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粿包菜是客家人的特色小吃,自己做兩個就一碗,一次我能吃4個

2020-12-19 瑗瑗baby

客家人有一種特色小吃叫粿包菜,這裡的「粿」其實也不叫粿,應該叫「粄」,「粿」是潮汕人叫的,客家人叫的粿是粄,恰當地來說是粄包菜,也叫「菜粄」。因為在潮汕地區,就習慣了潮汕人的叫法,叫成「粿包菜」了。客家人的這種菜粄特別受人歡迎,這菜粄是用薄薄的腸粉皮,客家人叫「粄皮」包入各種蔬菜,它的品類繁多,有南瓜、芋頭、空心菜、厚合菜、韭菜、菜脯、鹹菜、豇豆、白菜、包菜等等。

先將粄皮炊熟,把想要吃的蔬菜準備好,再用蒸製的方法蒸熟蒸熱,最後澆以秘制的特色醬汁,鮮香嫩滑的菜粄就做好啦。像這種菜粄外面吃5元4個,並且一個分量很小,一個三兩口就可以吃完,一人至少要吃8個以上才能飽。而在家裡自己做的兩個就一碗滿滿了,我每次吃4個就特別飽,特別滿足了!並且味道比外面吃的還更好吃!

【南瓜包粄】南瓜半個,花生米1抓,鹽5克,蒜頭油10克,植物油30毫升,生粉5克,生抽10毫升,蠔油5克,清水400毫升

【製作步驟】

1、準備好材料

2、花生米用攪拌機攪碎

3、用攪拌機將豬肉攪成肉末

4、鍋裡熱油後放入花生碎炒出香味

5、然後放入豬肉末一起炒香

6、加入去皮抽絲的南瓜一起翻炒

7、南瓜炒軟,加入5克鹽一起翻炒均勻後盛出備用

8、做醬汁:鍋裡煮開水,加入用水、生粉、蠔油、生抽調製成的醬汁一起煮

9、邊煮邊攪拌,煮至燒開後加1勺蒜頭油即可盛出備用

10、將做好的南瓜包入粄皮裡

11、鍋裡燒開水後,放入包好的南瓜粄蒸5~8分鐘

12、出鍋後淋入醬汁,勺一點蒜頭油澆上即可

【小貼士】

1、花生米不要攪拌得太碎,有大塊的顆粒為宜,沒有攪拌機也可以用石臼搗碎

2、做醬汁的時候要邊煮邊攪拌,不然加入的水澱粉醬汁容易結塊,不均勻

3、腸粉粄皮可以的話自己做,皮薄滑嫩,我因為時間緊迫,去市場買了現炊的河粉皮,會比較厚一點,或者也可以去買客家人炊的粄皮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我百家號的文章,如果您喜歡,請多多關注,歡迎點讚,轉發和分享,感謝您的鼓勵和支持!我每天都會帶給大家精彩的文章。如果您有什麼建議和想法,請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分享美食樂趣。

相關焦點

  • 它是客家人喜歡的一種小吃,外形有點像缽仔糕,讓人吃了還想吃!
    無論是地道梅州人,還是梅州過客,客家小吃中總有一款令你回味無窮。說到「粄」字,吃粄食的梅州人比較多。粄是梅州米食中的特色,類似於閩語所說的"粿"。喜歡吃大米的梅州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梅州人統稱為「粄」。有一種小吃,想必梅州無人不知,那就是咱們客家的味酵粄啦!
  • 「卷仔粿」是客家人的美食?
    大溪牛腸粄即閩南話稱卷子粿。據我走南闖北的閱歷——有客家人足跡就有牛腸粄!本人親自吃過的地方有(1)福建省的閩西南所有含有客家人的縣份都有,以平和大溪九峰、永定、長汀、為最,北至永安(永安叫扎扎粿,大概他們把捲成為扎);(2)廣東潮汕梅州揭陽廣州(廣州叫河粉,可卷可不捲);(3)廣西的柳州玉林桂林,特別是柳州和玉林;(4)臺灣部分地區,也是客家人帶去的,主要是平和大溪客家人帶去的(這點不夠確定);(5)湖南局部地區(好像株洲,也是客家人)(6)越南,分布地不詳,但我在美國遇到過一個越南華人
  • 汕尾海陸豐特色小吃——碗粿
    古代海豐人總愛在豐收的季節抽出部分稻米磨成米漿蒸製成粿,一家大小其樂融融的享用上蒼對農夫辛勤的回饋與祝福。碗粿又名「砸頭糕」,是海陸豐小吃的一大特色。一碗粿裡面裝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配料,像是一碗滿滿的祝福,卻又美味至極,有獨特的風味在裡面。
  • 潮汕這十道風味小吃,全部吃過算你贏!
    潮汕是個美食的天地,這裡的美食數不盡,如果你來潮汕旅遊,一天吃個十餐都不是問題,在這裡很多小吃都是第一次見過的。那麼,潮汕這十道風味小吃,如果外地人全部吃過,那你絕對是一個地道的吃貨!牛肉丸是潮汕有名小食,早期由客家人挑擔沿街叫賣,已有近百年歷史。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裡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上好的手打牛肉丸扔在地上能彈起老高。
  • 雲林煎盤粿 北港小鎮特色小吃
    雲林煎盤粿 北港小鎮特色小吃2009-10-21 09:21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編輯:張蕾  雲林縣北港特色小吃「煎盤粿」香Q滑嫩的口感,一直是許多人難忘的回憶,北港藝術老街,由年輕藝術家許碧光、李志偉共同創作,讓北港特有的小吃攤呈現在古牆浮雕,粿香飄巷
  • 閩南特色小吃:糯米粿
    糯米粿是我們這邊逢年過節才會做的一種糯米製品,原材料就是糯米,花生和糖,口感甜,糯,香,也有的把花生換成綠豆,但口感通常是鹹的。這種糯米粿上面基本會有印記,通常是兩種:烏龜印和桃印。每次基本都要做好多,這樣才夠送給親戚朋友品嘗。
  • 這最應節的粿,一次吃六七個都不夠
    每一個傳統節日,在潮汕都有一樣或幾樣獨特的食品糕點,就好比我們常見的過年吃年糕。潮汕地區盛產大米,當地人以大米為主食,其米製作成的食品叫做粿。粿是眾多潮汕小吃中最特殊的一大門類,在生活中有著獨特的粿文化,它代表著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面。
  • 去汕尾市必吃「特色」小吃 ,餘生一定去吃的美食
    汕尾人對滷水湯汁的調配有自己的天賦,但能調出秘制的湯汁必定能使自家店裡門庭若市。當然菜脯粒和蔥珠最能體現汕尾特色,對味道也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2、汕尾冬節鴿冬節鴿,一種美味的汕尾美食,因為以前是冬至的時候才會吃的一種食物,因此叫為冬節鴿,不過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也能吃到的美食,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宵夜,一樣那麼美味。
  • 愛吃菜包收藏嘍,學會客家一道草仔粿,皮薄餡香,配料做法都簡單
    愛吃菜包收藏嘍,學會客家一道草仔粿,皮薄餡香,配料做法都簡單!對客家人群與部分河洛(閩南)族群來說,傳統上,當提到「菜包」二字,指的不是包菜的麵食包子,而是這種類似包餡麻糬的小吃。由於外型很像古時候裝豬仔去市場賣的竹編籠子,所以客家人又稱「豬籠粄」。
  • 潮汕特色小吃無米粿是什麼粿?它居然能帶給人這麼多的幸福感!
    潮汕美食一直是小編的心頭好,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著名小吃——潮汕無米粿和菜頭粿。NO.1 潮汕無米粿潮汕人都知道的地道小吃之一,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道沒有用米製成的特色美食,它的皮不是用米漿而是用薯粉製成的。它的餡以韭菜為主,所以無米粿也叫韭菜粿。以前的快樂似乎很簡單,一顆糖、一部動畫片、一杯奶茶、一道美食就能很開心。
  • 安海特色小吃「鹹粿仔」
    說起安海的特色小吃,大家都會想到土筍凍、菜粿等熟悉的古早味,而安海人的心目中,還有一種地道的「古早味」,叫做「鹹粿仔」。「鹹粿仔」形似西式糕點甜甜圈,因此還被稱為「鹹鹹圈」。
  • 午餐在粿麵湯小店吃,潮汕地道小吃,10塊錢就可吃到撐,不容錯過
    今天早上剛好碰到我要上班到中午,沒法做午餐,老公又再次約我到外面吃午餐。於是我們相約下班後來到了粿汁湯麵店。粿汁湯撈麵是我們潮汕地區一個特色的小吃,店面一般都是比較簡陋,但是店裡總是熱鬧非凡,要找一張空著的桌位坐下來有時還真不容易。
  • 潮汕巧媳婦做出的無米之炊,它的名字叫「無米粿」,你吃過嗎?
    說起廣東應該很多的吃貨都蠢蠢欲動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廣東是一座擁有很多美食的城市,這裡的美食有成千上萬種,各種各樣的傳統小吃也很多。在廣東潮汕地區有著數不勝數的小吃和美食,那今天小妖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來著潮汕地區非常好吃的特色小吃。
  • 香噴噴的安海炸菜粿,從小到大吃不厭的特色小吃
    於是,聰明的閩南人就以白蘿蔔和米漿為主要材料,製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吃「菜粿」。因為閩南人管白蘿蔔叫「菜頭」,因此白蘿蔔糕直接用閩南語音譯,也就是「菜粿」了。因為沒有具體的根據所以我不能確定最早的菜粿是來源時閩南地區的那個地方,但毋庸置疑,晉江安海的菜粿一定是整個閩南地區最好吃的。作為一個曾經在安海呆了6年的石獅人,我覺得我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
  • 福建漳平特色小吃「米漿粿」,吃時一層層撕開,蘸著蒜泥醋真過癮
    對於福建的特色小吃,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沙縣小吃啦,如今紅遍中國大江南北,不管在哪裡都可以看到黃色招牌的沙縣小吃,而吃的最多的就是餛飩和蒸餃了,所以一說到沙縣小吃,應該沒有人事不知道的。除了沙縣小吃之外,其實福建的特色美食還有很多,像福鼎肉片、面線糊、竹筍凍、沙茶麵等等。
  • 大爺街上賣50元一碗的小吃,沒人肯買,土豪全包圓後說都不識貨!
    正如之前看到一個段子,說是美國人炫耀他們國家做美食的手藝很豐富,已經推出了第一千道美食了,而中國人則說,我們沒推出新的美食,但光是一道美食就有幾千種做法,現在還沒全部嘗完,好煩惱哦!當然,這也只是段子,這也說明了我國的美食種類很多,做法繁多。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在街上推著三輪車的大爺賣的小吃,這種小吃要五十塊錢一碗,基本沒有什麼人買,換我我也不買,這麼貴。
  • 廈門特色小吃:油蔥粿具體作法(圖)
    油蔥粿,又稱九層炊,是臺灣常見的稻米食品,外觀與蘿蔔糕有幾分相似,但使用材料與製作方式皆略有不同,由於油蔥粿是一層又一層用細火慢蒸而成,吃起來既有香氣,又富有彈性,為頗受歡迎的點心。簡介  油蔥粿使用的米漿為系將在來米、蓬來米磨成粉,加上適量的太白粉與水調製而成。
  • 潮汕特色小吃「薯粉粿」,晶瑩剔透,香糯軟嫩,是潮汕人的老味道
    潮汕粿品中,若說最本質的、每日必吃的、最全民的,大概是薯粉粿了,它幾乎是潮汕眾多粿品的代表。薯粉粿,潮汕的特色小吃,是一道漢族名點,操作簡單,易做,冷吃或油煎均可,冷吃涼喉潤滑;油煎,外酥裡嫩,香鬱適口。薯粉粿,顧名思義,便是用薯粉做粿皮,蔬菜做餡的粿品,也稱作「菜粿」。
  • 80後潮汕人心中的記憶:「姐妹小吃」——豆花草粿
    自古以來,潮汕草粿、豆腐花是潮人世代相傳的夏日清涼解渴傳統小吃,清香滑潤,惹人喜愛。近日,我們來到市區東升街道新河村的一家名為「老傳統」的小食坊,探訪草粿、豆腐花的製作過程。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草粿或者豆腐花,清熱解毒,清涼潤燥。
  • 陸豐菜包粿的做法,跟著這步驟做太簡單了,出鍋香味四溢,特解饞
    Hi,我是食多D的作者。>2、小蝦幹清洗乾淨3、豬肉洗乾淨,切成細丁4、香菇提前泡發,之後切成細丁(所有的食材可以切細一點,做餡料就比較好包)做法:先準備餡料:以上就是陸豐菜包粿的做法啦,疫情期間,想吃又吃不到菜包粿的朋友,可以動手在家做做家庭版的菜包粿哦,餡料足,想吃多少吃多少~用美食傳遞溫暖,共同戰「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