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級法律碩士教育中心研究生
獲得日語證書:N1、專四、專八
身為日專生的歲月已成往日,駐足細想,距離開始學習日語,一不留神也已經過了很多年,那些日子在記憶的長河裡緩緩流淌,偶爾如暗夜星辰般,閃爍著點點光芒。
感謝這次約稿,給了我一個回顧日語學習的機會,經驗不足,行文不當之處,煩請大家批評指正。下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個人情況,第二部分是日語學習經驗,第三部分是N1備考經驗。
我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語系,本科期間通過了日語專業四級,專業八級,日本語能力測試N1級的考試,由一個日語小白,逐步邁入日語學習的大門。
現在我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雖然已經轉型成一名法科生,但我時刻不忘自己日專生的出身,儘可能想要將日語和法律結合。
上大學前我從未接觸過日語。當我踏入班裡的那一刻整個人都懵了,同班同學大都是日本文化愛好者,已經自學過日語,班長同學甚至直接可以跟著大二的前輩一起上課。大家可以自如的交流一些簡單的短語,只有我突然闖入日語的世界裡不知所措。
很快我開始認真聽課,從零開始學習,學著用日劇、日漫來「磨耳朵」,逐漸也愛上了這門語言,可以自發學習,水平的提高就在一點一滴中悄然發生了。
時至今日,這麼多同學中,還是心懷熱愛的才可以走得更遠,比如班長同學,毫無懸念的考入了北大日語翻碩。
日語身為一門語言,不像數學,不會就是不會,而語言只要下苦功夫,就會有所收穫。語言專業生的大學生活是枯燥的,在校園各個角落可以聽到各種語言的練習聲。日復一日的重複,年復一年的累積,無他,唯手熟爾。
有一種說法是將語言的學習分為聽說讀寫譯,但這些分類的界限其實都很模糊,語言水平的提升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開來。聽和讀屬於輸入,寫、說和譯屬於輸出。要保持一定的輸入量,才能有輸出。對於從零基礎開始的日語學習者來說,大量的輸入是基礎。
聽,大量的聽,課文聽力,日劇日漫、NHK新聞等。有些材料可以倍速聽,多跟讀以練音準,培養語感,一篇課文可以速讀,大聲讀。
讀,大量的讀,讀課文,讀原著。要讓自己通過文字去學習詞彙、句型、表達;感受文化、語言習慣、日語的思維方式。專業的語言學習者不應該將外語在腦海中翻譯成漢語再去理解,應該試著像母語學習者一般,直接去理解文字本身的含義。
說和寫都屬於輸出,都是在表達,在聽和讀的輸入後,解碼,然後再編碼,最後輸出。當然輸出也是要練習的,練習如何解碼再編碼,只有可以輸出的東西才是你真正掌握的。要學著拆解、套用自己學到的語句來自我表達。抓住說話的機會,和日本人交流的機會,多寫一些東西,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大量的練習了。
「譯」則屬於更高階段,要求信達雅,不只是語言本身,還有兩國文化背景的積累,再加一些技巧等等,此處不多加贅述。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免費的日語學習平臺:綜合日語。這是個體公眾號,運營者是我的老師,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何琳。她是綜合日語的主編,現已退休,運營了《綜合日語》公眾號,無償分享原創學習資料,「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令人敬佩。
N1考試的試卷分三大類:一、文字、詞彙;二、閱讀、語法;三、聽力。所有題目都是選擇題,總分180分,合格分100分,要求總分達到合格分,且單項都在19分或以上。我是大三上半學期(9月)開始備考N1考試,並在12月的考試中順利通過。
就我個人而言,N1的備考主要就是做真題,一定要是真題。我們的課程一直很緊,幾乎每天都有八點的早課,作業也很多,大三上還有科研立項等任務,所以備考N1要擠時間的。我每天早上上課前會去圖書館做半小時聽力,晚上做完作業後再做閱讀等板塊,晚上運動時也會聽真題的聽力等等,儘量連續的學習,以求對知識點保持一定的熟悉度。
總而言之,在基礎紮實、並堅持練習的前提下,N1的考試不過是水到渠成,無需太多額外的精力。當時有一位其他專業輔修日語的同學,從開始學習日語到通過N1考試,只用了一年時間。足以見得,日語並不可怕,N1也並不可怕,只要下到功夫,日專生兩年能做到的,你一年也可以做到。
當初次聽說要分享日語學習經驗時,我確有些惶恐,自己的水平在同輩中實在是非常普通,經驗也不足,多少寫了這些文字,希望能有所助益。感謝日語學習中所有遇到的老師和同學們,他們對日語的熱情和態度一直影響著我。
祝願所有的日語學習者們,都可以收穫自己滿意的、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