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做夢的機緣不一樣,每天經歷的事,每天的心情,都會導致出現不同的夢境。就像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葉子。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可是沒有哪一天的夢見,與原來的夢境,完全一樣的。
可是,對於一種事物,在夢境中可能完全出現。比如,飛翔之夢,奔跑之夢,見水之夢,屎尿之夢。雖然場景不一樣,可是內容大致一樣。於是,古人就對夢境進行總結。從此,就有了周公解夢。
對於周公解夢裡面的內容,很多人深有感觸。讚嘆古人的經驗,還能適合如今的時代。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周公解夢是古代家庭,家家必備的用品之一。就像柴米油鹽一樣。比孔夫子的四書五經的都要普及。那麼,夢裡的事情,該怎麼看呢?
就像昨天夜裡,我夢見自己遊山玩水,玩的不亦說乎。就像真的在遊山玩水一樣。可是,醒後才意識到那是夢境。夢醒才知道,那不是真山,亦不是真水。
前面我曾經說過,夢境乃是第七識製造出來的立體視覺。若對於夢境中的「我」來說,那當然是真的存在。若對於夢醒之後的我來說,那必然是假的。可是,夢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有分別嗎?根本就沒有分別。全部都是自己。
無論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還是睡熟之後的第七識。其實都是我。而且夢中的山山水水,也全部是第七識所化。就像繪畫一樣,第七識製造夢境的時候,繪畫的山山水水,人魚鳥獸,都源自一支筆。夢中的「我」,也是出自那支筆。
所以,古人讀書就有一個論調,讀書三境界。初次看書的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久生疑問的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突然頓悟的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實,做夢也是一樣。
夢裡花開花落,無非第七識在夢裡揮揮灑灑,也是自己揮揮灑灑。夢裡山山水水,那是第七識幻化而成,也是自己的想像。夢裡心情愉悅,說明自己的前六識也偷偷跑入夢中,興風作浪。身在其中,不知廬山真面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夢醒之後,跳出了夢境,自然清清楚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若是明白,這夢都是自己的第七識故意製作出來的,那就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做夢也就那點事,不必太較真。好的夢固然可以帶來的好的心情,若是過於糾結好壞,就成了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