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問題惹糾紛 法律這樣定責任

2020-09-18 大河網

□河南法制報記者尚迪張杰

近日,一男子在街頭毆打女友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視頻顯示,一男子在街頭情緒失控,向一女子大喊:「跟你處了兩年,你家裡要30萬元彩禮、150萬元的房子,你還讓我活嗎?」然後動手打了該女子一巴掌。根據視頻中兩人的對話可知,該女子此前4個月中,一直去男子公司鬧,疑似女子家人還動手打過男子。對此,有網友表示:「彩禮數目要合情合理。」也有網友認為:「無論什麼情況,打人都是不對的。」

近年來,彩禮問題引起的糾紛屢見不鮮,但很多人認為這是男女雙方的私事,鮮有因此在公共場合發生激烈衝突的。本案中,男子毆打女子、女子到男子公司鬧事的行為如何定性?法律對彩禮有哪些規定?河南法制報記者邀請了多名法律工作者,對這些問題作出解析。

糾紛原因不影響打人者法律責任

安陽市龍安區法院法官魏成飛說,根據媒體的報導,該男子是故意毆打他人,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即將施行的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男子當街打女子巴掌,傷害了女子的人格尊嚴,該行為侵害他人的人格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具體方式有賠償經濟損失、賠禮道歉等。

除民事責任外,毆打他人造成嚴重後果的,還可能受到行政處罰,甚至承擔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本案中,男子毆打他人,視具體情節,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根據刑法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案中,男子如果僅打了女子一巴掌,對女子的身體健康沒有造成較大的損害,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不承擔刑事責任。

女子索要巨額彩禮、到男子單位鬧事等前因,可能使一些網友對男子毆打他人的行為產生諒解心理,但這些原因在法律上不構成對該男子行為定性的依據。面對他人的糾纏和傷害,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表達訴求、維護權利。採取極端措施,以暴制暴,不僅無法維護自身利益,反而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婚約解除法律這樣規定彩禮歸屬

鄧州市法院法官劉夏蓮說,「彩禮」一詞並非規範的法律用語。現實中,彩禮通常是指有結婚意願的男方付給女方的一定數額的財物,多為5萬元以上的大額現金或者房產、車輛等。

生活中,解除婚約、離婚時彩禮返還問題導致的糾紛較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其中,「生活困難」是指絕對困難,而非相對困難。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指給付彩禮造成當事人靠自己的力量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指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當事人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

除了彩禮外,按照部分地區農村習俗,男女雙方以締結婚姻關係為目的見面時,男方會給予女方及陪同人員一定財物,這部分通常認定為贈與,原則上不再返還。

引發訴訟如何確定案件當事人

彩禮糾紛引發的訴訟中,案件當事人多為彩禮的給付方和接受方。這些糾紛往往涉及兩個家庭,不僅僅是要結婚的男女兩人的事。那麼,彩禮的給付方和接受方如何確定?

鄧州市法院法官田雪敏說,在很多地方的傳統習俗中,兒女的婚姻事宜由父母操辦,送彩禮也大多由父母代送,且彩禮錢多為家庭共有財產。發生糾紛時,多為當事人本人或父母起訴。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防止應訴方以起訴人不適格作為抗辯事由,應當對「給付方」作擴大解釋。

同時,現實中,一般是女方的父母代收彩禮。彩禮無論是被女方的家人直接拿走,還是被女方本人接受後又給了家人,女方的家人都是受益人。如果只列女方本人為被告,而女方本人未收到彩禮或無獨立財產,給付方的權利就得不到保障,即使勝訴也很難拿回財物。司法實踐中,部分女方當事人為逃婚或逃避債務而下落不明,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列女方本人為彩禮返還主體,對給付方明顯不利。此外,現實中還存在給付方不能查明實際接受人的情況,若硬性要求列彩禮接受人為被告,會加重原告的舉證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將女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並無不妥。

婚俗改革維護公序良俗形成良好風尚

本案中,從男女雙方的對話中可以推斷,女子此前為索要彩禮曾去男子公司鬧事,其家人還打了男子。對此,河南國是律師事務所律師侯慶偉說,女子到男子公司鬧事,如影響單位經營秩序,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造成一定後果,可能受到刑事處罰,如果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靈寶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彭景維說,贈與彩禮是為了締結婚姻,彩禮數額的確定應由當事人平等協商,並遵循自願原則。如果將婚前給付彩禮的儀式感扭曲成強行索要大額財物的行為,會傷害婚姻當事人之間的感情,也偏離了締結婚姻的目的。

近年來,全國多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舉措,推動婚俗改革。今年5月,民政部印發《關於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低俗婚鬧、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的整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助力脫貧攻堅,推進社會風氣好轉。近日,民政部、全國婦聯還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倡導健康文明、簡約適度的婚俗文化。天價彩禮不僅會加重給付方的生活負擔,還會影響接受方的社會評價和自我價值實現,最終傷害的是男女雙方的利益和整個社會的穩定。進一步移風易俗,根除落後的思想觀念,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才是解決彩禮糾紛、促進家庭和諧幸福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彩禮糾紛案件,可將對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在實際生活中,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並非僅限於男女雙方,還可能包括男女雙方的父母和親屬。那麼在「婚約財產糾紛」中,能否將彩禮接受方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嗎?最高人民法院就該問題作出了答覆,具體內容如下:關於審理彩禮糾紛案件中能否將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的答覆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385號建議的答覆:您提出的關於提請最高人民法院對涉婚贈與行為法律效力及時出臺合乎法理的司法解釋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 離婚時彩禮需要退還嗎?法律對彩禮問題的定性
    ,這樣的案子經常發生,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往往是男方要求女方退還彩禮而女方拒絕。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那麼在法律上何為彩禮?彩禮的法律性質是什麼?夫妻雙方離婚後,男方可以要求退還彩禮嗎?本文將主要從法律角度對此問題作出說明和分析。一、法律對彩禮的定性要想探討彩禮的性質,我們必須先搞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婚約?婚約是合同嗎?
  • 法院觀點|關於彩禮糾紛案件的裁判指引
    、公正審理此類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結合全市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制定本裁判指引。 第八條 舉證責任分配 彩禮的返還,由主張返還一方對彩禮的數額、給付形式、給付時間等承擔舉證責任。 彩禮用於雙方共同生活的,由返還彩禮方承擔舉證責任,舉證不能的,推定為未用於共同生活。
  • 一文看懂彩禮返還問題!
    對於彩禮這一在我國現階段某些地區還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發生糾紛時如何處理,尚無規矩可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本著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為指導審判實踐作出了具體規定。總的指導思路是將彩禮的給付分成兩大類情況:對於雙方沒有結婚的,應當返還彩禮;已經結婚又離婚的,原則上彩禮不再返還。
  • 婚約財產糾紛中,法院確定「返還彩禮」的3個因素!建議收藏
    「彩禮」是男方在婚約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的聘金、聘禮等。如果一方不同意婚姻登記或者辦理登記後離婚,且符合法律規定時,彩禮應當返還。那麼彩禮的返還應當遵循怎樣的原則?又應當考慮哪些因素綜合確定返還數額?在司法實踐中,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彩禮返還案件較多,法官審理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法律適用問題。為此本文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 假如沒有結婚,彩禮怎麼才能要回來,法官這樣說
    彩禮是指在婚姻協議最初達成時,一方給另一方的訂婚金和訂婚禮物。常見的彩禮類型,如金錢、金銀首飾、家電車庫等,引發了大量的法律糾紛。近日,海澱法院審結了一起婚前分居並被判刑返還彩禮案。彩禮是民間婚約習俗,對彩禮及其法律性質的認識應放在婚約關係中。訂婚不是婚姻的法定程序。契約的履行取決於雙方的意願。當一方要求終止約定時,該約定將自動取消。
  • 最高法答覆:彩禮糾紛案件,可將對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就該問題作出了答覆,具體內容如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彩禮糾紛案件中能否將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的答覆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385號建議的答覆:當兩人因種種原因不能成婚時,一方要求另一方予以返還,法院一般應予支持,這也符合公平的法律理念和民間的風俗習慣。
  • 結婚前的絆腳石——彩禮,看法律是怎麼說的(上)
    彩禮在我國很多地方盛行,有人說這是陋習,有人說這是傳統,當出現彩禮糾紛時,在法律的角度下,應當如何化解彩禮問題。01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彩禮是男方對女方的贈與,是女方的個人財產。但是,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關於彩禮的糾紛產生。當糾紛無法化解,起訴到法院時,法院在判定糾紛時會考慮以下四個方面:1、地方風俗的規定地方越小,彩禮的風俗越明顯,更容易認定。
  • 「彩禮糾紛」女方身體有缺陷,可以要求退彩禮嗎?
    律師: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你們是否登記?
  • 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要求返還彩禮的條件
    彩禮返還條件——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一、彩禮應該返還多少「彩禮」的表述並非一個規範的法律用語,人民法院審理的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按照有關規定被定為「婚約財產糾紛」。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訂婚的彩禮也在不斷提高,小到金銀首飾,大到上萬元的現金、汽車、住房等。一旦雙方最終不能締結婚姻,則彩禮的處置問題往往引發糾紛,訴諸法院的案件也逐漸增多。
  • 婚姻家事 | 彩禮返還問題精析——典型案例裁判要旨
    對於彩禮這一在我國現階段某些地區還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發生糾紛時如何處理,尚無規矩可循。所以,提及彩禮問題,要在這一被限定的範圍內考慮具體問題。另外,因為這種彩禮的給付,是基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很少有心甘情願主動給付的,與一般意義上的無條件贈與行為性質不同。而且,如果確屬這種情形,只要當事人能夠舉證證明其當初所為是一種無任何附加條件的贈與行為,現已經履行完畢,應認定為普通的贈與,與我們所說的彩禮返還糾紛是兩碼事。
  • 農村彩禮出現糾紛超過10萬全額退還?農村天價彩禮涼涼了?
    農村的天價彩禮問題一直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因為天價彩禮出現的糾紛問題也是越來越多。近日我們國家出臺關於農村彩禮的相關法律規定出現彩禮糾紛的案件,凡是超過10萬元的部分要全額退還,這是否可以有效的解決天價彩禮的問題呢?
  • 關於彩禮的法律規定
    、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現代的彩禮被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甚至成為沉重的負擔,失去了本意。「天價彩禮」陋習所引發的社會矛盾正日益受到關注,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其中1042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法律並沒有禁止彩禮,而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 解除婚約或離婚時關於彩禮與嫁妝的相關法律規定!
    彩禮和嫁妝並不是法律概念,而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婚姻習俗。一般認為,彩禮是指男女雙方戀愛關係確定以後,按照當地習俗男方給予女方一定數量的現金或財物,表示締結婚姻的意思;嫁妝是指女方出嫁時帶到男方家的錢財和物品,這是女方娘家人在女方出嫁時贈送的,但是由於各地婚姻習俗差別較大,並非必須得這樣定義。
  • 2021年後法律規定禁止彩禮,高價彩禮還能要回來?
    江西省某地,一妙齡女子被未婚夫殘忍殺害,究其原因還是彩禮惹的禍。男子徐某和女子葉某經媒人介紹戀愛,後來訂婚時雙方商量是40萬的彩禮。徐某從銀行貸款25萬,自己再拿出15萬存款才把這40萬湊齊給了葉家。兩人順利訂婚。但是在訂婚後20天,葉某反悔了。徐某就要求葉家返還彩禮。葉某同意返還32萬,剩下的裝修費和買車的錢不應該承擔。
  • 在離婚糾紛中,你最想問的幾個問題
    (例如,婚內出軌,家暴等)3、 在婚姻期間,如果一方有債務糾紛,離婚後其債務與自己有沒有關係?如果自己對於對方的債務問題毫不知情,那麼不承擔任何責任。4、 如果對方家庭有回遷房,那麼離婚後自己能分多少?
  • 法律知識:未登記結婚分手,送出去的重金彩禮能收回來嗎?
    但彩禮與一般的贈與行為不同,這種贈與是以男女雙方結婚為目的,所以它不同於一般的無償贈與,是一種附條件的贈與。基於此,我國法律規定了三種可以要求返還彩禮的情況:(1)雙方尚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即實際上並未結婚;(2)雙方雖然結婚,但並未共同生活;(3)這種情況比較複雜,即結婚前給對方彩禮,導致給付方生活困難的。
  • 試婚期間發現對方性無能,能否要求退還彩禮?
    一則關於「試婚期發現男方性無能,彩禮退還問題惹官司」的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官司」這個詞再熟悉不過,畢竟扎校長就是搞法律的,但「試婚」一詞卻讓年紀輕輕的我閃亮了眼。今天,小扎就從法律角度,和大家聊一聊「試婚」那些事兒。
  • 隴南:徽縣法院當庭調解履行一起18萬元彩禮糾紛
    8月28日,徽縣法院法官調解了一起婚約財產糾紛案件,被告當場將彩禮返還給了原告,圓滿結案。李某男遂要求李某女退還彩禮等婚約財產共計18萬元,二人協商不成,李某男遂起訴至徽縣法院。徽縣法院受理該案後,承辦法官向原被告雙方釋明了關於彩禮返還的相關法律規定,並從雙方訂婚經過及彩禮數額的確定,雙方結婚目的不能實現對雙方的影響等方面入手,努力給做調解工作。在主辦法官耐心細緻的工作下,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被告李某女當庭向原告返還彩禮13.6萬元,並返還原告結婚首飾一套。
  • 彩禮返還問題這裡全都解答了(典型案例+裁判要旨)
    對於彩禮這一在我國現階段某些地區還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發生糾紛時如何處理,尚無規矩可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本著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為指導審判實踐作出了具體規定。總的指導思路是將彩禮的給付分成兩大類情況:對於雙方沒有結婚的,應當返還彩禮;已經結婚又離婚的,原則上彩禮不再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