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教育訊日前,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中魯迅的《風箏》被刪,換成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網傳「魯迅文章退出是因為『魯迅的文章與時代脫節』、『魯迅文章所體現的思想是社會的陰暗面,與社會主旋律格調不一致』」等批評之聲,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教材的文章替換隻是根據教學難度進行的技術層面的調整。
據介紹,目前人教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教材裡,依舊有魯迅的6篇文章,所佔比例仍是國內作家最多的。
按照現行做法,語文教科書每年再版都會做一些微調,每隔一個周期都要進行一次大的調整。一來吸收新的文學成果,二來緊跟社會變化。「主要根據教學一線老師、學生的反饋,來做一些技術層面的調整。與其他因素無關。」
教材調動是常規
2012年初教育部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科目的新課程標準,部分學科新教材去年秋季投入使用,語文新教材今年才和師生見面。「去年用的是新課標,但語文教材還是老教材。 」一位一線語文老師說,今年新修訂的教材將更加有助於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新課標的理念。
「魯迅去留」看法不同
魯迅作品再遭「撤下」,網友熱議不斷。有人認為魯迅文章確實難懂,不適合孩子閱讀,應該刪去。《仙劍奇俠傳》小說作者張鳳翔就在微博上表示贊同:「初中時就覺得魯迅的課文過於晦澀,那時對語文印象不好就因魯迅課文。初中生最重要是體驗文學之美,培養興趣而不是講批判、論滄桑。」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微博 截圖
同時也有一些堅決反對魯迅作品被刪的聲音。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通過微博說:「我堅決不贊成『刪除教材中魯迅作品和初中生閱讀不宜過於深刻』的觀點。當下不少編教材的以一己之淺薄揣度魯迅之深刻並殃及學生,是很惡俗的。當下問題是如何編出真正的語文教材和改革教學方法。」
網友談印象最深的魯迅文章
所學過的魯迅的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所學過的魯迅的文章裡的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哪句?就這兩個問題,網友回答如下:
網友kami:故鄉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網友少云:阿Q正傳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他這麼寫就是好, 我要這麼寫就是糟,因為這個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