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道第一個吃蝙蝠的是誰?但蘇軾肯定吃過,還為此寫了首詩

2021-02-08 婉清文化

1094年被降職到廣東惠州的蘇軾,他曾是滿朝文人所傾慕的大學士,但因惹怒龍顏而被貶。其中心酸達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本以為這是人生的最後一個住處。但是,3年後,他被調到了更加荒蕪的海南儋州。 宋代的海南風雨交加,四面環海,氣候炎熱,長期居住在江南的蘇軾一時難以忍受。 但是,他必須與嚴峻的條件作鬥爭。 當然,蘇軾本來就很樂觀。他很快適應了海南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實際上,他在海南做出了很多貢獻。他給海南人民帶來了來自中原的先進農業技術,把廣闊的海南荒地改造成良田。這大大促進了海南省人口的增長。 同時,隨著蘇軾推進海南教育,湧現出大批人才,讀書風氣在此盛行。 但是,作為一個吃貨,蘇軾也入鄉隨俗,品嘗了海南的各種美食。 雖然不知道第一個吃蝙蝠的人是誰,但在900多年前的蘇軾一定吃過!

自從蘇軾來到海南後,他也沒擺官架子。而且還要求自己及其部下不能改變當地的習俗,蘇軾受到了海南人民的尊敬。在宋朝統治者眼中,海南人基本上和土著一樣。 這裡是北宋官員不想聽也不想知道的地方,荒蕪的土地更不適合人口繁殖。 但是,蘇軾無論是蛤蟆還是蝙蝠都嘗過。而且當地人長期吃一種果蝙蝠,這種蝙蝠肉質鮮嫩,吃起來很清爽。 作為一個文人,他就寫了一首詩來吐露自己的心情。

按字面意思是說,海南人的生活很豐富,5天吃一次花豬肉,10天吃一次雞肉粥。 海南的當地人頓頓都吃山芋和紅薯,偶爾吃紅燒老鼠和蝙蝠。 在這首詩中,還表達了對自己過去海南人習俗的誤解,起初聽到這樣的食物,當場嘔吐,但時間一長就習慣了。 在當地人的鼓勵下,我就開始勇於進食,從而了解到了它的美味和營養。

在蘇軾的作品經常被收錄在教科書中。 因此我們對蘇軾一直抱有崇拜和敬仰之情。 蘇軾有這麼一首與眾不同的詩,著實令人吃驚。 這也許就是蘇軾的獨特魅力。 敢於嘗試未知,與底層的人們團結一致。 那樣的詩人更令人欽佩。 但是,作為接受過科學教育的年輕人,必須重新審視飲食習慣。

總之,蝙蝠屬於野生動物,他們寄生著大量的病毒和細菌。 從安全的觀點來看,吃蝙蝠會產生不適感。 在自然界中,每一條生命都有生存之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有些東西不能隨便吃。 歸根結底,當自然向我們人類進行真正的復仇時,這種情況是無法想像的。 因此,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應該對自然更加敬畏。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寫西湖的詩,原來是只為讚美她
    為此,蘇軾為她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名篇向她表白,後來這首詩也經常被青年男女戀愛時拿來表白心跡之用。《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雖然王朝雲只是一個侍妾,但蘇軾極為寵愛,他說:「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蘇軾說自己為那個時代所不容,但只有王朝雲理解他。但是天妒英顏,王朝雲只活了34歲,死時還念著蘇軾為她寫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詩句。
  • 蘇軾發現「不明飛行物」,寫了首詩成千古謎團,難道真是外星人?
    「不明飛行物」一直是人類分外渴求與之建立溝通,而又有些懼怕的未解之謎,一部分人相信所謂的 「黑暗森林法則」,另一部分人則無時無刻不在為尋找外星文明而努力。宇宙中到底是否有外星人,這個問題目前誰也難以給出肯定的答案,唯一知道的就是千百年來,人類「目擊」不明飛行物的記錄數不勝數,甚至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東晉王嘉編寫的《拾遺記》中就有對於目擊不明飛行物的記載:「有巨槎浮於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晝滅……槎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浮於海面,其上有光,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UFO的樣子嗎?
  • 蘇軾的詩詞為何229次提到弟弟「子由」?丨蘇軾寵弟極簡史
    ▲所以王菲的這首《明月幾時有》是歌頌親情的?壹 「三白」兄弟情當事人蘇軾談到和弟弟的關係對朋友劉貢父說:那年我和弟弟在外準備考試每天就吃「三白」你們都不知道有多好吃反正我吃過後不覺得世間的八珍有啥好的朋友就問「三白」是啥啊?
  • 蘇軾生平最得意的詩竟然是這首!你肯定想不到!
    元代的詩人寫過這樣的春天「海棠過雨紅初淡,楊柳無風睡正酣」。而李清照喝醉之後,醒來第一件事也是惦記著她種的海棠花有沒有受到風雨的摧殘。《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我昨晚睡很沉,直到現在起來還覺得有點宿醉。我問捲簾的侍女:我院子裡的海棠花還好嗎?她說:和以前一樣好!可是,你知道嗎?經歷過昨晚的一場風雨,海棠花的花朵應該是被打落了,光剩下葉子了啊!而蘇軾也很愛海棠花,愛到什麼程度呢?半夜起來拿著蠟燭看!
  • 冬至日蘇軾獨自遊玩吉祥寺,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寫得很是傷感
    今天正是冬至,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過了今天也就意味著年頭將至,馬上就要進入新的一年了,北方則是有吃餃子的習慣,而南方則是吃湯圓,但是無論吃什麼,那也是表達了一種美好的意願,希望來年可以有一個好的兆頭,一家人也可以平平安安。
  • 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你至少要背下這7首!
    而蘇軾反用這個典故,將海棠花比喻成美人,為了不讓花睡去,到了深夜仍將蠟燭點亮,極富浪漫色彩。《紅樓夢》中有一個很出名的場景:史湘雲醉眠芍藥裀,很顯然曹雪芹先生是借鑑了蘇軾的這首詩,才寫出這一絕美的場景。
  • 蘇軾一生的豁達都寫進了這首詩,讀完最後一句,都釋然了
    寫月亮的詩太多太多了,但是能讓世人記住的不多,而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卻流傳至今。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是千古絕唱,為何這樣的詩句,只有他寫得出?這就要從蘇軾的經歷講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寫在這時。蘇軾一生的豁達都寫進了這首詩,讀完最後一句,都釋然了。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蘇軾寫了一首「口吃」詩,能一次讀通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問題
    」此句出自繞口令《八百標兵》,相信不少朋友都曾「挑戰」過它,繞口令,又被稱為「吃口令、拗口令」,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語言遊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期,那麼它為何會如此「難讀」呢?900多年前,大詩人蘇軾就曾寫過一首「繞口令詩」,目的是為了幫助他的一位口吃朋友,專門寫給他來練習,這首「繞口令詩」叫做《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大家不妨來試試看能不能一口氣讀完!《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 蘇軾江幹高居堅關扃(jiōng),犍(jiān)耕躬稼角掛經。
  • 蘇軾被貶偏遠的惠州,寫下一首有趣的詩,現在成了惠州的一張名片
    古人可能一提起惠州,大概立馬會渾身都會豎起雞皮疙瘩,我們從一些記載在可以知道,至少在清朝以前這個地方,那是人煙稀少,時常還有猛虎野獸出門,為此很多人都不願意去惠州。那說起蘇軾對於惠州最大的一個貢獻,自然是他所留下的那些感人的詩篇,其中這首《惠州一絕》,更是令這首詩現在已經成為了惠州的一張名片,人們只要一提起惠州,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蘇軾,進而想到他這首詩,以及裡面所描寫的荔枝。那作為東南沿海一帶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可是到了大文豪的筆下,則是重新煥發出了生命,並且也讓人們見識了惠州最有獨特的水果。
  • 這首詩是蘇軾的經典之作,你必須得會背,因為對人生真的很有幫助
    為了紀念介子推,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重耳下令全國上下都不許燒火做飯,只能吃剩菜剩飯,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圖片:放火燒山劇照作者在這裡點名了寒食節,其實是想告訴我們,寫這首詩的時候是臨近清明節,而這個節日裡,最重要的就是要返鄉為自己的祖先掃墓祭拜。
  • 蘇軾一首描寫「老牛吃嫩草」的詩,色中有色,絕了!
    說的雖然比較露骨,但還算形象。我認為,數上乘「風流」詩文還看古人,因為古人的風流作品既含蓄幽默,又暗藏「博學」,讀來別有韻味。下面,我們來共同賞析蘇軾的一首描寫「老牛吃嫩草」的風流詩。不過,在賞析此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頭「老牛」。
  • 蘇軾晚年病中寫下一首詩,雖然寥寥幾句,卻盡顯他幽默豁達的心態
    我們對於古代大文豪蘇軾的了解僅限於在書本上,蘇軾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十分有才華,並且對待苦難的人生有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豁達心態的人。大家都知道蘇軾的仕途並不順利,蘇軾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可能也正是因為經歷了如此多不公平對待,蘇軾把一切都看淡了,練就了一顆「刀槍不入」的內心。
  • 沒有讀過蘇軾這5首冷門的詩,你都不算鐵粉,看看你讀過了幾首?
    除了詞之外,還有散文和詩歌也是別具一格很有特色,為此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蘇軾比較冷門的5首詩,不過同樣很經典,如果你沒有讀過這5首詩,那都不算是真正的鐵粉,一起來看看你都讀過了幾首?1、《梨》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 蘇軾和高僧鬥詩屢戰屢敗,一氣下寫8首詠雪詩,硬是沒用一個雪字
    蘇軾在江浙為官時,聽說金山寺有個和尚頗有才氣,便登門拜訪。為了試試對方的實力,東坡曾連出數副上聯,都被對方巧對下了下聯。後來他便經常和佛印鬥詩和賽對聯,但卻屢戰屢敗。比如有一回東坡找佛印,佛印假裝不在,東坡便說了句:「禿驢何在?」,誰知對方竟回了句:「東坡吃草!」
  •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火候的掌控。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燉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淡定從容的姿態,這樣的悠然形象一般廚子可比不上。緊跟著的「黃州好豬肉」四句寫的是大家對豬肉的態度。
  • 文豪蘇軾和才女朱淑真深夜睡不著,各寫了一首詩詞,誰高誰低?
    而蘇軾除了喜歡在月下喝酒外,還喜歡一個人半夜起來散步夜遊。他的多首詩詞裡都會寫到月亮,仿佛只要晚上一有月亮,蘇軾就睡不著,一睡不著,他就會起床喝酒吟詩或者散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寫的是中秋滿月,當時月亮很大,蘇軾喝完酒後抑鬱寂寞中在月下起舞,自我排遣心中的悲觀和苦悶,滿月時蘇軾可以在月下喝酒跳舞,那麼殘月時蘇軾會做些什麼呢?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蘇軾依韻和了此詩。
  • 蘇軾這首描寫雨的詩,寫得很是唯美,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那除了唐詩之外,宋詩其實也是不應該被忽略,而且宋詩裡也有很多經典名篇,很多的詩句,也是同樣的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用語;說起宋詩其實它還多了一層哲理,顯得更為厚重。我們都知道唐詩它是比較則重於抒情,但是宋詩則是偏重於哲理,一些詩人在創作時,往往會融入自己的思想,所以這樣的詩作,也就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讓人有一種驚豔的感覺。
  • 蘇軾把「老牛吃嫩草」寫成了一首詩,其中一句名揚千古!
    古人寫詩可是有很大意境的,他們的詩時而豪情奔放,時而熱淚盈眶,總之古人對於詩來說,大多都是信手拈來的,只要腦中一想,醞釀片刻,一首千古名詩就出來了,什麼唐詩三百首,這都是扯淡,連李白據說是上萬首,不過真正屬於他的也有千把來首吧,所以古人對於詩詞那是情有獨鐘的。
  • 蘇軾寫此詩的原因,居然是被友妻趕出門,沒想到卻火了一個成語
    能和這樣的人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不少人都感到很幸福,因此蘇軾的朋友非常多。這些朋友裡有一個名叫陳季常的,他與蘇軾的關係很是親密。其實說來陳季常的父親還和蘇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往事。其實在當時的北宋,民風很是開放,男子成群結伴出外遊玩的很多,蘇軾和陳季常喜歡飲酒,常常約在一起,男子飲酒少不了風月之事,更何況當時北宋流行狎妓作樂,蘇軾的很多作品還都是關於歌妓的。可是,就算是民風如此,男人們喜歡狎妓總歸會引起家裡妻子的不滿意,試想想,誰願意自家丈夫天天出去飲酒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