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研究日益全球化,SCI論文作為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越來越多的科研者想發表SCI論文。但對於國內科研工作者而言,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因而在撰寫SCI科技論文時經常存在句法方面的問題,達晉編譯對這些句法問題歸納及分析如下:
一、句子冗長。在國際性的期刊中,倡導用簡短、精煉的單句表達。然而,可能受傳統英文教學模式的影響,國內一些科研者在寫作時喜歡用長句表達(從句套從句、各主分句之間再用分號斷開),導致句子冗長現象的發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通常可以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將一個長句子劃分為幾個短句子,這是最主要的方式;另外一種則是簡化句子的單詞構成,用一些簡單的單詞代替複雜的單詞。
二、省略不當。寫作時省略不該省的詞是時常出現的現象,這使得句子意思發生改變甚至出現語法錯誤。省略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要求,一般而言,省略要看情況,能省則省,不能省的非保留不可。常見的違反了省略原則和要求的情況如下:
1.省略賓語:(語法錯誤)He took the tool because we all should not take (it).
2.省略不定冠詞:(意思發生了改變)He bought a watch and (a) chain today.
3.省略不定式:(語法錯誤)To try and fail is better than not (to) try at all.
另外,一些從屬連詞when、while、as、though、if、whether…or…等引導的從句中的省略也容易出錯。其正確的省略原則為:這類連詞引導的從句中,如果謂語動詞包含有動詞be,且主、從句中的主語一致,或從句的主語為it,則常可省略從句的主語和謂語的一部分。例如:
If (it is) necessary, we shall do a pre 2 experiment.
Wood burnswellwhen (it is) dry.
Though (it is) small, the room is very comfortable.
三、比較級誤用。使用比較級時,最常見的錯誤為:比較對象不一致。例如:Your English is worse than me.這裡應將比較對象me改成mine。
另外,比較級前的修飾語錯用現象也常出現。例如:The worldwid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during January 2020 were verywarmer than average acrossmost of the oceans.這裡可將修飾語very改成much。
一般而言,比較級前的修飾語常常表示比較的程度,常見的有四種類型,一是表示強調的修飾語:still、 quite (a bit)、any、even、rather等;二是表示程度弱、輕的修飾語:a little、a bit、 slightly;三是表示程度強、深的修飾語:much、very much、so much、a lot、a great deal、far、over、many等;四是表示數目、數量的修飾語:twice、eight times、one tenth等。
四、表達口語化。最常見的口語體表達是使用縮寫詞,例如:let’s、it isn’t、it doesn’t、 we didn’t、it can’t。另外,口語詞或非正式用語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也很常見。常見的非正式用語舉例如下(括號中的詞為正式用語):just(only)、leave(depart)、think(consider)、look into(investigate)、find out(discover)、cut down(reduce)、blow up(explode)、and so(therefore、thus、hence、as a result、accordingly、consequ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