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屬正式文體,句法結構嚴謹規範。英文摘要應具有相對獨立性和信息完整性,要客觀地反映原文的內容,著重反映論文的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摘要的撰寫要求語言精煉,避免文字冗長;每個概念、論點都要具體且鮮明;多採用研究領域的標準術語,很少用修飾語和縮寫詞;用詞方面要求準確,儘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詞多義的詞語。因此,賽恩斯編譯認為,寫作英文摘要,在語言表達上應掌握以下的撰寫技巧。
一、選擇準確的句式表達。英文摘要的句式之間應條理清晰,體現縝密的思維,緊扣文章主題,分清上文與下文之間的邏輯關係及前後的因果聯繫,運用非謂語動詞、介詞短語或從句等進行修飾,選擇表示並列、遞進、因果、結果、條件等關係的詞語增強層次感,使句式邏輯嚴密,內容集中,避免重複用語。
二、使用正確的時態和語態。時態是表示行為、動作和狀態在各種時間條件下的動詞形式,語態是主觀與客觀、施動者與受動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任何言語行為都是時態和語態的統一。有學者從體裁分析和學術規範的角度探討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和翻譯原則,結果發現語態和時態混淆是英文寫作的普遍問題。因此,語態和時態的合理選擇和正確運用是語言表達得當的基礎。
在科技論文的英文摘要中,目的部分常用一般現在時表示;方法部分是對所做研究的描述,通常用一般過去時表示;結果部分是一篇文章所得結論的根據,反映最真實的研究數據,除指示性說明外,一般用過去時表示;結論部分反映的是作者的觀點和見解,歸納總結研究結果或發現,說明結果出現的可能原因、機理或意義以及該研究尚未解決的科研問題,通常用過去時、現在時或現在完成時表示。
總之,英文摘要採用何種語態,既要考慮摘要的特點,又要滿足表達的需要。被動語態被認為是表達效果更為客觀的形式,可避免因施動者不明確而造成的誤會。但需要注意的是,當主語或動作施動者已經明確的情況下,也可使用主動語態。
三、搭配恰當的介詞短語。介詞也叫前置詞,是虛詞,不能單獨使用作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但卻具有強大的搭配能力,可以和名詞、代詞、短語及從句構成介詞短語在句子中充當成分,表示其所修飾的詞語與句中其他詞語之間的關係。根據英語中介詞的結構特點,可將其分為簡單介詞、合成介詞、分詞介詞和成語介詞等。科技論文的英文摘要中常利用介詞短語修飾某一名詞或代詞以構成正確的句子結構,表達完整的含義。因此,掌握常見的英語介詞短語對於英文摘要的寫作至關重要。
四、使用規範的標點符號。中英文標點符號在形式上存在很多相同點,但具體用法和書寫卻存在不同,如:中文句號為「。」,而英文為「.」;中文省略號用「……」表示,而英文用「…」表示。這些標點符號在構成、形式和作用上的差異使文字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因此,在英文摘要的撰寫過程中要注意中英文標點符號的正確書寫格式,以免符號使用不當而造成的語義不符。
五、恰當處理長句和複雜句式。英語句式由連接詞和詞尾變化構成,嚴格按照語法,常用表示因果、條件、邏輯、預設等邏輯關係的連詞或前置/後置短語,形成多種修飾成分組成的複雜從句,而漢語則較少使用連接詞且不受語法約束。基於英漢句式結構的特點,英語複雜句的翻譯可採用同義反譯法、刪減解釋詞、短句拆譯法和解釋性添詞法等翻譯原則對句式進行同義轉化,將後置變為前置,或將被動變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