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摘要是醫學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提供重要信息、便於儲存和檢索兩大功能。賽恩斯編譯通過分析發現,就英語摘要寫作的語法結構而言,非人稱結構、被動語態和長句的使用非常普遍,所有這些都體現了科技語體的主要修辭特徵。
首先,摘要中的語言要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應用準確簡潔的語句表達嚴謹而深刻的內容,結構嚴密,客觀性強。句式上用陳述語氣,避免使用祈使句和虛擬語氣以示文體的正規和嚴肅。使用長句、複合句是摘要句式的顯著修辭特徵之一,尤其在介紹方法和描述結果時,其目的是使一個複雜的概念或過程表述更加邏輯嚴密、結構緊湊。
此外,儘管英文的句型種類繁多,表現力豐富,但醫學英語摘要的常用句型有其共同的特點。以結構式英文摘要為例,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四種模式:
1.表示研究目的,句首常用:To investigate/explore/compare/test…,In order to…,This paper describe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等;
2.介紹研究方法時常用:We first confirmed…,Using…,The curative effect/sensitivity/function of certain drug…was observed/detected/studied…等;
3.陳述研究結果常用:The final chosen formulations were as follows…,The result showed/It proved that…,The authors found that…;
4.得出結論常用:The authors suggest/conclude/consider that…,By summarizing…等。
由於醫學英語要求客觀和準確,一些旨在加強語言感染力和宣傳效果的修辭格幾乎不使用。但醫學英語強調注重有效的語法和詞彙修辭,如英語講求結構平行對稱。論文摘要中並列的內容,應注意到語法結構上的對稱,不要混雜使用。平行結構的使用可以增強修辭效果,不僅使主題更加突出,而且還富有美感,引起讀者興趣。
根據醫學英語摘要常見的四層次結構特徵,在時態運用上多選擇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一般現在時主要用於介紹客觀規律或事實,表達事物的客觀性,適用於介紹目的和結論;一般過去時多用於介紹實驗的過程,現在完成時用於說明研究的發展背景,介紹已取得的成果或完成的工作,適用於描述方法和結果。
摘要屬科技文體,被動語態使用的頻率要高於主動語態,尤其是用於介紹方法和描述結果,其原因是被動語態更便於客觀事物和過程的描述,使表達更具客觀性。但有研究表明國內醫學期刊英文摘要濫用被動語態的現象較突出。因而主張多採用主動語態,以符合最新國際科技寫作規範。
事實上,目前國際生物醫學界倡導儘量使用主動語態,以使科學論文和著作的文字生動、有活力、信息突出;多用人稱代詞「we」、「I」,增強作者的責任感和對工作客觀描述的親切感、生動性。使用主動語態將抽象的名詞轉化為相應的動詞形式可使句子表達自然、直接、有活力,使句子結構更簡練、重點更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語態的選擇要適應篇章結構的需要,其目的是為了表達清楚、自然。因此,恰當的選擇使用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信息,使摘要的內容和風格協調一致,達到一個有機的平衡,增強修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