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悖論例子:你永遠到達不了彼岸,最後歸結為一個簡單的等式

2020-12-11 氫的傳奇

這裡有個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很有意思,最後會歸結為1和0.99999….哪個大的問題,我保證很多高中生都不理解,來吧,看看你的理解能力。

射出的箭能否到達目標

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射箭悖論

不知道誰最早提出的射箭悖論:射出的箭要從a到達b,先要經歷a和b的中點c,到c點前,要經歷a和c的中點d,如此循環至無窮,因此射的箭永遠不可能到b點。

也可以這樣描述,你從(A點)走到(B點),你要先到達兩者之間的中點(假設能夠達到,C點),你還需要再到達C與B的中點(D點),接下來你還需要到達D到B的中點….

這顯然是個悖論,與實際情況不符,肯定哪個地方出錯了

就如同,你吃了5個包子還沒有飽,吃了第6個包子就飽了,總不能說第6個包子比前面的5個包子要神奇啊。

到達彼岸一定會先完成一半的路程

生活中悖論的例子:問題數學化

假設上述A到B的距離是1,那麼先要到達A到B的中點C,那麼走了路程0.5(二分之一),剩下的距離還是0.5,那麼要到達C到B的中點D,需要走0.5X0.5距離,接下來到達D到B的中點E,需要再走0.5X0.5X0.5,如此反覆。

那麼1/2+1/4+1/8+1/16+…..無限個數的總和是多少呢?學過微積分的都知道,這個數剛好等於1,不多不少

我們把上面的悖論簡化下:你從(A點)走到(B點),你要先到達兩者之間的0.9處(假設能夠達到,靠近B點C點),你還需要再到達C與B的0.9處點(D點),接下來你還需要到達D到B的0.9處….

是不是可以歸結為0.9+0.09+0.009+0.0009+…..是多少的問題。

到達目標先到達目標的0.9

你能夠看得懂的無限循環

0.9+0.09+0.009+0.0009+…..這個是不是很眼熟啊,是的。

0.9+0.09+0.009+0.0009+…..= 0.99999….(0.9的循環),0.99999….和1哪個大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說1>0.99999….,那麼上述的悖論明顯成立了,你永遠不可能從A點走到B點。聰明的你猜到了,1>0.99999….,不多不少剛剛好,數學就這麼神奇。

給出兩個證明方法,看完以後不要一臉蒙圈的表情,這2個方法是無懈可擊。

1、0.9999…=0.3….X3=1/3X3=;

2、因為10X0.999…=9.999…=9+0.999…那麼10X0.999…=9+0.999…,等式兩邊同減去0.999…就是:

10X0.999-0.999=9,也就是9X0.999…=9,0.999…=9/9=1。

0.99999….和1哪個大?兩者是相等的,不然上述的悖論就會上演,你永遠到達不了彼岸,無論用什麼交通工具

相關焦點

  • 迷失了方向的航船永遠不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巴魯克在總結投資經驗的時候說:「永遠不要在股市中迷失自我,因為迷失方向的航船永遠不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因此,在華爾街,巴魯克被稱為「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股票的人」。巴魯克每一次做出投資決策時,都非常慎重,因為他知道,在股票市場中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 兔子永遠都不能追上烏龜,讓你無可奈何的芝諾四大悖論
    芝諾芝諾出生地為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芝諾十分不信任人的感覺,他覺得人的感覺會把人欺騙,甚至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的感官沒有為我們提供任何關於實在的線索。所以跑步者不首先到達某個點之前的一個中間點,他就不能到達那個點,而如果有無數的點,那麼他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穿越無數的點。因此芝諾下結論說,運動不存在。兔子追烏龜的悖論
  • 一個簡單的例子提高你的算法能力
    你不需要成為一個數學天才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但是有一些技巧你可以添加到你的問題解決包中
  • 我舉這些例子,是要告訴人們手段永遠不夠用,但思想永遠要夠用!
    下面我來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思想實驗,雖然不能驗證,但卻在物理學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舉這些例子,是要告訴人們手段永遠不夠用,但思想永遠要夠用!大腦是個神奇的東西!1、伽利略斜坡實驗。【這個實驗我在科普書中《變化》中有提到過。】
  • 讓你燒腦讓你暈的阿基裡斯與烏龜的悖論
    烏龜對阿基裡斯說:「別看你跑得快,你永遠也追不上我。」 阿基裡斯不相信的問:「為什麼呢?」烏龜向他解釋道:開始比賽時,阿基裡斯在後方A處,烏龜在前方B處,二者同時起跑。阿基裡斯要追上烏龜,首先要追上烏龜先跑的一段路程AB,但是在這段時間烏龜也在向前跑,當阿基裡斯到達B處時,烏龜已經跑到了C處,還沒有追上。雖然此時BC的距離小於AB的距離。
  • 被誤解的芝諾悖論
    關於芝諾悖論,本文詳細介紹其中一個最負盛名的例子,一般稱為「阿喀琉斯與烏龜」,該悖論描述如下:阿喀琉斯是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烏龜的競賽中,他速度為烏龜十倍,烏龜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後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烏龜。
  • 為什麼數學無法解決芝諾悖論,但物理學卻可以
    但是她還是古代哲學家伊萊亞·芝諾(Zeno)提出的許多類似悖論中的第一個的靈感:為了從起點到目的地,亞特蘭大必須先行進總距離的一半。要行駛剩餘的距離,她必須先行駛剩下的一半。不管距離多小仍留下,她必須經過它的一半,然後一半的什麼尚存,等等,循環往復。到達目的地所需的步驟無數,顯然她永遠無法完成旅程。
  • 阿基裡斯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類就永遠追不上它們」
    「只要烏龜先跑,人類就永遠追不上它們」也是悖論中的一個命題,看哲學家們是如何解釋的? 普通人也許可能會認為芝諾是瘋子或白痴,但哲學家們卻不這麼看,他們甚至對這一命題無話可說。既然沒有人可以反駁,那麼這一命題就被命名為「阿基裡斯悖論」(芝諾提出的許多悖論都相當有名,被統稱為「芝諾悖論」,「阿基裡斯悖論」包含於「芝諾悖論」之內)。
  •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悖論:你永遠追不上烏龜?
    為解決這一缺陷,巴門尼德主張真空不存在,整個世界乃是一個實體性的「一」,這個「一」均勻、永恆、不可分割,並且是球形的(球形之外是什麼就語焉不詳了)。由此得出的一個直接推論是:運動是不存在的。巴門尼德的上述主張及推論是如此荒誕,公元前4世紀的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乾脆用走路來反駁——因為走路分明是一種運動。
  • 九大燒腦的經典悖論,缸中之腦、色盲悖論等思想實驗
    【缸中之腦悖論】想像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你的體內取出,放在某種生命維持液體中。大腦上插著電極,電極連到一臺能產生圖像和感官信號的電腦上。因為你獲取的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都是通過你的大腦來處理的,這臺電腦通過計算模擬你的日常體驗。如果這確實可能的話,你要如何證明你周圍的世界真實的,而不是由一臺電腦產生的某種模擬環境?
  • 只要烏龜先跑,人就再也追不上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悖論
    這好像是一個十分無聊的問題,去問一百個人,一定會得到一百個回答「當然」。但我要告訴你的是,這不一定,這就是阿基裡斯與烏龜悖論。介紹一下,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之中一個跑得非常快的人,不過這都無所謂了,讓我們不要去管什麼阿基裡斯,在這裡,我們只說「人」就好了,因為任何人看起來都比烏龜快得多。這個悖論是這樣的,如果一個烏龜先跑,那麼之後這個人無論速度有多快,也不可能追上烏龜了。
  • 無限與極限:淺談芝諾悖論
    芝諾悖論有四則,我們可以一起慢慢看。 1.運動場問題(二分法悖論)       運動場問題是芝諾提出的四個悖論中的第一個,又稱為兩分法悖論       其結論為:運動不可能開始。       其論點為:因為一運動物體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必須先抵達距離目的地之一半的位置。
  • 芝諾的「運動悖論」——困擾了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幾千年
    他寫了40多個悖論,這些悖論出現在他的一本書中。然而,芝諾的思想啟發了數學家和哲學家更好地理解無限的本質。芝諾最著名的問題之一是「運動悖論」,意思是「分成兩半的悖論」。運動悖論是:在賽跑中,跑得最快的人永遠追不上跑得最慢的人,因為追趕者必須先到達被追趕者出發的地方,所以跑得慢的人必定一直保持領先。
  • 坤鵬論:芝諾的四大悖論(下)
    (上)》中介紹了芝諾為「存在是『一』,而不是『多』」設計的兩個悖論,它們是關於物質的辯證法,至今還是千古之謎,無人能夠完全破斥。一個數可以連續不斷地除以2,永遠也不會被除盡(這個數非循環小數)。,不管這個距離有多小,只要烏龜不停地奮力向前爬,阿基裡斯就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 芝諾悖論揭示語言面對現實的尷尬
    學過西方思想史總不免聽說芝諾悖論。悖論最簡單說就是矛盾。芝諾發表了一組矛盾的言論,其中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最出名:阿基裡斯是希臘跑得最快的英雄,但沒有用,只要烏龜先起跑,由於每當他追到烏龜曾經到達的地方,「剎那間」烏龜總是又向前移動了,哪怕只是一點一點點,但總還是追不上。
  • 著名的芝諾悖論
    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其中最著名的、也最頑固難破的兩個是「追烏龜」和「飛矢不動」悖論: 追烏龜 阿喀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烏龜的競賽中,他速度為烏龜十倍,烏龜在前面100米起跑,他在後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烏龜。
  • 數學中的悖論
    數學悖論作為悖論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數學研究中。按照悖論的廣義定義,所有數學規範中發生的無法解決的認識矛盾,這種認識矛盾可以在新的數學規範中得到解決。           在古希臘時代,克裡特島的哲學家埃庇米尼得斯(約公元前6世紀)發現的「說謊者悖論」可以算作人們最早發現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歐布裡德將其修改為「強化了的說謊者悖論」。
  • 芝諾悖論:為什麼有人說,兔子追不上烏龜是必然的
    從小我們就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兔子是永遠都追不上烏龜的。還是先來複習一遍龜兔賽跑的故事。那我為什麼說,兔子永遠也追不上烏龜呢?其實這就涉及了一個大前提,兔子超過烏龜,總是需要到達烏龜之前的位置。也就是和兩分法悖論差不多。有一個100米的賽程需要跑完,而參賽者跑完剩下距離的二分之一需要9秒。
  • 不懂這悖論,你會要賠錢
    辛普森悖論真是太奇怪了。導致辛普森悖論成立的原因,往往是有我們考慮的相關因素之外的隱藏因素起關鍵作用。像此例中就是懸殊的錄取率及懸殊的申請數量比例差異是隱藏的關鍵作用。如果你找不到隱藏的關鍵因素,你只會被這個悖論迷惑而找不到答案。同時辛普森悖論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它通過數據來迷惑人。人有時在不經意間中招後都不知道怎麼中的。
  • 匹諾曹的悖論:說謊?鼻子變長?
    當聊到數學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是解不開的線性方程組?還是證明不出來的立體幾何?抑或是求不出來的圓錐曲線?其實數學不僅僅是我們在學校裡和教材中學到的那一小片天空,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既可以是有趣的披薩定理,也可以是神奇的煎餅難題。也許換個角度看數學,它會成為你的好朋友。我們可以發現,數學和邏輯學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