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獨角獸扎堆IPO 場景應用或將多點爆發

2021-01-14 每日經濟新聞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襲無疑是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人們同時感受到渺小與慶幸——人類在大自然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但幸好科技進步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人工智慧是構築科技保護傘的重要組成部分,診療、隔離、測溫……都離不開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自「2016年Alpha 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這一人工智慧第三期潮起的標誌性事件後,人們終於感受到了人工智慧可以完成相對穩定的產品輸出。

人工智慧產業已到了成果收穫期,這在資本市場上亦有印證。2020年,人工智慧獨角獸接連進入衝刺IPO階段。尤其是年底,海天瑞聲、依圖科技、雲知聲、雲從科技、雲天勵飛,均進入了科創板上市受理及問詢階段。

展望2021年,人工智慧板塊被認為將迎來快速發展,有望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產業鏈公司將從中受益。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被寄予厚望的智能製造領域仍需首先打好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

攝圖網圖

行業迎規模商業化節點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披露的信息,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產業規模約1565億美元,增長率是12%,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大約3100億元,同比增長15%。截至2020年10月,全球共有人工智慧企業將近5600家,中國有將近1450家。根據艾瑞諮詢的預測,2022年國內AI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573億元,複合增速58%,產業有望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20》中提到,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在成為驅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融合正是人工智慧「落地」的標誌之一,融合意味著技術的可實踐性,這也是本次浪潮中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重要進展。業內普遍認為,當前人工智慧正處快速發展期,產業正進入規模商用的紅利兌現階段。

「當前相對容易建立知識圖譜的領域,有望成為人工智慧率先規模商用的產業,例如安防、教育、醫療等。隨著頭部企業對各行各業知識圖譜的積累和構建,人工智慧有望真正實現商用化落地。」某券商研報中寫道。

AI獨角獸上市步伐加快

2020年7月20日,「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688256,SH)於科創板上市,當前總市值約600億元。寒武紀的上市意味著中國AI公司首批上市潮開閘,海天瑞聲、依圖科技、雲知聲、雲從科技、雲天勵飛等AI獨角獸有望相繼登陸科創板。

「跟全球各個行業及領域一樣,2020年上半年人工智慧產業投融資情況並不好,但是第三季度有了強勁反彈。」中新社12月15日報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愛華透露,2020年人工智慧C輪以後投融資佔比超過50%,前期的投融資熱潮已經漸入尾聲,下一步需要在公開市場進行募資。

AI獨角獸企業上市步伐逐漸加快,有望帶動上市人工智慧企業的價值重估。根據Wind的分類,A股市場中的人工智慧概念股有37隻,以12月21日收盤價格為基準,總市值約為12153.37億元,在A股市場佔比僅為1.46%。

不過,人工智慧板塊整體向上趨勢明顯。Wind數據顯示,37家人工智慧概念股企業2020年三季度的平均營業總收入約43.26億元,平均同比上漲13.13%,2020年三季度的平均歸母淨利潤約為5.37億元,平均同比上漲46.75%,這一板塊從2020年初至12月21日收盤時的股價平均上漲13.05%。

以12月21日收盤價為節點日,當前Wind自動分類的人工智慧概念股中平均市值約328億元,其中有3個「千億俱樂部」成員,市值最高者為海康威視,約4222億元。該板塊平均市銷率(PS)為13.2倍,平均市盈率(PE)138倍,主要是受到北京君正2823.29倍市盈率的拉升,如果刨去最高值和最低值,人工智慧概念股的平均市盈率為72.65倍。

業內認為,AI獨角獸的上市有望帶動人工智慧概念股重點公司的估值提升。華安證券以《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正在IPO的依圖科技的一級市場估值及其2019年收入計算,該公司市銷率為20倍,已上市的人工智慧標誌性企業科大訊飛市銷率僅為8倍左右,而兩者商業模式並無本質區別。

落地場景仍待深耕

縱覽A股37家AI概念股,如科大訊飛等「為人工智慧而生」的企業標的並不多見,海康威視、北京君正等來自安防、集成電路等領域的巨頭標的也很多,這些企業多是「半路出家」,布局先後程度有異,但都是看到了人工智慧的機遇。

例如,安防巨頭海康威視最早於2013~2014年在智能算法上進行投入和預研,於2015~201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產業化投入。2020年4月,海康威視還披露擬分拆以安全智能為主業的控股子公司螢石網絡上市。

應用場景是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關鍵因素。除前述海康威視所在的安防領域外,近年來,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相對集中於汽車、金融、醫療和教育等領域,整體仍在拓展階段,尤其細分的垂直領域尚在探索和初步落地階段。

人工智慧在製造業的落地一直備受關注,但目前來看仍需時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白皮書》顯示,現階段「人工智慧+製造」依然面臨一些挑戰,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應用人工智慧的動力不足,一些細分行業人工智慧應用路徑尚不明晰,部分領域數據資產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應用加速 千億市場規模 AI獨角獸前景可期
    原標題:人工智慧應用加速,千億市場規模,AI獨角獸前景可期
  • 學校、醫院、交通都AI+,上海發布12個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
    4月25日,在上海人工智慧發展聯盟發起成立儀式暨2019世界人工智慧創新大賽啟動儀式上,上海發布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上海十院這一應用案例即是其中之一。人工智慧場景的應用正在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上海正在以加速度推進科創中心建設。
  • 人工智慧的十大主要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已經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並應用於各個領域,它不僅給許多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改變和便利。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人工智慧的一些主要應用場景。 1.
  • 人工智慧有哪些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簡稱AI。簡單的理解,就是用機器來模擬人類認知能力的技術。人工智慧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2 介紹幾個應用場景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比如:智能物聯網、工業4.0、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金融、智慧醫療、智能營銷、智能教育和智能農業等等。
  • 長寧這個市級「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究竟藏有多少「黑科技」?
    日前,長寧區北新涇街道作為全市唯一「AI+社區」,入選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此外,北新涇街道的「社區大腦」還全面接入了市區一網統管系統,並深化了智能門磁、店招店牌、電梯安全監測等多個特色應用模塊,充分利用技術紅利解決城市治理痛點,小區垃圾分類、物業管理處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 2021年中國人工智慧+教育應用報告
    導語:人工智慧和教育看似是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但是卻又真實地交互著,切實地融合應用於教育教學場景中。2019 年 5 月,國家提出要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優勢,加快發展平等、適合每個人的、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那麼,現在人工智慧到底可以給教育帶來什麼,它如何運用在教育行業,它的局限性又是什麼?
  • 無錫發布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清單
    昨日,「2020無錫人工智慧產業高峰論壇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活動」舉行,人工智慧領域領軍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百餘位代表齊聚無錫,共話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新趨勢和創新應用新路徑。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副主任張弦介紹,經過多年的持續創新發展,無錫已成為全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基地。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無錫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也湧現出了一批積極創新的企業,對人工智慧的應用需求日益旺盛。為助力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和創新發展,幫助人工智慧企業對接應用場景、拓展市場。論壇現場發布了《無錫市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需求清單》。
  • 首批上海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為何是這四家?未來場景建設有何新趨向
    這裡就是名聲在外的上海首批「AI+園區」試點應用場景的張江人工智慧島。經過一年多探索,人工智慧島逐步完善了30餘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部署,為園區管理、園區服務、園區樓宇、園區指揮調度帶來全新變革。正在舉行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上,張江人工智慧島被正式認定為上海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03BAT巨頭扎堆搶食根據國家衛計委曾經預計,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獵雲網雖然網際網路醫療前景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依然處在孵化期,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京東健康,作為京東旗下成長最快、最年輕的獨角獸公司,其成長速度甚至在全球都可以放在前列。而京東健康再造一個京東的想法如果實現,那麼其未來也將不可限量。
  • ETCP低調喬遷猜想:ETC多場景應用箭在弦上
    近兩年,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國內ETC發展迎來增量爆發,隨著用戶的增長,ETC使用場景延 伸及汽車後服務市場的應用正成為ETC運營服務發展的新風口,賽道競爭更是與日俱增。近日,國內智慧停車領域知名企業ETCP(北京悅暢科技)北京總部已低調遷至北京競園藝術中心。作為業界獨角獸企業,ETCP入局較早,贏得市場先機,在停車管理業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數據和資源。
  • 技術創新成直播主戰場,「直播+雲」將成就新獨角獸
    在資本的推動下,直播獨角獸開始出現。2016年,鬥魚完成由騰訊領投的B輪、C輪融資,將估值推向百億元,創業不滿3年的鬥魚也在2016年實現了10億元的直播收入,成為直播獨角獸。根據有關統計2016年共出現了200多家直播平臺,遊戲、泛娛樂、秀場和垂直類直播平臺擁擠競爭下一個獨角獸。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三大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投用一年多來圈粉無數
    央廣網上海12月10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生星)在12月8日上午舉行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上,市經信委公布了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入選名單,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作為AI+醫療領域代表,因為體驗度高、創新性強、應用成果顯著,獲評首批「上海市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 人工智慧入門系列(1):人工智慧的基本概念和應用場景
    未來一段時間本人將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學習人工智慧過程中的一些收穫。本文將介紹人工智慧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應用場景、一級人工智慧相關的一些重要術語。1.智能代理及其幾個典型的應用場景2.1 股票/債券/期貨 交易交易智能代理根據獲取的新聞資訊和其它環境數據做出交易決策,並執行交易過程。這一細分領域就是量化交易研究的內容。
  • 人工智慧核心核心技術及應用場景
    導讀:我國《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8年)》中也給出了人工智慧的定義:「人工智慧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由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的智能,感知環境、獲取知識並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系統。」
  • 京東方人工智慧厚積薄發 在細分應用場景中創造價值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人工智慧作為物聯網觸發點科技,將賦能不同應用場景。從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龍頭到全球創新型物聯網企業,京東方正充分發揮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能力與優勢,在智慧金融、智慧車聯、智慧零售、智慧醫工等千千萬萬物聯網細分應用場景中創造價值。
  • 人工智慧的七大領域應用分析
    人工智慧就其本質而言,是對人的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 隨著國務院印發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分工的意見,提出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網際網路+」,未來人工智慧的垂直領域應用將越來越細分,我們對人工智慧的「印象」也將越來越清晰。
  • 獨角獸洞察:深蘭科技憑什麼獲得最具影響力人工智慧研發企業獎?
    作為全球層次最高、專業性最強、影響力最廣的電商及網際網路行業盛會,GIEC2018匯集了阿里、騰訊、百度、亞馬遜、谷歌、微軟等超過900+知名網際網路巨頭和獨角獸企業以及超過60,000+行業人士進行現場分享。人工智慧獨角獸深蘭科技也受邀出席此次大會,並憑藉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出貢獻與卓越成就,獲得「最具影響力人工智慧研發企業」獎。
  • 各項生物識別技術,誰最適合高安全應用場景?
    指紋識別自20世紀初開始在警用領域獲得應用,到2013年後藉助在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市場的快速爆發走入大眾視野,用了近100年;而人臉識別只用了五六年就造就了商湯、依圖、 曠視、雲從等「獨角獸」企業,並在安防領域廣泛應用。
  • 上海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獲認定!AI+教育、AI+醫療…看看未來...
    本市第三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新鮮出爐。   自2019年,市經信委組織開展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建設。在AI+教育、AI+醫療、AI+園區、AI+社區四個領域,上海世外教育集團、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張江人工智慧島和長寧區北新涇街道4個場景體驗度高、創新性強、應用成果顯著,被評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 人工智慧在山西,到底能有多神奇?
    人工智慧在山西,到底能有多神奇? 科技創新的下一個「超級風口」 以智圖治、以智提質、以智謀祉 站在人工智慧的風口浪尖 山西正加快實現人工智慧和產業的深度融合 打造人工智慧應用示範高地 人工智慧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