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高材生,一個個去送外賣?是學校的痛還是家長的痛

2020-12-11 葉秋說教育

文/葉秋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輕人的終生自修作準備……

每年的畢業生都不計其數,而這些畢業生需要面臨的,也就是就業。而且現在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原因不僅僅是,自己需要和同屆畢業生去競爭,因為現在年輕就業者工作的不穩定,他們還需要和眾多往屆畢業生去競爭。所以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啊。

而現在,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其實也不局限於坐辦公室,更多的選擇了一份「風裡來雨裡去」的工作。而其中這類工作佔比最高的,估計讓不少人都有震驚不已,竟然是送外賣。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個個去送外賣?是學校的痛還是家長的痛?

很多畢業生在進入工作後,感覺自己工作不順心,哪怕是高工資,最後也選擇了放棄,而他們選擇的,很多居然是送外賣這份不起眼的工作。在家長眼裡,其實不是不讓孩子們去做這份工作,但先不說很多家長覺得送外賣說不去不是很體面。其實核心還是心疼自己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那麼辛苦,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裡。

而對於學校來講,自己辛苦培養了四年的學生,在射虎上的工作,即便不是高薪穩定的,也應該是通過自己努力坐辦公室的那類,當然部分專業除外。但怎麼也不會想到,居然是穿梭於大街小巷的送外賣。估計老師和家長們,在某個角度看,還是」痛心不已」的。

當然對於送外賣的大學生來講,就不那麼認為了。首先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懂得一個很證明的道理,那就是所有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只要是通過合法的勞動進行自己的工作,其實都應該是值得尊敬的。外賣員每天風吹日曬的將美食送到客戶手上,他們收穫的好評就是他們工作的最大動力。

而且,現在的就業形勢,不代表大學生找到工作就一直穩定了,其實競爭不止在擇業上,在工作中也有,企業的工作人員也有著他們的「生存法則」,在相對而言看實力的現在,其實「優勝劣汰」這個現象已經是常態了,後來居上的優質人才,總能不經意間將前輩「淘汰」掉,所以不少人就是這樣「被辭職」的。這樣看來送外賣的工作性質就很簡單了,多勞多得,僅此而已。

好啦,今天小編和大家講的就這些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個個去送外賣?是學校的痛還是家長的痛?大家對於現在很多高校畢業生加入送外賣隊伍的現象,自己是怎麼去看待的呢?

往期精彩

江蘇新建「雙一流985」高校,投資20億,無錫擊敗南京成校址

廣州新建「公辦交通類」高校,投資百億之多,黃埔區學生有福了

教師迎來了春天,鐵飯碗熬成了「金飯碗」,這下教資含金量更高了

2021考研開啟衝刺模式,這些備考乾貨,你還不趕緊收藏起來?

相關焦點

  • 那個被高曉松痛批沒胸懷天下的清華高材生現在如何了
    還記得那個在奇葩說現場被高曉松痛批找工作的清華高材生嗎,他最後的職業絕對出人意料, 這位高材生竟然加入了央視,成了軍事頻道的主持人,剛畢業能有這樣的起點不得不說本人還是相當有實力的,他本身就是新聞與傳播學畢業,去央視做主持人也算是學有所用吧,但不知道在高曉松看來這份工作有沒有胸懷天下,有沒有改造國家,有沒有對得起清華多年的教育。
  • 山東學校拉小車扔學生外賣引爭議,吃飯問題成學生痛點
    有爆料人稱,因為學校食堂有點貴,所以家長給學生點了外賣。9月21日,學校工作人員回應此事,稱: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外賣一律不準進校園。此外,學校工作人員還表示,家長送的餐學生可以吃,但外賣一律不準,且外賣也是學生自行點,若學生因吃外賣出現問題,學校是要承擔責任的。
  • 生命中的痛點
    如果雙方父母都爭著搶著做飯送飯的話,對小孩的媽媽來說,可以說再幸福不過的事了,但往往每一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選擇:中國傳統,孩子出生後照顧孩子的事,丈夫和孩子的爺爺奶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有些家庭卻把照顧孩子的事推給姥姥、姥爺這邊去做,認為您的女兒還是您照顧比較好,這就給雙方家長間產生了小小隔閡,由此埋下了些許心與心之間的痛點。
  • 大學畢業後,我不想送外賣
    ,那些大學生要不是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就是索性求職無門,更有甚者乾脆大學畢業後直接做起了送外賣的工作。當小張看到這些報導後,作為還有一年即將畢業的他,心裏面充滿了迷惘與不安,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該從事什麼行業或者在畢業後能不能夠找到工作,這些對他來說都是未知的。而對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從事外賣行業的工作,小張是抗拒的,他心想:「畢竟是一名大學生,送外賣對於我來說未免太過低廉了,同時又太過丟臉了,大學畢業後,無論如何我都不想送外賣……」。
  • 上了一輩子大學,畢業之後給人送外賣,這樣丟不丟人?
    辛辛苦苦,從小到大上了那麼多年的學,最後大學畢業了,卻給人家送外賣這丟人嗎?李老師覺得面子上丟人,裡子丟不丟人自己知道。我這裡講個故事,真實的故事。一、「北大屠夫」陳步軒號稱「北大屠夫」的陸步軒在1999年北大畢業後因生意失敗開始賣豬肉,媒體的報導鋪天蓋地。
  • 研究生畢業送外賣遭群嘲,馬雲一句話道破真相
    也就是說,現在有7萬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在送外賣。「你爸媽辛辛苦苦供你讀書那麼多年,是為了讓你送外賣的嗎?」就像開篇提到的送外賣工作,這樣一個普通崗位做得好,會大大提高用戶的體驗,更多用戶的加入,對整個平臺的發展大有助益。
  • 70000研究生畢業送外賣,混日子,就是混自己
    最近,朋友圈在瘋傳這樣一組數據:中國有700萬外賣小哥,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佔15%,碩士及以上學歷佔1%。也就是說,現在有7萬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在送外賣。竟有這麼多高學歷人才,在做這麼一份普通的工作?數字之大,有些讓人震驚。
  • 如果給大學生兩個選擇:送外賣還是當老師?結果出乎你的意料!
    一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經過6年小學,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學,一共需要在校學習16年才能大學畢業,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竟然有很多人選擇送外賣
  • 海底撈獨立外賣背後:90%餐飲老闆的痛點,它是怎麼解決的?
    在它前後,樂凱撒、有飯等餐企也選擇將外賣獨立運作。當先行者們已經用外賣重構企業成本結構,那些把外賣做成雞肋的老闆們也都開始急了:怎麼才能解決外賣的效率和利潤痛點?」內參君調查發現,大部分餐企涉足外賣以後的運營狀態有以下幾個痛點:a、接單速度慢大部分商家的堂食與外賣統一運營。一個小小的收銀臺,既要為堂食顧客點餐、下單、收銀,還要同時接收線上不同平臺的外賣訂單,然後再逐一分配至後廚和相關配送人員。客流量大的時候,平均每單的接單時長延長1~ 2 倍,總接單率就會成倍下滑,無形中,流失客流。
  • 70000研究生畢業送外賣,馬雲一話道破真相:混日子就混自己
    也就是說,現在有7萬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在送外賣。畢業後選擇送外賣的研究生,或許比7萬這個數字還要多。某房源app上,光是北京區域,認證為雙一流大學畢業的房產中介就佔比4.4%。相當於每23個銷售當中,就有一個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
  • 7萬碩士21萬本科送外賣!是知識改變命運?還是現實改變命運?
    按照傳統觀念的想法,當今社會,還是有絕大多數的人認同這種傳統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知識改變命運,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就應該是當公務員,進好單位或坐在高檔的寫字間裡當高管,開啟前程似錦的人生。而那些沒有努力讀書的人,大家會覺得就應該回家務農或找一些辛苦的工作餬口,開始苦逼的人生。
  • 研究生畢業送外賣丟人嗎?把「體面」當飯吃的人遲早會餓死~
    最近看到一組數據令我非常震驚:中國有700萬外賣小哥,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佔15%,碩士及以上學歷佔1%,也就是說,目前在中國有70000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選擇從事送外賣的工作……第一反應就是:天吶,也太大材小用了吧
  • 研究生畢業送外賣,馬雲一句話道破真相:混日子,就是混自己
    01最近,朋友圈在瘋傳這樣一組數據:中國有700萬外賣小哥,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佔15%,碩士及以上學歷佔1%。也就是說,現在有7萬名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在送外賣。畢業後選擇送外賣的研究生,或許比7萬這個數字還要多。
  • 罵外賣小哥"底層豬"的大學生,畢業後會不會去送外賣?
    02要是人格出了問題,讀書再多也白費王陽明參加的科舉考試也好,現在高中生考大學也好,最終的目的都在於完善人格。德才兼備,德在前,如果沒有好的德行,人格就會出問題,人格一旦出了問題,讀書再多也是白費。就拿安徽工業大學的那位辱罵外賣小哥的大學生來說,人格就有很大的問題。
  • 大學生作弊墜亡事件帶來的殤痛與反思
    ,對於補考學生嚴肅考試紀律並沒有錯,如果放任作弊行為,任由學生平時不用功,考試抱佛腳,那是對認真努力的學生的不公平,是對學校教育質量的不負責。作弊的忐忑,被抓的窘迫,公之於眾的羞憤,記過的處罰,能否畢業的焦慮,家長的失望等等,在這20分鐘裡由一個孩子獨自承擔了,無助,無力,無望,眼淚的盡頭是生命的終結,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救贖。
  • 全國有7萬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在送外賣:她還進不了大學嗎?
    文|秘籍君去年熱播劇《小歡喜》,裡面的中年男人方圓,是90年代初某財經大學的高材生,妥妥闖過高考獨木橋的勝利者,有著光鮮、收入不低的工作,但是人才市場變化太快,人到中年的他慘遭裁員。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現狀,求職不順的他盯上了送外賣的工作,令人唏噓。但是,當影視劇照進真實的現實,才發現現實生活中的人才市場競爭更殘酷......
  • 順產痛還是剖腹產痛?
    順產痛還是剖腹產痛?相信每個媽媽生娃前都提過這樣的問題,各種論壇上大家更是為這事兒吵翻天。可是相信大家從沒得到滿意的回答,最多的結果是:各有各的痛!即使打上了無痛,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狀況發生,讓生娃經歷有點一言難盡。
  • 從7萬碩士送外賣看學習目的的重要性
    最近7萬碩士送外賣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雖然很多人都在說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碩士送外賣也很正常。但是我想更多的人心裡一定會有一些不痛快,有一些悲傷。寒窗苦讀12年再加上本科碩士7年,21年的寒窗苦讀換來了一份兒外賣的工作,用很多人心中的一句吐槽:不念書哇,還送不了外賣嗎?
  • 大學生送外賣,到底是我們辜負了學歷還是學歷辜負了我們
    自從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除了頂尖學校的學生找份好工作比較容易外,大部分高校的大學生都面臨著找不到好工作的現狀,十年寒窗苦讀,畢業的時候又遇到了就業的艱難,有一部分學生便放下了身段,去做一些比如送外賣這樣的工作,送外賣技術含量較低,門檻也不高,但是現在點外賣的配送費越來越高,這樣外賣員工資也還理想,這種簡單重複的工作也吸引了大量的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