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孩子做的事情總是唱反調,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2020-12-20 小屁孩的好媽媽

在教育裡,規則是個永恆的話題。

記得,多年前發生在小學老師辦公室的一件事情,Y老師上課去了,她的雞蛋放在自己的桌子上。A老師用這個雞蛋給辦公室的老師演示一個實驗。當Y老師回到辦公室發現自己的雞蛋被做過實驗後,她生氣地說:「我們要求孩子遵守規則,不經過允許不可以動別人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自己不遵守?」大家面面相覷,空氣一瞬間似乎凝固了。

幼兒班和小學班級有一個教室常規:在教室裡請小聲說話。當你進到一個班級,如果發現幾乎全班的孩子都能做到小聲說話,那麼這條規則顯然已經在孩子身上內化了。但當你進到另外一個班級,孩子大聲說話是常態,老師需要不斷提醒。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老師自己習慣於大聲說話。

看到這兩個例子的時候,如果反觀自身,我們會發現在生活裡,這樣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似乎所有的規則都是為孩子制定的,而成年人大多時候都在做一個法官,一個監督和評判孩子是否遵守規則的法官。「法官們」並不在意自己是否遵守了規則,只有當孩子提出質疑時,才會被迫意識到自己在規則方面出現的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規則的定義:規則是全體人共同遵守的具體規定,是保護全體人權利和自由的共同約定。在這個定義中,核心是:全體人、共同遵守、共同約定。

全體人指的是什麼呢?是規則範圍內的每一個人,孩子家庭裡和學校裡的每一位成員。

共同約定的含義不言而喻,就是共同遵守,如果將它通俗化就是:每一個約定、每一條規則,所有的人都要共同遵守。

如果家庭裡建立的規則是「不看電視」,那麼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遵守這條規則。如果學校裡制定的規則是「不經過別人允許不可以動別人的東西」,那麼所有的師生都應該做到這一點。當全體人共同遵守每一條規則時,規則才能成為真正的規則。

成人是作為兒童成長的軟環境而存在的,只有當成人清晰規則、遵守規則並擁有規則意識時,才能幫助兒童建立規則,在規則中清明,規則才能真正地落實到兒童身上。

兒童對規則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了解規則及意義、建立規則、使用規則、反覆練習規則、內化規則、形成規則意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兒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歷練,最終形成規則意識。

而這個過程,其實也正是成年人重新學習規則、清晰規則、形成規則意識的契機。把握這個契機,在與兒童相處時,保持覺察,有意識地學習並練習與兒童共同遵守規則、內化規則,繼而建構起真正的規則意識。

當我們與兒童在規則的最深處相遇並相知,我們收穫到的一定是一個共同清明的世界。它不僅有助於兒童成長,同時也幫助我們不斷成長!

給孩子立規矩簡單,但讓孩子堅持下去卻非常難,每位養育孩子的母親都曾經崩潰過,曾經面對孩子束手無策,然而,我們的心態決定了孩子的反應,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孩子,父母也是需要成長,把這套《這樣定規矩孩子才願聽》 推薦給各位在培養孩子道路上努力「打拼」的父母。

《這樣定規矩孩子才願聽》融合了愛與溝通的技巧。這本套書共有兩冊,每本書都提供了非常具體而有效的做法,幫助家長處理孩子之間的關係,教會家長如何立規矩並讓孩子堅持下去。

相信這本書能夠帶給父母很多的啟發與靈感,能夠很好的教育孩子,把想說的話說到孩子心裡去,就不會出現孩子叛逆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唱反調」?你可能被孩子「套路」了
    一言不合就和家長唱反調,也可能是孩子尋求家長關注的一種方式。妙招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獨立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項必要的技能,生活中,家長不應該事事包辦,多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感覺自己長大了,這樣有利於
  • 孩子個性太強很難養,情緒豐富要求多,父母應該如何培養?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多父母都發現孩子的自主意識隨著年齡增長的越來越快,在生活中有些個性太強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變得非常倔強。這其中最讓父母苦惱的就是,孩子非常愛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說東他就說西,而且面對事情總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當父母想要教育他的時候,他還不聽勸。
  • 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容易在很多事情上吃虧,越早建立規則意識越好
    社會想要和諧的運行,必須要在規則之下,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遵守規則才能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孩子最初是沒有規則意識的,他們橫衝直撞,碰壁之後才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家長如果能夠在教育的過程中越早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越能夠讓他們更好的適應這個世界。
  • 寶爸有話說: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學會自己約束自己
    大家好,我是寶爸,很早就想寫一篇以孩子如何學會自己約束自己為主題的文章了,今天突然有所感悟,那麼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感,如何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約束自己。
  • 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4種方法建議收藏!
    這個階段,就是需要我們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時候了。《大衛,不可以》這本繪本故事書中,小男孩大衛,伴隨著媽媽一聲聲「大衛,不可以!」不停地「搞破壞」,不免讓我們深思: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 孩子和你唱反調,「真理」永遠掌握在家長手裡嗎?
    叛逆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出現反抗父母的叛逆行為。不過家長們也不必過於焦慮,孩子唱反調的表現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而且「叛逆」心理還包含著很多積極的品質,例如自我意識強、有闖勁、能創新等。只要正確引導,孩子的叛逆心理在成長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 知愈心理:愛孩子就要從小教孩子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現在許多孩子不聽從父母的教育,原因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建立規則感。他不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犯了錯誤後,父母教育他也聽不進去。想要讓孩子有規則感,需要採取一些方法。給孩子建立規則,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意識和認知,我們需要給這麼一個獨立的生命加上很多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規則,當然會遭遇對立、反抗,甚至可能兩敗俱傷。從心理學上來解釋,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則的意識。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父母該如何機智應對?
    很多家長都覺得現在孩子越來越難管了,想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越是不聽話、不肯做。經常和自己唱反調。孩子和家長唱反調成了很多家庭的苦惱所在,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們也是完全摸不清孩子的想法和思路,根本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 孩子總和父母唱反調?面對孩子與自己作對的狀況,家長如何是好?
    導讀:孩子總和父母唱反調?面對孩子與自己作對的狀況,家長如何是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和父母唱反調?面對孩子與自己作對的狀況,家長如何是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衛,不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4種方法建議收藏
    這個階段,就是需要我們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時候了。《大衛,不可以》這本繪本故事書中,小男孩大衛,伴隨著媽媽一聲聲「大衛,不可以!」不停地「搞破壞」,不免讓我們深思: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 孩子愛唱反調?深層原因或是「白象效應」在起作用,試試對症下藥
    是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DanielWeigner做的一項實驗的結果。他要求參加者不要去想像一隻白色的熊,在腦海中刪除與白熊一切的關聯。但參與者越想忘記,反而會記得越清晰。事實上,「白熊效應」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夜深人靜該入睡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中總是在想著「早點睡著」「明天還要早起」,越是這樣想,反而越睡不著。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可是孩子是越長大越叛逆,老父親和老母親的心都要操碎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唱反調」很惹人討厭,覺得這是孩子在跟自己抬槓,挑戰自己的「權威」,其實,那些敢於和父母「唱反調」的孩子,比犯錯誤了只會默默低頭哭泣的孩子的思維要更加敏捷,看待問題也會更加全面。
  • 教養是社會立足之本,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未來少走彎路
    1.父母教育的缺失,沒有引導孩子認識規則意識許多家庭都會出現孩子玩完了玩具卻沒有收拾乾淨的情況,父母看到後也只是念叨幾句,也沒有讓孩子收拾乾淨,孩子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他的責任,沒有人提醒他這些是他自己的事,父母不知道孩子沒有自我管理意識,因此也不存在什麼自律強不強之類的問題,不懂自律規則的孩子是不會取得好成績的,因為他們連自己的小事都做不了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無「規則」意識,只因家長愛的太過了
    導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無「規則」意識,只因家長愛的太過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無「規則」意識,只因家長愛的太過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最近大部分孩子仍然處於「停課不停學」在家學習的狀態,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總是:沉迷手機、遊戲、看電視,家長不督促就不學習;經常做事情拖拉、懶惰,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沒有時間觀念,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沒有長久性;隨意發脾氣,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家長可以做這3點
    最近閨蜜總是跟我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太閒,每天毫無規劃,她心裡看著孩子吃飯、睡覺、打遊戲、看電視,心裡直著急。即使是上網課,也能在老師眼皮底下開小差,時間總是有限的。漫長的暑假就要結束了,很多時候,那些每天閒著的孩子還在原地踏步,而自律的孩子早已經衝在了別人前面,孩子沒有自律意識,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我這裡有3個建議,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
  • 孩子總是「唱反調」怎麼辦?優秀家長用4個小技巧,輕鬆解決
    如果問你日常最操心孩子的是什麼?大概十有八九是覺得孩子老和自己唱反調,你要TA如此這般做,TA卻硬是反著來,常令人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當孩子和我們唱反調時,父母首先不能失控,靠大發脾氣、甚至打罵去「鎮壓」孩子。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為了反抗而反抗,家長應該在尊重理解孩子、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加以引導。下面幾個小妙招,讓你輕鬆解決孩子「唱反調問題」。
  • 孩子愛唱反調,硬碰硬不行,鬥智鬥勇才是上策
    通常對孩子「唱反調」的行為很多家長極為反感,認為孩子就是不聽話、就是愛抬槓。但有時候就是無可奈何。1.唱反調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孩子到了有自我意識的階段,會對大人的阻止有逆反心裡,父母要因勢利導,不可以全然制止。不是原則性的,就可以順著,不可以做的要好言告知,如果寶寶哭鬧,也要堅持。在這種衝撞中寶寶才學會長大。
  •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現在的這個年代,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理財意識的培養,其實關於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我們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樣,而我們的孩子以後也會為人父母,他們是在觀察我們是如何消費、儲蓄、投資和捐贈的。現在提到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很多人可能都會提到一個詞叫做:兒童情商。
  • 孩子的規則意識應該如何樹立?
    自我,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小就培養出了一種規則意識。這種規則意識,能夠幫助孩子發展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使得孩子即使處於青春期中,也「叛逆有度」、「躁動有理」。2不過這種規則意識的培養,還需額外注意以下幾點:1、養成的年齡有講究,養成規則意識的最佳年齡是2—4歲的孩子,因為這個時期孩子比較聽話,易受管控,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