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龍門石窟」,石刻藝術的瑰寶,你來過這嗎

2020-12-25 李三旅遊記

進入洛陽的這個城市在我心裡一直很憧憬,憧憬著自然,憧憬著美麗的風景,我嚮往著盛開的牡丹花的景色,除此之外,洛陽的龍門洞窟也是久違地聽到的盛景,景色絕佳,石刻藝術在這裡有著極致的出現,這個景色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一起被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這裡的景觀極為精緻的石刻藝術解釋,我有著這樣深刻的理解,在歷史文化中,極盡的石刻藝術珍寶呈現在眼前。

這個石刻藝術的寶庫在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上,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和國家級AAAAA級旅遊景點,歷史特色、文化氛圍、石刻精緻盡顯,這裡的工作人員介紹了這裡的風景,有著極長的歷史,北魏時代建造後,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隋朝、唐、五代十國、宋等王朝,在悠久的時代中得到了改善,現在進入這裡,不僅可以看到石窟藝術的一部分表現,而且還可以體驗到,有一種美麗的書法藝術表現。

在這些書法中,可以看到被稱為初唐楷書藝術的典型作品,經過這麼長的歷史,這裡展示了不同年代中不同文化的魅力,宗教、政治、文化等都會在這裡給遊客帶來精彩的鑑賞,在這裡開始觀光的時候也知道這樣的事情,的絕美在2000年時已經被聯合國科學文化機關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從這裡來的觀光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理解。

在這個初步的了解中,我開始了在這裡景觀中的正式觀光,我在這裡觀光的第一個風景是這裡的奉先寺,這裡是龍門洞窟中規模最大的,石窟藝術展示著最美的風景,古代是屬於皇室的寺院,王室的高貴氛圍、建築的完美體現在這裡,這個壯觀的景觀是最初在唐朝的高宗開鑿的,確實,在洞窟中看到的佛像充分表現了唐代的氛圍,正中間的本尊被灰塵裝飾著,有七米左右的高度,光是頭就有四米左右的高度,耳朵也有一點長度,臉很圓很豐富,平靜的表情在其中大量地表現著,莊嚴莊嚴莊嚴的感覺在這裡的景觀中完美地表現出來,讓旅客拿過來,這種極美的鑑賞感,在奉先寺中的這座大型藝術群雕以極大的規模呈現出來,藝術表現在其中,有著極高的石刻藝術成果,作為我國石刻藝術的典範,充分表現了唐代的宏大、開放性、富饒等時代特色,出現。

品嘗了奉先寺的絕美石刻藝術出現後,我繼續走到了這裡的淺溪寺,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的第一個大窟,這裡的風景也形成了很長的年代,它大約在建造清晨時代的第一年中,高度、寬度分別出現在9米左右,中窟頂藻井表現著潛刻著的巨大的蓮花,美麗的描寫藝術用非常棒的味道表現了花的姿態,讓遊客看到這裡景觀的開始,我的心中有一種很好的觀賞情趣,進去後,可以看到主佛阿彌陀佛正座在須彌臺上,臉上很平靜,心裡會有智慧,以這樣的感覺,身姿的中將表現著慈嚴的感,主佛左側有大弟子金絲雀葉,右側有小學生阿難,兩個弟子旁邊有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來這裡的風景和故宮博物館的陳列品有一對一的複製品。

感受到潛溪寺之美後,我就朝前來到了這裡的蓮花洞,其實我對這裡的景觀名字很好奇,我想深入了解景觀,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呢?可以用蓮花命名,這裡第一個景觀名字的由來是從這裡的洞穴來的,這裡大概有一年左右的工作人員介紹過北方的風景,美麗的意思就在蓮花裡,蓮花在佛教中也有很好的意義,蓮花在這裡表現了完美的風景,當然,在這裡的景觀中,也描繪了極為逼真的佛像,讓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

龍門洞裡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在這些風景中,關於殘留在歷史上的文化魅力,石窟的雕刻細節可以一個一個地了解,走在龍門洞窟的景觀中,會感到很幸福,石窟的描寫等魅力完全表現出來了,在感受到石窟藝術的完美表現後,我的心中還有其他三處石窟藝術的迷人景觀。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石窟—-洛陽龍門石窟
    中國有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是僧侶們在深山隱士修行時居住的場所,建築形式很簡單,一般就是就是一個方亭,中間用柱子支撐,周圍建幾個修行的禪室,窟外為柱廊。
  • 洛陽龍門石窟簡介(圖)
    2000年11月,聯合郭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A.D.493年),嗣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在這裡行船那嘎了南北長達一公裡、具有兩千餘座窟龕和十萬餘尊造像的石窟遺存。這歷時500多年的營造過程中,包含北魏和盛唐兩個造像的高潮階段。
  • 中國最早的石刻雕塑,奇蹟般建成,你確定你來過?
    中國最早的石刻雕塑之一,奇蹟般的建成,你確定來過?這個地方就是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請問有多少朋友親身來到龍門石窟體驗過這裡的雄偉壯觀呢?如果你還沒有來過,那就跟著小銘一起來先看看,日後一定要來到這裡參觀啊!
  • 洛陽龍門石窟 景點介紹
    洛陽龍門石窟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馳名中外。有世界文化遺產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景區等多種重量級「頭銜」,吸引了眾多國內遊客前來參觀遊玩。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 昨日,龍門石窟景區的大石門建成開放
    今後,您來到龍門石窟景區,會看到這裡多了一座大石門,大石門後面還「藏著」一片青翠的樹林,而這些只是龍門正在建設的西北服務區的一角。  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從龍門石窟管委會了解到,西北服務區的設計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大師。在她設計的這些旖旎建築的背後,還有一串串故事。
  •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 河南旅遊景點大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北魏孝文帝年間龍門石窟開始鑿建,歷經多個朝代陸續營造400多年,南北長達1公裡,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
  • 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年 舊貌換新顏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年間,洛陽堅守申遺承諾,切實承擔龍門石窟的保護職責,在遺產保護、環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翻看20年前的龍門石窟影像,再重遊今日的龍門石窟,感受舊貌換新顏的巨變。
  • 龍門石窟現唐景教墓葬遺蹟 洞外刻十字架(圖)
    洛陽市城南,是伊闕峽谷,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即位於此,山水相依的伊河兩岸,峭壁間窟龕就山而刻,星羅棋布,密如蜂房。專家認為,該瘞穴與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和洛陽《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一起,構成唐代景教的最重要遺存,也再次佐證了洛陽是絲綢之路起點這一歷史事實。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石窟,你們知道是哪四個嗎?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佛教藝術極為繁榮。當時開鑿的許多石窟寺,保存了大量雕塑、壁畫、石刻藝術珍品,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創建於前秦時的甘肅敦煌莫高窟,以彩塑和壁畫藝術聞名於世。莫高窟的壁畫內容,基本上都是取材於佛教經典的故事。
  • 中日攜手,搶救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
    本報今起開設《百年龍門比照看》欄目,講述這批老照片的幕後故事,並通過新老照片對比,讓您直觀地感受龍門石窟一個多世紀來的滄桑巨變,敬請關注。  第29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國內外遊客來洛賞花觀光,繞不開的旅遊目的地是龍門石窟。當遊客們的目光聚焦在盧舍那大佛上時,洛陽眾多文史學者正懷著欣喜異常的心情研究一批拍攝於百餘年前的龍門石窟老照片。  這批老照片是怎麼拍攝的?
  • 這就是雲岡石窟!
    你一定聽說過它雖然可能從未謀面故事開始於一千多年前以刀、錘、斧、鑿的尖利決然撫平山崖的稜角1100多個佛龕、18000餘平方米雕刻面積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恢弘雄渾大同雲岡石窟景區一座洞窟內的石刻佛像頭部。
  • 【公基備考】千年一夢,曠古爍今的石窟知識知多少?
    在趙聲良院長的循循引領下,十數萬網友對敦煌研究院下屬一院六窟,進行了一場對千年來的文化與歷史的探險。石窟見證著中國的歷史,那麼對於石窟的相關知識各位考生了解多少呢?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 重慶低調的石窟,卻見證著中國石窟末期的輝煌,知道的遊客不多
    從涼州天梯山石窟的開始修建,就代表著中國開啟了石窟建造的序幕,到後來的雲崗和龍門石窟,似乎每一個石窟都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文明,敦煌莫高窟中的飛天彩繪壁畫、雲崗龍門石窟中的石刻造像都成為後人欣賞石窟文化的必打卡之地。
  • 今成藝術瑰寶文化遺產,卻僅需90覽遍歷史
    甚至有很多的人文景觀在如今我們看來依然是不可思議的,畢竟在古代的時候想要製造出這樣的一個人文景觀來並非一件易事。確實有不少的建築和景觀是經歷了好幾代人,甚至好幾個朝代才終於完善了的。我們就來聊一聊,歷經了七個朝代長達400餘年才終於建造完成的一個景點,它位於河南洛陽,想必大家也都猜到那就是龍門石窟。
  • 同樣是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年入過億元,成都這座石窟卻鮮為人知
    攝影:劉剛|來源:去驢行中國石窟聞名全世界,比如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但你可能不知道位於成都大邑縣斜源鎮盤石村飛鳳山卻藏著一座千年石窟造像,這便是藥師巖石窟。藥師巖石窟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此後又經歷過幾個朝代增像,到今天在飛鳳山的峭壁上已有大小佛像一千餘座。傳統石窟裡的佛像既高大又莊嚴,一入石窟便讓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但這些佛像卻顯得更為Q版一些,看起來更讓人親近。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緊急措施來了
    前幾日,河南龍門石窟佛像 被遊客摸出「包漿」一事引發熱議 龍門石窟佛像被摸出「包漿」 國慶期間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國三大石窟
    三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上承秦漢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
  • 用英文介紹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部,在伊河兩岸的香山和龍門山上,與雲岡石窟和莫高窟被稱為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南北縱橫1000米,有2300多個窟龕,2800個碑刻,40個舍利子塔,1300個石窟和10萬尊造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代表了唐代石刻藝術的風格。The whole statue of Fengxian Temple stands a perfect piece of art, with the statue of Lushena being a fantastic masterpiece.
  • 世界八大石窟藝術寶庫:其中五個位於中國!看看你了解多少?
    一、大足石刻(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