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炎症性腸病三分靠治療,七分靠管理丨11月9日,專家給你支招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種發病機制不明的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一起來聽聽吧~IBD患者教育大講堂為使廣大患者更全面地了解炎症性腸病獲得更好的預防保健知識11月9日17點30分南方醫院消化內科趙芯梅 副教授將帶來線上+線下的科普講座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診斷炎症性腸病新方法問世
原標題:診斷炎症性腸病新方法問世 炎症性腸病(IBD)對患者來說是一種「緩慢的折磨」。該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已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所導致的炎症反應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被認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
-
炎症性腸病年輕化 漏診率高須警惕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8月16日報導:隨著大眾飲食結構、生活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012版《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顯示,炎症性腸病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我國雖尚無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近十多年來該病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則非常明顯,炎症性腸病在我國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
-
你以為就是簡單的拉肚子,其實是炎症性腸病
原創 上海藥訊 上海藥訊近日,我在門診給一位年輕的「腹瀉1月餘」小夥子行腸鏡檢查時,發現他是竟然是一名炎症性腸病患者
-
炎症性腸病年輕化趨勢 漏診率高須要提高警惕
8月16日報導:隨著大眾飲食結構、生活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012版《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顯示,炎症性腸病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我國雖尚無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近十多年來該病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則非常明顯,炎症性腸病在我國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當出現腹痛持續時間長,緩解困難,甚至伴有反覆發作的腹瀉時,我們就要警惕一種嚴重的慢性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腸病了。近年來,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並呈現年輕化發展態勢,熬夜、疲勞、西化飲食等均可誘發炎症性腸病,已逐漸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圖片來源於網絡炎症性腸病是什麼?
-
世界炎症性腸病日:炎症性腸病多發年輕人 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專家表示,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病因不清,難以治癒的慢性腸道疾病,早期診斷、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但其早期症狀與闌尾炎等胃腸常見疾病相似,極易誤診。什麼是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簡稱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是歸屬於炎症性腸病(IBD)最主要的兩種疾病。
-
連續4~6周腹瀉 小心患炎症性腸病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呂小平教授指出,我國炎症性腸病的患病率在增加,且大部分為青年患者,其典型症狀是反覆腹瀉、血便,久拖不治,炎症性腸病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增加癌變的概率。因此,對待炎症性腸病,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
-
為更好診斷炎症性腸病,志願者喝下自己的血液
北京時間9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16名志願者以更好診斷炎症性腸病為名進行了超越自我的研究——他們喝下自己的血液。炎症的問題炎症性腸病(IBD)包括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診斷和治療以上疾病存在一定挑戰,部分原因是腸道炎症並不總是與患者症狀相符。例如:瓦裡奇卡和他的同事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描述稱,當腸道炎症基本消失之後,一個人可能繼續出現腹瀉等症狀,其嚴重程度與患者主觀判斷密切相關。同樣,炎症並不總是伴隨著臨床症狀。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兒童早髮型炎症性腸病的特點兒童早髮型炎症性腸病,有它獨特的特點,比較多見於男性患兒;潰瘍性結腸炎是最常見的類型;未定型的結腸炎比例相對更高;診斷的過程相對更加的困難,研究發現早髮型炎症性腸病在後續隨訪的40個月內,有40%的患兒診斷會出現更改,而原先診斷為未定型的結腸炎的患兒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王化虹教授緩緩地說,「幸好,在第5個寶寶出生後,醫生診斷出患有炎症性腸病,及時治療後患者病情穩定,現在已經4歲了。」為了迎接5月19日「世界炎症性腸病日」,5月17日下午,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舉辦的「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正式啟動。
-
亞洲炎症性腸病專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IBD診斷和治療
「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發表亞洲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專輯,概述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關於IBD診斷和治療的挑戰,包括如何改進篩查和治療策略
-
百餘大咖攜手制定炎症性腸病行業診療共識
9月19日,聚焦炎症性腸病最新進展,旨在推進炎症性腸病多學科診治、早期診斷和優化治療,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2020消化系統疾病柔濟論壇」在廣州舉辦。據悉,炎症性腸病,多始發於青少年,具有復發性、進展性及致殘性等特徵。
-
炎症性腸病6種常用藥如何使用?一文讀懂!
炎症性腸病(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是一種慢性復發性非特異性腸道炎性疾病。IBD在我國發病率逐年升高,病人需要長期藥物治療以誘導並維持病情緩解。因此,規範化的藥物治療尤為重要。
-
除了炎症性腸病和淋巴瘤,「結腸潰瘍」還要考慮這個病因
2020年2月16日患者再次入院,CT示小腸局部梗阻、腹腔內多枚增大淋巴結;結腸鏡示結腸多發性潰瘍伴糜爛、乙狀結腸及直腸隆起性病變伴腸腔狹窄;病理示炎症、未見肉芽腫及腫瘤改變。圖1:2020年2月二次結腸鏡圖2:2020年2月二次腸鏡病理2020年2月27日外院考慮免疫性因素所致,給予患者甲強龍靜滴1周,腹痛有所緩解,繼而改予潑尼鬆口服1周,患者腹痛再次發作。
-
回盲部炎症病變的隨訪有益於早期診斷克羅恩病
排除標準:首診即明確診斷為CD、UC、乳糜瀉、腸道感染(急慢性感染、腸結核)、腸白塞病、缺血性腸病、腫瘤(如淋巴瘤);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結腸鏡檢查前3個月內口服NSAID;合併臟器衰竭;不能接受相關檢查或隨訪。
-
「腸道潰瘍」除了炎症性腸病,還可能是這種病,很容易漏診
2018年4月20日查血常規示:Hb 107g/L,CRP 47.5mg/L。全腹部CT示:1.回盲部腸壁增厚,闌尾根部顯示不清,闌尾增粗,建議強化掃描;回盲部周圍稍大淋巴結;2.少量盆腔積液;宮腔節育器。
-
反覆腹瀉、腹痛要當心炎症性腸病!
消化系統的問題有多種,有從胃腸道感染引起的短期痛痛到類似於炎症性腸病(IBD)引起的長期病痛等。 「什麼是炎症性腸病?」 舉個臨床病例讓大家了解一下。 最近小王因為腹瀉「撓破了頭」,在家附近的醫院看了多次,用過止瀉藥,也沒見好轉。
-
炎症性腸病分類有哪幾種?
炎症性腸病(IBD)是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可能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係。炎症性腸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和未定型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於大腸和直腸,炎症僅累及腸壁的內層,通常起始於直腸和末端結腸,但可連續瀰漫至整個結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