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公眾號分為四部分內容
一、 作文課手記·擁抱你,我會捨不得呼吸
二、 學生原創三篇·宋筱藝 殷立菁 劉星宇
三、 看電影是一種生命課堂教育
四、 周末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印度
--作文課手記
擁抱你,我會捨不得呼吸
作文課,題目是《( )的記憶》。要求補充題目。有的孩子不知道怎樣補充,我說,你可以寫《童年的記憶》、《溫暖的記憶》、《媽媽懷抱裡的記憶》等等啊。
一個孩子說,媽媽懷抱裡的記憶,不記得了。
其他孩子也說不記得關於媽媽懷抱的記憶。
不是的,孩子們。現在的你們,關於媽媽懷抱裡的記憶應該是持續的,因為媽媽的懷抱對你們沒有中斷,不像我小時候,那時人們夙興夜寐,仍填不飽肚子,哪有閒工夫抱孩子。我的記憶裡,關於媽媽懷抱的記憶是真沒有,但現在的孩子有。一問果然。
初三的宋筱藝,媽媽昨晚還抱了她。因為她媽媽每天晚上在睡前給她一個擁抱。
初二的殷立菁的媽媽早晨還抱了她。因為她媽媽每天早晨叫她起床的時候,都給她一個擁抱。
雖然我沒有關於媽媽懷抱的記憶,但我卻又深知,媽媽是的確抱過我的——除了媽媽,還有誰抱呢。懷抱,是一個多麼柔軟的詞。帶著體溫,帶著心跳,接通彼此的生命,律動著愛的合奏,向彼此灌注暖流。一個把懷抱給你的人,必定是最愛你的人,最疼你的人。而當你遇到所愛,也總是想去擁抱,對著晚霞,草原,藍天,那些伸出的雙臂,就是擁抱。
因為對懷抱的依戀,我在世間追索尋覓,愛的懷抱,我最信任的地方。比如樹的懷抱,它有皮膚,有骨骼,也有血脈,有接通天地的法力,讓我有一種安全感,堅定感,和籠罩感,遮蔽風雨,擋住歲月,它具有懷抱的一切元素,在大樹的懷抱裡,我祈禱。
比如那種野草遍布的山坡,如果你不曾有那麼一次,躺在大地的懷抱裡,你就永遠體會不到地球在轉動,陽光怎麼落下金色的帷幕。萬物生長,人原來是大地的子孫,一直在深厚的懷抱裡。
比如海的懷抱,最像一個人,呼吸著,擁你在懷,撫摸你,融化你,心潮起伏,愛意澎拜……
每個人,都想要一個懷抱。像樹木,像草地,像大海一樣,柔情似水,濃密又悠遠。
冬天裡回村,走在街上,遇一農婦,棗面歷齒,寒風吹,白髮如蘆花飛。我媽對我說:「這是你五婆,你不認識了嗎,你小時候,她可抱你了。」
我心驚悚,和魯迅回到闊別二十年餘年的故鄉,聽到圓規身材的豆腐西施兩手搭在髀間,說「我還抱過你咧」的心情是一樣一樣的。
最近一次與人擁抱是在海邊。大排檔的桌子都是露天的,撐著帆布傘。看不到海,但海風腥溼,在找座位的時候,忽聽有人喊我的名字,接著就把我抱在懷裡,我感到,我們的鎖骨碰到了一起。
--學生原創·《( )的記憶》---
一株牽牛花的記憶
初二 宋筱藝
靜靜的,靜靜的,在一片無邊無際的靜謐當中,我甦醒了,我的記憶也由此開始。我是一顆牽牛花的種子,埋沒於土壤之中,等待一滴清涼的露珠來滋潤我,來賜予我的新生。
不知等了多久,一股甘泉的水流緩緩滲過土壤,流過我的身體,浸泡著我的身體。我拼命汲取這份上天的甘露,很快,我突破了種皮的束縛,我發芽了。
破土而出的感覺真好!我終於擺脫了那種揮之不去的黑暗。從土壤中探出頭來後,我才知道,原來我棲身在一棵仙人球的旁邊。它已4歲了,並不住在遼闊的沙漠裡,而是被小主人養在花盆裡,它長得又粗又壯,屯滿了水分,還渾身帶刺兒。我只能用它不要的水分來生存,還要畏縮在花盆一角,防止它來扎我。但即使如此,我也依舊很快樂,至少我能生長了。
我的壽命很短,只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我竭盡全力去生長。幾周的時間,我的個頭就高過了仙人掌鄰居。可我天生渾身乏力,個頭高是站不住的。無奈之下,我只得忍受著欄杆兄的白眼依附於它身上。
又過了一個月,我的藤蔓爬滿了整面欄杆,遠遠地看,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我還想開花結種子,那才是我生命的意義。不久,紫藍色的花骨朵長滿了全身,然而,要讓它們開花談何容易?我把全身的養分集中在花骨朵上,綻放出一個個豔麗的小喇叭,我盡情地歌頌對世界的讚美,對生命的熱愛。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
此時,因我把養分都集中在花朵上,我的葉子已有些枯黃,我知道,很快,我生命的燭火就將熄滅,但我不害怕,因為我的生命換來的是寶貴的種子,那是我生命的延續。待到來年春天,牽牛花又將開放,又將裝點這個世界。在我的記憶裡,我的一生沒有遺憾。
大樹下的記憶
初二 殷立菁
小時候,我是住在奶奶家的。奶奶家門口,有一棵很高大的大樹,我對這棵大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盛夏的中午,我無法忍受熱浪的攻擊,奶奶便把我抱到大樹底下乘涼。我在大樹底下呆的時間比呆在家裡的時間都長。大樹,是看著我長大的。我在大樹底下的海綿板上午睡、吃飯、玩耍,有時調皮用小刀在大樹的樹幹上刻小人兒,那時覺得大樹棒極了,每天都無憂無慮地和大樹在一起,大樹下是我覺得最棒的地方,我開心時,大樹和我一起放聲大笑;我傷心時,我放聲大哭,大樹則在安慰我。大樹下的記憶,是開心的,快樂的。
還記得,有一次,中午,奶奶無論如何哄我,我都睡不著覺。奶奶只好放我到大樹下,讓我自己涼快。我躺在大樹底下,眼朝上望去,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雲朵,灰色的小鳥,綠色的樹葉,還有黑色的知了,棕色的樹幹,簡直是一幅完美的風景畫啊!想著想著,我就有些困了,聽著知了、樹葉、風合奏的搖籃曲,我很快便進入了夢鄉,大樹下的記憶,就是這麼奇妙,就是這麼美好……
我想,大樹的記憶,也是這樣,看著自己身下有一個小人在睡覺,在玩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人也越長越大,越長越高了,所做的事情,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幼稚了。
大樹下的記憶是欣慰的。
童年的記憶
初一 劉星宇
我記事比較晚,童年對我來說,留下的多對童年的留戀和嚮往。
♥對朋友的記憶
我的朋友,小名叫嬰衣,與我同齡。他住在我爺爺隔壁。童年的我們每天都是活蹦亂跳,不時做點雞飛狗跳惹來大人追殺的惡作劇。記得我們將鞭炮扔進雞窩,記得我們爭騎爺爺的大狗,記得我們互相放風,偷果園裡沒有成熟的青果,記得傍晚,大人呼喚我們,我們卻躲在草垛後,最後一起被捕。
現在我們已經五年沒有再見面,也不知道他長成了什麼樣子,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幾年之後記起你,才想到你和我一樣,都變了模樣。」
♥對小溪的記憶
爺爺屋旁,一條小溪流過,清澈見底,就像剛湧出來的山泉水,夏天,那裡總是歡笑最多的地方。溪水不深不淺,奶奶在下遊洗衣服,我們在上遊戲水。波光粼粼的溪面上倒映著我短暫又美麗的童年記憶。
但是,現在的小溪已經沒有以往的清澈,而是被汙染得渾濁了,不復我童年時看到的光彩。
♥對老屋的記憶
老屋是我童年記憶中的庇護所,那裡是爺爺奶奶給我的愛和寵溺。老院是記憶中夜晚降臨的地方,每個夏夜,吃過晚飯,看著燈上的飛蛾,聽老人講那流傳千年的傳說、神話。
童年的記憶告訴我,童年雖然會離我遠去,但不會從我的記憶中淡去,縱然有些什麼會改變,但總有一些人,一些物記得我。
--周末電影·看電影是一種生命教育課堂
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最近作文課公眾號的變化,一是推送時間由隨時改為固定的周五晚。二是每次會推薦一部電影。
和閱讀一樣,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同樣可以給我們很多營養。前提是,必須是好電影。
越來越多的文化、知識、信息、創意、審美,以及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都能夠以電影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說,電影的學習,是提高文學素養乃至綜合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但不少孩子和家長反映,不知道看哪些電影,更多的觀眾是隨著廣告和炒作走,比如那些賀歲片,惡俗的搞笑片、只能給人生理刺激的暴力、槍戰片,這些是沒有營養的電影。所以我想在此分享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好電影,因為我捨不得孩子們,將寶貴的時間,用來看喜羊羊、巴拉拉,甚至宮鬥戲,俗氣的古裝劇,從而染上庸俗、淺薄、豔麗、市儈的習氣,喪失觀察探索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保持純真的能力以及追求美好的能力。
電影是一部活動的書,孩子經由電影,可以立體地感受世間百態。
電影也是一個連接的橋梁,孩子可以發掘興趣,增加修養,塑造性格,培養品質,確定自己的價值觀。
陪養孩子看電影的習慣,其實是一種生命教育,這個課程,不僅僅在於學了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
看電影的方式,我一直認為,不管是在電影院,電視還是電腦,如果有條件,最好全家人一起看。
一起看電影,有什麼好處,不用多說,你自有收穫。
-周末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電影類型:生活、校園、勵志、成長、藝術、喜劇、歌舞。
適合:6歲以上。
片長:160分鐘。建議分兩個晚上看。
國家:印度
內容簡介: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學習很差的孩子,在一位怪老師的影響下,找到自我。,培養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