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條軍規》:先開懷大笑,再帶著恐懼回顧笑過的一切

2020-12-13 言片兒

高中時,我還沒有聽過「悖論」這個詞,看了《第二十二條軍規》的原著小說,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條悖論。小說中二戰時的美國空軍規定,飛行員必須完成超過負荷的飛行任務,想終止任務只能依據「第二十二條軍規」,但根據這條軍規規定,只有瘋子才能獲準免於飛行,但這項申請必須由本人提出,而一旦你提出申請,就證明你精神正常,申請於是被駁回。

作為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開山之作,「第二十二條軍規」已經著名到成了一句成語,就算你沒看過這部小說,也一定知道這是個悖論的代名詞,用現在常用的話說就是個「坑」,妥妥地「被套路」了。

原著是一部出版於上世紀60年代的長篇小說,因為荒誕不經的諷喻性和極其特別的語言方式,在1970年電影改編時,雖然也有非常出彩的片段,但整體上未能真正展現小說具有的強烈「黑色」屬性,稍有遺憾,因此這次的電視劇改編就格外令觀眾期待。

關於如何理解「黑色幽默」,我覺得有一種解釋非常具有說服力——黑色幽默是把痛苦和歡笑、荒誕的事實和平靜的表象、殘忍和柔情並列在一起而產生的喜劇效果。仔細想來,黑色幽默中令人發笑之處,無不是讓觀眾透過平靜柔情的臺詞和劇情看到了背後的「細思極恐」。電視劇《第二十二條軍規》,在故事上對原著進行了大規模改動,但在氛圍的營造上,卻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這種「黑色」感。

影調、音樂與主題的反差

劇中的美軍空軍部隊駐紮在義大利一個名叫皮亞諾扎島的小島上,他們負責攻打德國軍隊,士兵們不斷被迫執行危險的飛行任務。「第二十二條軍規」規定,飛行員飛滿25次就能回國,但又強調士兵必須絕對服從命令,否則就不能回國,而命令就是——繼續飛行,因此飛行員們又陷入一個套路的死循環,周而復始,永無止境。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劇中的影調卻與慣常戰爭片中的冷峻肅殺不同,全片漫溢著柔和的土黃色和燦爛透明的陽光感。如果你去過佛羅倫斯或義大利的海島旅行,就會知道這種色調屬於義大利,屬於地中海,慵懶燦爛、閒適散漫,這種影調應該出現在《託斯塔納豔陽下》、《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德雷爾一家》這類浪漫清新的作品中,而不是出現在一部戰爭片中。

在很多場景中,士兵們都在戲水玩樂、打籃球、在海邊曬太陽,仿佛他們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地中海小島上度假。然而鏡頭一轉,就是他們已經精神極度疲憊,還在空中飛行作戰的場景,柔情與殘酷、閒適的氛圍和緊張的節奏並列而行。

尤其是音樂的使用,片中大量使用舒緩靈動的爵士樂,甚至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耳邊還迴蕩著悠然輕柔的義大利小調,沒有激烈的音效,沒有緊鑼密鼓的節奏,全程動聽極了,但配合戰爭場面使用,荒誕感如水一般緩緩洩出,不急不陡。

特別是一個場景中,美國大兵在妓院裡忙裡偷閒,妓女演唱著帕瓦羅蒂的著名曲目《重歸蘇蓮託》,女低音的淺吟低唱和男高音的激昂動魄形成一種荒誕的和諧,而這首歌的歌詞表達的正是義大利小鎮的橘園工人希望遠離家鄉的愛人回歸家鄉的心情,與眼前遠離家國投身戰場、卻只能在妓院尋求心理寄託的士兵們相對比,黑色意味無以復加。

對的人演對的角色

劇中刪減了原著中幾條重要的故事線,但依然呈現群像式的故事結構。劇中的主角約瑟連,也被叫作yoyo,是一個「反英雄」的形象。他已經極度厭惡飛行任務,但每次在達到飛行指標前,又被緊急強加了更多飛行次數,他用盡辦法想要逃避任務,卻每次都只能坐在轟炸機上,在炮彈的包圍中無助地抱頭鼠竄。雖然現在的美國軍隊都很重視士兵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整部電影都在表現PTSD,但劇中的軍隊卻從不考慮士兵的精神狀況。

他用盡各種理由、對醫生護士死纏爛打,終於混進軍中病房,當他想安心休息時,病友中卻有一個人像牧師布道一樣,不停地對身邊一個包紮成木乃伊一樣的傷員演講,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這個「木乃伊」也是個很有喜劇色彩的符號,他全身纏滿繃帶,只留出眼睛和嘴巴,躺在床上四肢被吊起,兩腿間還連著一根導尿管。約瑟連實在忍無可忍,衝絮絮不止者大喊讓他住嘴,他說這個「木乃伊」甚至根本聽不到你說什麼,而這時「木乃伊」卻開口了,他說,我能說話啊。約瑟連和嘮叨者扭打在一起,護士趕來,把約瑟連趕出了病房,他不得不再次灰頭土臉地回去完成飛行任務。

這部劇的導演是喬治克魯尼,他自己還在劇中扮演了卡斯卡特上校,他熱衷於給士兵們瘋狂加注飛行任務。有一個情節很有意思,約瑟連和上校的夫人偷情,夫人問約瑟連:「你是因為喜歡我,還是因為討厭我丈夫才跟我上床」?約瑟連反問,「那你呢?」夫人說:「你不必討厭他,應該留給我討厭」。他們偷情的畫面和上校閱兵的場景先後上演,在閱兵式上夫人還向約瑟連拋了個媚眼,荒誕感亦是不言而喻。

劇中有一個人物,是個羞怯軟弱的士兵,他的名字很荒謬,叫「梅傑.梅傑.梅傑」,他逢人就要解釋他的爸爸很不靠譜,趁著他媽媽產後大出血之際偷偷給他報了出生證明,這名字就是一個惡作劇。

而major這個詞在英文中有「少校」的意思,因此軍隊長官們錯把本是中士的他安排進了高級軍官指揮團隊,這就非常尷尬了,而長官們靈機一動,決定直接把他提拔為少校,來化解這個低級錯誤的尷尬。梅傑一進指揮室就命令秘書推掉所有會議預約,偷偷躲在裡面拼裝模型。

還有一個我認為非常出彩的人物,夥食兵米洛,他神通廣大,把羊排調到戰場上來賄賂長官(豪斯醫生扮演者),因此得到夥食主任的位置,之後他又用行軍裝備和周邊居民進行商品交換,用高差價販賣西紅柿,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甚至拉攏長官和敵軍德國人一起開了個公司。

這個角色向長官呈上美食時,絮絮叨叨而又諂媚的嘴臉實在太逼真了,雖然他是個上世紀的美國士兵,卻讓我感覺我們身邊確有其人,極具一類人群的代表形象。

笑點背後的細思極恐

劇中對戰爭殘酷的處理都是舉重若輕的,例如一個新兵來報到,約瑟連隨口告訴他去三號帳篷,等新兵走開才想起是二號帳篷,結果第二天就傳來新兵戰士的消息。約瑟連只是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但觀眾們知道,是因為走錯帳篷,新兵被緊急作戰的隊伍分錯兵種,才導致他的死亡。

劇中消減了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基本只留下上校的老婆和護士,滿屏都是好看的年輕男孩,然而這些男孩會在劇情中一個個離開,有的被敵機擊落,有的失手被螺旋槳絞死,有的引咎自殺……在喜劇荒誕的氛圍中,戰爭的殘酷感一點一點滲透。

任何戰爭題材,都帶有反戰的思想內核,而《第二十二條軍規》更多一層對現實社會的諷刺,原作者約瑟夫.海勒在二戰期間是美國空軍投彈手,曾在義大利和法國上空執行過六十多次戰鬥任務,他的真實經歷是這部小說的素材基礎。在各種軍隊的荒謬亂象中,我們看到的是真實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自相矛盾的荒謬邏輯。

為了凸顯「悖論」的主題,在很多場景的對話中,都出現了「悖論」式的對話邏輯,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深感這些確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套路。雖然同期已出現堪當「神劇」的《車諾比》,但這部《第二十二條軍規》仍然會鎖定這一季的高分劇。

最後摘錄一段原著中的經典語錄:「幾乎不需要任何訣竅,就可以把惡行說成美德,把謠言說成真理,把陽痿說成禁慾,把傲慢說成謙卑,把劫掠說成慈善,把偷竊說成禮遇,把褻瀆說成智慧,把野蠻霸道說成愛國主義,把殘忍說成正義。誰都可以這麼做,根本不需要什麼智力,也不需要任何道德力量。」

正如約瑟夫海勒自己所說的——我要讓人先開懷大笑,然後回過頭去帶著恐懼回顧他們笑過的一切。

相關焦點

  • 《第二十二條軍規》黑色幽默的鼻祖
    1961年,美國黑色幽默的創始人、著名作家約瑟夫·海勒發表第一部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1970年,美國導演邁克·尼科爾斯出品電影《第二十二條軍規》。二戰之後,美國經歷麥卡錫及其麥卡錫主義的折騰,蒙受韓戰、越南戰爭等局部戰事的創痛,「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性解放風潮風行一時,民權運動、反種族歧視觀念持續高漲,組織混亂、制度異化、精神空虛、非理性思潮帶來的幻滅感和恐懼感,充斥人心,毒害環境,異化氛圍。人們渴望淨化、排解、放鬆,希冀表達和控訴。
  • 「第二十二條軍規」的啟智
    美國的西點軍校只有二十一條軍規,所謂「第二十二條軍規」,其實並不存在。問題是,美軍認為它存在。這就更加糟糕,因為這樣就沒有具體的對象和條文,可以任人對它嘲弄、駁斥、控告、批評、攻擊、修正、憎恨、辱罵、唾棄、撕毀、踐踏或者燒掉。
  • 《第二十二條軍規》
    原標題:《第二十二條軍規》(約瑟夫·海勒著)在英語世界,catch22(「第二十二條軍規」)是一個很有名的專用概念。它所指向的狀態是那種:自相矛盾的、「坑爹」的、荒謬的、帶有欺騙忽悠性質的暗黑規則。這個概念,來自美國文學史上經典的黑色諷刺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
  • 《第二十二條軍規》:除非瘋了,否則永遠不能離開!
    上層的非人統治隨著小說的流行,「第二十二條軍規」也逐漸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無法擺脫的困境」的烙印,它表達了人們對現實的無奈和內心的憂傷之感。《第二十二條軍規》雖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空軍一個飛行大隊為題材,但實際上並沒有具體描述戰爭。
  • 喬治克魯尼獨家訪談《第二十二條軍規》
    喬治·克魯尼《第二十二條軍規》劇照時光網訊 美劇版 《第二十二條軍規》正在hulu平臺播出,擔任製作人並自導自演該劇的 喬治·克魯尼日前接受了我們的獨家專訪,分享他參與製作這部戰爭諷刺劇的私人體驗。      《第二十二條軍規》脫胎於約瑟夫·海勒的同名諷刺文學經典。劇集背景設置在二戰歐洲戰場,一名美國空軍轟炸員約塞連過得很掙扎,讓他真正苦惱的並不是敵人,而是自己人。自己的軍隊不斷增加任務量,令他苦不堪言。  採訪中,克魯尼談到他近年參與的多部戰爭題材作品的真正原因,認為吸引他的並非戰爭元素,而是「老年人做決定,年輕人上戰場送死的荒謬性」。
  • 電視劇版《第二十二條軍規》開播,二戰題材,戰爭也能如此荒誕
    文/馬慶雲10月21日,電視劇《第二十二條軍規》在國內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首播。這部電視劇是Hulu方面出品的6集限定劇。每集劇情則是45分鐘上下。這部電視劇在今年5月Hulu方面上線首播。國內正版視頻平臺則剛剛引進。
  • 約瑟夫·海勒:黑色幽默派的代表,《第二十二條軍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歲的海勒應徵入伍並被派往地中海戰區美國空軍第12大隊的基地科西嘉島,成了一名空軍投彈手。這段經歷為他以後創作(第二十二條軍規》中許多故事情節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作為「互忠社」的一員,他深受這個「康尼島文藝復興」組織的影響。
  • 《第二十二條軍規》——黑色幽默,荒誕戲謔,殘酷的戰爭
    這部反類型的美劇就是《第二十二條軍規》。美國作家約瑟夫·海勒創作的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被譽為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開山之作。作者本人在二戰期間就是一位投彈手,曾在歐洲執行過數十次空中任務,這也使得《第二十二條軍規》中對於空中作戰的描繪十分寫實。
  • 約瑟夫·海勒:表達了人在荒誕環境作出人生選擇、第二十二條軍規
    於是,《第二十二條軍規》聲譽日隆,魔得了大量的讀者,短短幾年中售出了800萬冊。除小說之外,海勒偶爾也涉獵劇本創作。1968年,他的劇作《我們在新天堂轟炸)在紐約的百老匯大劇場上演,其時正值反戰運動的頂峰時期,該劇反對一切戰爭的主題吸引了眾多的青年觀眾。海勒的第二部小說《問題已經發生》出版於1974年。
  • 徐迅雷:手機資費套餐裡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這是美國作家約瑟夫·赫勒在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裡的著名悖論。   如今把這個悖論擱在「北京地區手機資費調整」的腦瓜上,就變成了一句對消費者而言的話:「如果你能證明自己發傻,那就說明你沒傻。」     在爭議聲中「堅挺」了近10年的北京地區手機資費標準,聽說「破冰」了。
  • 呼格吉勒圖冤案背後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主動報警的少年被抓,兩天後招供,62天走完所有死刑流程,辦案人員立功受獎,身居高位,回顧案件本身,實在有太多疑點和漏洞。這起案件的背景,是1996年全國第二次嚴打,有「從嚴,從重,從快」的政治要求。如今再看,實為草菅人命。  呼格吉勒圖的父母,生養孩子用了18年,為孩子討回清白又用了18年,還只是「有望重審」。
  • 「世上只有一個圈套,那就是《第二十二條軍規》!」丨必讀名著
    而小說的核心便是——《第二十二條軍規》。這是一條如「薛丁格的貓」一樣的,充滿哲學悖論的規則。宛若陰雲一般,時時刻刻縈繞在那些想要從這場夢魘中逃生的士兵頭頂。在他三十八歲時,《第二十二條軍規》面世,名動文壇,而後一心扎進文學領域進行創作。作者本身有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身為空軍中尉的服役經歷(與小說主人公同樣身為一名美國空軍投彈兵),這為他在創作《第二十二條軍規》一書的過程中提供了足夠豐富的現實生活素材和參考資料。
  • 《第二十二條軍規》中學版出爐:鼓勵檢舉揭發,決不允許請假
    美國有《第二十二條軍規》,中國也有。美國的《第二十二條軍規》是小說、是電影、是電視劇、是西點軍校,中國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卻是中學班規。近來,2020屆洪都中學新生入學班規火了,共22條班規中有多條引發爭議。比如「要求學生無條件服從」,「任何情況不得請假」,「鼓勵檢舉揭發」等條目。
  • 新版《第二十二條軍規》還遠算不上偉大
    時光網特稿 1961年,約瑟夫·海勒出版了一部既有挑戰性又具諷刺意味的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對戰爭和權威進行了尖銳的批評。  對於《第二十二條軍規》的任何改編作品來說,歷史背景都是理解和欣賞作品的關鍵,但海勒文中表達的很多基礎主題——官僚主義的荒謬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溝通不暢導致的悲劇和鬧劇——都是全球性的,不論什麼文化背景,處在什麼時代,大家都很容易理解。  原著中的幽默笑點還是挺大眾化的,但相對更紮根於美國文化。
  • 《第二十二條軍規》人們被社會現實任意擺布,卻找不到反擊的方式
    本文為你解讀的書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它是「黑色幽默」小說的代表作。許多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在發表之初都遭受過冷遇,不過,人們憑著後見之明,最終發現了它們的價值,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就是一個例子。1961年,這部小說在美國出版時,沒幾個人知道,更沒有人把它看成「黑色幽默」小說的代表作。
  • 朱莉婭·羅伯茨首演電視劇,劇版《第二十二條軍規》熱拍
    第二季於2017年底上線。英劇《烈陽》全球大賣負責英劇《烈陽》(Hard Sun)海外發行的Fremantle Media公司近日表示,該劇已落戶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艾倫·庫拉斯與喬治·克魯尼聯合執導《第二十二條軍規》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主演兼執導的6集限定劇《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此前確定由Hulu拿下,攝影師、導演艾倫
  • 「黑人性」,另一條虛幻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背叛》很像《第二十二條軍規》。《第二十二條軍規》的內核是:在美軍,有精神病的飛行員可申請停飛;但提出申請,就意味著沒有精神病。《背叛》的內核是:在美國,黑人已取得平等權利,個體不成功,只能怨自己;可作為黑人,你永遠無法成功。
  • 財產公示不能成「第二十二條軍規」
    財產公示不能成「第二十二條軍規」 在回答官員財產公示時間表的時候,他認為官員財產公示目前有兩個方面的條件是欠缺的,「一個是社會誠信體系,第二個是信息統計的體系,沒有兩個體系的建立,這項制度實施起來是很難的。」(6月23日《新聞晨報》)    是的,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的確是熱點問題,而且已經熱了很多年了。2009年兩會之時,中紀委副書記何勇就曾表示,「現在我們正在研究和論證這件事情,正在想辦法制定這個。」
  • 最嚴班規、第二十二條軍規與斯坦福監獄實驗,教育不是管犯人
    這班規有22條,我們先看看這些班規的內容。第22條軍規有個巧合,這個最嚴班規有22條。美國作家約瑟夫·海勒曾經寫過一篇名著《第22條軍規》。這本書裡面講的是在二戰期間,在一個地中海的島上,有一支美國空軍部隊。在這個部隊裡有一條第二十二的軍規,裡面規定,只有瘋子才能不飛,但必須要自己提出來。如果自己提出來,就不是瘋子。還有飛過25次就可以回國。但又不能不聽命令,不聽命令也回不了國。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第二十二條軍規》等提名與獲獎內容
    同時,愛奇藝提前鎖定電影《火箭人》《伯納黛特你去了哪》《爆炸新聞》(其他譯名《性感炸彈》)《燃燒女子的肖像》《馴龍高手3》《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劇集《第二十二條軍規》等8部金球獎入圍作品,《火箭人》拿下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歌曲兩項大獎,該片將於1月15日在愛奇藝電影頻道上線。