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元日》詩賞析

2020-12-20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徐應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就是農曆的正月初一,正是過年喜慶的好日子。以上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寫的元日詩。因其既寫了民俗又寫了節日氣氛,加之語言淺顯通俗,曾被收入小學語文教材。詩的起句以爆竹聲渲染除舊歲的氣氛,新年到,一陽始生,萬物回春。既有沐浴春風暢飲屠蘇酒的歡快,又有千家萬戶喜貼對聯的喜悅。屠蘇酒一作屠酥酒,是種浸泡了屠蘇草藥的酒,古人認為飲此酒可以避邪。過去認為門雙扇的叫門,單扇的叫戶。這裡千門萬戶即家家戶戶的意思。瞳,初升時的太陽。初升的太陽照射家家戶戶的門框,都貼上了新的對聯。傳說黃帝於元旦立桃木板,門上畫神荼、鬱壘。漢代《風俗通》上說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在桃樹下捉了許多鬼,並用蘆葦縛住餵了老虎。因而後世就用桃木製符,並懸葦索,掛虎圖,以此驅邪惡、求福祉,這就演變為後世的對聯。最早的春聯相傳是五代十國的後蜀君主孟昶將桃符寫了副「新年鈉餘慶,嘉節號長春」的對聯,後人視此為春聯始祖,且沿襲至今已有千年,久傳不衰。家家戶戶都把新桃換舊符。更新對聯總有一番新氣象,已成習俗。宋代宋伯仁的《歲旦》詩中寫道:「桃版隨人換,梅花隔歲香」,陸遊《已酉元日》:「桃符呵筆寫,椒酒隔花斟」,「家家桃符除舊,戶戶春聯換新」,這些都說明元旦貼新聯換舊符已成千古習俗。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如皋市廣播電視臺)、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相關焦點

  • 古詩賞析二十六:王安石《元日》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隨即又進為翰林學士兼侍講。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於是上書主張變法。次年王安石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當年新年,王安石看到春節情景,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而作此詩。
  • 【國學品鑑】每周一詩:《元日》北宋 王安石
    【作品賞析】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
  • 王安石《元日》:古代的元日和今天的元旦是一回事嗎?
    今天,咱們來學《元日》。這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元日王安石03:52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這首詩,辭舊迎新,小學生必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王安石的一首詩,這也是小學生必背的古詩,不知道你還記得嗎?《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賞析:這首詩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溫暖的春風,伴隨著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都飲著新釀的屠蘇酒。陽光照耀千家萬戶,大家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來,換上新的桃符。這裡的桃符就是當時的人們,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會用兩塊桃符,分別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用來闢邪。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上漁者》《元日》《惠崇春江曉景》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上漁者》《元日》《惠崇春江曉景》第一篇:《江上漁者》作者:【宋】範仲淹全文: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精彩賞析:誰都愛吃味美的鱸魚,所以詩的第一句就寫出了購魚、品魚的熱鬧場面(「江上往來人」),但問題是,人們不能「但愛」,不能眼中、心中只有「魚」而沒有人。於是作者誠懇地把人們的視線從「魚」導向了「人」——那在江中與風浪拼搏的「漁者」,從面期望人們跳出「但愛」的局限,即喜食魚,更應把勞動者的疾苦記心間!
  • 王安石一首描寫過年風俗的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相,主持變法,同年的春節,王安石看到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的快樂景象,聯想到變法改革已經有了起色,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充滿過年快樂氣氛的詩篇。《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⑴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
  • 王安石第一次拜相,為了表達遠大的志向,為此寫下一首詩以此言志
    據說他還在很年輕的時候便是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詩來誇獎王安石,認為他的詩足以媲美李白,他的文章也是可與韓愈齊名,這樣的評價應當說是很高。那王安石在變法初期,也就是他在剛剛拜相的時候便是寫過一首很經典的詩作《元日》,在這首詩中,他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遠大的志向,他寫這麼一首詩,也正是希望可以通過這首詩以此來言志。這樣的一首作品,應當說也是最能夠代表王安石的性格,而他的這首詩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一首。
  • 王安石的詩《春日》賞析
    整首詩的意思是:日子慢慢到了暮春,植物競相開放,一派繁華。鳴叫的鶯鳥好像在求喚舊友,棲在梁上的燕子也不嫌棄人家的貧賤。我家裡有的是濁酒,門外沒有長者拜訪的車轍。喝醉了就仰頭睡覺,在夢境裡去遨遊遠在天涯的人生之夢。王安石的這首詩流露出頹廢、抑鬱的情緒。
  • 王安石這首詩用詞最為講究,對仗也最為工整,更是表達了一種願望
    ,無疑王安石是可以排到第四的位置,前面依次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接下來便是王安石,再就是蘇軾等人。當然這也是個人的一種看法,只是認為王安石完全有這樣的實力。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王安石在這方面,最為講究,也最為工整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元日》,相信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而且這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詩,詩人寫得無比的巧妙,也非常的有講究。《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經典詩詞:實用的詩,參禪的詞
    王安石以變法聞名天下,留名青史,與此同時他還是偉大的文學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留有作品《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王安石在詩、文、詞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王安石在詩詞創作中,善於和政論思想密切相聯繫,強調文學首先應該為社會服務,主張文道合一,這首詩顯然就體現了這一點。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王安石的這首詩比較冷門,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那麼說起王安石的詩作,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例如他的《梅花》、《登飛來峰》、《元日》等等,那都是他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這些詩作,也都收錄在了課本裡,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所以對於王安石,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政治成績,那都是堪稱一流。
  • 20200830每日一首,元日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1.注釋(1)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2)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3.主題點撥這是一首描寫傳統節日的詩,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派熱鬧、歡樂喜慶的新春景象,抒發了詩人對革新變法的堅定信念。
  • 從《元日》到「詭異的光」,談談語文閱讀
    前幾天我給孩子講王安石的《元日》,說到這首詩除了描繪春節時除舊迎新的歡樂景象之外,還包含著作者對變法的美好憧憬。當時新法剛開始實施,王安石期待著變法能像春風一樣,給國家和百姓帶來新的氣象。眾所周知,我們在解讀古詩詞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以及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結合詩人的行文風格特點來綜合考量,作者存在的意義顯得無比重要。 這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國古代詩歌除了抒情之外還具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詩是言志的。
  • 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大家好,這裡是哈爾,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不到六分鐘的小短片《元日》,是中國唱詩班的第二集。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呢。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分鐘,但它讓我們看見了數百年前的濃濃人情和義理,也蘊含著中國人民對春節的美好的祝福。
  • 王安石詩詞,不是一般醉人
    隱娘說:王安石是一個改革家,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後退居鐘山後所作。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 春去也,詩還在——暮春詩賞析
    怪獸賞析 bitaoshuxiang每年春末,過敏症患者和哮揣病人都會為楊花柳絮所苦。就算是我們這種普通人,也是不看飄絮的騷擾。有人解讀,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提示人們應當抓住時機,乘時而進,創造美好的未來。
  • 三首辭舊迎新的古詩,孟浩然接地氣,李世民最大氣,王安石最經典
    先秦時它叫「上日」、「元日」;兩漢時它叫「三朝」、「歲旦」;到了唐宋元明清,改為「元旦」或「元日」。直到百年前,才把正月初一叫「春節」。不過不論春節換了多少次名,都改變不了中國人對於春節的熱情,這一年一度最熱鬧的日子,文人墨客自然也要來湊個熱鬧,留下了不少經典之作。
  • 王安石這首詩才是「過年」該有的樣子,讓人懷念三十年前的年味兒
    既然願望不易達成,則反倒讓我想起了王安石充滿年味兒的這首詩《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的標題"元日",應是農曆的"正月初一",不是元旦,而是我們現在過的春節。
  • 王安石最精妙的一首詩,通篇寫懷人,卻沒有一個相思字出現,真高
    以前在寫蘇軾詩詞賞析的時候總會提到王安石,這個北宋大文豪,從政治的角度來說,與蘇軾勢不兩立,一個守舊、一個創新,乃水與火不相容。
  • 程千帆 略論王安石的詩
    程千帆先生很欣賞王安石的詩,他生前手批詩集多種,其中用力最勤的大概就是《王荊公詩李雁湖注》了。這篇文章寫於1957年,是程千帆先生的集外文,頗值一讀。▲王安石像(南燻殿歷代聖賢名人像)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王安石更其主要地是以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的身份而存在著的。關於這一方面,從梁啓超起,已經初步加以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