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闢謠:圖四不是「敗家鐵帽子王」,圖八也不是冥婚現場

2020-12-22 宋琴說美妝

經過前幾期的闢謠我們收到了很多讀者的認同和表揚,讓我們更加堅定地進行老照片的闢謠工作,今天我們繼續歷史茶酒館老照片闢謠第四期。這是一張被標記為「大清門」的老照片,其實這個照片不是大清門而是天安門。真正的大清門我們放在了第二張圖上。

這張照片中的建築才是大清門。大清門在明朝時期叫做「大明門」,清朝入關後就把大明門改成了大清門,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又把大清門改成了「中華門」。現在這個門已經不在了,原址就在現在的毛主席紀念堂。

這是一張「清宮大內侍衛」和「華勇營」的老照片其實這張照片的拍攝者只是標記為「清國的士兵」,並沒有說是大內侍衛,從環境上也判斷是兵營而不是皇宮有人將這張照片解釋為華勇營,但根據服裝的不同,可以排除這一說法華勇營的頭上纏著的是明顯的差異這是一張清軍的照片,

被解讀為「末代鐵帽子王晏森」的照片廣為流傳晏森是最後一個克勤郡王晏森,是清朝的「鐵帽子王」,但他在清朝滅亡後,屢戰屢敗,家財萬光,連尚章都賣不出去,他淪落為最後一個人力車夫但這張照片中的人不是晏森,照片的拍攝者當時只記錄了一個類似佛陀的黃包車夫,所以所謂「末代克勤郡王」是大家的誤讀

這張照片被解釋為是「賽金花和洪鈞」的結婚照洪鈞是清朝外交家,的確娶了賽金花,但這張照片不是他們洪鈞於1893年去世時,年僅60歲,照片上的男人也只有四十歲左右照片上是賽金花和江西民政廳長魏斯敬的結婚照

這張照片被很多人當作「被豬頭弄的日本兵」傳播開來,但實際上照片的中間不是日本兵,而是我戰鬥的士兵這張照片拍攝於1938年,畫面中間的士兵被日本人的毒氣彈打腫了臉

被解讀的這張照片是「曾紀芬和千葉緝槼」,「曾廣剷除和李經馥」的情侶哪個都不對照片中的人物是曾廣珣和吳永這張照片是託馬斯·柴爾德拍攝的,此外還有「剛少司農大人」

小姐歸大吉」的文字,景只有曾紀澤的字,因為可以斷定畫面是土產曾紀澤娘,挾(曾紀澤日記記載,為了那個婚禮的那個女人曾廣和吳永的婚禮

雖然這張照片有很多其他的傳聞,但是「冥婚」和描寫也是一樣,女子在死去的6天裡,通過支架與男子結束了冥婚這完全是謠傳女性的化妝可能不太好,但是這是正常的結婚,攝影師的評論也是2個新人結婚了另外,冥婚也不是這樣的儀式,所以不能隨便「貼標籤」

相關焦點

  • 「鐵帽子王」咋翻譯?
    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麼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那麼,「鐵帽子王」是什麼意思?英文怎麼說?「大家都很任性」又該如何翻譯?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後,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這個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
  • 【反腐】「鐵帽子王」是誰?翻翻歷史就知道
    今年2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不得罪腐敗分子 就要得罪13億人民》,再次提到「鐵帽子王」。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繼落馬,「鐵帽子王」成了眼下出現頻率很高的熱詞。「在反腐鬥爭中,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絕不封頂設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近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回答有關反腐風暴問題時的表態,再次為「鐵帽子王」添了一把火。
  • 神翻譯:「任性」和「鐵帽子王」讓翻譯糾結
    香港鳳凰衛視女記者提問反腐,呂新華用「任性」回答引笑聲,並讓現場翻譯「糾結」。大家都在為現場翻譯捏一把汗,現場翻譯是這樣處理的:   I should say, the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ctually adopt the same attitude when it comes to anti-corruption.
  • 除了慶親王,還有誰是「鐵帽子王」?
    第二次出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月3日刊發的署名文章《不得罪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文章提到「在貪腐問題上,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接著,就是出現在3月2日「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呂新華在答記者問時提到「在反腐鬥爭中…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官方如此頻繁地使用這一清代歷史名詞,究竟有何深意?「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鐵帽子王」被奪去了爵位?
  • 二月河詳解「鐵帽子王」:立不世之功才有的殊榮
    原標題:商報專訪二月河:詳解「鐵帽子王」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知名作家凌解放(筆名二月河)。成都商報記者:您現在身體怎麼樣?二月河:現在我的眼睛不好,基本生活能自理,看書很困難。成都商報記者:很多人議論「鐵帽子王」的事,您能詳細解讀下嗎?二月河:鐵帽子王這個詞,就在清代有。在清代之前不叫鐵帽子王,叫鐵卷,皇帝賞賜給大臣,可以免死幾次,子孫可以免死幾次。就是說犯了法,是可以赦免的。
  • 歷史上的「鐵帽子王」是怎麼回事
    引言:近日來,中央媒體在報導中一再使用「鐵帽子王」這個詞,強調反腐中沒有「鐵帽子王」。有讀者對此感興趣,歷史上的「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樣呢?  北京俗語稱他們為:「鐵帽子王」。十二家鐵帽子王的殊榮,有的是由於軍功,有的則是其他的原因。 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八家均以其始封祖在清朝開國及入關統一中國時期立下汗馬功勞而受封的,因為他們勳勞卓著,所以王爵世襲,無嗣或嗣王有罪革爵以旁支承襲王爵。 禮親王的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代善,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
  • 雙語讀兩會:「任性」和「鐵帽子王」讓翻譯糾結
    香港鳳凰衛視女記者提問反腐,呂新華用「任性」回答引笑聲,並讓現場翻譯「糾結」。大家都在為現場翻譯捏一把汗,現場翻譯是這樣處理的:  I should say, the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ctually adopt the same attitude when it comes to anti-corruption.
  • 【鉤沉】反腐熱詞「鐵帽子王」究竟說的是誰?
    今年1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時,借用了「鐵帽子王」一詞。今年2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不得罪腐敗分子 就要得罪13億人民》,再次提到「鐵帽子王」。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繼落馬,「鐵帽子王」成了眼下出現頻率很高的熱詞。
  • 網上流傳已久的驚悚「冥婚」照 其實是別人的結婚照
    整個身體以木頭撐起來,「其實那個女的已經死了,這就是所謂的冥婚」。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還將此照片作為2002年第15期的封面照。 臺灣繁體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2年第15期 但據觀察者網查詢發現,《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並沒有把這張圖視作冥婚。
  • 清朝12位「鐵帽子王」對應12位帝王,很巧合?更巧合的,還在後面
    藉此機會,乾隆皇帝將清初諸王的封號逐一恢復,並特旨恩賜「世襲罔替」之權。自此,禮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鄭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這八位被《清史稿》評價為「國初開創,櫛風沐雨,以百戰定天下,繄諸王是庸」的「鐵帽子王」體系才算正式形成。
  • 清朝的「鐵帽子王」到底有多鐵?放到英國又屬於什麼級別的爵位?
    在清朝歷史當中,對於一些官職都是從以前歷史上沒有的,而最出名的一個職位就是鐵帽子王,而關於鐵帽子王中,有一段非常知名的電視劇片段,那就是雍正繼位後,八爺黨深知若是是雍正真的將皇位坐穩了,自己和眾黨羽的小命可能不保,並且也不相信康熙是真的傳位給雍正,聯合八位鐵帽子王讓雍正下臺的故事。
  • 清朝的八大鐵帽子王,幾乎一半是他的兒子,真是虎父無犬子
    清朝將幾個勇猛的皇族將領追封為鐵帽子王。鐵帽子王又有兩層意思。一是清朝對有血緣關係、在建國初期戰功顯赫的親王,加封的爵號;二是相當於「鐵飯碗」的意思,但它比鐵飯碗更好使,不但自己可以享受這個封號和特殊待遇,自己後代也有人可以世襲此下去。清朝統治兩百年間,也就出了八個鐵帽子王而已。八個分別是:代善、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豪格、塞碩、嶽託、勒克德渾。
  • 從「你懂的」到「很任性」 「鐵帽子王」成熱詞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題:從「你懂的」到「很任性」 「鐵帽子王」成熱詞  中新社記者 申冉 張茜翼 周銳  在去年以「你懂的」三個字妙答周永康案後,全國政協發言人呂新華2日在解釋「更大老虎」時再度用「很任性」這一網絡用語,將政協大會新聞發布會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 「鐵帽子王」:源於清代 腐朽墮落的利益集團
    呂新華表示"反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什麼樣的老虎都是藏不住的。"鐵帽子王又是怎樣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呢?  「鐵帽子王」是清代一種封爵制度 其後世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所謂「鐵帽子王」, 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代的封爵制度。
  • 王中之王!清朝「鐵帽子王」到底是什麼官銜?權力有多大?
    清朝兩百多年歷史,一共誕生了12頂鐵帽子王。其中前期8位鐵帽子王,是在清朝開國過程中立下卓絕功勳的皇族,因功封賞。而後來的4位鐵帽子王,則是由歷代皇帝恩封的。 什麼是「鐵帽子王」? 正式名叫「大清世襲罔替親王」,俗稱「鐵帽子王」。
  • 官方多次提「鐵帽子王」的背後深意
    筆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這個歷史上的特有名詞被官方多次提及。最早是出現在《人民日報》1月15日頭版評論員文章《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中,文章說「腐敗沒有『鐵帽子王』,反腐敗絕不封頂設限」;第二次是出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月3日刊發的署名文章《不得罪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文章提到「在貪腐問題上,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
  • 讀史什麼是丹書鐵券和鐵帽子王?
    近日,中紀委和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了本書《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書中收錄了習近平所說的一段話: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倖,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習這段話中用了兩個典故,來指代某些職位很高希望享有司法特權的人。那麼,什麼是丹書鐵券和鐵帽子王呢?
  • 【解讀】近期官方為什麼多次提「鐵帽子王」?
    最早是出現在《人民日報》1月15日頭版評論員文章《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中,文章說「腐敗沒有『鐵帽子王』,反腐敗絕不封頂設限」。第二次是出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月3日刊發的署名文章《不得罪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中,文章提到「在貪腐問題上,沒有人能當『鐵帽子王』。」
  • 清朝的3位鐵帽子王,被賜自盡,都和慈禧有關係?
    在清朝為了表彰族裡皇子或者親族的榮耀,所以有設立的鐵帽子王的稱號,這個鐵帽子王是可以世襲繼承的,而且不論是從待遇上和其他的一些方面,這都是很富貴的象徵。大清朝一共封了12個鐵帽子王,其中有一個很火的,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在皇帝登位後,為了表彰他的忠義,被封為鐵帽子王。另外還有前幾個那都是靠著軍功掙下來的,可到了清晚期這三位就不太一樣了,他們不僅下場很悲慘,被賜死,名聲也不是很好,三個都和慈禧有關係。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 1996年廣東老照片:圖5你一定經歷過、圖8讓人心酸!
    1996年廣東歷史老照片:圖為深圳的一家玩具廠車間,一群年輕人正在操作臺上工作,一般工廠都會招那些心細手快的年輕人。 1996年廣東歷史老照片:圖為深圳,某家自行車工廠的食堂,工人們正在吃午飯,夥食不太好,只有簡單的白米飯和青菜,他們一邊吃著飯一邊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