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黛西巫巫(ID: dexiww001)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
點讚數第一的回答是:
「我見過的最不求上進的人,他們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
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堅持不下去。
本想在有限的生命裡體驗很多種生活,卻只會把同樣的日子機械重複很多年。
終日混跡社交網絡,臉色蠟黃地對著手機和電腦的冷光屏,可以說上幾句話的人卻寥寥無幾。
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最煎熬的日子。」
十分真實。
不自律的人,生活中充滿痛苦,而所有的痛苦都來源自己的無能。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樣一句話: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途徑。」
一個自律的人,活得特別高級又自由,把不求上進這類人眼中的痛苦,當做生活必備的樂趣,想想真的很可怕。
自律的人,身材不會差到哪去;能減肥成功的人,都是狼人。
減肥是和欲望的直面戰爭,每天都與食慾、不想運動的惰性抗爭著,只要一降低標準,便會被欲望攻陷,成為被欲望支配的人線木偶。
瘦身逆襲的過程,就是不斷殺死欲望,解救被支配的自己的過程,以此重獲新生。
大一剛開學,我的宿友Sherry是一米五三的小個子,微胖一百多斤,一年期間她戒掉了所有零食、嚴格控制飲食、每天雷打不動地跑步,三個月時間,瘦到了88斤。
她的衣櫃從此大變樣,從BF風的寬T恤、顯瘦的闊腿褲、遮肉的長裙子,換成超顯身材的修身衣。
那時我才明白,不是顯瘦的衣服好看,而是穿著顯瘦衣服的身材好看啊,身材好的人,自帶認可屬性,地攤貨都能穿出高級感。
一個人能控制體重,便能控制一切欲望。
好身材只是成功的附屬品,所鍛鍊出耐人的毅力、體力、心力,才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要明白,身材是你最閃亮的社交名片,每天堅持運動半個小時,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健康是你最重要的自律基礎,不運動的人,如同老化的電池,工作一小時,充電八小時,效率極低。
如果沒時間鍛鍊,等身體狀況亮紅燈後,只能花時間看病了。
越是自律的牛人,越會管理時間,時間顆粒度越細。
之前看過關於韓雪的採訪,她的時間顆粒度就特別細緻:「七點半起床、三分鐘洗漱、五分鐘上妝」。
具有極強的時間觀念,把時間用在刀刃上,做到效率最大化。
精準的作息安排,能讓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越能詳細制定每日的行程安排,並加上截止時間,就越有緊急感,完成機率越高。
另外,自律的人還會給自己創造時間,怎麼創造?
早起。
每天比別人早起1小時,一個月多出30小時,一年就有360小時。
360小時相當於每天工作學習8小時,有45天時間,每年多出一個半月。
時間前置的妙處,能讓你用這白撿的一個半月時間,至少比別人多看5本書、運動健身瘦5斤、精通一個技能,狠狠超越甩開還在床上熟睡的人。
然而很多人,如下圖所示:
《女王喬安》裡有一句話,說的很明白:早上你賴床,所以多睡十分鐘的你,就會輸給那些早起十分鐘的。離開溫床的誘惑,懂得規劃的時間力量,用早起的高效狀態,開啟一天的動力,才能讓你的生活開闢出更多的可能性。
自律的人,喜歡給生活做減法。
少就是多,簡就是繁,懂得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值得的事情上。
普通人被享樂黑洞吞噬著,想要更多快樂;而自律的人在用理性對抗欲望,想要更多更高的的收益。
能夠抵制誘惑,割捨奶頭樂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具備稀缺的延遲滿足能力:
不參加這一次嘮嗑局,為了以後能和牛人嘮嗑;
不吃這一口奶油,是為了夏天穿衣顯瘦的快樂;
不沉迷低級社交軟體,是為了獲得現實中的高級成就感。
《自律力》裡說過,大多人沒法自律,是因為陷入今天很特別的誤區。
瘦了一斤開心、被老闆罵了難過、身體不舒服鬱悶.放大情緒而非放大理性,種種都能成為放縱的理由,掉入欲望的陷阱。
醒醒吧,如果覺得每個今天都特別,那每個明天的你只會一如既往的庸常。
學會斷舍離,去做這兩個方面的刪減:空間和時間。
空間:你的房間投射出你對生活的態度。
房間雜亂的人,經常購買不必要的雜物、做事會馬馬虎虎、丟三落四;
房間整潔乾淨的人,會抵制不必要的消費、學習工作中注意細節,力求完美。
扔掉看得見的無用東西,減少20%物品,提高80%的生活品質,才能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時間:拒絕無效社交和垃圾娛樂,享受獨處的精進時光。
我身邊自律的人,不會經常參加嘮嗑吹牛逼的飯局,更不會沉迷於抖音微博等低級娛樂。
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
沒有閱讀習慣的人,眼界是狹窄的,生活必是機械無趣又刻板的。
《遠遠的村莊》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孤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人在孤獨時間所做的事情,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拒絕別人拒絕不了的誘惑,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過上嚮往的生活。
自律的人,不會甘願呆在舒適圈裡,而是會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不斷開發自己的新領域世界。
常說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但很多人只逼了自己一小步,就抱怨太難了、做不到。
這就是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區別:
固定型思維:喜歡自我否定,覺得自身能力是固定的,如果沒有天賦和運氣,便做不好事情;
成長型思維:能夠自我激勵,相信能力是可以培養,對未知領域充滿強烈求知慾,並努力達到目標。
彭于晏就是成長性思維的典型代表,從小胖子到普通明星,再到全民男神,所有不可能,在他的咬牙堅持下,都變成了可能。
「我就是沒有才華,所以才用命拼。」
彭于晏每拍一部電影,就學會一種技能:拍《海豚愛上貓》拿到海豚訓練師資格證,拍《湄公河行動》學會緬甸語、泰語、射擊;拍《聽說》學會手語;拍《激戰》學會了綜合格鬥,泰拳、巴西柔術.這大概是所有人的嚮往吧,用自律改變個人的人生軌跡,一路開黑逆襲,真酷啊。
康德說過:「如果我們像動物一樣,聽從欲望、逃避痛苦,我們不是在選擇,而是在服從。」
選擇安逸服從本能,會讓人生這盤棋陷入死局,再無勝算可能性。
而自律可能不會總讓你贏,但決不讓你輸。
如果你認定苦是自己應得的,那麼光必然會照樣到你身上。
每個表面風光的牛人背後,都有你想像不到的血和淚,只有忍著劇痛去撥開身上懶惰的鱗片,才能迎來涅槃重生。
一個自律的人,在別人眼中是可怕的,因為他得到了很多人垂涎已久的逆襲機會;
一個自律的人,在自己眼中是可愛的,因為他獲得了自己都不敢奢求的自由生活。
就趁現在,去做一些讓以後的自己,都無比慶幸的決定吧。
去成為一個可愛的人,過上高級且自由的生活,不悔此生。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