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來開窗,迎面而來的寒氣,一看天氣預報,原本三十來度的氣溫驟降到了二十來度。果然是寒露至了。寒露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涼爽的秋天即將過去,由涼轉寒,過了寒露,大家可千萬不能再貪涼,要注意防寒保暖了。回頭看看床上的孩子,前幾日還在憂心踢被子,此刻正自覺地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這天,是真的變冷了。今天剛好國慶長假結束,又該每日早早地把早餐準備好了。天氣冷了,其實最適合早餐的還是粥,一來現在的鍋都很方便智能,可以預約,不用早起就可以吃上溫暖的早餐,二來燜在飯煲裡的熱粥不容易變涼,什麼時候起來都能吃上熱乎的,而且,粥的花色很多,即使每天吃,也不容易生厭。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幾款好吃又營養的花色粥,讓早餐簡單而不單調。熱乎乎吃下肚,溫暖精神一整天。
NO1.【鮮香香芋粥】
【食材】:粳米,香芋,肉末,海米,小青菜,食用油,食用鹽,胡椒粉。
【製作過程】:
把芋頭切成小塊,小青菜洗淨瀝乾,切碎備用。海米用溫水提前浸泡。粳米清洗浸泡。肉末裡加少許的鹽,料酒,生抽,胡椒粉,姜粉攪拌均勻,上點底味。鍋燒熱倒適量油,下入肉末炒散,海米炒出香味。再下入香芋丁翻炒均勻。倒入2勺生抽,1勺料酒調味,再倒入少許的開水烹煮2分鐘,讓所有食材充分入味。把所有的食材倒入淘洗好的米中,選擇煲粥功能。待程序結束,繼續開蓋煮1-2分鐘,加入適量的鹽調味。關火或拔掉電源,加入切碎的青菜,用沸騰的稀飯自身的熱度把青菜燙熟即可。芋頭是這個時節的時令食材,軟糯的口感非常適合用來熬粥,加上海米和肉末的鮮香,以及青菜的加入,讓這碗粥的口感和營養都豐富起來。關鍵,真的非常好喝,誰試誰知道!良心推薦!
NO2.【桂花板慄粥】
【食材】:粳米,板慄,桂花。
【製作過程】:
生慄子洗淨,用刀挨個給慄子開個口子,也可以用剪子在頂部剪個十字。板慄倒入鍋中,加水沒過慄子,加一勺鹽燒開,水開後煮2分鐘即可關火。趁熱剝去板慄的外殼和內衣。一定要趁熱。板慄剝殼的工作可以頭天晚上先做好來。把慄子掰成2-3瓣,放入淘洗好的米內,按自己的鍋具設置好煮粥模式。出鍋後撒上幹桂花,吃甜口的也可以拌糖桂花。慄子飄香的季節,絕對不能錯過的食材,雖然扒皮有點麻煩,用對方法也很簡單,板慄和桂花絕妙的搭檔,滿滿的秋天的味道,不試試才虧大了呢。
NO3.【五色牛肉粥】
【食材】:粳米150克,牛裡脊肉180克,胡蘿蔔小半個,熟玉米粒30克,豌豆粒30克,山藥一小段,黑胡椒少許,生抽少許,橄欖油少許,食用鹽適量。
【製作過程】:
牛裡脊浸泡出血水,瀝乾,切成肉末備用。米洗淨浸泡。牛肉末裡加入黑胡椒,生抽,酒拌勻。再加入少許橄欖油幫助鎖水,醃製半小時。按普通的方式先熬一鍋白粥。熬粥的同時準備配料,除了熟玉米粒和豌豆粒,還需要把胡蘿蔔和山藥切小粒備用。程序接受後繼續開蓋煮5分鐘,加入四種蔬菜配料及適量的鹽。最後加入牛肉末,用勺子推散,肉變色即可關火。牛肉是既能讓人溫暖脂肪含量又少的食材,秋冬貼膘就它了。配上各色的蔬菜,不僅營養更豐富,顏色也很繽紛,看起來就滿滿的食慾。
NO4.【小米南瓜粥】
【食材】:大米50克,小米50克,南瓜200克。
【製作過程】:
把米稍稍清洗去表面的浮灰,加入適量的水,水米比例一般在1:4左右。南瓜去皮切成小塊,儘量小一些。把南瓜放入水米中,按普通的熬粥模式熬煮。程序結束後再燜個十五分鐘左右口感更佳。最後加入枸杞即可。自帶清甜的一款粥,很適合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對脾胃很友好,口感也深受孩子的喜愛。南瓜也是秋天的時令好物,金燦燦的顏色看起來就讓人很溫暖,也是不可錯過的一款粥品,製作簡單而味道極佳。
NO5.【鮮蝦粥】
【食材】:粳米,大蝦,芹菜,姜蒜,胡椒粉。
【製作過程】:
大蝦分離出蝦頭和蝦身,頭部去除沙囊,身部去殼去蝦線。去殼的蝦仁加鹽和料酒醃製片刻,蓋上保鮮膜先放入冰箱冷藏。熱鍋底油,下姜蒜爆香,倒入蝦頭炒出蝦油。把蝦頭和蝦油倒入淘洗好的水米中,也可以只加蝦油,棄蝦頭。按正常的煮粥程序煮好,期間把芹菜洗淨切碎。結束程序後,繼續開蓋煮沸,加入鹽及醃製好的大蝦,煮至大蝦變紅捲曲。關火或關閉電源,加入切碎的芹菜碎拌勻,用餘熱燙熟芹菜。出鍋撒胡椒粉少許。秋天也是蝦肥蟹美的季節,不可錯過的鮮蝦粥,真的可以鮮掉眉毛的呢,還可以來個豪華版的,加上排骨一起煮更美味。最後的芹菜碎增香去腥非常好,相信我,在這裡,它比蔥,香菜更適用。
NO6.【青菜芋薯稀飯】
【食材】:剩米飯,番薯,毛芋,青菜,食鹽。
【製作過程】:
準備一碗剩米飯,番薯和毛芋去皮切滾刀塊,青菜切小段備用。番薯和毛芋塊先下鍋煮熟。如果是高壓鍋,差不多上汽1分鐘就夠了。鍋燒熱下油,倒入青菜炒香,再倒入煮熟的番薯和芋頭塊,連湯一起倒入,最後倒入剩米飯壓散開來。調入適量的鹽,煮至米飯發脹,充分吸收湯汁,即可關火。用剩米飯做的一道粥,因為有番薯的加入,非常鮮甜,勿需多餘的調料。幾個食材,都是當下的時令好物,結伴消滅剩米飯,趁熱能吃2大碗。
煮粥最常見的問題之水米比:煮粥的水米比例大約在4:1左右,但是這個不是固定的,和鍋具,食材以及個人對濃稠的喜好都有關係。比如,用明火的高壓鍋煮粥就要比電鍋多加水,因為過程中流失的水分會比較多。不同的米吸水量也有差異,還有一些花式粥裡,添加了其他的豆類,瓜類的,對水分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好了,今天的6款粥品就分享到這裡,深秋寒露涼轉寒,注意防寒保暖,喝點熱乎乎的粥,泡泡腳,簡單又溫暖的小幸福,唾手可得。您愛喝粥嗎?您那有什麼特色美味的粥的做法呢,等你來說。也期待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您的肯定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