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進行錯題整理?
在學習中,大部分學生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講過了,做過了,考過了,有的還不止做一次。再次拿到手,感覺「似曾相識」,但是還是一做就錯,這些錯題的背後,往往就是你們知識上的漏洞之處。如果這些漏洞不加以分析整理,那在做題時他們就會到處踩到坑了。
二、如何進行錯題整理
(一)什麼題型要進行整理
不要將錯題本做成作業本,所有錯題都整理到錯題本上,要精而少。同一種錯誤的錯題不需要多次整理,但是可以記錄自己錯誤的次數,以便複習時可以抓住自己的高頻錯題。
1.沒有掌握的題
主要是學生平常沒有理解,不會解答的題。對於這類知識性的錯誤,把它整理出來梳理理解很有必要。通過重新做一遍或幾遍,將知識分析清楚,可以將我們的知識體系補充完整。
在整理這類型的題時除了要將知識理解透,重點還要分析清楚自己未掌握的原因,是學習方法有待改進還是學習狀態需要調整。
2.易混淆的題型
主要是考查的概念,知識點非常相近而且相關聯,導致容易弄混淆。比如學生在利用面積公式求高或底時,很容易將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求法弄混淆,到底需不需要乘2,很容易弄錯。還有比如說8.8×5.6÷8.8×5.6學生經常容易把它和8.8×5.6÷(8.8×5.6)兩個弄混淆錯算成1。這類型的題在整理的時候,一定需要進行對比整理。
3.審題錯誤的題型
這類型的題主要表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最容易被人忽略而導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比如說比大小時題目要求「從小到大」,但是很容易寫成「從大到小」。還比如說求「各是多少」容易寫成「共是多少」。
(二)怎麼整理
1.分類整理:可以按知識點整理,錯誤類別整理,對比整理。在新課階段學習進度是按不同知識章節進行的,所以可以根據知識分類整理。在複習階段可以按錯誤類別分類和對比整理。
2.整理錯題的格式和步驟:
首先可以從錯題,知識點,錯誤原因,正確答案,以後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整理。
整理步驟
(1)謄寫題目
(2)分析所設知識點和錯誤原因。不要用如「粗心」這樣的籠統的話去概括錯誤原因。
(3)訂正過程。
(4)總結改進措施
(5)覆蓋便籤紙,蓋住答案。以便多次複習。
(三)用活頁整理:方便類別對比,留空以待下次整理同類別的知識或者對比整理。
三、如何運用錯題本
(一)定期複習:複習頻率可以每周一次。一個章節結束,每次單元測之前也可以將本單元的錯題進行複習。期中期末複習時錯題本也是非常有效的複習資源。
(二)給錯題集做減法。
在不斷整理新錯題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給錯題本作減法,將已經完全過關,錯誤率很少的題可以從錯題集抽離出來。錯題集裡面只留下那些你真的還沒完全搞懂或很容易出錯的題,保證你每一次翻開錯題集都能做有效學習。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請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