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缺乏「閉環思維」,家長要重視

2020-12-18 木蓮媽媽

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總是丟三落四,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考試總是馬馬虎虎。可是不管家長如何耳提面命的提醒,孩子總是沒有什麼改進,這可愁壞了一眾父母。

事實上,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父母歸結的自控能力差、執行力不強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缺乏一種邏輯思維,即閉環思維。

閉環思維是一種更高級別的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幫助孩子分析情況,然後發出指令,最後產生行動。而閉環思維是一種更高級別的邏輯思維,會把行動結果反饋會大腦,判斷目的是否達成,倘若沒有達成,就會指導孩子再一次行動,如此循環反覆,直到目標達成。

閉環思維具體指什麼

閉環思維,就是他人發起的活動或工作,在一定時間內,不管執行者的完成效果如何,都要認真的反饋給發起人,並且每件事情都要貫穿這一思維。簡單的說,就是專心致志有始有終。

培養孩子的閉環思維,不僅有助於學習,對孩子未來的為人處世也是大有助益。

「閉環」由「PDCA循環」演變而來,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一個被廣泛用於各行業領域中的理論。

「閉環」由四部分組成: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這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

在孩閉環思維培養中,四個要素不可少,即輸入、控制、輸出和反饋。

輸入,是閉環思維的前提,也是孩子反饋行動的校對標準。

具體來講,輸入可能指的是父母、老師對孩子的要求,或者孩子的自我要求。指令輸入到孩子大腦,引發下一步行為,因此,輸入是前提。

控制,即自我控制。大腦對輸入的指令進行反應,經過判斷、選擇轉化為自己接受的指令。這一過程考察的是孩子的判斷能力和理解能力。

輸出,也可以理解成行為。孩子對輸入的指令進行選擇、理解,轉化成指導行為的命令,輸出行動。

反饋,閉環思維最重要的一環。一般的邏輯思維到輸出行動就可以結束了,而更高級別的閉環思維則多了「反饋」這一環節。

孩子在完成行動之後,將行動的結果與之前輸入的指令進行對比,思考行動結果是否符合指令要求,一旦與指令要求有差別,就會開始再一次行動。

由此可以看出,反饋是閉環思維的關鍵所在。那麼,如何培養孩子進行自我反饋呢?兩個能力很重要。

1. 認知能力

在接收外界輸入的指令時,首先需要孩子進行基本的認知和理解,了解指令的內容和含義才能進行下一步動作。

要從小培養孩子對世界、對原則和事物本質的基本認知,消除孩子的「偏見」,消除認知偏差。

2. 分析能力

反饋環節需要孩子將行動結果與目標進行比對,這需要孩子擁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

閉環思維形成以後,就是孩子不斷開展行動、反饋、完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同樣需要孩子擁有兩大能力。

1. 執行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信念只有在積極的行動之中才能夠生存,才能夠得到加強和磨鍊。

強大的執行力是確保目標達成的重要因素。在理解外界輸入的指令之後,孩子需要運用行動力去達成目標。一旦執行力不強,即便是擁有很好的認知和分析能力,也無濟於事。

2. 專注力

閉環思維,顧名思義,就是一個「閉環」的運行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外界的幹擾對效果的好壞有很大影響。孩子要具備一定的專注力和抗幹擾能力,減少幹擾因素對自己的影響,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培養孩子的閉環思維,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很多寶媽反應,自己的孩子做事總是半途而廢,說話出爾反爾。在家裡說的好好的,出門就變卦,怎麼講道理都無濟於事。孩子從小就沒有責任意識,長大可怎麼辦?

有一次張老師在教師裡批改作業,紅筆突然沒水了,於是隨便找了一個孩子到辦公室取紅筆。過了一會兒,孩子拿著紅筆回來,對老師說:「老師,我沒有找到你的紅筆,隔壁的王老師借了他的給我。」

張老師批改好作業之後,孩子走過來說:「老師,我去把紅筆還給王老師吧,他可能也要用呢。」

孩子的行為讓老師震驚,的確,這種成熟穩重又有責任感的行為在大人中也很難得,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其實,這就是一種閉環思維。

從前文給老師取筆的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孩子對老師的要求的理解和執行力較高,這也是孩子對如何執行老師要求的邏輯思維的結果,可以看出,閉環思維指導孩子的行為會得到最理想的結果。

閉環思維的培養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閉環思維讓孩子做事情有條理,有責任感,不僅可以改善孩子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的壞毛病,還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習慣的養成起到很積極的影響。

事實證明,善於應用閉環思維的孩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為人處世上都更加優秀。

孩子在計劃、執行、檢查以及行動上反覆標準自己,自我約束,自我反省,堅持下去,就會養成強大的責任感和高效的辦事能力。

對於閉環思維的培養,可謂是越早越好。俗話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對於家長來說,應該如何具體培養孩子的閉環思維能力呢?

首先,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在輔導孩子做功課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崩潰發脾氣? 大多數的小朋友都無法特別自覺專心的完成一件事情,即便是有家長在旁監督,也會偷偷摸摸的開小差。

這時,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計劃,比如,在七點之前完成作業會獲得獎勵,以此來鼓勵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就學會了制定計劃。

其次,培養孩子的執行力

制定計劃是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一個好的執行能力就變得至關緊要。在培養孩子執行力的時候,家長可以採用鼓勵政策。當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之後,家長應該表揚孩子做得好,這樣極大的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也會使孩子更加有動力。

最後,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認知和行為。父母以身作則,比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更有說服力。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形象,和孩子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還在為孩子「不靠譜」而生氣嗎?還在擔心孩子做事馬虎不專注嗎?孩子的成長雖無捷徑,但有方法。培養孩子的閉環思維,讓熊孩子蛻變成「靠譜」的小寶貝!

相關焦點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很多小朋友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個問題倘若不重視,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那麼應該如何整治呢?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1.成長元素的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是孩子體內缺少了某種生長元素,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會有挑食的習慣,再加上家長太寵溺孩子,這樣就導致了孩子所吸取的營養元素不充分
  • 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家長沒做對
    在我們日常接待諮詢中,幾乎每天都有家長來訪或來電諮詢孩子的問題,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家長諮詢比較多的問題之一。這樣的孩子沒有歸屬感,缺乏安全感、力量感,很多事不會直接面對,不能專注於做一件事上,困惑無處不在,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其次,我們是否給孩子貼上了注意力不集中的負性標籤。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經常忽略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經常強求孩子專注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長有益的事情。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家長做錯了!
    老師說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爸媽說他作業拖拉,每次都要盯著他做,一到考試,成績總是不及格......為此,小偉的爸媽非常苦惱,可是不管怎麼說教打罵,小偉還是老樣子,成績也越來越差。其實,像小偉這樣的情況常普遍,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我女兒腦子很聰明,就是經常粗心馬虎,考試的時候b能寫成d,有時讀課文還能看串行,成績一直上不去。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一定要這麼做!
    再次是如果環境特別的複雜,喧鬧,也會使孩子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為孩子的意志力特別的差,所以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如果這時候你說的內容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那麼他很容易走神。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鋅。鋅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可以提高兒童的智商,而且還會加速生長的發育,促進食慾。因此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並且好動,可能是缺少微量元素鋅。
  • 孩子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父母要儘快重視起來
    目前,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存在明明頭腦很聰明,但總是會存在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問題,專家對此提出見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總愛忘事,很可能是患有「感統失調」症狀。「感統失調」的症狀1、笨手笨腳,身體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2、注意力不集中,易發脾氣;3、平衡感差,走路易摔倒;4、經常寫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忽視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家長要重視
    其實,注意力不集中與孩子"視覺追蹤能力"缺失有關。如果孩子有比較強的"視覺追蹤能力",那麼孩子就會對事情有很強的專注度。那麼,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什麼是"視覺追蹤能力"?"視覺追蹤能力"能夠給孩子帶來哪些優勢?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視覺追蹤能力"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專注是一種能力,有些孩子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就是因為他有很強的專注力。但這部分孩子畢竟是少數。注意力不能持久是大部分孩子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每個家長都要面對的一道難關。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是因為缺乏這種物質,4招來改善
    導讀: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等問題普遍存在,困擾了很多家長,有時候家長脾氣急了還會忍不住會打罵孩子。我覺得我家男孩也存在這些問題。其實有問題不要慌,通過學習找到根源,對症下藥就不再煩惱!《家有頑童:如何把難纏的孩子培養成才》這本書,讓我找到了答案!本書作者安德魯·弗勒,是從業25年的兒童顧問專家,還是相當權威的。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是因為缺乏這種物質,4招來改善
    導讀: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等問題普遍存在,困擾了很多家長,有時候家長脾氣急了還會忍不住會打罵孩子。我覺得我家男孩也存在這些問題。其實有問題不要慌,找到根源,對症下藥就不再煩惱!《家有頑童:如何把難纏的孩子培養成才》這本書,讓我找到了答案!本書作者安德魯·弗勒,是從業25年的兒童顧問專家,還是相當權威的。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本文約1638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別不當回事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注意力不太集中。」或者是孩子走路走的好好的,突然就手腳不協調,甚至是東倒西歪。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大問題
    新學年開始一個月,不少家長開始大倒苦水反映到:「孩子無法安靜下來做作業,總是一會兒動這個,一會兒玩那個。」「想引導孩子讀會書,但孩子不願意開口讀,手腳不停搗亂」「想讓孩子學著做一件事,但注意力很難集中,做事常有始無終。」「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時乛不好好做遊戲,學唱歌時不好好唱歌,坐不住,愛亂跑亂跳!」
  • 當孩子前庭平衡覺神經失調,注意力不集中出現了
    家長在對孩子早期訓練時更喜歡訓練孩子認字、算數、背兒歌、背唐詩等,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能夠把你教的知識記住,也不可能坐下來好好聽講。在學校裡表現得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喜歡作弄人,浮躁,愛發脾氣,缺乏自信心。他們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他人分享快樂,也不願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有的孩子自己學不到東西,也影響課堂紀律,讓老師感到很頭疼。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家長別擔憂,解決方法來啦
    一個人若想做好一件事,首要前提就是他必須專注,注意力集中,不然就會斷斷續續,什麼也做不好。因為注意力是學習的窗口,沒有它,知識就照射不進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可能是所做之事並不能引起他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讓他自發的想要去學,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位家長的做法絕了
    孩子的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時也是提高學習水平的關鍵,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就會很難提升上去,所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非常關鍵。 有專業調查顯示,有75%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學習、做事經常走神,這都是缺乏注意力的表現。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家長不要焦慮,因為注意力的好壞可以依靠後天的培養和訓練來提高。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很多家長認為注意力不集中是件小事,孩子不懂事,長大成熟後就會好轉。湖南大康醫療兒科在這裡,要強調一點,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兒童多動的主要表現之一。其實80%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經常破壞他注意力的家長 今年年初的疫情導致遠在福建的堂姐一家並沒有回家過年。國慶的時候,堂姐帶著5歲的小侄女回湖南老家小住,正好我國慶我也休假回家看望父母。以前就經常聽我姐跟我們抱怨說:小侄女忘性大,做事總是丟三落四,在幼兒園也是經常走神。
  • 孩子將來有出息的徵兆,就是擁有「閉環思維」,你家孩子有嗎?
    其實,這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孩子缺少一種思維,叫做閉環思維。那麼,閉環思維到底是什麼?因此,有「閉環思維」的孩子,將來都很有出息,可很多父母不懂,更不知道每次孩子問題的原因,也不懂得對症下藥,更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閉環思維,反而會耽誤孩子的成長。那麼,缺乏閉環思維的表現有哪些呢?1.
  • 青春期孩子上課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千萬別輕視,可這樣解決
    正如一些青春期孩子家長常對我說:「老師,我現在真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聊天,我生怕一張嘴就人家給怒回來。」像這樣的家長,顯然與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出現交流障礙。今天,寒石冷月老師選擇了一個家長和孩子都特別關心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這個話題就是青春期孩子上課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家長不妨閱讀學習之後,借這個主題與孩子進行嘗試性交流,看看孩子是否願意和你對話。
  •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在排除病理原因(如注意力缺陷綜合症)的孩子外,絕大多數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都是正常的,需要家長的訓練和引導。3、不隨意打斷孩子不隨意打斷孩子,不只是局限於不打斷孩子看書學習之類的事情。孩子在說話、玩遊戲的時候都不應該打斷孩子。無論在做什麼事情,注意力和思維都需要連續性。
  • 為什麼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的兩大誤區,家長要知道
    「注意力散漫」的感覺,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關於專注力的誤區,家長們要了解。專注力指的是小範圍的注意凝聚,而注意力更多的是指大範圍的注意,二者的不同點在於,它們所應用的範圍不一樣,在孩子行為中的體現也就不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時,家長和老師應該怎麼訓練孩子?
    孩子上課階段性鬧騰,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說什麼都充耳不聞,還各種小動作作弄其他小朋友,幼兒園中,老師遇到這情況,往往都頭疼不已。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一)幼兒注意缺乏目的性和指令性 幼兒注意缺乏目的性和指令性,幼兒在這個年齡段做事的隨意性較大。如果做事沒有講清要求,幼兒的做事的隨意性就更大。所以,幼兒在做事情前先講清要求,這對幼兒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