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論文內容的核心部分,總結歸納了文章的主要信息,使讀者可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文章主旨,同時也可被二次文獻採納,以及資料庫收錄,便於學術交流。英文摘要對增加期刊和論文的被檢索及引用機會、吸引讀者、擴大影響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醫刊彙編譯以結構式摘要為例,從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部分,淺析科技論文結構式英文摘要的寫作。
一、目的部分。一般來說,一篇好的英文摘要,開頭就應該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一方面是為了把研究的意圖交待清楚,另一方面是為了吸引編輯及讀者。所以應避免繁冗拖沓地闡述過多的背景信息,並儘量不重複使用題目。通常以不定式「To」開頭,採用一般現在時。
二、方法部分。在英文摘要中,「方法」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作者研究思路和具體實施方法的體現,包括採用何種研究方法,如何對照分組,使用何種材料,如何檢測,以及如何處理數據等。在闡述的過程中既要把自己的思路、法和過程展示給讀者,又要科學可信。通常使用一般過去時,被動語態,但國際上大多學術期刊對於語態問題並不苛求。
三、結果部分。一篇文章的價值往往體現在「結果」中,在這一段落應簡要介紹研究的主要結果,並與「方法」中描述的內容對應。在此需要強調的是,要儘量結合實驗得出的具體數據和統計值等來加以說明,使結論部分言之有物,有根有據。通常使用一般過去時。
四、結論部分。「結論」往往與研究目的和結果是密切相關的。在這一部分的寫作中應簡要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總結,並結合研究的目的及要解決的問題給出科學客觀的結論,闡明有何新發現,或其價值及局限。在時態和語態使用上,在提出結論性意見時,如果具有普遍意義,可使用一般現在時;如果僅僅是敘述當時的研究結果,只限於本研究範圍或者僅是一種可能性的推測,則使用一般過去時為好。
在日常英文摘要的編輯加工中,很多作者在書寫時總會出現語言表達和應用的缺陷。所以,在撰寫英文摘要時,不僅應在內容方面做到簡明全面,還應在語言方面保證語法正確與語義流暢,要力求克服文化差異,避免硬性直譯,作者應多閱讀英語原版期刊文章,尤其是摘要部分,學習借鑑正確的語法知識及語言表達習慣,爭取寫出更地道的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