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媽極重度中暑病危 體溫41.7℃神經器官受損

2020-12-19 閩南網

  閩南網7月29日訊 沒有在高溫下工作,甚至沒有出門,浙江杭州市民、今年59歲的何女士,前日卻因極重度的中暑,全身多臟器衰竭,被送入醫院搶救,至今生命垂危。而原因,竟是何女士怕費電捨不得開空調,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調,引發神經器官受損。

  前天中午,何女士被120急救車送入醫院。當時,她已經陷入昏迷,體溫一測,嚇住了醫師:41.7℃。經過快速地檢查,除了體溫很高,何女士的血壓不穩,肺部感染,並已經出現呼吸衰竭的症狀。何女士家人說,何女士早上起來吃早飯的時候就吐過,後來沒多少時間就昏倒了。

  接診的王弋醫生診斷稱,何女士不是普通的中暑,而是極重度的中暑,叫做「熱射病」,即因環境高溫,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而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王弋介紹,「熱射病」在醫學教科書上,死亡率高達70%,而一般都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目前,何女士的生命只能依靠呼吸機和其他搶救設備維持,仍然隨時有生命危險。

  為何在家中會極重度中暑?原來,這幾天杭州白天有40℃,房間裡如果不開空調可能達到35℃左右。何女士因為怕開空調費電,因此只用了電扇,沒想到,熱出了這麼嚴重的病。錢江晚報 揚子晚報

  家裡的老人家為了省點電費,都捨不得開空調。我第一時間把這條新聞給老人家們看,希望他們不會為了一點點電費而影響了健康。

  ——福州網友小白白的貓

只有暴曬才會得「熱射病」?

NO!

  輕度中暑的症狀是噁心、頭昏、乏力等。這個時候,要提高警惕,哪兒涼快就哪兒待著。

  重度中暑分為三個階段。熱痙攣,因為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的丟失,出現身體抽搐、意識不清等症狀;更嚴重的演變成熱衰竭,高溫持續不下,臟器功能障礙;最嚴重的就是熱射病,內臟的溫度超過42℃,出現了細胞功能障礙。

  王弋醫生表示,不是只有在大太陽下曝曬的體力勞動者才會患有熱射病,年老體弱的居民,若長期處於悶熱的環境中,也有患此病的可能。理論上年齡超過50周歲,患熱射病後死亡率可達到70%以上,而且熱射病引發昏迷後,8小時內無法甦醒的病人,情況就不容樂觀。

氣溫超35℃老人要開空調睡

YES!

  我省附一醫院心腦血管科黃副主任醫師說,老人耐熱扛冷凍能力都不如年輕人,如果氣溫超過35°,特別是在睡覺的時候,老年人士必須通過空調等降溫設備進行降溫。同時,黃醫師提醒,由於空調房間密閉,空氣不流通,老年人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溫度相對低時,開窗讓房間通風,避免引發呼吸道疾病。(記者高欣)

相關焦點

  • 體溫超41℃!住進ICU!兩天內12人「熱」出病!高溫又殺回馬槍,這些...
    持續的高溫天氣導致漳州一些市民因熱射病住進醫院有的還進了ICU兩天來第909醫院接收了7名患者漳州第三醫院接收了5名患者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種症狀,是因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是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市民如果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先兆中暑症狀,要馬上到陰涼地方休息,如果症狀較重,一定要立即就醫。
  • 男子因熱射病身亡 體內熱量過度積蓄致神經器官受損
    今天,記者從安徽省二院急診科了解,7月23日該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患者,經初步診斷系中暑後發生昏迷。參與搶救的醫生介紹,該患者送醫時,已經徹底的昏迷不醒,完全沒有意識,只有微弱的生命體徵。「血壓低,心率快,都是典型的中暑症狀。」讓醫生驚訝的是,該患者的體溫一度高達42度。
  • 煙臺1天平均7人中暑 五種中暑類型及處理方法
    水母網7月21日訊  (YMG記者於明君 徐峰 通訊員吳明順 王善浩)連續高溫給市民特別是既往身體虛弱者帶來明顯不適。據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近幾天,大約每天有7例市民中暑,個別中暑者症狀較重。中暑者以中老年居多,多為戶外長時間勞動或活動誘發。
  • 炎炎夏日是「中暑」的高發期,注意以下幾點,預防中暑
    近日全國各地高溫導致多人中暑,防暑等級逐步提升,為了大家的安全特意提醒您注意預防熱射病。說到熱射病可能很多人都會很陌生,那麼熱射病呢?有什麼危害呢?熱射病就是我們俗稱常見的「中暑」。病因是因高溫使患者因體內能量散發不出來,能量堆積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及功能失調以及神經器官受損。
  • 這名返校大學生中暑高燒42℃險沒命!
    8月28日晚7時許,廣州從化某高校一名剛返校的學生發高燒42℃,出現意識障礙、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情況十分危急!幸而南醫五院急救團隊全力以赴救治,終於令其脫險。帶來這場高燒的,正是「熱射病」——一種嚴重的中暑。 當晚,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接到120緊急求助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通綠色生命通道,派救護車前往事發學校。
  • 中暑了該如何急救
    中暑了該如何急救中暑的症狀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那麼,中暑具體有哪些症狀呢?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1、輕症中署除先兆中暑的症狀外,患者還出現面色潮紅、皮膚乾熱、胸悶或出現周圍循環衰竭的徵象,如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四肢溼冷、血壓下降等。
  • 產婦坐月子中暑喪了命 很多土法不科學切勿盲從
    7月9日,山東淄博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為中暑,最後不治身亡。送醫時,產婦體溫高達40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損傷。家人解釋稱,為坐好月子,家裡不開風扇、空調,產婦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被子。幾乎每年夏天,醫院都會收治因坐月子引起中暑的產婦,受到老一輩觀念的影響,產婦坐月子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而很多土方法其實是不科學的,切忌迷信盲從。
  • 68歲老人患熱射病體溫高達41℃,醫生教你中暑可這樣急救
    連日高溫,各大醫院中暑患者明顯增多。7月28日,記者從湖南航天醫院獲悉,該院5天內陸續收治了2名重度中暑熱射病的患者,目前兩人均未脫離生命危險。醫生提醒,熱射病也稱中暑性高熱,一旦發現需及時治療,而夏季高溫日,預防中暑更是關鍵。
  • 專家:「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一種
    人們該如何預防中暑等疾病?記者近日就網友關注的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湖北網友艾米林: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到底有多危險?  主持人:中暑等級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的一種,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天氣,是一種由於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導致神經器官受損。
  • 高溫中暑,當心熱射病!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兼急診科主任馮偉表示, 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 ,一旦發生會引發神經器官受損,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室外工作人員、老年人以及一些患有基礎病的患者尤其需要防範熱射病的發生。當外部環境溫度達到35℃或以上,皮膚的輻射散熱功能就會喪失,相當於體內70%的熱量無法通過原來的輻射功能散發出去,體溫就會陡然升高。此時,體內堆積的熱量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形成中暑或者重症中暑(熱射病)。馮偉表示,高溫導致體內熱量無法正常排出,是熱射病的最主要成因,因此在室內外溫度達到30℃以上,中暑的概率大為增加,超過35℃,則需要當心熱射病。
  • 體溫躥到43℃,漳州一男子「熱」進ICU!
    到了醫院,醫生立即採取各種措施降體溫,冰鹽水點滴,胃灌冰鹽水,冰袋冷敷腋下、額頭等散熱快的部位,空調、風扇一起上。同時予行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等搶救措施,搶救了20多鍾,患者體溫降到41℃,隨後被送入ICU更進一步治療。經過相關檢查及結合患者情況,熱射病可確診,並考慮患者並發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多臟器損害。而患者鼻血,疑是熱損傷引起的鼻黏膜出血,也不排除昏迷倒地引起。
  • 體溫高得讓體溫計爆表? 室外作業者須警惕熱射病
    近日,在溫州務工的曹師傅在甌海一家醫院就診時突然昏迷,當天轉院至市人民醫院被確診為熱射病。院方輾轉聯繫上曹師傅家屬,並傳達了病危通知。昨天,經救治,體溫已降的曹師傅還躺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如下圖)。在過去的48小時裡,高燒不退的他處於休克狀態,多臟器功能衰竭,靠呼吸機維持呼吸,後經多種降溫治療,病情才有所穩定。「目前他的體溫37.8攝氏度,雖然還不能說話,但已恢復意識了。」曹師傅的大女兒小禾(化名)在病床前不斷用冰水擦拭父親的身子。小禾一家是河南人,父親在甌海區一工地上打樁。7月27日中午1時許,小禾和父親通電話時得知他發燒了,當時體溫38攝氏度。
  • 今年杭州首名熱射病患者正在醫院搶救
    近日,杭州連續出現35度以上高溫天氣,昨日更是五月歷史最高溫度36.5℃,持續的高溫,也是熱射病的高發季。今天早上,記者從省立同德急診科獲悉,該院收治了今年杭州首名因熱射病深度昏迷的患者。患者送至醫院時,體溫高達41.9度,送入急診重症監護病房(EICU)後,目前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 醫生:不是普通中暑
    7月31日上午,劉老伯收了廢品,騎著三輪車到廢品站賣。當日氣溫35°C以上,回到家劉老伯開始冒大汗,因為平時節儉慣了,他沒捨得開空調降溫。之後,他便進入嗜睡模式,出現了神志不清的症狀,家人見狀趕緊送到科技城醫院。
  • 重度中暑住進ICU 醫生提醒:高溫、高溼、不通風環境,更容易中暑
    長安醫院連續接診兩名重度中暑患者前不久,在長安某磨具廠工作的何先生(化名),突發重度中暑,出現了畏寒、高熱、神志不清、嘔吐等症狀,高燒至41℃多,而且出現了全身抽搐嘔吐、大小便失禁,醫生初步診斷他得的是熱射病,有生命危險。「經檢查,何先生因中暑引發了多器官功能衰竭。」
  • 從體溫調節角度淺談狗狗中暑的原因與應對措施
    當前,正值夏日酷暑時節,連續高溫天氣,稍有不慎就有讓人中暑的風險。中暑對於人類而言似乎只是一個小毛病,但對狗狗來說則存在極大的危險,輕則精神沉鬱、運動失調;重則心力衰竭、臟器受損,甚至導致狗狗死亡。狗狗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7.5℃—39℃之間,當體溫達到40.5℃時內臟器官開始受損,若不救治,放任其處在高熱或高溼悶熱環境中,狗狗最快可能在20分鐘內因機體系統衰竭而死亡。狗狗和人類一樣,屬於恆溫動物。所謂恆溫,其實是一個動態概念,即:正常情況下,身體的產熱和散熱基本保持平衡,體溫在一定的範圍內小幅度波動。
  • 一男子體溫飈至42°C,嘔血不止!近期多發……
    到醫院時,老林昏迷不醒,嘔血近500毫升,醫生一摸,他全身發熱,一測體溫竟已超過最高值42℃,心率每分鐘達到180次。醫生推斷他得了熱射病,緊急做了物理降溫和補液等處理,把老林送進了重症醫學科。檢查報告顯示,老林的多臟器有衰竭的風險,隨時有生命危險。幸好,搶救2小時,他才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