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2020-12-25 三湘都市報

    湘西州民族實驗小學 覃祖松

    校園文化建設已成為許多學校管理與發展的積極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為推動教育進步的巨大動力。而校園網絡文化作為學校文化的一種新型載體,對學校文化建設可以產生重大的影響。學生、教師是校園網絡文化的參與者、建設者,學生與教師的培養是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關鍵。利用校園網,努力培育人文環境,組織內容健康,格調高尚,豐富多彩的校園網絡文化活動,讓校園逐步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和文明的校園環境,從而推動整個校園文明程度的明顯提高。

    一、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獨特風貌,蘊含著一種潛在的力量,具有無聲教育的感染作用。是學校人文傳統和優良校風的根本之源。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它能使我們在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健康成長;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於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義。校園文化建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校園環境的建設,二是校園精神的培育,三是有利於學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環境的形成,四是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

    二、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校園網絡建設,已成為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必然選擇。網上學習、網絡教學、網上辦公和網上交流已越來越普遍,在不少學校,網絡已成為教育教學管理、教師學習、教學、教研;學生學習與溝通必不可少的工具,也越來越深入地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校園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向網絡的延伸,是校園網絡化條件下所形成的一種嶄新的校園文化,是資訊時代的產物。它和校園文化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並互為補充。不良網絡文化對中小學生成長有極大的消極影響。但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作為現代人類文明標誌的網絡已經深刻地影響這當代中小學生,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中,如果先進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不去佔領學生思想這塊陣地,那麼,學生就會被落後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吸引。

    校園網絡文化是傳統校園文化的延伸,起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從學生教育方面來看:

    1、網絡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網絡的學習和活動,更多的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組織。網絡給學生提供了開展活動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學生自主開展各種活動,自主學習課本上所學不到的東西。校園網絡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提高實踐技能的新途徑,並使學生的學習富於創造性。

    2、網絡能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個性,而課外活動是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校園網絡文化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因為網絡上有大量學生所喜愛的豐富的內容。通過校園網絡活動,能發掘、培植、引導學生良好個性,抑制和改造學生不良的個性。

    3、網絡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網絡具有傳播知識快、多、廣的特點,校園網絡文化的形成對於擴大學生知識量和信息量,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十分有幫助的。

    (二)從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來看:

    1、網絡在時間、空間上擴展了學校文化的影響。網絡資源的共享性使得學校文化可以在網絡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並通過網絡對師生進行無任何時間、空間障礙教育和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學校文化影響面窄、影響度淺的弱點。 

    2、網絡提高了學校文化建設的實效。由於網絡交流平等、自由、開放、及時以及虛擬,使得學校管理者和廣大教師可以從網上比較容易地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思想動態,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提高學校文化建設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此外,學校文化通過網絡與家庭、社會相連,使得家庭、學校、社會力量可以在學校文化建設中互動和配合,促使學校文化不斷走向優化。

    三、搭建平臺,讓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成為教師的日常實踐

    在前期調研與反覆研討的基礎上,根據校園文化內涵與我校歷史、現在與未來發展,形成了校園網版面的幾個主題模塊,分別是學校概況、黨群活動、德育之窗、教學天地、科研創新、康復訓練、校園論壇、校園動態、學校通知等,並在每個主題模塊下包含了多方面內容,在此基礎上,搭建了我校校園網平臺。以校園網平臺為載體,逐漸使教師養成將校園活動的開展成為日常生活實踐,真正將校園文化建設的持久性、導向性與凝聚性的功能發揮出來。在此僅舉幾例(詳細的可看湘西州民族實驗小學校園網)如:1、學生作品欄目,展示學生學習成果,便於網上交流;2、開展少先隊團隊主題活動,在學習園地欄目上開展網上各年級少先隊風採交流;3、將教師的課前、課中與課後教學過程展示在網上,便於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與家長對孩子學習狀況的了解,及更多關心特殊兒童發展的人們為促進聾孩有效學習與全面發展提供建言獻策的最佳平臺。4、每位教師自己教學博客的建立,已經引起社會上不少關注特殊兒童教育的人們所關注,他們為其教學的建議讓這些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更加自信。5、網上校長寄語、教師風採、學生風採的展示,不僅使學生樹立自信、感到校長的殷殷期望、教師的關愛,,更使學生時刻感覺到榜樣的力量,從而使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功效發揮出來……。

相關焦點

  • 淺談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本文就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方法及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談點看法。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會環境及學校性質所決定。當今社會紛繁複雜,存在不少消極因素和腐敗現象。社會文化也是絢麗多姿、雅俗並存,包括許多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負面文化。
  •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目標與途徑
    所以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應充分尊重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兼容並包,既包括價值引領方面的內容,又涵蓋豐富的知識、技能,同時還能夠滿足青少年社交、自我表達等方面的需求。 3.網絡文化建設在形式上要搭建成自我、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紐帶。
  • 淺談校園舞操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文化具有明顯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約束功能、輻射功能等,它與課堂教育教學文化一起共同服務於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對於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加強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 淺談基於校園網絡下教學網站的建設
    隨著學校校園 網絡 的不斷提速、擴容,校園門戶網站建設的不斷改進和日漸完善穩定及 教育 信息資源中心的建立,為實現網上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校的 發展 提供了物理基礎。 1 建設教學網站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應用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進,引起了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關注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Internet,建設教學網站,開展網絡輔助教學。
  • 校園文化建設芻議
    校園文化是對學校各項工作的總結、提煉和概括,如果沒有學校教學、科研等工作的滋養,校園文化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校園文化建設也無從談起。現實中,我們既不能脫離學校的實際工作和現狀談校園文化建設,也不能一味強調其他工作而忽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巨大能動作用。學校應該高度關注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認真總結提煉學校辦學以來各個發展階段形成的精神文化元素,去粗取精,形成學校校園文化特色。
  • 農村高中校園文化建設遵循的幾點思考
    長期以來,人們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有一種認識誤區:認為只有在經濟發達、學校硬體建設一流的學校才有能力談校園文化建設,而在經濟欠發達、教學設施落後的農村中學裡,讓學生跳龍門就足夠,在農村校園談文化建設似乎過於奢侈。這種認識誤區導致我國部分農村高中的校園文化建設處於一種荒蕪狀態,從而形成了農村高中的校園文化「荒漠現象」。
  • 新媒體對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重塑
    重塑網絡物質文化:新媒體使網絡文化建設對信息基礎的依賴發生偏移、獲取技術支持的途徑發生了改變網絡物質文化通常指計算機、網絡等構成的網絡環境。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文化建設對信息建設基礎的依賴發生了偏移,重點也發生了改變:一是對校園網絡物理硬體依賴性的減弱。
  • 淺談校園導視系統建設
    校園導視系統標識牌與校園環境是一個整體,也是對校園環境的補充與完善。導視系統作為學校環境的一部分,要與學校建築群落、道路等共同佔用一個生存空間。它不是一個單獨的點,而是整個校園設計的一部分,所以導視系統的顏色、設計都要考慮到學校公共藝術建設的完整性與美觀性,只要這樣,才能構建合理的校園導視系統。校園導視系統建設缺乏對校園文化的深度發掘,只發揮了導視系統指示牌的指示作用,而忽視了文化作用,使設計出來的導視系統與學校文化理念相悖,顯得標識牌「出格」。
  • 加強老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初探
    作為省會城市的一所老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也必須走前頭,為此課題組對本校如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初步探索。2003年學校創建《閩都金秋網》網站,創辦《福州老年教育》校報,已連續刊出60餘期,不斷鞏固和擴大宣傳陣地建設,利用電視、廣播、遠程教育網絡、老年報刊等媒體以及大型電子屏幕、宣傳欄、班級黑板報等多種媒體,及時宣傳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老年教育工作精神、每學期工作情況和任務、近期教學教研和各項活動動態以及學員的學習心得和作品展示,進一步增強學校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讓學員在朝夕目染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良好的影響和教育
  • 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措施
    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三個方面在整個校園文體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三者全面、協調地發展將為學校建構完整的校園文化體系。(一)精心布置校園環境,建設美好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物質文化建設一是要根據教育特點、時代特點、區域特點和學校環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形成學校獨特的校園物質文化風格。
  • 2017湖北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結果公示
    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評選2017年度湖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的通知》《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開展2017年度湖北省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的通知》要求,我廳在全省高校申報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現將評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11月12日至11月18日。
  •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建設就是把學校的精神文化與校園環境融為一體,以全方位方式為學校創造獨特的校園文化,以真正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不斷努力,在文化設計之路上與您同行!校園環境的教育意義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室內環境的延續,校園室外環境的建設是師生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領域,校園景觀形象設計不僅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工程。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單一物質形態的體現,而且具有深刻的校園文化內涵,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塑造了校園文化在師生心中的形象。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荊楚楷模」張義波印象畫冊》首發儀式  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網絡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加大投入,在網絡軟硬體建設和網絡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學校校園網主頁獲評「2014年湖北省高校十佳綜合性網站」。學校按照美觀與實用兼備、文化氣息濃鬱、視覺衝擊力強的原則,正在對校園網主頁進行改版,力爭使校園網主頁成為武職的「文化名片」,同時重點建設了文化長廊等文化專欄。
  • 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是什麼?校園文化建設該不該做?
    校園是一個傳承教育的領域內,更是莘莘學子所走過的美麗校園,充滿青春韻味,更是我們嬉戲打鬧的地方,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是什麼呢?所展現的是學校文化和文化理念,那麼校園文化建設該不該做呢?我們就來針對這兩個問題來做個了解吧!
  • 全面建設校園文化 積極構建和諧校園
    建設和諧校園文化,能為學生成長、成才,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素質能力,培養理想道德等方面提供一個和諧的環境。校園文化有著其豐富的內涵,可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下面我就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意義及怎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 正確認識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意義  和諧,是千百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一種理想社會狀態。
  •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亟需重視的幾個問題
    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礎,沒有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就不會有文化的傳承,更不會有文化的創新,而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就要在觀念上、管理上進行革新與創新。具體來說,就是要樹立起科學化、精緻化的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思維觀念,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高校整體發展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甚至是決定性的一環。
  • 北大精神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探究北大精神的形成脈絡及其在新時代對於大學文化建設的影響,對於傳承北大精神和建設校園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具有獨特價值。本文旨在對北大精神進行歷史溯源的同時,深入挖掘北大精神對於教師和學生兩大主體的內外部影響,分析北大精神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一、北大精神的歷史溯源何謂北大精神?
  • 建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提升文化育人水平
    本網訊(通訊員胡自丹 苟祖泉)獨具特色的校訓,飽含激勵的評比欄,琳琅滿目的書畫作品,充滿書香韻味的圖書室……建始縣業州鎮中心學校組織開展師生共話文化育人「十全十美」活動,日前已進入了總結階段,各校校園煥然一新,濃鬱的文化氣息、規範整齊的布置與寬敞明亮的環境相得益彰,營造了溫馨舒適的文化育人氛圍。
  • 鄭州校園文化建設-興華二小校園文化走廊效果圖
    鄭州校園文化建設-興華二小校園文化走廊效果圖。一位哲人曾說:「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境,」學校的校容校貌校園環境表現出一個學校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應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 關於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
    (三)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育人為本的原則。校園文化建設要以育人為目標,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陶冶、凝聚、約束的教育作用。——師生主體,校企共建的原則。師生員工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校、行業、企業的各自優勢,共同建設校園文化。——貼近社會,貼近職業,貼近學生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