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美中:校長論點:構建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文化環境的四要素

2020-12-14 保定教育

01、物質文化是支撐

學校物質文化表現為實體性的物化存在,是學校直接的外在表現,是學校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提出要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學校在發展勞動教育過程中明確實施機構和人員,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適當組織學生走向社會、開展校外勞動鍛鍊。

這就要求學校發揮物質環境的載體功能。

一是通過物質載體的建設,為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廣闊的平臺。如,學校內外多元勞動場域的開設、系統化勞動課程的構建、多類主體人員保障措施的實施等,可以形成多部門、多載體、多形式共同培育學生勞動價值觀的合力,拓寬勞動教育形式。

二是學校物質文化建設為勞動教育的實施提供了鮮活的元素,進一步豐富了勞動教育的實踐內容,可以為勞動教育的深入進行提供有力抓手。

我校在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實施方面,建立了堅實的部門保障。

首先,設立了課程發展指導中心,有效參與開發和實施學校課程建設,完善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同時,負責建立完善的課程治理和運行機制,協調各年級課程執行情況,為保障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下達完成提供了支持。

其次,學校醫務室 24 小時安排專人值班,隨時待命,為保障學生安全健康做好充足準備。總務處為勞動教育課程的開設提供工具、場地、素材等後備保障。

此外,學校還積極探索與校外公益機構合作,建立公益勞動教育基地,提升勞動教育的實際效果。

02、精神文化是引領

學校的精神文化往往是學校全體成員發揮集體智慧的頂層設計,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定位、育人目標等。學校精神文化的構建,能夠在學校形成濃厚的勞動氛圍。

在此種勞動氛圍下,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薰陶和感染,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實現勞動教育的引導。

構建勞動教育精神文化環境就要把握勞動教育的基本內涵,凝練學校勞動理念,明確勞動教育總體目標,並將勞動教育融入到學校的理念、定位和育人目標之中,從而使學校形成一致的勞動教育價值觀。

我校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充分挖掘辦學以來關於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並以圖片、視頻、話劇等形式展現,以此激勵全校師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師生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此外,基於當下勞動教育的現狀,結合學校辦學實踐,我校提煉出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理念——「自己創造未來」。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在勞動中的創造能力與創新能力,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自己創造未來」這一理念正是要喚醒學生的生命自覺,增強學生自主發展的意識,培養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創造的素質與能力,發揮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造的綜合育人價值。

學校明確制定了「培育學生勞動素養」(包括勞動認知、勞動態度、勞動能力)的總體目標,並以課程、活動形式不斷予以貫徹執行。

03、行為文化是媒介

學校行為文化是學校實踐過程中展現的行為方式,是運用行為科學的有關理論來指導學校的制度機制建設、師生行為規範、課程實施、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從而有效改變師生態度行為。

行為文化是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媒介。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既需要精神層面的引導影響,同時也需要外顯的行為來影響客觀環境。勞動教育通過對個體實踐創造精神的培養,最終使之形成正確的行為方式與價值觀念。

構建勞動教育行為文化環境,可以通過精神文化潛移默化地將積極正向的勞動價值觀傳遞至每一名師生的心中,並進一步內化為自身的素養。自身素養的提升會逐漸外化為行為表達,各主體的行為表達再通過交互式反饋進行檢驗,給予肯定或調整。

我校充分調動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四類主體的作用,投入到勞動教育的實踐中。

基於「培養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創造的素質與能力」的勞動理念,學校開展了校園美化主題勞動教育活動(師生積極投入到學校物質文化的創設和維護中)、教室美化主題勞動教育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幸福教室的打造,開展各項文化布置工作)、樓道美化主題勞動教育活動(師生作為樓道文化建設的主體,自主創意,自主設計,自主施工)、衛生間管理勞動教育活動(全體師生加入衛生間管理工作,做到「衛生間管理」人人參與,後勤服務中心指導學生參與衛生間的清掃與維護)。

通過各項主題活動的開展,內化理念於心,外化素質於行。此外,充分發揮家長的優勢,讓家長參與設計、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增強了勞動教育的社會性、實踐性。

04、制度文化是保障

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師生共同認可並遵守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制度文化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基本保障。

學校勞動教育制度環境的積極構建有助於明確學校勞動教育方向,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功能。在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往往會有活動娛樂性偏多而啟迪性不足、忽視勞動教育導向等問題。勞動教育問題的出現亟需制度的約束與規範。

構建勞動教育制度文化環境,需要加強勞動教育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完善評價機制與獎勵機制,使學生在勞動過程中既能展示自我,又能增強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

我校在完善學校勞動教育方案的過程中,特別關注對勞動教育課程標準和學生評價標準的建立,並積極探索和研究勞動教育相關獎學金和榮譽評選實施細則。

學校以期通過各項制度的建立,正確制定勞動教育發展方向,發揮制度的激勵作用,引導師生轉變意識行為,逐漸變外在規約為內在自覺,真正做到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同時,通過制度建設營造濃厚的勞動教育氛圍,涵養深厚的勞動情懷。

相關焦點

  • 盧麗華 於明業:基於新時代構建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
    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生動靈活、富有朝氣和時代感的新勞動教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回應新時代教育變革的需求:首先,必須基於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在課程規劃與構建中引入更豐富的教育內容,將勞動教育視為一種綜合素質養成教育;其次,必須把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勞動情懷作為重點內容;最後,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勞動創造力作為重要任務。
  • 觀點|盧麗華 於明業:基於新時代構建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
    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生動靈活、富有朝氣和時代感的新勞動教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回應新時代教育變革的需求:首先,必須基於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在課程規劃與構建中引入更豐富的教育內容,將勞動教育視為一種綜合素質養成教育;其次,必須把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勞動情懷作為重點內容;最後,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勞動創造力作為重要任務。
  • 「走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路子」——《浙江富陽的「新勞動教育...
    作為新勞動教育的首創之地,富陽經過10年的探索實踐,將勞動教育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走出了一條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全面發展要求的新勞動教育之路。路子對了,就要走得更遠。教育部門要進一步落實《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及時總結提煉富陽為代表的新勞動教育創新實踐並在全省推廣,讓更多學生在勞動中樹德、增智、強體、育美,以勞動教育樹時代新人。」
  • 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行動構想
    【顏定才專欄】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行動構想文|重慶市萬州國本中學 顏定才摘要:德智體美勞,一樣都不能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加強勞動教育事關青少年發展2015年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的勞動教育的意見》,兩《意見》的出臺,讓勞動課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讓勞動教育成了學校、家庭、社會的必選項,把勞動教育擺上了重要日程,推向了新的高度。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體系
    1.社會各界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十分關注,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  答: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意見》出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背景。  一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對勞動教育的新要求。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改革的實現路徑
    通過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優化勞動教育途徑、澄明勞動教育新意蘊,提高勞動教育的系統性、科學性、時代性,是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改革的實現路徑。   建構勞動教育體系,增強勞動教育的系統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是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精神實質和目標內涵的高度凝練與本質概括。
  • 全面構建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體系
    近日,中央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必修課程、將勞動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等若干重要舉措。對於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的職業教育來說,《意見》為全面構建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體系奠定了制度基礎。
  • 上海探索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讓每個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近日,上海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上海勞動教育傳統優勢,在教育內容、實踐活動、支撐保障等方面推出系列舉措,努力建設具有時代特徵和城市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上海印發的《實施意見》,結合上海作為超大城市開展勞動教育的實際情況,立足大中小幼一體化建設等工作基礎,瞄準解決學生不想勞動不會勞動、專任教師匱乏、社會合力不足等瓶頸短板,在課程教學改革、教師隊伍建設、資源整合保障等方面拿出實招硬招,明確了上海市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下一步「怎麼幹」。
  • 我市舉辦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高級研修班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提升我市中小學校長、教研員的勞動教育課程理念與規劃實施能力,促進區域勞動教育高質量開展,我市於12月1日至3日在青島市順利舉辦了全市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高級研修班
  • 雲南省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方案
    曲靖市水橋小學開展校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今年以來,雲南省就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針對中小學勞動教育體制機制與工作體系不健全、內容要求不明確、實踐場所缺乏、專任教師匱乏、社會合力不足等問題,積極探索實踐,湧現出一批踐行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示範學校。
  •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之中,明確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必須增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好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緊迫感、責任感。
  • 安州區:構建中小學校勞動教育體系,以勞動教育實現「樹德、增智...
    近年來,安州區教育工委、安州區教育和體育局以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的總要求統籌全區教育和體育事業,把中小學勞動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前提和基礎,狠抓工作落實。從制度層面構建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安州區教育和體育局結合安州區的實際情況,印發了《關於在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勞動技術教育的實施意見(試行)》,從制度層面對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組織領導、勞技課程的安排和落實、中小學勞動陣地的建設、課外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勞動教育的評價與考核等進行了設計和規範。
  • 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實現路徑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勞動教育,構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標誌著我國勞動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理清勞動教育的內涵邊界,正確理解勞動教育、把握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要求的關鍵點是有效開展勞動教育的必要基礎。
  • 「山水田園」構建勞動教育新樣態
    南山湖小學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孵化」的一所新校區,啟用伊始即以「山水田園」勞動課程的建設為著力點,構建勞動教育的新樣態,形成了勞動教育特色。勞動精神是勞動課程的核心。對勞動精神進行尋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傳統文化對田園精神的歌詠。山水畫和田園詩營造的審美意境,有著「關心勞動者」的大德性,有著「寄情山水間」的大情懷,有著探尋「天人合一」的大哲思。
  • 新時代呼喚大學勞動教育新作為
    作者:北京聯合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副主任 張赫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新時代賦予了大學開展勞動教育新內涵,體現了勞動教育時代價值、突出了大學生全面發展、賦予了新的教育任務,大學要切實開展好勞動教育,著重在勞動教育環境營造、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開展勞動教育工作,開創大學勞動教育的新局面。
  • 淺談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社會文化意義
    在中國進入網際網路、數字經濟時代後,習近平總書記向全社會發出號召,重視「德、智、體、美、勞」五育教育,不僅在中國所處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具有一般的人才培養教育意義,從長遠來看,具有更深遠的社會文化意義。通過勞動教育,讓人回歸本心,再造社會根基,助力社會和諧;再造國民創造精神,提升國民創造力,夯實社會基礎。
  • 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徵與價值 |關注
    《意見》規定,小學低年級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小學中高年級要注重勞動習慣養成,初中要注重勞動知識、技能的掌握,高中要注重豐富職業體驗,中等職業學校要培養工匠精神和熱愛勞動的態度,高等學校要注重創新創業。在課程體系上,統一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整體構建「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 新時代勞動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青少年與教師對勞動觀念的認知有差異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 新時代民族地區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的審視與思考
    今年是我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迫切需要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更迫切需要構建完善的勞動教育體系。[1]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不能簡單照搬國外以及我國東部地區的模式,存在的問題不可複製,難以不加區別地推廣。必須特別重視多元民族文化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基本民生改善問題、人才急缺問題。勞動過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勞動過程總是在一定的社會形式中進行的。在現實的社會歷史中,不存在脫離具體的社會形式的勞動過程。
  • 【觀點】張志勇 楊玉春:深刻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思想與新論斷
    《意見》圍繞「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這一新論斷,明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確立了勞動教育的獨立學科地位。《意見》明確「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