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日語
學日語 去日本留學 就選新世界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為新世界日語加上星標,每天學點日本語!
去日本拉麵店吃過拉麵的人就一定會知道,
點一碗拉麵再叫一份餃子或者白飯是標準配置。
有些重口味客官還會把白飯換成炒飯。
這在我們中國人聽起來絕對算是負擔。因為中國人在對於主食和配菜的界定鮮明,主食配主食的這種搭配是嚴重背離中國人的基本常識的,而且也不甚美味。
「碳水化合物 X 碳水化合物」這種組合在日本的確很常見,什麼餃子配飯,烏冬/蕎麥麵配飯,還有上面所說的,拉麵配白飯。
為此,小編專門查了相關資料,發現,在日文維基百科有一個專門的詞,叫ラーメンライス,就是ramenrice,翻譯過來就是拉麵米飯(以下為日文維基的解釋)。
ラーメンに飯を添える理由は?
為什麼會用拉麵下飯呢?
a:ラーメンだけでは量を満足できない客に向けたもの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a:為了照顧那些僅僅吃一碗拉麵不太夠的顧客。
b:単に食べる量を増すだけなら麵を増やして大盛りのラーメンにする方法もあるが、大盛りでは麵とスープのバランスが釣り合わず、食べている途中で麵がのびてしまうといったことから麵のかわりに飯を添えたものとの解釈もある。
b:雖然說也可以要大碗拉麵,但是會導致面和湯的比例有失偏頗,以及吃的時候會出現面泡漲等情況,所以為了代替面,飯就出場了。
c:北海道札幌市のラーメン店・味の三平は、かつてラーメンだけでは足りない客に飯を出しており、若い客が「ラーメンライス」と注文したことが全國に広まったことがラーメンライスの始まりと語っている。
c:北海道札幌有個拉麵店(味之三平)為了照顧一碗拉麵吃不夠的顧客所以開始提供米飯,然後這種吃法逐漸擴展到日本全國。
d:塩気の強いラーメンのスープが飯のおかずに適しているとの意見もある。
d:偏鹹的拉麵湯跟飯非常搭,適合下飯,也有這一說。
e:また、味の濃い徳島ラーメンはラーメンライスで食べるのが標準的とも言われる。
日系拉麵很重要的一個分支——德島拉麵因為味道比較重,所以拉麵+米飯才是標準食。
餃子、拉麵配米飯
在日本食譜中還有一種套餐叫做「餃子定食」(餃子套餐)。餃子定食就是由米飯、煎餃和湯配成的套餐。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樣的吃法無異於「大餅卷饅頭」,但其實對於日本人來說,餃子絕對只能算是配菜。
這要從餃子在日本的歷史開始說起。餃子在日本普及的歷史是很短,真正開始大規模吃餃子是在東北的時候(之前也有人吃,但是並沒有普及),戰後餃子便在日本普及開來。
餃子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美食,在中國當然可以當主食。但是對於當時習慣以米飯為主食的日本人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從登陸日本的那天開始,餃子就保持著「菜」的姿態。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也說過:
「日本人深信只有大米,麵包和麵條才可以擔當主食。即使同樣是麵食,形狀稍微不同,就只能當菜餚了。所以家裡包的餃子,媽媽在平底鍋裡煎好了,就跟白米飯、味噌湯一起上桌,也沒人覺得不對頭。日本人一直偏愛燒餃子(鍋貼)而不大接受水餃,也是因為鍋貼配上白米飯更適合。」
所以也不難理解在他們的觀念當中,只有送入口中時有清脆的口感,肉汁從薄皮裡滲出來的才叫餃子。因此,日式煎餃在日本被稱為「餃子」「ぎょうざ」、而中國的白色麵皮的餃子則被稱為「水餃子」(すいぎょうざ)。
如果來到日本,你想不想也嘗試一下這種別樣的風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