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娃放狠話時,父母第一反應很關鍵,家長應培養孩子好的語言習慣

2020-08-09 曉歡談育兒

作者:曉歡(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編輯:曉歡


許多家長總以童言無忌為萬能藉口,來掩蓋孩子的髒話、狠話。殊不知,家長這是在默許孩子不良語言習慣的膨脹。所以,總是有多數家長反饋,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語言表達能力漸強,他們越來越喜歡把髒話掛在嘴邊,並且對家長放狠話的現象還時常出現。

小律從小就倍受父母寵愛,性子有點無法無天。這天,小律看到鄰居小女孩雅雅在一個甜筒,小律大聲笑道:&34;雅雅聽完馬上就大哭了起來,並把甜筒塞給了媽媽。

場面一時很是尷尬,小律媽媽讓小律道歉,小律卻覺得自己沒錯,媽媽輕輕的拍了兩下小律屁股,小律突然喊道:&34;

小律媽媽很是無奈,近來兒子的不良語言習慣已經愈演愈烈了。她開始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所偏差。其實許多家庭都存在著小律這樣的孩子,經常性說粗話、狠話卻不以為然,甚至發展為一個群體現象。這背後的原因,家長一定要予以了解,才好對症下藥。

為何孩子存在不良的語言習慣

1、 孩子處於詛咒敏感期階段

兒童教育家蒙臺稜利的觀點中表述了,當孩子處於3-4歲時,語言能力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他漸漸能夠意識到語言的力量,並且試圖借用自身的語言力量在周圍環境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在日常交流中,他能夠發現某些字眼是更能夠引起反饋的,例如臭、噁心、死等詞彙,所以他更傾向於用這類字眼來吸引家長注意力。在他眼裡,這是很有趣的行為,用以驗證語言的力量。

當孩子出現這類行為時,可能是陷入了詛咒敏感期,家長就不能過早的給孩子貼上&34;的負面標籤。要積極引導孩子更好的度過詛咒敏感期。

2、 家長的不良語言習慣在影響

習慣爆粗口的家長,往往就會收穫一個有樣學樣,同樣喜歡爆粗口的孩子。不難發現,確實存在許多家長的口頭禪是不文明的,而孩子是最喜歡模仿的,特別是對於親近之人,他們的言行舉止總是不自覺的向其靠攏。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說髒話,不可能是天生自發的行為,多是存在著模仿的源頭。所以,文明的家庭環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長同樣要注意避免粗俗的動畫片、動漫帶給孩子的不良影響。

3、 試圖得到更多的關注度

孩子是脆弱而又敏感的個體,有時候家長的漠視,會孩子下意識的說出狠話、髒話強調自己的存在。從而達到吸引家長的關注的目的。

這些狠話多反映孩子內心安全感的缺失,只是孩子將其放大化的用言語吶喊了出來。所以家長要重視對於孩子的陪伴與關懷。這有利於減少孩子不良語言表達的頻率。

孩子說髒話、狠話是家長錯誤的應對方式

1、 打罵孩子

當孩子說髒話和狠話時,家長的情緒肯定是惱怒的。但是,打罵孩子是最錯誤的選擇,只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家長要學會控制好情緒,暴力教育是最不可取的。

2、 漠視孩子

孩子時常說髒話狠話,家長卻認為這是孩子語言能力的全方面發展的必然結果,不覺得有何不妥,認為孩子就是嘴上說說,置之不理。漠視孩子的經常說狠話粗話的小毛病,就會助長孩子不良語言習慣的養成。久而久之,孩子就有說髒話的習慣,動不動就放狠話威脅人的不良習性。

3、 留孩子自我反思

每當有不良語言表達時,家長就採用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自我反思了,而不是加以指明,合理引導。這樣孩子很難自我認識到錯誤,自我改正。

並且,存在部分孩子,覺得家長的這種方式是對自己的否認,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變得更加猖狂無禮,經常用狠話、髒話來挑釁父母權威。

面對孩子不良語言時,家長第一反應尤為重要

面對愛放狠話,說髒話的孩子,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會對他們的對於自己不良行為的認識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所以家長要慎重採用處理方式,讓懲罰更具有有效性,並且能夠讓孩子信服。

1、 家長需淡定,不要表露過於在意

早教專家林怡說:&34;

孩子在出生至6歲這一個階段中,尚未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觀念。正如蒙臺稜利的認為,孩子前期愛說髒話是出於對於語言力量的探究驗證,他們並非是熱衷於這件事,相反,對於讓他們而言,髒話&34;就和&34;沒有區別。

反之,家長的過於在意,恰恰會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在這一階段,總是很想要表現自己,獲取關注,所以雖然不理解髒話的背後含義,卻以說它為趣。家長可以選擇在孩子說髒話狠話後,冷漠對待孩子,讓孩子知道這樣的後果,孩子自然而然會認為無趣,減少這種不良語言表達。

2、 給孩子創造文明的語言環境

家長的言行舉止對於孩子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家長要嚴格要求自身,糾正自己的語言習慣,給孩子起到講文明的表率作用,孩子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家長同樣要給孩創造文明的語言環境,過濾掉一些文明指數低,粗暴血腥的動畫片,繪本。科普書籍等。

3、 轉移孩子對於不良語言的關注度

當家長或是他人在孩子面前意外的道出很多粗話、狠話,孩子出現被這類語言感到好奇,露出了疑惑臉。家長就要做到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並轉移孩子對不良語言的關注度。可以刻意提及他感興趣的事物,例如:回家就能看到新鮮更新的《熊出沒》,寶寶期不期待呀?


孩子良好的語言習慣養成,必然是要從小開始培養。家長要關注孩子不良語言行為的出現,並分析情況,及時引導,培養孩子成長為文明懂禮的優秀青年。

(這裡是@曉歡談育兒,在這有最溫暖的育兒知識,請想多了解育兒知識的你們多關注、多分享!)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隨著網絡用語的流行,很多孩子年紀小小就已經會說"網紅語言"了,然而這些語言裡面不乏一些低俗惡趣味的話,讓家長聽了很是不爽。尤其是當孩子學著大人的模樣放狠話時,都會把家長給震驚住。但有的家長會選擇充耳不聞,認為長大了孩子就會慢慢改掉。然而並非如此,教育孩子要講究時機,那麼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非常重要。
  • 當孩子開始說狠話,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語言是人類交流必須要用到的工具,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父母就開始慢慢教導他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語言去溝通。但是語言可不僅僅用於交流,有時還會用在宣洩上,當大人用一些比較負面的語言宣洩時,有很大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 孩子開始愛說狠話,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孩子常常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語言尚在匱乏階段,表達情緒的時候會不管不顧的亂說一通,比如放狠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想必不少父母被孩子的狠話給刺激到,但一定要控制好情緒,打打罵罵反而讓孩子越說越狠。「臭媽媽,打死你!」孩子愛放狠話,家長應該怎麼辦?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說狠話的時候,家長的反應決定孩子一生
    ,甚至會對父母放狠話,出言詛咒父母,有些狠話出自孩子的口中,經常把父母嚇得不輕。現在小麗表示,當聽到女兒說出這樣的狠話時,她覺得和女兒越來越陌生了,然而卻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說狠話」的習慣。孩子說「狠話」時,家長不同的反應,養出不同的孩子。1、衝動易怒的家長。大部分家長聽到孩子放狠話的時候都會暴怒,尤其是父親。
  • 「你走開,我不要你了」,當孩子對父母說狠話時,第一反應很重要
    當孩子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有沒有觀察過他的第一反應,是哭還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到角落裡不理任何人?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永遠記住,語言是會傳染的,而且是極其強大的。它可以充滿正面的鼓勵,也可以充滿負面的破壞力。孩子就像我們的影子,和我們做著同樣的動作,說著同樣的話語。
  • 孩子說「髒話」,說「狠話」,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其實,大部分孩子還小,說髒話、狠話,並非是天生的;他們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模仿並學習放狠話、說髒話。特別是5歲以下的孩子,他們會進入一個特殊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會讓孩子對於特殊的語言十分感興趣,而孩子也會被這些粗言爛語影響,開始講髒話。但是,很多孩子都不太懂這些話的含義,只知道說起來很過癮,就會隨便出口成「髒」了。
  • 「你走開,我不要你」,孩子對父母說狠話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我們身為父母的要時刻牢記語言是有傳染性和極大的力量的,可以是充滿正能量的鼓勵,也可以是充滿負能量的破壞力。孩子就像是我們的影子,做著和我們如出一轍的動作,說著和我們相似口吻的言語。當他們有一天對我們說出:「爸爸(媽媽)你走開,我不要你!」這樣的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 在孩子說狠話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語言是表達人類想法的工具,通過語言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正確使用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想法,並為孩子樹立榜樣,不然家長使用不當的語言來宣洩會很有可能影響到孩子。
  • 你的孩子說狠話時,父母的第一反應該如何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你家的孩子現再多大了呢,平時會不會說「臭媽媽,臭爸爸」,「壞媽媽,壞爸爸」,「我打死你」….等等一些類的髒話或者是狠話。這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真的很重要,要如何做,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首先你要知道,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進入了詛咒敏感期,其次你要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最後你就能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了。
  • 「媽媽,你去死」,當孩子放狠話,家長的回應決定他今後情商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三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一個關鍵時期,有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都很容易出現滿口髒話、狠話的情況,這種情況不禁讓家長非常傷心,也讓我們的孩子變得非常沒有素質。
  • 當孩子說髒話、狠話,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其實,不管孩子說「髒話、狠話」是因為玩笑還是發洩情緒,家長的過度反應都是一種強化,相反,淡定一點,讓孩子發現這些話沒什麼作用,他們會慢慢對髒話、狠話失去興趣。注意營造好的語言環境孩子說髒話、狠話,是一種階段性的行為,只要父母正確引導,這個階段會迅速過去,怕就怕家裡的大人口無遮攔,比如今天當著小孩子面說了一句髒話,過幾天會發現,這句話居然從孩子嘴裡說出來了。
  • 孩子說狠話時,父母的回應很重要
    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疑惑: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開始說狠話、說髒話了?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兇狠的說話,長大了還得了?其實,家長也不用太過的擔心,說「狠話 」也是孩子語言發展的必經階段——「詛咒敏感期」。
  • 當孩子說狠話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1)進入詛咒敏感期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一般孩子在3~4歲時,語言能力發展較快,他漸漸意識到語言是有力量的,會嘗試著用自己所掌握的「語言力量」去影響周圍的人。此外,某些動畫片、電視節目可能也有不文明用語,也會成為孩子說髒話的源頭。03孩子說髒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針對「你對孩子說髒話的行為會怎麼做?」
  • 孩子突然「放狠話」?這樣做可讓孩子變回乖寶寶
    1歲以後的孩子,開始會講越來越多的話,當發現一個詞語個一個外物能契合上時,他會對此進行重複配對。比如我家裡的小侄女,會重複的叫:"奶奶"。對於孩子的呼喊,大人都會回應一聲。於是,孩子在"奶奶。哎。"這一叫一答中享受著語言帶來的樂趣,從此更會經常性的玩這個有趣的遊戲。孩子放狠話、說髒話也同樣是這樣的道理。
  • 當娃說狠話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看後長知識了
    1、進入詛咒敏感期孩子在三歲左右是語言能力發展最快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開始體會到語言的力量,知道自己說的一句話很大程度上的能夠去影響周圍的人,發現語言的這個功效之後,孩子就越來越喜歡用語言去引起他人的注意,去影響其他人的事先和行為,
  • 孩子說狠話時你的反應很重要
    孩子為什麼會說「狠話」孩子到3歲左右有了學習語言的能力,於是開始研究各種語言的使用方法。他們會慢慢發現一些「狠話」、「髒話」具有一定的力量。只要自己說出口,父母就會很生氣。你越制止,他們越要說。孩子在一天一天長大,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可能會不同步,很多狠話說出來,只是為了讓父母能多關注他們的內心。其實,父母們在聽到孩子的狠話時,應該感到高興,這說明孩子的心理發展又前進了一步。
  • 當孩子說狠話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家長的反應越激烈,孩子越覺得說髒話好玩,就越想說。此外,某些動畫片、電視節目可能也有不文明用語,也會成為孩子說髒話的源頭。03孩子說髒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針對「你對孩子說髒話的行為會怎麼做?」有調查顯示:高達86%的家長,選擇嚴厲懲戒;只有7%的家長覺得,應該讓孩子遠離不文明語言環境。盧梭在《愛彌兒》中說:「教育兒童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否則就會導致不良後果。」教育孩子,絕不能靠單純的懲罰。
  • 當孩子說狠話時,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孩子說髒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針對「你對孩子說髒話的行為會怎麼做?」有調查顯示:高達86%的家長,選擇嚴厲懲戒;只有7%的家長覺得,應該讓孩子遠離不文明語言環境。盧梭在《愛彌兒》中說:「教育兒童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否則就會導致不良後果。」教育孩子,絕不能靠單純的懲罰。
  • 孩子的狠話中藏著小心機!父母們千萬別中招,這些反應可不能有
    父母們必須正確認識孩子的這些轉變。對於語言能力正在發展中的幼兒來說,說&34;話是一條必經之路。這種&34;的語言非常的新奇,於是模仿說幾句,試探下成人的反應。孩子剛開始是不知道什麼是狠話什麼是髒話的。
  • 當孩子放狠話時,高情商父母怎樣回復
    孩子對媽媽大放狠話,媽媽機智回答閨蜜小靜有一個4歲的兒子,最近一改以前乖巧懂事的樣子,動不動就「罵」家裡人,小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是有一天兒子要吃雪糕。小靜說天氣太涼了,不給他吃,兒子立刻仰著臉蹦出一句:「不給我吃就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