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出生來到世上都是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從成長到成熟之間,每個人都會收穫不同品質與習慣,從而造就不同的人生。
自律是最好的品質之一!
有人說:「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是很可怕的」
我完全贊同。
自律是一種性格品質,也可以說是人身上最好的品質之一。
我們知道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幫助下,人們學知識也好,學技能也好,都能快速的去掌握。
為什麼很多人無法做到自律呢,因為自律違背了人的天性。
每個人天性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喜歡自己所喜歡的,遠離自己所討厭的。
人能克制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樣的人就已經強過一般人了。
高度的自律,有計劃性,可以將自己的生活變得有井井有條,從容不亂,自律的人往往善於總結、自省,慢慢使自己成為在學習上,工作上都優秀的人才。
但自律的不足在於只能影響自己,自己強大,無法對周圍的人、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
自律的人對自己很苛刻,一般對自己苛刻的人,對待別人也是一樣。在人情世故會難免有欠缺,
一般來說自律人的圈子裡也都會是很優秀的,但這樣的人會很少,所以自律人的朋友圈也很小。他們往往難容於一些無意義的圈子,但生活中大都是這樣的圈子。
我們知道,個人的強大,沒有護盾的支持和保護是很難成就大事的。
自信的人走遍天下都不怕!
有人說:「有強大的自信做任何事情將無往而不利」。
這句話是對的,我認為是對在事情二字上,在做一件事情中,特別是大事的時候,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好壞完全可以決定這件事情的成敗。例子有很多,不管是考試,演講等小事上,還是拍決策,做重大決定的判斷上,強大的自信心都將增加成功的機率。
拋開對事情來說,自信還有另一個優點。
自信與自律不同的地方在於,自信可以影響身邊的人,感染他們的情緒,帶動他們對做事的熱情和積極性。
自信的人往往也是有主見的。很容易成為一個團隊甚至一個組織的主心骨。
但自信的人也有缺點,容易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往往變得自負起來,最後的結局往往會受到一個大的打擊才能清醒,找回自我。
自律的人很可怕,自律加上自信的人更可怕,但遠不能與能忍辱負重的人相比
為什麼說忍辱負重的人比自律和自信的人更加可怕呢?
忍辱負重最早出自出自三國志的《陸遜傳》,但遠比三國時期的早的春秋時期就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臥薪嘗膽的典故,最後,越王勾踐僅三千越甲便打敗了曾經侮辱自己的吳王夫差。
劉邦曾多次遭受項羽的嘲笑與刁難,忍辱負重,最後成就偉業。
相比之下,西楚霸王項羽就是一個受不得半點侮辱的一個人,每當有人侮辱項羽,最終都將被扔進油鍋烹之。項羽很自信,甚至到了自負的地步,項家軍軍紀嚴明,進入秦皇宮也沒有像其他諸侯國一樣燒殺搶掠。軍隊都如此自律,可見作為將領的項羽也是如此。但自信加上自律的項羽也敗給了能忍辱負重的劉邦。
在生活中我們要先學會忍辱,不懂得忍讓的人一生都不會真正的快樂!
可能是因為個人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家庭,社會等原因,我們有時會受到一些人的輕慢侮辱,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奮起回擊,快意恩仇,隨著年齡的增大,會慢慢的懂得如何忍辱,在這過程中,稜角也會被消磨,但只會忍辱,隨意被欺負,也只會被人瞧不起。
忍辱負重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第一是忍辱,第二是負重。
忍辱之後一定得負重圖強,悄然待機,重新突破自我,不然以前所忍受的屈辱只會被當成笑話被人傳笑。
韓信受人胯下之辱,要是韓信受不了侮辱或者是只是忍受侮辱,得過且過的混下去。
而不負重圖強,也無法成為一代名將。
能夠真正做到忍辱負重的人很少,很多都會在忍受後屈辱後,先發出信念,最終卻沒能繼續堅持,但真正能做到的人無一不是非常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