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陌上花開:和慕清一起讀詩經》之八月篇

2021-02-07 新華社客戶端

《詩經》是唱了三千年的歌謠。

很多篇目廣為傳播,婦孺皆知,比如《關雎》。也有一些篇目並不為人熟知,關於題旨要義也是聚訟紛紛,爭論不休,就像是這首《簡兮》。

在我看來,讀詩和讀人一樣,「人生若只如初見」。

初始的印象很重要,最初打動自己的意境和感受,對於鑑賞詩歌來說也很重要。

所謂「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樂乃心聲」,讀者和作者心靈最初碰撞時,往往能體察出詩歌的真義,感受到作者最質樸、最乾淨的內心表達,觸碰到詩心所在。

「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

第一次讀《簡兮》時,我想起了南朝梁元帝這兩句詩,感覺詩句乾乾淨淨,情思之純,不染塵埃。一個看《萬舞》的女子,她被起舞男子的壯美和陽剛所吸引,著了迷,動了情,如是而已。

然而,朱熹、方玉潤等人認為此詩是在貶斥衛君昏庸無能,有諷刺意味。他們認為,詩中的「碩人」指的賢良之才,這首詩是在諷刺君主親近佞人,卻讓賢者無處施展才華,只得居於伶官,跳跳舞蹈。

儘管歷史上衛國進入東周時期後,很多君主做了很多荒唐事,就像是衛宣公好色,衛懿公好鶴,「中冓之言」更是傳了千年,但是這種解釋也過於牽強附會,膠柱鼓瑟,實在是迂腐不堪。

其實,單從「山有榛,隰有苓」一句隱語中,就不難看出,此詩寫的是男女情思,所以高亨、餘冠英等多認為這是一首寫衛國宮廷女子愛慕、讚美舞師的詩歌。

這也和我第一次讀此詩的感觸符合。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詩中的「簡兮」二字,說的是鼓聲。烈日炎炎,鼓聲擂動的那一刻,詩中女子的心也如同擂鼓一般,怦怦跳著。

「碩人俁俁」,「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她一邊欣賞健碩的舞姿,一邊胡亂猜測起舞男子的身份、姓名、家住何方等等,傾慕之情像是一條吐芯子的小蛇,朝著她悠悠然爬來,一口就咬住了她的心。

一個人的思戀,就像是中了毒,哪有心不疼的呢?一見鍾情呀,這是何等的電光火石、石破天驚的愛情呢?本來只想看看《萬舞》,卻不曾想到竟被舞者偷了心。

「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春潮潛湧,春色撩人,春心萌動,我猜想詩中的女子看完表演後,內心的情愫一定是又開心又羞澀。

就這麼喜歡上了一個人,可偏偏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自己快被那炙熱的感情燙傷了,融化了,愛你愛到天荒地老,卻是一個人的事情。

一個懷春的女子,體態盈盈,顧影自憐,常常有難言的青春苦悶,「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這一場一個人的愛情,是綻放在心底的一朵玫瑰,也是一道青春的刺青、一處明媚的憂傷。

此情無計可消除。女子的心中都是天雷勾地火了,「昨夜夜半,分明夢見」,可是郎君卻渾然不知,心中怎麼能不悲悲切切?

南朝神弦歌《青溪小姑曲》,是寫民間娛神祭祀的,裡面寫道:「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獨居,獨處無郎。」

在青溪水神廟前,瞻仰拜謁的人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可「獨處無郎」,錦書無處寄,芳心無處託,心中暗自憂傷。這種情愫,似乎很多人都有過,在街角的咖啡店,聽到一曲熟悉的歌,旋律縈繞在耳,恍惚間,以為戀人在身側,抬頭張望,卻只是自己和影兒兩個。

有時候,人怕寂寞,總覺得相伴好過孤單,所以人們才渴望愛情在心中生發,所以舒婷才在《神女峰》中寫下「與其站在山頂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這樣的詩句。

不得不承認,和《簡兮》一樣,那些青春愛情故事總會有獨特的美學意味。在稍縱即逝的青春時光裡,那種不管不顧、心心念念的痴迷,那種恨不得把整顆心都掏出來獻給戀人的傻勁兒,讀起來總會格外令人著迷。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真正的青春,貞潔妙齡的青春,周身充滿了新的血液,體態輕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這個時期只有幾個月。」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一生的痴情,怕是都用在了情竇初開的幾個月裡了。

其實呢?或許不過是只見了幾面而已,就一念沉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緣不知所終,身不由己。就像是少年維特愛上了綠蒂,「從此處到綠蒂家只消半點鐘,我在這兒感覺著我自己的存在和人間一切的幸福」。

《簡兮》一詩,也是如此。

詩人用細媚淡遠之筆觸,將女子的綿邈低徊的愛慕展露無遺。在女子的眼中,他「有力如虎,執轡如組」,也見他「左手執籥,右手秉翟」,魁梧而健壯,瀟灑而迷人。愛情瞬間就在心底播了一顆種子,肆意生長,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有時候,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

詩文欣賞:

有情不必終老 暗香浮動恰好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出自《詩經·邶風·簡兮》

《陌上花開:和慕清一起讀詩經》

郭慕清 著

ISBN:978-7-5166-3137-9

新華出版社 2017.5.1

定價:48.00元

相關焦點

  • 陌上花開緩緩行,讀《不做教書匠》有感
    陌上花開緩緩行今天下午放學送完學生後,我們漢江路小學全體教師再次齊聚一堂,在多媒體報告廳召開了漢江路小學第二次讀書交流分享會活動。 此次分享活動就我們全體教師共讀的一本書——《不做教書匠》而展開。在韓校長的一路引領和大力支持下,老師們很認真地閱讀了《不做教書匠》這本書。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 人間煙火氣,陌上花開情——讀《我們仨》有感
    陌上花開情,君可緩緩行。初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我驚嘆先生樸實無華的文字間湧動出的感人心懷的深情摯意沉浸於快樂的求知之旅,他們無視空間的狹小;無視環境的險惡;無視社會的動蕩;靜心為學,留下《管錐編》、《圍城》、《唐吉訶德》翻譯本等等閃爍智慧之花的鴻篇巨著。
  • 【原創首發】《陌上春風,醉了一樹花開》同題微詩賽
    1.陌上春風,醉了一樹花開藍色的多瑙河/河南 數不清的蕾,蓬勃著努力伸展成想要的模樣伸向蔚藍,解讀季節 【勿忘心安淺讀】讀完老師這首小詩一副春意盎然已是人間四月,不去玉門關外著春色,在江南也不再像當年一樣為周郎助力火燒曹營而行方便,只對陌上的桃李施粉抹黛。可謂情有獨鍾,怎不叫人醉?本詩借兩首古詩:唐人王之煥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之句和杜牧《赤壁》「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句來完成前部,作鋪墊,來襯託春風對桃李的偏愛,可謂用心良苦。
  • 經典詩詞 陌上花開緩緩歸
    「三月風情陌上花」,古遠的詩句似乎隨風從天邊飄來,從歷史的深處飄來,拂過阡陌,襲上心頭,詩是屬於清乾嘉詩人趙翼的,可昂首遠望,眼前的陌上風情卻是不折不扣的現代,由眼帘入心扉。漫步陌上,心情是詩意的那種,優雅而散淡,不惹匆促,只因陌上花開;花是自然的那種,樸素而恬淡,不落塵俗。「三月風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暢然的一種意境。
  • 陌上花開緩緩歸(文史小品)
    陌上花開緩緩歸(文史小品)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最初讀到這一句,並不知其中典故,只覺得很美,美得讓人陶醉。後來無意中看到其中的愛情典故,更是心生喜愛,美到讓人浮想聯翩。
  • 薦書|《陌上花開 詩意朝陽》(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張琳梓著)
    這讓《陌上花開,詩意朝陽》一書在出版問世時自然就具有一種天生的麗質、詩意的情懷和別樣的境界,使之成為近年來青春文學作品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品。談人生的準則051莫為毒拿未來抵05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國旗下的發言稿057我不再自卑062和媽媽一起睡065我想去看看068我最喜歡的一個戲劇人物071
  • 讀文學經典《詩經》之國風篇-螽斯
    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十五國風,共計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東周的詩,小部分是西周后期的詩。周南: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shi)分陝而治。周公旦居東都洛邑,統治東方諸侯。《周南》當是周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區的民歌,範圍包括洛陽以南,直到江漢一帶地區。意為南國之詩,或以為用南國樂調寫的詩。共計十一篇。《周南》、《召南》合稱二南。
  • 《詩經》那麼美,讀不懂多可惜!
    看似「無用」之詩,卻能帶給孩子受益一生的純正美育。讀《詩經》,更能讓孩子吸收來自中國詩歌源頭的精神力量,獲得滋養心靈的高雅和詩意,成為一個胸懷內秀的人,懂得表達的人,善於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人。  《論語》有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經》可以有無數種讀法,值得用一生去讀。給孩子的《詩經》啟蒙,從《陪孩子讀詩經》開始足矣。
  • 純真而浪漫的《詩經》對讀
    《附庸風雅》抒寫男女愛戀相思之情的詩歌30篇。對應《詩經》作品的題材,白麟誦讀體味不同一般,基於現代人的人生觀 關鍵詞:詩歌;詩人;情感;附庸風雅;詩經 作者簡介: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源頭,《詩經》所開創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和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奠定了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兩千年的文學傳統。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溫柔人心千年的情話
    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然而偏偏有個君王深情至極,只因想念回娘家的妻子,一介武夫寫下寥寥數字,讓人聞之落淚。這簡簡單單的九個字,在歲月流轉中,足足溫柔了千年,直到現在讀來還令人為之動容。清代學者王士禎在《香祖筆記》寫著:「錢武肅王目不知書,然其寄夫人書云:「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不過數言,而姿致無限,雖復文人操筆,無以過之。」這個武夫就是唐代的錢鏐(liú),吳越君主。
  • 含英咀華:讀陳景勝先生的《八月感懷》有感(作者 劉企華)
    「八月,是一段流金的歲月,富有激情而又充滿挑戰。八月,是一曲高亢的歌唱,高昂激越而又低回宛轉。八月,是一記響亮的馬鞭。馬鞭一揮,漫山的果,漫地的莊稼急急地把顆粒飽滿。八月,是一身亮晶晶的汗。輕輕揮手,汗如雨注,積鬱一季的陰氣、晦氣、毒氣一排而散。八月,是一面火紅的太陽。
  • 筱青讀詩經之匏有苦葉
    意指葫蘆八月葉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濟:水名。涉:一說涉水過河,一說渡口。厲:帶。一說解衣涉水,一說拴葫蘆在腰泅渡。揭:提起下衣渡水。瀰:水滿貌。盈:滿。筱青讀詩經: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匏有苦葉》一詩與以往所學詩經有所不同。聞一多說:這詩近唐人後的古詩,平鋪直敘,散的,與以前往復沓踏之歌謠體不同。而且,這詩又是特殊的、個人的,慢慢變成近代的歌之形。
  • 陌上花開-崔燕萍中國畫藝術展在上海圖書館開幕
    陌上花開-崔燕萍中國畫藝術展今天(12月15日)在上海圖書館開幕。崔燕萍繼承並發揚了京津畫派的藝術特色,磨礪出全面的藝術素養和駕馭筆墨的能力。其畫作多以花卉為主題,不僅秉承傳統,繼承發揚了京津中國畫的風格,還融合了嶺南的畫風。作品格調恬淡高雅,氣勢生動渾厚,具有獨特的藝術情結和個人魅力。她創作的葵花題材系列作品,已經形成了其代表風格。是當今令人矚目的一位傑出的女畫家。
  • 《詩經》的意義和開篇詩——讀《詩經》有感
    《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一共有305篇。在先秦時期人們習慣上把《詩經》叫《詩》或者直言為「詩三百」,《詩經》中大部分詩歌寫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通過歷代學者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的研究得出了大致有「王官採詩」,「孔子刪詩」和「獻詩說」三種說法。一,王官採詩說:《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官採歌謠,以觀民風。」。
  • 」清舊書院「學員讀《國學概論》(第一篇至第六篇)
    《易》:以費氏為古文家,是劉向定的。今古文只有文字上的不同。《尚書》:伏生所傳有二十九篇,壁中所得有四十六篇,相差十七篇。《詩》因叶韻易於記憶,當時並未失傳,本無今古之分。毛氏所傳三百十一篇,比三家所傳多「笙詩」六篇。《禮》:高棠生傳十七篇和古文無大出入,孔壁得《禮》五十六篇,比高多三十九篇,這三十九篇和今文中有大不同。
  • 【初中文言文促讀300篇】第五十三篇:《君子之學》
    後來人們又以有德無德來區別君子和小人。君子指有地位或有道理,有見識的人,小人指地位低微或缺德少才,見識淺陋的人。如《論語》:「不亦君子乎?」《愛蓮說》:「予謂菊,花之君子者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字詞。
  • 蘇軾的《陌上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在那裡,他聽到人們在唱《陌上花》曲,那裡的父老鄉親和蘇軾解釋道,吳越王錢椒的妻子每年寒食節都會回娘家,看望雙親,直到陌上花開才回來。有一年卻遲遲未歸,吳越王思念愛妻,於是寫下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句子。這兩句話包含了丈夫對妻子的無限思念和柔情,感動了吳地的百姓,他們把這句子編成歌曲,四處傳唱,其韻悽惻,含思宛轉。
  • 筱青讀詩經之鄘風柏舟
    詩經 柏舟筱青解經:此詩是鄘風第一首,題目也叫《柏舟》,就提前到這裡講了。詩中只描寫了少年的頭髮,其實情人的人眼裡不僅僅是頭髮,應該是「陌上誰家少年郎,眉如遠山眼含黛」吧!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那時候的男女婚姻,講究門當戶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
  • 詩歌一首~《陌上花開》
    圖片來自網絡陌上花開文|柳楊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圖片來自網絡風織著陌上花,柔弱的蕊中,住著另一個我,另一個怯於表達的我圖片來自網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我等著一首詩,再把我拼錯成,一個有點情濃的斷章。
  • 筱青讀詩經之雄雉
    德行:品德和行為。忮:忌恨,害也。一說」貪求「。求:貪求。何用:何以,為何。不臧:不善,不好。筱青解詩經:關於此詩的背景,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思夫詩。《毛詩序》說:「《雄雉》,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