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應稱:嚴重失實
近日網絡有傳聞稱,教育部把選自有關叢書中毛澤東、魯迅、雷鋒、黃繼光等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的課文從中小學教材中全部刪除。教育部官網17日發出聲明稱,上述言論嚴重失實。
教育部表示,革命傳統教育歷來受到高度重視。據統計,現行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反映老一輩革命家的篇目共115篇,其中有關毛主席的篇目37篇,魯迅作品18篇,有反映狼牙山五壯士、江姐、黃繼光、董存瑞、雷鋒等革命英雄人物的選文多篇。這些篇目收錄在不同版本的語文教材中。
網友評論
@我派庫裡來巡山:傳聞這種東西太可怕!
@5581689828:講過時,那是不是應該把孔子孟子的文章也刪除?把古代詩詞歌賦都刪除?
@教授:文章的思想才是核心。
@用戶2140094879:學生應該有健康的歷史觀,只關心現在和外界會讓後代產生錯誤的時空觀,不利於健全心智的養成,那些吐槽政治因素的人完全不懂教育,歷史人物特別是正面典型本來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啊!
@風花含笑: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C陳小瑩y:魯迅的文章雖難懂,但是鞭辟入裡,發人深省,對當今仍有現實意義。不可刪!小時候雖不懂,但難忘。
@十把刀V:魯迅的文章絕對是我們兒時美好的回憶;毛澤東的文章氣勢磅礴,也不錯。都要保留。
@任氏水煮魚: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可能讀不懂魯迅的文章,但是這段記憶會留在他的腦海裡,留待以後慢慢領悟,這和我們背古詩文的意義是一樣的。
@恭璽璽璽璽璽璽發財:語文一直被放在不重視的學科,大家卻老是糾結關心語文課學什麼。
@sxug:入選什麼文章不應按照寫文章人的身份,而應依據文章內容本身是否適合教學內容。
@laqchen:中小學的課應該充填新的內容。
@司令羊:語文課除了識字,就是欣賞用詞之美以及背後正確的思維方式,就像美國著名動畫片《賽車總動員》一樣,贏得冠軍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幫助別人。我們的教材也一樣,教做人的道理,而不是一定要選誰的作品。
爸爸媽媽不在的日子,發生了什麼?
豬血防霾,素食長壽,每天喝8杯水…你被忽悠了!
北上廣「失寵」?未來這些地方將崛起十個新「北京」
(摘自北京晚報、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