縣(市、區)以及上海、江蘇、江西、福建等周邊省市鄉廚團隊的200多名鄉廚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 路橋推進鄉廚加工團隊公司化 在家門口烹製「放心家宴」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鄉廚協會近日舉行「農村家宴放心廚房籤約單位」授牌儀式,台州市鴻豐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獲牌。這是該區全面推進農村家宴轉型的一項重要舉措。據悉,為推動農村家宴規範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作為浙江省台州市農村家宴轉型提升試點的路橋區率先推進包含鄉廚協會化、加工團隊公司化、食材配送統一化、操作過程標準化、供餐方式多樣化、風險防控數位化、管理責任多元化「七化」管理。
  • 黃灣鎮水果採摘(美食)節開幕 鄉廚大賽賽出海寧特色
    這一天,靈市面的人們早早就趕到咱們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黃灣鎮(尖山新區)寬塘街區啦,原來這裡正在舉行2018黃灣鎮第十一屆水果採摘(美食)節開幕式暨「潮緣」杯海寧市第二屆鄉廚大賽!不僅可以採摘新鮮的水果,還能免費品嘗美食哦。記者了解到,當天的「潮緣」杯海寧市第二屆鄉廚大賽,一共有20支隊伍參賽,包括6支企業代表隊(各燒一桌)和14支鄉廚代表隊(各燒兩桌)。
  • 「新廚」引領新生活方式 未來廚房消費者與企業皆期待
    雖說直播帶貨領域魚龍混雜,但是新興廚電領域則不然。首先聚焦於新興廚電產品的受眾購買慾望強烈,再萌生購買意願後才會在相應的廚電直播中駐足。同時,廚電行業直播中匯集了眾多真正懂行的主持人,對於產品的理解能夠充分讓消費者感受到新興廚電的魅力。 其二,消費者對於品質生活的訴求愈加強烈。在品質生活的細分中,廚房無疑是重中之重。
  • 「鄉廚之星」溫賢根:烹飪有溫度的菜品 需常懷感恩之心
    一直以來,他同其他鄉廚同行幾乎一樣,用最傳統的方式接辦鄉宴:傳統辦宴 成就一方「鄉廚之星」他的客單來源往往是口碑積累而來,通過口口相傳來實現開單。宴席什麼餐標?要用哪些菜譜?如何籌備、採辦、烹飪、擺盤等等一系列流程都需鄉廚親自把關,因此,經驗指導和感官評價成為諸如溫賢根這樣鄉廚辦宴受歡迎程度的關鍵因素。這種傳統的、極度依賴鄉廚個人經驗、資源、能力、魅力的辦宴模式在廣大鄉鎮流行甚久,因此,優秀的鄉廚也很容易通過口碑積累在一方收穫名氣,成為主家們爭相追捧的對象。
  • 私廚,臺北白領生活新時尚
    和露西小姐發出同樣驚嘆的還有一同前來的另外5位饕客,他們的愛好就是在一個名叫「心廚」的平臺引領下,去發現各地不同的私廚。「今晚到你家吃飯好嗎?」「心廚」平臺創辦人李昭翰用這句話招呼著。他帶著女朋友露西和其他饕客專門來到臺北內湖的徐先生家,品嘗徐先生精心準備的法式私房菜。
  • 中國川廚之鄉!眉山川菜果然名不虛傳,目標千億產業!
    「中國川廚之鄉」為何落戶眉山? 2017年,眉山市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川廚之鄉」稱號。 傳統川菜如何演繹新美味? 蘇東坡會吃、會做的品性,在今天的眉山人身上得到很好的延續。
  • 「料理」30億元鄉廚市場 海寧產業化運作農村家宴
    鄉廚與鄉廚抱團,個體戶向「公司制」轉變。實施農村家宴廚師素質提升工程,構建立體式的職業化農村家宴廚師培育體系。通過創新實施「兩證一照」農村家宴廚師準入管理機制、出臺《農村家宴廚師服務操作規範》、開展「紅灰黑榜」計分評價公示等一系列「政策包」建立起「規範化門檻」,引導農村家宴廚師個體抱團發展,成立農村家宴餐飲服務管理公司,以公司化管理尋求服務質量提升,率先在消費升級變局中找到農村家宴市場的「新商機」。如金牌鄉廚姚浩鋒成立的「金勺子家宴服務公司」,籤約與管理廚師76人,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
  • 每一道菜都有一段美麗故事|淳安中洲打造餐廚之鄉
    此次活動,中洲鎮以「文旅」為出發點,打造一個包含九相公非遺民俗廟會、「十八裡紅星路」女子急行軍(女子半程馬拉松)、「我家的拿手中洲味」餐廚爭霸賽、鄉村美食展等文化活動的節日盛典,慕名前來的遊客在品嘗特色美食中領略中洲的水鄉與文化。其中,中洲鎮的「美食文化」經過文化挖掘後令人眼前一亮。
  • Arda安德廚電現身「生活藝術屋」詮釋生活「新煮藝」
    在上海新興的藝術地標K11購物中心舉辦的藝術都市展上,Arda安德廚電入駐了其中的「生活藝術屋」,將「安德煮藝」的樂趣淋漓盡致地彰顯在藝術廚房的每個細節中,這對於一直推崇原創設計和生活美學的Arda安德廚電來說,無疑又是一頁精彩的故事。
  • 三全私廚素水餃 引領健康生活新理念
    什麼是健康的生活?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考慮過,比如說好好吃飯、運動、少抽菸喝酒、不熬夜等等,這些理念性的東西誰都明白,但是在實際中卻不見得有幾個人能夠堅持。據行業有關人士爆料,三全私廚素水餃推出之前,品牌研發團隊做過深度的市場調研,對於消費者的口味、偏好、習慣、需求等都做了全面的了解。同時,對比了三全已經推出的狀元水餃口碑分析,最終在多種創新的素餡水餃裡面推出了五款最適合消費者口味需求的素餡水餃。只有順應消費者口味的水餃才會贏得大家的青睞,三全私廚素水餃再一次證明了這點。
  • 廚房生活新方式,米博多功能烹飪機帶給你的輕廚體驗
    其實,因為某種新產品的出現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像汽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油煙機、灶具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煙燻火燎的舊式廚房生活...有人說這是產品在改變時代,也有人說這是時代在促使這些產品的出現。說法雖然不同,但這樣的改變確實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改變,就在我們身邊。
  • 有屋助力《廚王爭霸》打造美食盛宴,見證新廚王誕生
    國慶期間,央視財經頻道推出傾力打造的廚藝競技真人秀《廚王爭霸·國慶特輯》,為觀眾帶來國際水準的超級盛宴。有屋智能和卡薩帝聯袂為賽事打造星級廚房空間,見證了中西廚藝對決的精彩時刻和新一代廚王的誕生。本季《廚王爭霸》集結了國內優秀廚師團隊,迎戰來自義大利、南非、土耳其、阿拉伯、德國、泰國等國家的廚師團隊,雙方廚師經過緊張刺激的十輪比拼,在熊熊燃燒的灶火之上,為觀眾奉上世界級的美食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