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評:《八佰》——解封45年臺海記憶!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八佰》與《八佰壯士》海報(合成圖)

當2020年的《八佰》遇見1975年的《八佰壯士》,跨越45年的臺海記憶就此解封!

1937年8月13日,一個永遠銘刻在華夏史碑的日子,這一天爆發了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淞滬會戰。

1975年,中國臺灣著名導演、編劇丁善璽導演將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本侵略軍的故事搬上大熒幕。柯俊雄、林青霞、張艾嘉、秦漢等臺灣知名演員出演,群星薈萃。該片最終取得了第22屆亞太電影節 (1976)最佳影片成績,林青霞憑藉該片摘得第22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項,導演丁善璽則榮獲第1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2020年,時隔45年,兩岸同樣的題材,同樣的上映月份,大陸電影《八佰》早於臺灣電影《八百壯士》(1975年8月23日上映)2天,於8月21日正式登錄影院。截止2020年8月30日19點26分19秒,大陸電影《八佰》票房已經突破19億。

45年白駒過隙,大陸《八佰》的上映不僅震撼了大陸觀眾,更火到了島內,不同年齡階層的臺灣民眾這一刻拾起曾經的歷史印記,紛紛上網表達自己對《八佰》的感想。在大陸工作學習得以第一線觀影的臺胞留言表示「向保衛國家烈士!致最高敬意」、「電影結束後全場起立鼓掌」、「我昨晚看了,眼淚不停的在眼眶打轉。」

「臺灣會上映嗎?」隔海相望不得觀影的臺灣觀眾則在網上紛紛打聽起了《八佰》登錄臺灣影院的訊息。《八佰》是否在臺灣上映我們不得而知,但對民進黨當局失望成自然的臺灣民眾這一次從未清晰的認識到,「文化臺獨」的侵蝕已讓臺灣的年青一代淡忘歷史,忘記中華民族不可泯滅的過往。

自陳水扁「去中國化」開端二十年以來,民進黨不斷推進「文化臺獨」欲圖切斷中中華文化臍帶。時至今日,臺灣中小學教科書已經完成「去中國化」過程,年輕一輩對八一三淞滬大戰中八百壯士的史詩壯舉再難從紙上尋得蹤跡,民進黨用惡意扭曲的仇恨滋養出今日「去中國化」的毒瘤。

「中小學教科書已經去中國化了,這些年輕輩的不知道了。」「臺灣人很多是不會記得歷史的!而且還會自己篡改歷史勒!」「緬懷先烈時,悲哀今日還有賣國賊。」……無數當臺灣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出對民進黨「去中國化」的質疑吶喊。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我們知道,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篡改歷史,都難以磨滅中國人的血脈連接。無數或成熟、或稚嫩、或年邁的面孔渴望歷史的真相,追尋45年依舊定格在熒幕上的英雄身影。

一寸山河一寸血,豈容青史盡成灰!兩岸人民共念得是逝去的英烈,是血肉與青春鑄就的山河、是中華民族不容泯滅的歷史,屬於中國人的「八佰壯士」從未離去。

83年前,英雄降臨,我們見證歷史;45年前,英雄重現,我們追尋歷史;2020年,解封臺海記憶,我們堅信,屬於兩岸的歷史也必將被重新書寫!(文/黃楊)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八佰》熱屏:四航倉庫擠滿了遊客,牆上還有彈孔
    如果你只看一部國產電影,有人說是「八佰」。日本寇接近上海。為了保存力量和將來反擊,抗戰軍隊從上海撤退,只留下400人。為了迷惑敵人,他們召集800人保衛上海閘北倉庫,以較少的敵人擊退了十餘次進攻,並重新組織了全國抗爭的士氣,稱「八佰壯士」。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電影《八佰》的導演是誰 《八佰》劇情介紹
    八佰誰導演的《八佰》導演是管虎。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有點陌生,但是提起吳亦凡參演的《老炮兒》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吧,這也是管虎導演的作品之一。管虎,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導演,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作品犀利、先鋒,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性,視聽技巧純熟並獨具特色。24歲執導處女作《頭髮亂了》,記錄了九十年代中國年輕人的迷茫與尋找;電影《西施眼》獲得2002年夏威夷國際電影亞洲電影評審團獎(NETPAC)、第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影片。
  • 《八佰》:歷史主義題材電影敘事對集體記憶的建構
    《八佰》這部帶有濃厚愛國主義色彩的影片以具體史實事件的講述為自身敘事的目的,藉助一定的事件形式、隱喻符號、場面調度等方面來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情感,透視人物心靈,進而從審美的意義上達到打動人,感染人的敘事目的,從而建構集體記憶,加深民族同胞的身份認同。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45年前,曾有另一部《八佰》,主演全是巨星,林青霞獲得影后!
    早在1938年,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的第二年。上海左翼導演應雲衛與袁牧之就曾組織拍攝了電影《八百壯士》,這部黑白默片也是華語電影史上的「第一部主旋律電影」,對「524團堅守四行倉庫的英勇事跡」進行了歌頌、讚揚。影片在當時的大後方及香港極為轟動,而且在東南亞甚至西歐都得到熱烈反響,可見八百壯士在當時的國人心中的影響力之大。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的真實戰場,日軍攻打上海時,國民黨八十八師的「八佰壯士」堅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雖然蔣介石讓國際社會出面幹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用智慧、勇氣和鮮血最大限度喚醒了國人抗日的決心,為以後全國抗日打下了堅實基礎。
  • 《八佰》美化國民黨?還能感動臺灣人嗎
    在新冠疫情、南方水災、中美新冷戰的陰霾下,大陸輿論似乎對這個話題提不起多大興趣,直到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的驚豔亮相。雖然影片公映一波三折,爭議鋪天蓋地,但一路高歌猛進的票房,證明成功打動了大陸觀眾的愛國心。抗戰曾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情感紐帶,只是《八佰》還能感動今天的臺灣人嗎?
  • 觀看八佰的說說 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
    觀看八佰的說說電影《八佰》上映後很多人都說不好看,理由千千萬,但這部電影的確有它獨特之處,它沒有很多激烈的交戰場面也沒有太多的的血腥場面,而且大部分戲份都著重的放到那幾個逃兵身上,集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確有一種代入感。
  • 播種前熱期待,電影《八佰》讓你燃燒了中國靈魂嗎?
    作為一部從未播出過的電影,《八佰》這部段時間非常受歡迎,很多導演不僅稱讚這部電影,還直接說中國太需要《八佰》這樣的電影。此外,在點映電影中,許多觀眾已經淚流滿面,那麼什麼樣的電影能在中國中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呢?
  • 重回上海不忘初心《八佰》劇組手拉手亮相上影節開幕紅毯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6月15日正式開幕,導演管虎攜電影《八佰》眾主創亮相開幕紅毯,近30人的陣容成為當晚最受矚目的劇組。開幕當晚,電影《八佰》導演管虎,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寧,騰訊影業高級副總裁、宣發與騰影發行公司負責人高莉,阿里大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淘票票總裁李捷,七印象文化傳媒董事長、電影《八佰》出品人兼總製片人梁靜,(按影片出場順序)演員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姜武、張譯、王千源、張承、杜淳、魏晨、張宥浩、唐藝昕
  • 《八佰》:催人淚下又震撼人心
    作為2020年首部上映的國產商業巨製,自《八佰》宣布定檔以來,便受到了許多觀眾的關注和期待。8月14日晚,該片在廣州開啟首輪提前點映。首批先睹為快的觀眾看完電影後紛紛點讚。「催淚」「感人」成為映後評價的高頻詞。截至記者發稿時,電影《八佰》點映票房已突破千萬,並將在8月17日到20日繼續開啟點映,於8月21日正式全國上映。
  • 票房可與《戰狼2》媲美,《八佰》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
    《八佰》自8月21日起正式公映,目前上映至今22天。而就在昨天,電影《八佰》在官方帳號發布最新消息,宣布該片累計全國票房達28.83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據悉,這也是華語電影首度問鼎全球票房冠軍。
  • 《八佰》觀後感:國產戰爭片強力之作
    觀看了期待巳久的電影 《八 佰》,這是中國新生代導演,極具思考力的管虎的作品,也是國產電影首次用全套IMAX系統拍攝的戰爭大片。 IMAX是世界上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高精密度電影系統裡最先進的。電影《八佰》的成功,拍攝的各項要件一定是與此完美相匹配的。 《八佰》故事取材於1937年8月13日爆發的,以中國軍隊主攻的淞滬合戰後期的一個片段:世人矚目的四行倉庫堅守戰。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由文學系劉德瀕老師作為活動主持者、文學系精品課程《影視策劃經典案例分析》於2020年11月20日圖書館報告廳,邀請了電影《八佰》總製片人梁靜老師。劉老師與梁靜老師一起面向文學系2018、2019、2020級劇作、策劃方向的本科與研究生及第25期文學系進修班的學員,針對電影《八佰》的前期策劃、幕後創作以及定檔發行的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多元的分享、交流與互動。
  • 時評選讀:《八佰》熱映;站C位;毒舌誹謗;體育鍛鍊
    《八佰》熱映帶火紀念館提供紅色教育思考四川在線   作者:堂吉偉德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上映,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成熱門「打卡」地點。8月22日,記者從四行倉庫紀念館了解到,目前該館仍實行提前預約制,每天共2520個參觀名額。
  • 電影《八佰》全方位解析
    01劇情介紹電影《八佰》發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02延遲上線原因第一個原因和檔期有關,今年暑期可沒有「國產保護月」,眾多外國大片都會在七月八月扎堆上,比如《獅子王》、《蜘蛛俠》 等,《八佰第二個原因和該片的劇情有關,該片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 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的故事。
  • 《八佰》:為抗戰片的神秘問題,預留一個粗淺的答案
    當然,它也做到了——在公映僅不到4天時間裡,《八佰》以影史級的近100%的上座率,收穫了超過10億的票房,成為2020年第一部現象級的作品。從殺青到上映,《八佰》的中場休息極為漫長。當然,公映後所展現的全imax攝影,極富匠心的視聽設計,的確震撼了所有觀眾的感官,但不得不說,討論《八佰》的「煽動」,也需要正視那些銀幕之外的畫外之音。
  • 八佰:比電影更殘酷的歷史事件
    走出電影院,腦海裡不斷閃現出「八佰」壯士跳樓護牆時的吶喊、是蘇州河對岸同胞振奮人心的鼓舞、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陰險和西方列強的漠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片尾彩蛋上一張張真實、淳樸的面容。 作為疫情以來的第一部大製作,《八佰》給了我太多驚喜。 比電影更動人的是其背後更動人的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