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必考內容之一的文言文越來越成為家長和孩子們眼中的攔路虎了,不少家長都充滿焦慮:為何孩子文言文翻譯總是得分低,充滿畏難情緒。如果你掌握了以下文言文翻譯小技巧,那翻譯起來會輕鬆許多哦。
那麼必備的小技巧有哪些呢?
一、組詞法
我們不難發現文言文許多字詞是單音節的省略詞,因此變得簡便,所以翻譯時我們可以把它細緻化,這也就是我們說到的用組詞的方法來解釋很多文言詞的依據。
例:政通人和……(範仲淹《嶽陽樓記》)
翻譯:政事通暢,人民和樂……
二、照抄或更換
不難發現,文言文中涉及到許多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號等專用名詞,那麼在翻譯時直接照抄即可,無須苦思冥想。
例:慶曆四年春,藤子京謫守巴陵郡。(範仲淹《嶽陽樓記》)
翻譯:(宋仁宗)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巴陵做郡守。
三、增補與刪除
文言文中常常有很多省略句,而且省略的內容往往多而靈活。我們在翻譯時,應該根據上下文的語義進行增補。
例:一鼓作氣,再(鼓)而(氣)衰,三(鼓)而(氣)竭。(《左傳·曹劌論戰》)
翻譯: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消失了。
文言文用的一些虛詞,有的只起某種語法作用,沒有實際意義,翻譯時多刪除。
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說》)
翻譯: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裡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
四、合譯
互文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文言文中的互文句,翻譯時多將上下句合為一句。
例: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翻譯:將軍和壯士在十年中身經百戰,有的戰死了,有的得勝歸來。
五、調換順序
文言文中有一些倒裝句,翻譯時要注意調換順序。
例: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翻譯: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此外,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用作補語,而現在多用作狀語,翻譯時也需要酌情調換順序。
例:行者休於樹。(歐陽修《醉翁亭記》)
翻譯: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六、遵循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力求逐字翻譯,字字落實;意譯則注重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直譯準確而簡潔,意譯靈活而流暢。翻譯時應該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翻譯:目光短淺的人怎麼會知道抱負遠大的人的志向呢!
中考文言文既要求句意順暢,還要求能夠翻譯出重點字詞,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儘量遵循直譯為主,字字落實的原則,掌握上面的小技巧對理解句意,翻譯準確字詞都非常管用。
當然文言文學習最根本的還是要多讀文言文,在不斷閱讀中積累字詞,培養自己對文言文的興趣和語感,我們如水的課堂上有許多有趣的文言文,還有老師的細緻引導,歡迎同學們前來試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